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 人物列表
仓央嘉措 Tshangs-dbyangs-rgya-mtsho郑燮 Zheng Xie金农 Jin Nong
汪士慎 Wang Shishen李方膺 Li Fangying宋荦 Song Luo
顾贞观 Gu Zhenguan查慎行 Cha Shenhang沈德潜 Shen Deqian
李德初 Li Dechu八大山人 Badashanren
郑燮
诗人  清(1693年1765年)

诗词《山中雪后 in the mountains After Snow》   《郑板桥诗联选》   

阅读郑燮在诗海的作品!!!
郑燮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贫寒知识分子家庭,幼年丧母,赖后母抚养。少年时从学于乡先辈陆震,20余岁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乡试中举,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七年出任山东范县知县。一年后调任潍县。十三年,乾隆皇帝弘历东巡至泰山,他为书画史。十八年因请赈得罪大吏而罢官。   
  
  郑燮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影响,要求自己“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出仕作官,要“立功天地,字养生民”。在文学创作上也主张“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作主子文章,不可作奴才文章”。他的诗歌,很多是描绘穷苦人民生活,揭露富豪和胥吏的残暴贪婪。在绘画和书法上,他深感“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是可耻的“俗事”,而提出:“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创作中尽力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伦理道德的教育意义。对待传统和前人成法,主张“学一半,撇一半”,“师其意不在迹象间”。即“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活而已”。重视自己的创造性,“不肯从人俯仰”。他十分注重对自然的直接观察,以真切的感受来萌发画意,曾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主张“胸无成竹”的创作方法,指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联系 和区别,详尽叙述了从观察感受、构思酝酿,到落笔定型的创作过程,见解独到,为前人所未道。他的许多创作感受与经验体会,见之于题跋、题诗,如“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等,都是很有价值的美学观点。
  
  郑燮专长于画兰、竹、石、松、菊等,偶亦写梅,笔法直接取法石涛,又多从徐渭、高其佩等画家中得其意。剪裁构图崇尚简洁,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豪迈。其题材虽然局限于传统的文人画“四君子”范围,但通过题诗、题跋寓社会伦理教育于画中,能时出新意。其书法以画法入笔,折中行书和隶书之间,自称“六分半书”。纵横错落,整整斜斜,如乱石铺街,不落前人窠臼,别具一番风味,后人亦称书体为板桥体。
  
  一、教书
  
  郑燮二十六岁至真州 之江村设熟教书。三十岁,父亲去世,此时板桥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作"七歌"诗,慨叹"郑生三十无一营".
  
  二、卖画扬州
  
  由于生活困苦,郑板桥在三十岁以后即弃馆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在扬州卖画十年期间,也穿插着一些旅游活动。不幸 的是徐夫人所生之子去世,郑板桥曾作诗以致哀。三十二岁出游江西,于庐山结识无方上人和满洲士人保禄。三十三岁,出游北京,与禅宗尊宿 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放言高论,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在名期间,结织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琼崖主人。三十五岁,客于通州。 三十六岁,读书于扬州天宁寺,手写"四书"各一部。三十七岁时,作"道情十首"初稿.三十九岁,徐夫人病殁。郑板桥十载扬州,结论了许多 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极大的影响。
  
  三、中举人、进士及宦游
  
  1732年,郑板桥四十岁,是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捷音"诗。为求深造,赴镇江焦山读书。现焦山别峰庵有郑板桥手书木刻 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1736年,乾隆元年,四十四岁,在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二甲第 八十八名进士,为"赐进士出身",特作"秋葵石笋图"并题诗曰:"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1737年,四十五岁, 滞留北京一年左右,以图仕进,未果,南归扬州.得江西程羽宸资助,娶饶氏。乳母费氏卒。1739年,四十七岁,作七律四首赠淮南监运使虞见曾。1740年, 四十八岁,为董伟业"扬州竹枝词"作序。1741年,四十九岁,入京,侯补官缺,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礼诚款待。
  
