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 人物列表
柳亚子 Liu Yazi沈尹默 Shen Yinmo徐志摩 Xu Zhimo
戴望舒 Dai Wangshu宁调元 Ning Diaoyuan林徽因 Lin Huiyin
黄遵宪 Huang Zunxian秋瑾 Qiu Jin戴笠 Dai Li
杨荫浏 Yang Yinliu李有源 Li Youyuan谢玉岑 Xie Yucen
闻一多 Wen Yiduo胡风 Hu Feng陈岱孙 Chen Daisun
虞清华 Yu Qinghua
黄遵宪 Huang Zunxian
诗人  清末(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姓:
名: 遵宪
字: 公度
网笔号: 人境庐主人
今属: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
出生地: 广东嘉应州

诗词《诗选 anthology》   《人境庐诗草 And entry cottage Shicao》   

阅读黄遵宪 Huang Zunxian在诗海的作品!!!
黄遵宪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生于广东嘉应州(现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字公度,清末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1848年生于广东嘉应(今广东梅州市)(今梅城东区下市角),卒于1905年。他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读书应试阶段(1863~1876);出使阶段(1877~1894);参加变法阶段(1895~1898);乡居阶段(1899~1905)。1877年十月(光绪帝三年)黄遵宪应邀任参赞,随何如璋出使日本。光绪帝八年,黄遵宪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

光绪帝十三年,黄遵宪成书《日本国志》,书中以大量篇幅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情况,并批判秦汉以后的专制主义,肯定西方的立法制度,提出一系列学习西方的主张。光绪帝二十一年,黄遵宪参加强学会成为维新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光绪帝二十二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沪创办《时务报》鼓吹变法。光绪帝二十二年十月黄遵宪入京受到光绪帝皇帝和帝党官僚接见,次年被任命为湖南长宝盐法道等职,积极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光绪帝二十四年八月,光绪帝帝任命黄遵宪为出使日本大臣。戊戌政变失败后,黄遵宪被清政府列为“从严惩办”的维新乱党,但由于外国驻华公使等干预,清政府允许黄遵宪辞职还乡。黄遵宪回乡后仍热心推进立宪、革命等工作,并潜心新体诗创作,被誉为“诗界革命巨子”。同时,他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创立嘉应兴学会议所,自任会长,积极兴办新学堂。黄遵宪的著作生平自定的有《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等3种。
论诗主张“我手写吾口”,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长于古体诗,有《日本杂事诗》及《境庐诗草》。

多年来黄遵宪的历史地位被不少人局限性地理解,后人往往从文学或诗界革命的领域去理解他,而忽视其作为爱国者、思想家、变法维新者、政治家的本来面目,对黄遵宪历史地位全面深刻认识,是直到近年来才开始出现的。”且看:

———影响中国近代思想界的达尔文进化论和卢梭民约论,最早是由黄遵宪介绍到中国来的,中国士大夫最早是从黄遵宪撰写的《日本国志》了解到人权、民主、平等的概念。《日本国志》中的维新变法思想,使当时的康、梁乃至光绪帝皇帝都受到很大启发,其“分官权于民”的思想明显地启发了一代伟人孙中山形成民权主义的思想。

———黄遵宪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严复等“书生议政,坐而论道”不同,他有丰富的外交实践经验与斗争经验,他在戊戌政变前的湖南创立了保障社会治安的保卫局等措施在政变失败后仍能保留下来,就说明黄遵宪的改革是切中国情的,他在湖南协助陈宝箴推行新政的卓越成效是他把变法理论灵活运用于中国实践的结果。

———黄遵宪在漫长的外交生涯中,深知国家主权的重要性,沉痛指出:“弱为万国役,治为天下强。”他致力保护华侨、侨工的权益,抵制排华运动,联络侨商组织商会;在新加坡又创立保卫华工的南洋护照制度。

———黄遵宪被公认为晚清“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其“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的呐喊成了诗界革命的口号;其《人境庐诗草》的清新之风,一扫旧体诗的陈腐暮气;其诗作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晚清绝大多数重大历史事件,因此生前即有晚清“诗史”之誉。

黄遵宪在短短的58年生涯中,游历日、英、法、意、比、美及新加坡等西方国家以及香港等共13个年头,亲身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西方文化浪潮,他站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高度,理性地把握世界的潮流和中国的国情,积极主张维新变法,在维新变法失败后,他却矢志不渝,坚信“滔滔江水日趋东,万法从新要大同”的革新之道。100多年过去了,今天缅怀起这位客家先贤的远见卓识,仍然令人肃然起敬!

