阅读王庭珪在诗海的作品!!! |
他是个很有气性的人,主张抗战,痛恨主和派。绍兴八年(1138),胡铨上书乞斩秦桧而得罪,绍兴十二年被编管新州(今广东新兴)。当时士大夫都不敢说话,他独作诗为胡铨送行。后被一个叫欧阳安永的小人告发,逮进江西帅司狱中鞫治,于绍兴十九年(1149)流放辰州(今湖南沅陵),著作也遭禁毁,这时他已是七十岁的老人。直到秦桧死后,才被放回。他在贬所曾作《谪辰州》诗说:“名落江湖外,气干牛斗旁。”气性仍不少衰。绍兴二十五年(1155)冬秦桧死,他闻讯后,作诗悲之,感慨以一人之威,而能使无数志士壮志不伸。后来宋孝宗两次召见他,除国子监主簿、直敷文阁,他都以年老推辞。
王庭珪虽隐居五十年,诗却极少隐士气,多关心现实、行旅写景、酬和赠答之作。在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流行之际,王庭珪典型地属于那种不屑于江西诗派而对黄庭坚却另眼看待的诗人,这种态度恰好像金人元好问《论诗绝句》所说的:“论诗宁下涪翁(黄庭坚)拜,不作西江社里人。”他对黄庭坚的评论也较特别,比如他说:“鲁直之诗,虽间出险峻句而法度森严,卒造平淡,学者罕能到。传法者必以心地法门有见,乃可参焉。”(《跋刘伯山诗》)这一认识也真可谓心地有见。他主张作诗“要自胸中出机杼,不须剽掠傍人门”(《次韵向文刚》),颇能得黄庭坚论诗的精神。他作诗虽也有模仿黄庭坚之格调,承袭其词语句法之处,但总体上却不走江西诗派瘦削生硬一路,而是劲健爽朗、明白晓畅。值得注意的是他还认为作诗应该师法自然,“拟就江山觅佳句”(《清辉亭》),认为山水景物“气接混茫藏句法”(《建炎己酉十二月五日避乱鸽湖山》)。他的学生杨万里走师法自然的创作道路,大概就与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