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 List of Authors
He XunYu XinXu LingLiu XieGeng Xin
Geng Xin
Poet  (513 AD581 AD)
Name and Alias: 子山
Township: 南阳新野

Poetry《哀江南赋》   

Read works of Geng Xin at 诗海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南北朝时期大文学家,祖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仕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人称“庾开府”。庾信奉梁元帝名出使北朝被留,不得回归,文风萧瑟哀戚,也感染北方雄浑豪迈之气,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

生平
先祖乃魏晋时期外戚庾亮,八世祖庾滔随晋室南渡,官至散骑常侍,家于江陵。伯父庾于陵,梁太子洗马,为昭明太子掌文翰。祖父庾易,累辟官不就。父庾肩吾,梁太子中庶子、度支尚书,赠散骑常侍、中书令。

庾信少有文学,十五岁时任昭明太子侍读,十九岁时与徐陵被选为简文帝文德省学士,随父及徐摛、徐陵父子出入禁宫,为文绮艳,称“徐庾体”。

侯景之乱爆发,庾信时为建康令,率兵防守朱雀航,因贼人皆挂铁制面具,竟率众出奔。其后梁元帝偏安江陵,信亦奔随而效力朝廷,奉命出使西魏。值西魏南侵,庾信滞留长安不得归;江陵既陷,仕于西魏,后亦仕于北周,曾授官洛州刺史。

北周皇帝雅好文学,庾信特蒙恩礼,与诸王亦多所周旋款洽。陈朝与北周通好后,南北流寓之士许还旧国,王克、殷不害等得以还乡,北周皇帝却爱惜庾信而不遣。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南回。

庾信虽然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北周天和四年,北周武帝作北周象戏并与大臣共同编写《象经》,由王褒作《象戏经序》、庾信作《进象经赋表》、《象戏赋》。

骈文风格
庾信前期仕梁,文章以绮艳为宗,音韵谐美,为齐梁之极则。后期滞留北方,常有乡关之思,多亡国之痛,身世之感,发为苍凉悲壮,沉郁顿挫之音。

庾信骈文于骈体中寓散行气格,遣事用典,多采贴自然,明丽中见苍浑,绮缛中有流转。内容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既有文采,亦见风骨,结合南方文学的华美,和北方文学的刚健。

评价
庾信的骈文、骈赋,可与鲍照并举,代表了南北朝骈文、骈赋的最高成就;庾的辞赋与徐陵一起被称为“徐庾体”,代表作有《哀江南赋》、《枯树赋》等。

庾的诗歌,则初步融合了南北诗风,对唐诗有重要影响。有《庾子山集》传世。

史评其写作风格“绮艳”,杜甫又称其“清新”、“老成”。此六字者,诗家难兼,子山备之。张溥《庾开府集》题辞称:“后羁长安,臣于宇文,陈帝通好请还,终留不遣。虽周宗好士,滕赵赏音,筑宫虚馆,交齐布素。而南冠、西河,旅人发叹,乡关之思,仅寄于江南一赋,其视徐孝穆之得返旧都,奚啻李都尉之望苏属国哉。”

杜甫“戏为六绝句”六首之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成语“凌云健笔”一词由此而来。“咏怀古迹”第一:“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李商隐:“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注释
^ 《朝野佥载》云:“梁庾信从南朝初至,北方文士多轻之。信将枯树赋以示之,于后无敢言者。时温子升作韩陵山寺碑,信读而写其本。南人问信曰:‘北方文士何如?’信曰:‘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狗吠,聒耳而已。’”
参考书目
《周书·王褒庾信传论》
《北史·庾信传》
北周滕王逌《庾信集序》
清水凯夫著,韩国基译:《六朝文学论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