黄遵宪所著《日本国志》是近代中国系统介绍日本政治、历史、人文、地理的重要专著,其诗作《日本杂事诗》等反映了近代中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诗史”。

杂感
黄遵宪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

赠梁任公同年

补充:生平详记
寸寸河山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黄遵宪,字公度, 1848 年 4 月 27 日 (清道光二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出生在广东嘉应州 (今梅县)。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卓越的爱国诗人,也
是一位有才干的政治活动家和外交家。
黄遵宪的祖上原是中原人,大约在元朝的时候渡江南下,经闽江流域,
最后在广东东部东江流域的嘉应州定居下来。 (广东人称他们为 “客家人”)
黄遵宪的祖父叫黄际?N,据地方志记载, “性和易,处事练达”,是一个开
明的士绅。有一年嘉应州闹大饥荒,米卖到一千五百钱一斗。黄际?N和州中
一些人士捐款救济饥民,受其惠者甚众。他在地方上还提过不少好的建议,
如向地方长官提出 “设粮房于堂皇侧”,方便贫民百姓,使 “州人至今称道
弗衰”。黄遵宪的父亲叫黄鸿藻,科举考试中了举人以后,由户部主事调任
知府,分派到广西省。先后在南宁、梧州一带办理粮食调拨工作。 1884 年,
中法战争期间,我国军队源源开出镇南关,粮食所需,十分急迫。黄鸿藻能
及时把大批粮食从南宁等地调运到前线去,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对鼓舞军
士的战斗精神,起了很大作用。以后黄鸿藻升任思恩府知府,任职期间 “办
农桑,修书院,教养兼施,政声卓著”。他曾这样表示过自己的抱负: “士
大夫平日读书修养,应以天下为己任,当官做事,不应首先考虑个人祸福,
而应以国家大计 为重。”黄鸿藻不仅是一位有才干的政务家,还是一个喜欢
诗歌的人。他在广西任职期间,政事余暇,常与同僚们游山赏水,饮酒吟诗,
写过一些很有才情的诗篇。父亲的思想品质,以及对诗歌的偏爱,对黄遵宪
自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过,在黄遵宪童年的生活中,给他更大影响的
是他的曾祖母李氏。
黄遵宪出生在一个四世同堂,成员多达 70 余人的大家庭里。黄遵宪的曾
祖母李氏德高望重,是大家庭里的中心人物。在众多兄弟姐妹中,李氏特别
偏爱黄遵宪。黄遵宪才 1 岁多,弟弟又降生了,两人在母亲怀中争乳。为给
黄遵宪母亲解围,高龄的李氏负起了带养黄遵宪的任务。她亲手为小曾孙裁
制衣裳,烹调食物,体贴得无微不至。她还故意把曾孙打扮成女孩子模样,
梳个盘云髻,穿上红衫红裙,惹得邻里们都笑。
黄遵宪的家乡不仅山青水秀,而且是远近闻名的山歌之乡。还在黄遵宪
呀呀学语的时候,李氏就教他唱儿歌: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
后来,李氏又教他唱山歌,背诵 《千家诗》。在李氏的影响下,黄遵宪自幼
就受到了文学的熏陶。 1856 年,黄遵宪 9 岁时,他父亲中了举人。喜报传来,
全家庆贺,李氏兴奋地抚摸着黄遵宪的头说: “这孩子属猴,可比猴子还伶
俐,长大后定会比他父亲更有出息。”话语间充满了对小曾孙的厚望。
黄遵宪 10 岁的时候,开始学写诗。有一天,塾师以唐代大诗人杜甫 《望
岳》中的名句 “一览众山小”为题,让黄遵宪作诗, 他思索片刻,提笔写下:
“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连
整个世界大势都能看得清楚,不会觉得世界太大,更何况那些一目了然的眼
底群山呢!这诗句口气很大,出语不凡,意境比杜诗更进一层,使塾师惊异、
赞叹不已。

