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 人物列錶
賀鑄 He Zhu朱敦儒 Zhu Dunru晏幾道 Yan Jidao
周邦彥 Zhou Bangyan賀鑄 He Zhu王安石 Wang Anshi
呂南公 Lv Nagong毛滂 Mao Pang韓縝 Han Zhen
晁補之 Chao Buzhi晁端禮 Chao Duanli趙鼎 Zhao Ding
李之儀 Li Zhiyi王詵 Wang Shen王安中 Wang Anzhong
韓嘉彥 Han Jiayan舒亶 Shu Shan韓維 Han Wei
韋驤 Wei Xiang張舜民 Zhang Shunmin晁元禮 Chao Yuanli
鄭僅 Zheng Jin劉弇 Liu Yan謝逸 Xie Yi
蘇庠 Su Xiang葛勝仲 Ge Shengzhong米友仁 Mi Youren
曾紆 Ceng Yu徐俯 Xu Fu李光 Li Guang
劉一止 Liu Yizhi汪藻 Wang Zao陳剋 Chen Ke
張綱 Zhang Gang嚮子諲 Xiang Ziyin王寀 Wang Cai
蘇過 Su Guo王庭珪 Wang Tinggui李邴 Li Bing
王珪 Wang Gui章楶 Zhang Jie黃裳 Huang Chang
曾肇 Ceng Zhao時彥 Shi Yan侯蒙 Hou Meng
郭茂倩 Guo Maoqian王說 Wang Shui許景亮 Xu Jingliang
曾幾 Ceng Ji陳瓘 Chen Guan王珪 Wang Gui
程顥 Cheng Hao劉季孫 Liu Jisun蔡確 Cai Que
李誡 Li Jie
王珪
詩人  宋(1019年1085年)
字: 禹玉

詩詞《導引 guide》   《平調發引 Transfer sth. gratis Citation issued》   《平調發引 Transfer sth. gratis Citation issued》   

閱讀王珪在诗海的作品!!!
  王珪(1019-1085),字禹玉,北宋有名宰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小時隨叔父遷來舒州(今潛山縣)定居,後代都成了舒州人。
   王珪秉性寬厚沉穩,謙和禮讓。他勤思苦學,天資過人,落筆則出語驚人。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高中進士甲科第二名(榜眼)。初任揚州通判,後被召入京城在集賢院值班,隨又為????鐵判官、修起居註、進知製誥再以翰林院學士知開封府。母逝,假歸服喪三年,後復被召入京城,為學士兼侍讀。
   嘉佑(1056-1063)中,宋皇室議立太子,中書召他起草詔書,他說:“此大事也,非當面接受聖旨不可!”第二天,仁宗親自召見,他對仁宗說:“天下臣民早就希望立太子,以免生亂。這次果真是陛下的聖意麽?”仁宗道:“朕意已决。”他再拜稱賀以後,纔退而起草。
   英宗即位,理應提升草詔人,但因有人將他在中書召見時拒不草詔事進了讒言,疑他對已不忠,於是,置而不理,以觀後效。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忽然召他入內殿,升他為端明殿學士,賜他竜盤金盒,安慰他說:“從前誤信人言,今天朕已疑竇盡消了!”
   神宗最愛他的文采,即位後,提升他為學士承旨,專為朝庭草擬重大典章。熙寧三年(1070年),加封為參知政事(宰輔職位)。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信殿大學士。元豐元年(1078年)改革官製,超授銀青光祿大夫。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八年(1085年),神宗有病,他請皇太後立延安郡王為太子。太子立,是為哲宗。於是賜他金紫光祿大夫的爵位,封歧國公。同年五月,卒於任中。
   王珪自熙寧初年開始,連續為皇室起草詔書18年,並身居宰輔高職16年,兩方面時間的長久,是歷史上少見的。有人用“三旨(取旨、領旨、得旨)相公”稱呼他,說他一貫順承旨意,明哲保身。但是,在那皇帝說是就是,說不是就不是,喜則封賞,怒則殺頭的封建社會裏,委屈求全,伺機進言,以保社稷安寧為目的,豈止王珪 一人?當官不棄學問,爵位、文章同時顯重於一世的,歷史上有幾人能出其右》史傢評議也有當與失當之處。王 終究是個名人,他的歷史地位不可廢置。他親筆撰著的《宋兩朝國史》120捲、《在京諸司庫條式》130捲、《王珪集》100捲,和續著的《宋六朝會要》,都為世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史資料。
   清《四庫全書》收錄了王珪《華陽集》60捲,在《總目》中介紹說:“ 珪少掇高科,以文章緻位通顯,不出國門而參預大政,詞人榮遇,蓋罕其比”。又說:“其文章博贍瑰麗,自成一傢。揖讓於二宋之間,毫無愧色。謝及、陸遊、楊萬裏等往往稱之,殆非虛美”。這般評價,足以顯示他文學品位之高。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