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rén zuòzhělièbiǎo
luò Lo Fu guāng zhōng Yu Guangzhong shǎng Gu Yeshangyu
Chi Chichén zhōng kūn Chen Zhongkunxióng yàn Xiong Yan
jué xiá Jue Biguxia rèn Yu Rentài yáng dǎo Tai Yangdao
zhōu mèng dié Zhou Mengdieshāng qín Shang Qin huá Ma Hua
xián Ya Xianguǎn guǎn Guan Guan Seamus Heaney
mài 'ěr · luò Michael Bullock guǒ · láo Hugo Claus Yves Bonnefoy
ān léi sēn Sophia Andresenāi 'ào · · ān Eugénio de Andrade shí Czesław Miłosz
xīn Wisława Szymborska Slavko Mihalić lǎng luó Tomas Tranströmer
Einar Bragi sōng Sigurdur A. Magnusson 'ěr Derek Walcott
chuān jùn tài láng Shuntaro Tanikawawéi · 'ěr Wislawa Szymborska hǎn · wéi shí Mahmoud Darwish
ā lín Bella Akhmadulinahóng zhú Hongzhu hóng Lihong
liè qiē Lyubomir Levchev láo · bèi Klaus Rifbjerg · Hadi Malijani
ài · méi luó 'ào tuō Aila Meriluoto · wéi Paavo Juhani Haavikko · lán Mark Strand
qiáo zhì · tǎn George Steinerjié · 'ěr Jack Gilbertlín qīng xuán Lin Qingxuan
jiǎn míng Jianming zhàn Ni Zhange zhōng Xu Zhongyu
huò jùn míng Huo Junming lěi Yilei sāng Hu Sang
rèn hóng yuān Ren Hongyuanzhào Zhào Wújíliú wěi Liu Dawei
táo chūn Tao Chunlǎo Laomuliú yáng Liu Yanghe
rèn Wu Renjiyáng wēi Yang Biweimài mài mǐn ā Mai Maitiminabulizi
liàng Hu Liang dōng Hu Xudongzhāng zǎo Zhang Zao
luò Lo Fu
shīrén  (1928niánliùyuè28rì2018niánsānyuè19rì)
xìng:
míng: yùn duān
chūshēngdì: héng yáng dōng xiāng xiànggōng bǎo yàn shānjīn héng nán xiàn xiāng shì xiāng tuō táng cūn yàn shān
qùshìdì: tái běi róng mín zǒng yuàn

shīcíjīn lóng chán Jin long Temple》    xuē Midnight Pear cut》   yān zhī wài Smoke off》    xìn   fēng zhī Rough On the Eve》   chuāng xià The window》    pàn yuán riverside Muyuan Garden》   luǒ bēn streaking》   dùn insight》    pick one's teeth, ie use a small pointed piece of wood, etc to remove particles of food from one's teeth》   gèngduōshīgē...
luò xiān shēng jìn wàn huí liú shā jiě shījīn lóng chán
luò chūn shān de niè pán

yuèdòuluò Lo Fuzài诗海dezuòpǐn!!!
洛夫

洛夫,1928年6月28日生于衡阳燕子山,湘江与耒水之畔。2018年3月19日卒于台北,享年90岁。本名莫运端、莫洛夫。 


伟大诗人屈原投水的汨罗江,汇入湘水。诗圣杜甫病死湘江。洛夫的降生,正值包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取名运端,似乎上天注定他要得此江水之灵韵,诗歌的好开端。古文明依水而兴,诗仙李白的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道尽中华文化之格局与局限。过往百年,正是农耕文明进入海洋文明的转折点与阵痛,东西方文明碰撞,造就了痴迷诗学七十载的诗魔,百年现代诗歌第一人。屈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洛夫,起于衡阳,兴于台湾,极盛于温哥华,一生都在追寻一个答案。 

衡阳之起,概括为:才情乍现。十岁作文《龙舟竞渡》,老师赞他“孺子可教”。1943年进私立成章初中,以笔名“野叟”,发表散文《秋日的庭院》。1946年转入岳云中学,1947年开始新诗创作,以《秋风》展露才华,在衡阳多家报社发表二十余首诗歌、十几篇散文。在含章中学组织“芙兰芝”剧社和艺术研究所,分任副社长和社长。1948年转入成章中学,翌年6月以优异成绩毕业。 