科举路上徘徊

在家庭的影响下,在塾师的指导下,黄遵宪的学习不断有长进。在封建
社会里,知识分子大都要通过科举考试才能挤进官僚阶层。明清以后,适应
封建制度的发展,建立了一套比唐宋时期更完备的科举制度。为培养驯顺的
奴才,统治者特别看重八股文、试帖和楷法。所谓八股文,指的是考试中 “代
圣贤立言”的文章。全文除首尾外,分八段,每两段必须逐字成对。题目都
是出自 “四书”、 “五经”,考生对题目的理解只能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依
据。所谓试帖诗,也同八股文一样,必须按一定的格式,可以说就是在做一
种没有实际内容的文字游戏。这种考试分为三级:院试,考中了是秀才;乡
试,考中了是举人;会试、殿试,考中了是进士。
黄遵宪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不可能不走科举仕途的道路。然而,黄遵
宪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处在剧烈变化的时代。就在黄遵宪出生的前 8
年,即 1840 年,爆发了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
清政府签订了一 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丧失,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民族矛盾
的加深,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黄遵宪出生后第三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最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太平天国政权存在了 14 年,太平
军纵横 18 个省,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社会动荡不安,使人们的生活和
思想意识开始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了解世界,并提
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认为不能以天朝大国自居。他们对于清朝政府的腐败,
深恶痛绝,呼吁强国强兵,抗击外来的侵略。
面对民族危机、社会动荡,黄遵宪也认真思索起来。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世儒诵诗书,往往矜爪嘴。昂头道皇古,抵掌说平治。”诗中批评了只知
道熟读古书高谈阔论的人,认为想用古代的办法来治理国家是行不通的。诗
中又写道: “儒生不出门,勿论当世事、识时贵如今,通情贵悯世。”进一
步说出了他的主张:要治理好国家,必须了解当今世界的情况。
1867 年,黄遵宪参加院试,入州学,当了秀才,取得了参加乡试考举人
的资格,同年秋即赴广州应考,没有考中。 1870 年,黄遵宪第二次去广州应
考,结果又名落孙山。广州是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军事要地,
又是林则徐禁烟、关天培等爱国将领抗击外国侵略的地方。黄遵宪在广州的
逗留,使他写下了 《羊城感赋》的组诗,其中一首极力赞扬了关天培 的英勇
和将略,歌颂了这位光荣殉国的英雄。由广州回家的途中,黄遵宪到香港作
了一次短期旅行。他看到昔日祖国的海岛,今已是外国人的乐园,香港的中
国人受着殖民统治。更可悲的是,英国殖民者已把香港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
的基地。大批的鸦片烟,正准备运往内地。黄遵宪心情十分沉痛,他写了 《香
港感怀十首》,字里行间表现了爱国主义的愤懑情绪。
屡次考试不中,使黄遵宪精神上非常痛苦。以后几年中,黄遵宪一方面
对埋于案头,作八股吟诗赋,消磨宝贵的生命,心有不甘,鄙弃科举的念头来越强烈;一方面又抱着一种渺茫的希望,几乎是无可奈何地进行准备,
参加下一次的考试。
1873 年黄遵宪 26 岁时,考取了拔贡生,按当时考试的办法,凡得到 “监
生”、 “贡生”头衔的,都可以参加顺天 (清朝沿用明朝旧制。以北京为顺
天府)乡试。 1874 年春,黄遵宪启程去北京。当时他父亲正在户部任职,也
在北京,于是爷儿俩生活在一起。由于黄鸿藻的薪俸不多,所以他们的生活
很简朴。在北京,黄遵宪交了一些朋友,还结识了一些官场上的人物,这对
他以后的政治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 1876 年,他随父亲到山东烟台
作了一次漫游,见到了洋务派官僚张荫桓、李鸿章等人。所谓洋务派,是第
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官僚主张利用
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与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
洋事物不同,提出 “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掀起了洋务运 动,先后创办
了一些近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对处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黄遵宪在他们面前侃侃而谈,引起了他们对这位年轻人的兴趣和注意。
李鸿章竟当着别人的面称道黄遵宪为 “霸才”。以李鸿章当时权势和地位,
能如此推重黄遵宪这样一位初出茅庐的后辈,使黄遵宪大有 “知遇”之感。
这是黄遵宪和洋务派发生联系的开始。
同年秋,黄遵宪犹豫再三,还是参加了顺天乡试。结果这一次被录取为
第 141 名举人。
1877 年,黄遵宪的同乡、翰林院侍讲何如漳,被任命为中国第一任驻日
公使。他熟悉黄遵宪并了解他对时务的见解,所以邀请他一起去日本。黄遵
宪考取举人后,家人都希望他再考进士,加上当时中国是一个屡战屡败的弱
国,处在列强虎视眈眈之下,清朝的许多大臣对国际形势又茫然无知,造成
外交活动的困难,所以参与外交活动是很不利的,对个人来说甚至是危险的。
为此家人反对他去日本。黄遵宪没有胆怯畏缩,爱国主义的思想使他充满着
信心和勇气,去担负艰巨的外交工作。他不顾家人和亲友的反对,毅然抛弃
科举仕途,选择了到海外从事外交工作的职业。经过何如漳的推荐,黄遵宪
被任命为驻日参赞官,随行出使日本。
出使前夕,黄遵宪的心情非常激动,多年来,科举考试的 折磨给他带来
的痛苦,似乎都消除了。他对着自己的像片,写道: “如此头颅如此腹,此
行万里亦奇哉,诸公未见靴尖??,待我扶桑濯足来。”中国古籍里称日本为
扶桑,黄遵宪风趣地表示要去扶桑洗脚,表达了他希望在对日外交工作中施
展才能,实现抱负的心情。