  四、作吏山东
  
  郑板桥五十岁时,即1742年春天,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始订定诗、词集。1743年,五十一岁,将"道情十首"几经修改,至是方定稿,刻者为上元 司徒文膏。1744年,饶氏生子。郑板桥宰范期间,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 1746年,乾隆十一年,五十四岁,自范县调署潍县。是年山东大饥,人相食。潍县原本繁华大邑,然自是年灾荒连年,救灾便成了郑板桥主持潍县政事的一项 重要内容,他开仓赈货,令民具领券供给,又大兴工役,修城筑池,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食之。尽封积粟之家,活万余人。秋以歉收,捐廉 代轮,尽毁借条,活民无算。潍县饥民出关觅食,板桥感叹系之,作"逃荒行"。1748年大学士高斌和都御史刘统勋为特使到山东放赈,板桥随之。秋大熟,潍县灾情 渐趋缓解,饥民也由关外络绎返乡,板桥作"还家行"纪其事。为防水浸寇扰,捐资倡众大修潍县城墙。秋末,书"修潍县城记"。1751年,海水溢,板桥至潍县北边 禹王台勘灾。 郑板桥作官意在"得志则泽加于民",因而他理政时能体恤平民和小商贩,改革弊政,并从法令上、措施上维护他们的利益,板桥宰潍期间勤政廉政,"无留积,亦无冤民", 深得百姓拥戴。 潍县富商云集,人们以奢靡相容,郑板桥力倡文事,发现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1747年,满洲正黄旗人、侍讲学士德保主试山东,板桥同在试院,相与唱和。1748年,乾隆 出巡山东。郑板桥为书画史,参与筹备,布置天子登泰山诸事,卧泰山绝顶四十余日,常以此自豪,镌一印章云:"乾隆柬封书画史"。1749年,五十七岁,饶氏所生之子又于兴化 病殁。与御史沈延芳同游郭氏园。重订"家书"、"诗钞"、"词钞",并手写付梓。1750年撰"板桥自序"。。同年,重修文昌祠,倡建状元桥,作"文昌祠记"。1751年, 五十九岁,作"难得湖涂"横幅。1752年,主持修潍县城隍庙,撰"城隍庙碑记"。在"文昌祠记"和"城隍庙碑记"里,板桥力劝潍县绅民"修文洁行",在潍且百姓间产生了 相当大的影响。同年,与潍县童生韩镐论文,并作行书七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在潍县任上著述颇多,其"潍县竹枝词"四十首尤为脍炙人口。
  
  五、再次卖画扬州
  
  "民于顺处皆成子,官到闲时更读书"。官潍七年,板桥无论是在吏治还是诗文书画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峰,"吏治文名,为时所重"。 板桥居官十年,洞察了官场的种种黑暗,"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抱负难以实现,归田之意与日俱增。1753年,郑板桥六十一岁,以为 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去潍之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 去官以后,板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1754年,郑板桥游杭州。复过钱塘,至会稽,探禹穴,游兰 亭,往来山阴道上。1757年,六十五岁,参加了两淮监运使虞见曾主持的虹桥修禊,并结识了袁枚,互以诗句赠答。这段时期,板桥所作书画作品 极多,流传极广。 1766年1月22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板桥卒,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享年七十三岁。板桥二子均早卒,以堂第郑墨之子鄣田嗣。
  
  艺术成就
  
  诗画书的完美结合,这构成了郑板桥的主要艺术特色,在画幅中,他用"六分半书"题诗题句,或穿插或避让,巧妙地连接整个画面,使之有机结合。郑 板桥诗书画印四美合一,构图新颖,章法奇特,令人耳目一新,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形式美。 郑板桥生活的时代正值康乾"盛世",趋炎附势,哗众取宠的媚世之风笼罩了文坛和艺坛,禁固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郑板桥和"扬州八怪" 的其他人物一样,在各自的领域里,大胆探索,推陈出新,给清代文坛艺坛画坛增添了一丝生气,对后世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徐悲鸿先生说:"板桥先生为中国 近三百年来最卓绝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下之难得者。"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