1949年7月赴台。1951年考入台湾政工干校本科班,毕业后入台南海军陆战队,任广播电台编辑记者。1959年毕业于台湾军官外语学校,出任新闻联络官,结识陈琼芳老师。1961年10月10日,与陈琼芳在台北市成婚,育一女一子。1965年至1967年,派赴西贡任“军事援越顾问团”联络官兼英文秘书。1967年11月入读淡江大学英文系,1973年6月获文学学士,8月以中校衔退役,获聘任教东吴大学外文系。本文尝试以颜色,将洛夫在台湾的诗歌创作,划分为青、黑、红、白这四个阶段。黑、红、白三色,源自任洪渊的论著。青色, 1954—1958年,试探或抒情时期,以1957年出版的处女诗集《灵河》为标志,多以抒发小我之情,青色介于绿色和紫色之间,是青春和浪漫的化身。1954年10月,洛夫与张默在高雄左营创办《创世纪》诗刊,痖弦旋即加盟参与第二期的编辑,形成支撑这本诗刊“文学上的铁三角”。洛夫担任总编20年。黑色阶段,1959—1973年,探索时期,以《石室之死亡》、《外外集》、《西贡诗抄》为代表。1965年,洛夫以其罕见的悟性写出震撼诗坛,个人里程碑性质的长诗《石室之死亡》。采用西方“存在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意象密集犹如重炮轰炸,文字晦涩艰深炉火纯青,表现出世界之残酷和内心之惊恐、悲怆、迷惘与孤绝。此诗影响巨大,奠定了洛夫在台湾诗坛不可动摇的地位。红色,1974—1981年,回归时期的开始,以《魔歌》为代表,是表现现实社会和人文的血色生命的时期。洛夫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挖掘出中华诗歌文学的第一桶金子,曾被误解为“浪子回头”,实在是以洋刀,刨开古典。代表作《金龙禅寺》,《长恨歌》。《魔歌》自序:“使用语言如同公孙大娘之使剑­......弄笔如舞魔棒,达到呼风唤雨,点铁成金的效果......”,成就“诗魔”称号。疼痛之后是沉寂,浴火再生之后是澡雪的纯白,进入了始于《时间之伤》的白色阶段,1981—1996年。这是一个反思传统、融合现代与古典,抒写乡愁,将民族化和现代化相结合的时期。此白色,是洗尽尘世浮华之后的空明,是把东西方文化熔冶之后,纯粹的合金。代表作有《湖南大雪》,《边界望乡》等。 

1996年4月,洛夫伉俪从台湾移居加拿大温哥华,2017年6月9日返台,总计21年。这是以天涯美学为特征的无色阶段。水相之躯,几经岁月的煎熬和变幻,沸腾过了,蒸馏过了,去尽杂念杂质,删除世事多变的色彩,白色之后只能是无色。无即是有,无色即是全部的颜色。代表作:《漂木》,《背向大海》。前者是在2000年,用一年时间完成的问鼎之作。从大陆到台湾,类似于古文人之流放,而从台湾到温哥华,第二度的流放,更是自觉的漂泊。从第一部诗集《灵河》,到43年之后的《漂木》,可以看成从内陆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必然过程。原名《漂灵》,可见其实为诗人精神与灵魂之追寻。细读后醒悟:之前五十年的写作,都是为此巨制所作的前戏。痖弦、龙彼德、简政珍、叶橹、章继光、沈家庄、江亚平诸先生,均有精辟探讨。 

洛夫苦苦追寻的,究竟为何?经我多日思索,发现线索,应该是“原乡”。第一章第4节:“或许,这就是一种/形而上的漂泊/一根先验的木头/......寻找一种只有自己可以听懂的语言/埋在心的最深处的/原乡......那最初的图腾?/......正在全力搜索的/心中的原乡?”。第四章第1节:“我低头向自己内部的深处窥探/果然是那预期的样子/片瓦无存”。第四章第70节:“我来/主要是向时间致敬/它使我自觉地存在自觉地消亡//我很满意我井里滴水不剩的现状/即使沦为废墟/也不会颠覆我那温驯的梦”。看到人类整体文化趋于衰颓,甚至沦为废墟,提出重建之理念:他全力追求内心的原乡,经过火,雪,雨的冶炼,洗涤与冲刷,去除丑陋与肮脏的文化渣滓,创造出一部全新的文化史。用自己的生命,通过语言及其文化的破坏与重构,找回失落已久的灵魂之原乡,完成一次属于汉语文化自己的真正的文艺复兴。原,水源也,一条来自三千年前的诗经之河,抵达洛夫,完成三千行的《漂木》,创造出汉语诗歌一个全新的辉煌。吃入的是青草,喝进的是三千年汉语之河水,而将体内的所有血液,奶水都挤干净,注入《漂木》。滴水不剩,何其痛快! 