外交生涯

1877 年 11 月 26 日傍晚,黄遵宪随何如璋由上海乘轮船启程,一行 30
余人,最后在神户登陆,开始了在日本的外交活动。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自 17 世纪开始,遭到荷兰殖民者的侵略,
引起社会的变化,民族矛盾加深,其情形与当时中国相似。 1868 年,日本发
生了明治维新,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渐
强大起来。 1874 年,发生了日本武装侵略台湾的事件,中国人在感到震惊的
同时,迫切要求了解日本,想知道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究竟它是怎样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黄遵宪的心情也正是这样。
黄遵宪作为一个友好的使者,到日本后,漫游各地,参加各种集会,结
交各方面的人士,与许多日本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异国的风土人情,增
加了他的创作激情,他写下了大量的反映日本历史、现状、自然景色和风情
民俗的诗歌,后来编 成了 《日本杂事诗》刊行。 1880 年,日本友人源辉声先
生在征得黄遵宪同意后,把 《日本杂事诗》的部分原稿,埋藏在东京墨江畔
的家里,由黄遵宪题写了 “日本杂事诗最初稿冢”九个字,刻石竖碑,作为
中日两国人民永久友谊的象征。碑石上还刻着黄遵宪的两句诗:
一卷诗兮一?g土,诗与土兮共千古。
同时还有源辉声先生和的诗:
诗有灵兮土亦香,我愿与丽句兮永为邻。
源辉声先生逝世后,安葬于东京都北部的平林寺,诗冢也被迁到该处。
这件事成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段动人的佳话。
在日本期间,黄遵宪开始接触从西方传播到日本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学
说。他刚到日本时,听到关于民主自由的说法是很惊讶的,当他读了法国启
蒙运动先驱卢梭、孟德斯鸠的著作后,思想有了明显的转变。根据在日本的
亲身体验,使他认识到民主政治比封建专制政治要好,而且认为民主政治代
替封建专制政治是必然的趋势。有一次他对何如漳说: “中国必变从西法。”
如果不像日本那样维新自强,必遭奴役、瓜分之祸。正是这种思想的形成,
使他后来成为我国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在日本期间,黄遵宪清楚地看到,日益强盛起来的日本正把侵略矛头指
向中国和朝鲜。 1879 年,日本吞并琉球,驻日大 臣何如璋给总理衙门和北洋
大臣的重要文件共 10 余万字,分析了日本国情,陈述了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指出: “琉球如亡,不出数年,闽海先受其祸。”这些预见都被后来的事实
所证明。而这些文件绝大部分都是由黄遵宪草拟的。但清政府却没有采纳黄
遵宪在外交政策方面的意见,终使琉球成为日本侵略政策下的牺牲品。黄遵
宪只好把他满腔悲愤寄托在他的诗篇 《琉球歌》里。
黄遵宪在日本两年间,不仅广泛接触各方面的代表人物,观察和了解日
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同时还努力学习日文,以
便能够直接阅读日本书籍,搜集资料,准备编写一本介绍日本典章制度为主
的书。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精心收集了 200 多种参考文献。后
来他离开日本时这部书的草稿已基本完成。 1882 年,黄遵宪奉命调任驻美国
旧金山的领事,写作因而中断。 1885 年,他从美国请假回国,又重新进行编
写,直到 1887 年的夏天,这部名为 《日本国志》的书终于完成。
《日本国志》共 40 卷,约 50 余万字,编目为国统志、邻交志、天文志、
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邢法志、学术志、礼俗志、物产志、工艺
志 12 部分。详细介绍了日本的历史和现状,特别着重介绍了明治维新以后采
取的改革措施及成效。书成之日,黄遵宪写下了 《书成志感》,表 达了他的
心情:
湖海归来气未除,忧天热血几时摅,千秋鉴借吾妻镜,四壁图悬人境庐。
《吾妻镜》是日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 《千秋金鉴录》是唐朝张九龄编
写的历史书。黄遵宪希望借鉴日本的经验,通过维新变法使中国繁荣富强起
来。
这部书的问世,大大加深了中国人对日本国的认识,成为当是中国人了
解和研究日本的必读参考书。
1882 年 1 月,黄遵宪奉命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 3 月 30 日 . 黄遵宪
刚刚踏上这块美洲大陆,就碰上美国统治集团发动的排华事件。
早年,美国资本家为了开发西部,派人到中国招募了大批华工,到 1880
年时,已达 20 余万人。这些华工到美国后,在人烟稀少的沙漠沼泽里,顶烈
日,冒风雪,修铁路、挖运河、开金矿。在极恶劣的条件下,担负着艰苦的
