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乔苏埃·卡尔杜齐 Giosuè Carducci在诗海的作品!!! |
生平焦苏埃·卡尔杜奇在意大利托斯卡纳西北角近比萨的一个小镇出生,父亲是意大利统一的支持者,因为父亲的政治取向,卡尔杜奇童年时曾被迫数度搬家,最终在佛罗伦萨安顿下来,持续数年。
卡尔杜奇自童年起开始写作诗歌,受古希腊、古罗马以至意大利诗人如但丁等的风格影响,诗风典雅,常以贺拉斯和维吉尔等拉丁诗人的格律写作。他曾翻译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第九卷至意大利语。1856年,卡尔杜奇在比萨高等师范学校(Scuola Normale Superiore di Pisa)得到博士学位,开始教学。翌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
1859年,卡尔杜奇与埃尔维拉·梅尼库奇(Elvira Menicucci)结婚,育有四名子女。卡尔杜奇曾在皮斯托亚短暂教授希腊语,随后被派往博洛尼亚大学教授意大利语。他是一个受欢迎的讲师,也是激烈的文学和社会批评家。他的政治观点往往与基督教教义相悖。卡尔杜奇晚年曾说:“我不会相信上帝的真实性,也不会与梵帝冈或任何神职人员和睦共处,因为他们就是意大利最坚定不移的敌人。”卡尔杜奇反宗教的取向在他的诗作《撒旦颂》(Inno a Satana)中表露无遗。该诗作在1863年写成,1865年出版,1869年被博洛尼亚一份激进报章再版,作为对梵帝冈的挑衅。
此外,卡尔杜奇亦著有《Rime Nuove》和《野蛮颂歌》(Odi Barbare)等诗集。1906年,他成为历来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意大利人。他也获选为意大利参议员。虽然卡尔杜奇主要以他的诗作闻名,但他亦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例如文学批评、传记、演讲辞等20余册,包括《意大利民族文学史》。
卡尔杜奇1907年在博洛尼亚逝世,享年71岁。
作品的中譯陳映真/主編,李魁賢/譯,《撒旦頌》,台北市:遠景,1981年再版。
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編譯委員會/編譯,《卡杜其(1906)吉卜齡(1907)》,台北市:九華出版,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