工作。为了当地的开发和建设,他们流尽了血汗,这一点连美国人也不得不
承认他们的贡献。然而,美国资本家为追求高额利润,用极其残酷的手段对
劳工进行剥削,当他们年老力衰时,就把他们抛弃,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
把华工置于法律保护之外,掀起一次次的排华事件。 1882 年,美国议会制定
了 《限制华人例案》,对来美华工及侨民作出了许多苛刻的规定,使大批华
工、华侨遭到虐待、迫害和残杀。
黄遵宪到美任职的地方――旧金山,是在美华人比较集中的地方。美国
一小撮种族分子和歹徒为非作歹,十分猖獗,那里经常发生华人住所遭袭击、
华人受侮辱甚至遭殴打的事 件。黄遵宪到美国后,看到这一切,非常气愤。
作为外交人员,他曾向清政府提出建议和应采取的对策。但昏庸腐朽且怯懦
的清政府却根本没有采纳,所以黄遵宪只能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凭着一颗热
爱侨胞的心尽力保护侨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有一次,美国地方政府又向华工寻衅。他们派官员到华人的居住区进行
“巡视”,然后说: “华人 不讲卫生,违反了政府的卫生条例,应予以拘留
和罚款的处置。”许多华人因此遭到逮捕,监狱被关得满满的。黄遵宪闻讯,
迅速赶到拘禁华人的监狱,他叫人仔细丈量了囚房的面积,然后把美国官员
找来,指着肮脏拥挤的牢房,质问: “这里的卫生条件,难道比华人住所好
吗?”美国官员被问得哑口无言。经过黄遵宪的据理力争,美国地方政府只
得把无辜的侨民,从监狱里释放出来。黄遵宪的正义行动,受到了华人一致
的称赞。
1884 年,黄遵宪的母亲病故。第二年,他请假回国。 10 月,黄抵达广州,
他先赴梧州探望父亲,然后乘船回嘉应州。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感到格外
亲切。听说黄遵宪回来了,家人、乡亲都来看他,争着向他提出各式各样的
问题,有的问题荒诞又有趣,黄遵宪巧妙地解答了这一道道 “难题”。客人
走后,一家人亲亲热热地围灯团坐,只是再不能见到慈母,黄遵宪不免伤心
地落下泪来。
接着黄遵宪就开始为 《日本国志》的最后编纂而忙碌。 1886 年,张荫桓
被任命为驻美使臣,他希望黄遵宪能继续担任驻旧金山领事,被黄遵宪辞却。
同年,洋务派官僚、两广总督张之洞,又意欲命黄遵宪巡察南海各岛,也被
黄遵宪辞却。黄遵宪专心致力于 《日本国志》的修改、编纂,直 到 1887 年夏
终于完成。
1889 年,驻法公使薛福成见到 《日本国志》这本书,十分欣赏,连声称
赞: “好书,好书,真是几百年少见的好书。”为此他十分器重黄遵宪,并
为 《日本国志》作了序。同年,薛福成被任命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经
薛福成推荐,清政府任命黄遵宪为驻英二等参赞,随同薛福成赴欧洲。这样,
黄遵宪再次开始了他的出使生活。
1890 年 2 月,薛福成乘船到达香港,黄遵宪自嘉应州前来与薛福成会合,
登舟。他们从香港启程,经过了越南、新加坡、锡兰 (今斯里兰卡)入红海,
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再经过法国马赛、巴黎,最后到达英国伦敦。一
路上,黄遵宪被异国风土人情所吸引,更为亚洲弱小国家遭沦丧而感叹。
在英国期间,黄遵宪接触了英国政界上层人物,仔细考察了英国君主立
宪的政治制度。他非常推崇这种制度,后来维新变法期间,黄遵宪在湖南,
协助陈宝箴实行地方自治制度,就是以英国为模式的。
不久,黄遵宪又被调任新加坡总领事。后来薛福成在 《出使英法意比四
国日记》中提到了调任黄遵宪一事的原委。那是因为当时北洋海军提督丁汝
昌给朝廷的报告中,说他奉命巡洋时,抵达新加坡一带,目睹当地华侨因为
中国政府没有设领事馆,受了洋人的欺凌剥削,有冤无处诉。他请求中国政
府速派领事到新加坡附近各岛。薛福成考虑将新加坡领事改为总领事,就可
以兼办其他各埠的侨务。经过考虑,他决定委派黄遵宪。因为此人 “历练有
识,持己谨严,接物和平,允堪胜任”。从薛福成的这几句评价里,可以看
出黄遵宪此时已是一个成熟老练的外交家了。
1891 年秋,黄遵宪到新加坡上任。很早以前就不断有华人到南洋一带谋
生,他们努力耕作,辛勤劳动,为当地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赢得了当地
人民的赞扬。新加坡是南洋华侨聚居的地区,黄遵宪到任后,经常到各处去
访问华侨,并积极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经过黄遵宪的力争,清政府
颁布了一些保护华侨的规定,以后,黄遵宪又创立了给华侨颁发 “护照”的
制度。
黄遵宪在新加坡任总领事, 3 年有余,期间身体一直不好,约有一半日
子是在养病中渡过的。尽管如此,黄遵宪仍带病坚持工作,处理外交事务外,
对华侨事务特别关心。那时英属马来西亚半岛锡矿业和橡胶业发展迅速,那
里的华侨人数很多,虽然我国在新加坡设立了总领事,但英国政府却迟迟不
答应我国在吉隆坡等地设副领事。为此黄遵宪据理力争,最后终于达到了目
的。
1894 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身在异国的黄遵宪,思念祖国,十分关
注战事的发展。

致力维新变法

1894 年底,黄遵宪结束了十几年的外交生涯,回到国内。第二年春天即
去江宁 (今南京)拜见张之洞。黄遵宪怀着满腔忧国之情,准备施展自己的
才干,大干一场。然而张之洞是洋务派的首领,又是一位老官僚,他看惯了
别人在他面前唯唯诺诺,可黄遵宪虽是他部下属员,却无半点奴颜婢膝之态,
而且还本着 “当仁不让”的精神来指教张之洞,使这位大帅很不舒服。所以
黄遵宪自然没有受到重视,被 “置之闲散”,
黄遵宪在湖北办理教案期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 《马关条约》,听说
台湾被割让,黄遵宪心情十分悲痛,然而黄
遵宪并没有 “被发入空山”,而是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康有为掀起的维新
变法的运动中。

1897 年夏,黄遵宪被任命湖南长宝盐法道,负责管理一省食盐的生产和运销,
同时兼管一路的钱谷和刑名。黄遵宪到达湖南后,原
湖南按察使李经义因事进京,由黄遵宪代理湖南按察使,掌管一省刑狱和官
吏的考核。当时湖南巡抚陈宝箴是支持变法的新派人物,黄遵宪上任后,积
极协助陈宝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的改革。在黄遵宪的建议
下,陈宝箴同意创办一所时务学堂,以培植变法人材。黄遵宪还提出邀请梁
启超来湖南担任时务学堂的总教习。
梁启超到湖南后,倡议创办南学会,以推动地方自治。南学会虽名为学
会,但实际上却具有地方议会的规模。它的组织大致是这样:先由巡抚选派
本地绅士名流 10 人、分任总会长、副总会长。然后由总会长、副总会长吸收
州县绅士为会员,组成分会。南学会总会每 7 天讲演一次。由梁启超、黄遵
宪、谭嗣同等人主讲,阐述国际形势和国内大事,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
发展地方民族工业。南学会成立后,黄遵宪共作了 9 次讲演,其中南学会举
行的第一次讲演会就是由黄遵宪讲的。由于黄遵宪多年海外生活的经历和生
动的语言,使听者大开眼界,黄遵宪也因此名声大震。
1897 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危机迫在眉睫,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
皇帝, 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 《定国是诏》 。 “百日维新”正式开始。
然而后来,北京的形势发生了突变。维新派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的改革,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极力反对。 9 月
21 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并宣布 “亲政”,下令逮捕维
新派,百日维新失败了。
顽固派自然不会放过黄遵宪。 10 月 9 日,上海道蔡钧奉命将黄遵宪扣留
于洋务局,派 200 余人围守,候命押解北上。然而黄遵宪并没有遭到杀害,
成为维新派领导人中少数幸存者之一,这一方面是由于他平日交游广阔,此
刻朝中有人帮他说情,更主要的则是英国、日本等国出面,对清政府施加压
力。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向清政府声言: “如中国政府欲将黄遵宪不 问其所得
何罪,必治以死,则我国必出力救援,以免其不测之祸。”日本驻华公使也
向清政府提出交涉,声言查办黄遵宪, “有伤两国交谊”。这就使顽固派不
得不有所顾忌,只好释放了黄遵宪。
10 月 15 日,黄遵宪乘舟南归。

“诗界革命”的旗帜

黄遵宪一生大部分时间活动于我国的政治舞台,可以说是一位出色的外
交活动家和一位推动变法维新的干将,然而黄遵宪一生最大的成就,则在于
他的诗歌在我国近代诗歌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黄遵宪
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那个由客家商民而上 升到官宦的家庭带有的平民气息,现实精神,影响着黄遵宪,使他从小就有
较为清醒的头脑,踏实而不浮华,性格开朗,平易可亲,热爱生活,热爱家
园,热爱祖国,能清醒地面对现实,这是他后来形成现实主义的诗风的基础。
同时,由于他幼年时期受到的是相当完备的情感、智慧、品德及美的教育。
在那个风云变换的大时代发生的种种重大问题开始促使他
去更深刻地思考。四处游历和长期的外交活动,使他的思想和创作都有了深
刻的变化。他早在 21 岁所作的 《杂感》诗中,就写下了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
之语: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隶首不能算,如有几万年?羲轩造书契,
今始岁五千。以我视后人,苦居三代先。俗儒好遵古,日日故纸研;六经字
所无,不敢入诗篇;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沿习甘剽盗,妄造从罪愆。
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即今忽己古, 断自何代前?明窗敞琉璃,高炉?
香烟。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
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黄
遵宪认为自开天辟地以来,人类文明就在不断地发展、前进着,文学作品也
要不断创新,不应该一味地遵古、拟古,陈陈相因,拾人糟粕。他兴奋地说
如果在明窗净几之前,对着好纸好砚,提笔抒写自己的心里话。该多么痛快!
“我 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
古斓斑。”这就是 21 岁的黄遵宪提出的 “别创诗界”的现实主义观点,也
是后来 “诗界革命”的纲领。黄遵宪的诗歌主张与他政治上的维新改革观点
一致。他思想一开始就代表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要打开一条出路,为
新事物的发展鸣锣开道,表现新思想、新内容,就要改革旧形式。所以,做
为政治改良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诗歌改良运动,其倡导者虽为梁启
超、夏曾佑、谭嗣同等人,但最早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给 “诗界革命”开辟
道路的是黄遵宪。
“诗界革命”的发生,是改良运动的需要 ,也是近代进步诗歌潮流进一
步的发展,反映了人们对新思想、新文化的要求,并试图解决诗歌如何为改
良运动服务的问题。 他是梁启超极力赞扬的 “诗界革命”
的一面旗帜,也是龚自珍以后最杰出的一位诗人。
黄遵宪诗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它能反映出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他的诗堪称 “诗史”,体现了时代精神。他的诗反映了新世界的奇异风物以
及新的思想文化,开辟了中国诗歌史上从未有的广阔领域。 一方面他向
先进国家寻求真理,探索方向;另一方面,他知己知彼,看清了先进国家的
先进之处,也看清了它们富于侵略的本质特点。从而使他愈加明了中国封建
制度的腐朽和弊端,要求改革救亡图存的爱国心也愈炽热。他中年以后又亲
身经历了戊戌前后一系列的政治风浪,这在他心中掀起了轩然巨波。所有这
些,为他提供了创作新意境、新风格、表现新事物的 “新派诗” 的很好的生
活基础和思想感情基础。 他忠实地表现了生活
在那个时代的先进的知识分子的爱国热忱、痛苦矛盾、理想追求,忠实记录
了中国在那个历史新阶段的许多震撼人心的事件,构成他的诗作的新内容的
两个重要因素是题材新颖、主题新颖。且黄遵宪的 “新派诗”并非只是用了一些 “新
名词”而已,而是确实开辟了一片诗歌描写的新领域,表现了新时代的生活,
新时代的要求,新时代的文化风貌、政治风云,反映了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
主要矛盾,渗透着现实主义精神,贯穿着反帝爱国图新的精神。

黄遵宪的诗歌基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同时也带有浪漫主义的瑰丽色
彩。他努力要使我国古典诗歌的旧传统、旧风格与新时代、新内容所要求的
新意境、新风格能够和谐地统一起来。他的创作基本上实践了他的理论,取
得了成功,给诗坛开拓了从未有过的广阔领域,以其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在近
代诗坛大放异彩。黄遵宪的 《人境庐诗草》是一块标志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
最后阶段转向革新时期的里程碑。
1905 年 3 月 28 日,黄遵宪在家乡病逝。 4 年后他的遗体移葬于嘉应
州梅南黄居坪。梁启超写的墓?I铭中,对黄遵宪以及他的诗作了这样的评价:
其人 “明于识、练于事,忠于国。” “其为诗,则精思渺虑盘礴而莫测其际”,
“阳开阴阖,千变万化,不可端倪,于古诗人中独具境界。”这一评价实不
为过。


Huang Zunxian (simplified Chinese黄遵宪traditional Chinese黃遵憲pinyinHuáng ZūnxiànWade–GilesHuang Tsun-hsien, May 29, 1848 – March 28, 1905), courtesy name Gongdu (公度), was a Chinese official, scholar, and writer, active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s a poet, he published more than a hundred poems. He was born in Jiayingzhou, now Mei County, Guangdong, and died 57 years later in the same place. His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China made him a recognised figure of his time, and a namesake founda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his honour. Huang's former residence is now marked as a public museum.

Early life and career

Huang was born May 29, 1848 in Jiayingzhou (now Mei County), Guangdong, China to a family of Hakka heritage. His father Huang Hung Chow was a scholar-official (Juren or 举人) and served the courts of the Qing dynasty. At age three, he witnessed the effects of the greatest land reforms in China. As a toddler, the younger Huang could recite the famous Chinese anthology Thousand Families Poems (千家诗) and as a nine-year-old child studied poems from the Tang dynasty. His life took a turn a few years later, during the Taiping Rebellion, when he was robbed of many of his possessions. He applied to be a Juren, like his father, when he became of age in 1877. Despite heavy competition, he found success and was posted to Tokyo, Japan to serve as the Imperial Chinese Embassy's Counsellor. In September 1880, he published Korea Strategy a paper regarding the high level plans of Korea (unified as it then was). Huang suggested that China and Korea become good allies. The work is described by one source as "a work of destiny that determined the modern history of East Asia". While in Japan, he did some editorial work for the Japan World Magazine, looked into aspects of the medicine of the country, and noted how much the country had progressed through time and published his studies in a book, Treatises on Japan (printed 1890). The Guangxu Emperor was fascinated with the work and invited Huang to detailedly explain it to him in person. It was partially because of Huang's book that the Guangxu Emperor amended some rules in China. Huang is also considered to be a philosopher, having analysed, discussed, and questioned the framework of China. His influences in philosophy included the Enlightenment figures Rousseau and Montesquieu.

Afterwards in 1882, Huang was assigned as Consul-General in San Francisco, United States. During his time there, he realised how wealthy the immigrant Chinese had become, and how much of an asset they were to China. Huang wrote a poem about Frederick Bee, an official at the Chinese Consulate. After seven years in the United States, he moved back to his home country China. In 1890, he relocated to London to act as the Counsellor of the Chinese Embassy; one year later he was reassigned to Singapore to become the Consul-General there. He witnessed how similar the Singaporean Chinese, both rich and generous, were to the native Chinese. Disagreeing with China's policy of not allowing overseas Chinese to return to the country, and torturing them if they did so, Huang composed a formal request to the Emperor to do away with the rule, offering the view that China was "driv[ing] fish into other people's nets". The request was accepted and on January 29, 1894, it was announced that the Chinese overseas were no longer barred from returning to China. In between, Huang was Hunan Province's Salt Intendant and he started the Journal for Contemporary Affairs. The change of policy was widely celebrated and reported; Huang was soon to be appointed China's ambassador to Japan. However, before that could materialize, the ruler of China changed from the Guangxu Emperor to the Xuantong Emperor (see Hundred Days' Reform). With the Guangxu Emperor detained, Huang's career as a diplomat ended. He slammed Empress Dowager Cixi's coup but at the same time expressed his relief at being freed of his diplomatic duties.

Personal life

Huang (pictured in direct middle of front row) with family members, circa 1900

Huang had thoughts regarding race. As a teenager he expressed that every person "is made from yellow clay". Decades later he asked, "Why is the yellow race not the only race in the world?" Huang enjoyed composing poetry. He was also patriotic towards China, and once described it as a gold-paved nation. He was well-liked as a poet and his poetical works received positive criticism, with one source citing him as "the most distinguished poet among the late nineteenth-century reformers". His influences in poetry included Wei Yuan, Gong Zizhen, and Jin He. His grandmother was Lady Li, whose death when Huang was still a child supposedly put him in "deep sorrow", as evidenced in a poem pertaining to Li's tomb. Most of Huang's poems relate to world affairs of his time, including foreign ones, such as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otal, he published more than a hundred poems. After he died, an anthology of his poems, Poems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人境廬詩草), was published and remains popular in China. A proponent of the late Qing Poetic Revolution, select poems of his include: The Mountain SongThe Cherry Blossom FestivalThe Fog of London, Songs of the Taiping Rebels, On The Road to Wuqing, and Expelling the Visitor. In his lifetime, he also showed an interest in opening schools in various countries in Asia. Huang and Liang Qichao were close friends. Huang extensively toured many parts of Asia, his favourite being Malaysia. His nephew, Parkcane C. Hwang, was the founder and manager of the Bank of China in Singapore.

Death and legacy

Evading arrest following the change of ruler of China, Huang fled to his hometown of Jiayingzhou, where he died on March 28, 1905, aged 58. Huang is remembered for saying the famous and often-quoted line when he was twenty years old,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which roughly means that it is perfectly fine to express one's feelings whenever one feels like it. Huang is credited as the "first Chinese to use the word 文明 to mean civilisation", a term which he made use of in one of his poetry works. His body is as of 2013 missing, having been thrown into a dumpster following looting of his tomb. The Huang Zun Xian Foundation, based in Hong Kong, has listed finding the body of Huang as one of its missions. One source credits Huang as "the first Chinese diplomat and scholar who championed for human rights for the early Chinese migrants", whilst another exalts him 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uthors of late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An exhibition honoring the achievements of Huang was held in January 1991. It featured artistic depictions of him by some 130 various artists. Huang's former abode in Mei County has been converted into a museum and a local government-promoted tourist destination. It is cited as a "key preservation unit of cultural relic" and an exemplification of the "beauty of the Lingnan-style garden".

See also

References

  1. Jump up to:a b Lee 2013, p. 271.
  2. ^ Xu 1989, p. 3.
  3. ^ Hirano, Kenichiro. "Interactions among Three Cultures in East Asia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during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Collating Five Different Texts of Huang Zun-xian's "Chao-xian Ce-lue" (Korean Strategy)" (PDF).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PDF) on April 2, 2015. Retrieved July 21, 2013.
  4. ^ Huang 2008.
  5. ^ Yao, CS (January 1990). On Huang Zunxian's research in Japanese medical history (in Chinese). China Medicinal Journal.
  6. Jump up to:a b Lee 2013, p. 272.
  7. Jump up to:a b Maxwell K. Hearn; Judith G. Smith;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NY) Department of Asian Art (2001). Chinese Art: Modern Expressions ; [... Published on the Occa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Chinese Art: Modern Expressions Held on May 19, 2001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pp. 281–. ISBN 978-0-87099-983-3.
  8. ^ Research 2007, p. 1.
  9. ^ Research 2007, p. 601.
  10. ^ Qianji, Xu. "European Enlightenment in the Chinese Context"(PDF). Die Kunst der Aufklaerung. Retrieved July 21, 2013.
  11. ^ "人境庐诗草笺注, Ren jing lu shi cao jian zhu" (PDF).
  12. ^ Lee 2013, p. 273.
  13. Jump up to:a b Schmidt 2007, p. 36.
  14. ^ Lee 2013, p. 274.
  15. ^ Schmidt 2007, p. 41.
  16. ^ Dikötter, Frank. "The Yellow Virtues"Axess.
  17. Jump up to:a b Lee 2013, p. 476.
  18. ^ Bian, Gang (June 30, 2006). "Premier shows tenacious grasp of key data and love for literature"China Daily.
  19. ^ Schmidt 2007, p. vii.
  20. ^ Schmidt 2007, p. 146.
  21. ^ Merle Goldman (January 1, 1977).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Er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27–. ISBN 978-0-674-57911-8.
  22. ^ Chung, S.F. (September 22, 1998). "Border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Geography and History at the Empire's End"The Historian via HighBeam Research.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April 2, 2015. (subscription required)
  23. ^ Schmidt 2007, p. 143.
  24. Jump up to:a b Huang 2008, p. 2.
  25. ^ "Huang Tsun-Hsien". Dartmouth.edu. Retrieved July 20, 2013.
  26. ^ Schmidt 2007, p. 45.
  27. ^ Schmidt 2007, p. 214.
  28. ^ Schmidt 2007, p. 218.
  29. ^ Schmidt 2007, p. 151.
  30. ^ Wong, K. Scott (1996).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e: Three Chinese Views of America". American Quarterly. Retrieved July 21, 2013.
  31. ^ Lee 2013, p. 478.
  32. ^ Chin Seng, Lee (November 2003). "Notable Gifts to Chinese Library"NUS Linu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June 23, 2007.
  33. ^ "Mr. Parkcane C. Huang"The Singapore Free Press and Mercantile Advertiser. June 15, 1937. pp. 9–.
  34. Jump up to:a b c Lee 2013, p. 474.
  35. ^ Schmidt 2007, p. 44.
  36. ^ 中國現代文學史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Chinese).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0. pp. 52–. ISBN 978-986-221-435-0.
  37. ^ Liu, Wenming (2011). "The Spread of the European Concept of "Civilization" to Japan and China and Its Localization". Global Histor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March 3, 2014.
  38. Jump up to:a b Lee 2013, p. 477.
  39. ^ Schmidt 2007, p. 1.
  40. ^ "Diplomat at large"The Straits Times. January 16, 1991. pp. 8–. (subscription required)
  41. ^ "Recommended Routes". Meizhou Government.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February 10, 2013. Retrieved July 20, 2013.
  42. ^ "Meizhou Cit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November 4, 2013. Retrieved July 20, 2013.
  43. ^ Xu, Jingxi. "Leave winter behind"China Daily.

Bibliography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