洛夫拥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情怀,始终坚持自己中国诗人的身份。他说:“我不仅是湖南诗人,台湾诗人,也不仅是加拿大诗人,我是中国诗人。我身上的文化基因是中国的”“养我育我,塑造我的人格,淬炼我的精神和智慧,培养我的尊严的是中国历史与文化。”洛夫童年时在母亲的指导下吟诵柳宗元的《江雪》,念小学即开始阅读唐诗及古典小说,如《西游记》、《水浒传》等,升到初中又接受五四新文学作品的熏陶,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底蕴。他说:“四十岁以前,我很向往李白的儒侠精神,杜甫的宇宙性的孤独感,李贺反抗庸俗的文化的气质,”“到了晚年……转而欣赏王维恬淡隐退的心境。”只身在台湾漂泊的洛夫把自己对亲人故土的深情眷恋,抒写为经典的乡愁诗;将由历史、地理积淀成的中国情结,提升为“文化乡愁”,“对一个被文化母体放弃的知识分子,尤其是诗人,‘文化乡愁’形成了他的深层心理结构”。1988年8月首次回乡探亲,到2011年,洛夫先后十六次回大陆访问、旅游,大江南北的很多城市与名胜古迹都留下了他的游踪与诗作。洛夫先生提出“大中国诗观”:创造现代化的中国诗,从“悠久而丰富的历史与文化涵泳”、“壮丽山河神州风光的陶冶”、“经过数十年苦难的磨练”这三个方面突破。中国文化的因素,在洛夫的诗歌里,显而易见:1、诗人,比如《李白传奇》、《登峨嵋寻李白不遇》、《与李贺共饮》、《走向王维》、《杜甫草堂》;2、历史人物,比如《长恨歌》的唐玄宗和杨贵妃;3、文学作品里的虚拟人物,比如,《我在水中等你》演绎《庄子•盗跖篇》的尾生;4、名胜古迹,如《登黄鹤楼》、《我在长城上》;5、历史名城,比如杭州,是洛夫在大陆的最爱,这里厚重的历史人文景观与洛夫固有的中华文化情怀撞出了火花,西子湖畔放眼尽是诗歌:灵隐寺、雷峰塔,虎跑泉,断桥,残荷、苏堤、白堤、西湖醋鱼、东坡肉……,摩肩接踵的不是苏东坡便是白居易。 

由隔海相望的“文化乡愁”,到1996年移居加拿大的“二度流放”后,洛夫提出了“天涯美学”的诗思:一、悲剧意识,生命的情怀,乃个人悲剧意识与民族悲剧意识经验的融合;二、宇宙情怀,诗人应具有超越时空的本能,方可成为一个宇宙的游客。天涯,不只指“海外”或“世界”,不仅是时间,也是空间,更是精神和心灵上的。这里的悲剧意识,除了吸纳西方悲剧的概念之外,更多的是对传统的乡愁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离乡去国之愁,更是诗人精神与灵魂层面的困惑与挣扎。而在研读《漂木》后,发现洛夫对大陆与台湾,近百年历史的审视、质疑、批判与无奈之苦涩,仿佛是从温哥华,这个更高的位置,俯视人间的况味。这种大视野的观照,“危崖上蹲有一只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鹰”的老庄情怀,就是宇宙情怀。“天涯美学”的观念在洛夫三千行长诗《漂木》中得到完整地呈现。理论指导了诗歌,实践完善了理论。《漂木》和“天涯美学”是洛夫一胞生产的龙凤两胎。 

洛夫曾说:“活在黄土里,活在寒冷的悲笳中,活在江南的柔水中,活在峨眉山顶的云雾里,活在《离骚》中,活在‘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骇浪中,活在愣头楞脑却方方正正的方块字中。这就是——中国诗人。”这是洛夫民族情怀的表白,也是他的文化宣言。“有时文学作品愈是民族的,也愈是世界的。凡能达到世界水平的,首先它必然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没有民族之根而空言世界,那是可笑的。” 

洛夫非常重视对中国文学、艺术和诗歌传统的借鉴。章继光先生在2017年的《洛夫与中国古典诗学》,将之归纳为四个方面:1、运用古典题材创作新诗或解构原作,洛夫称之为“旧诗新铸”,是对古典诗的改写、加工与重铸,决非古诗今译,它“必须是一种新的创造,它不但是现代的,而且是非常具有个性的,其中一定要有他个人的观念,和他独特的美学趣味。”例子有《车上读杜甫》和《唐诗解构》系列,而《长恨歌》是从古诗到现代诗最具影响力的改写。2、借鉴唐人绝句语浅情浓的表现手法。从儿时吟诵《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和后来更广泛的阅读,这类诗大都篇幅短小,语言质朴,感情真切自然而兴味隽永,对洛夫的诗歌创作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洛夫向唐人绝句学习,借鉴它们上述特点的,有《共伞》、《烟之外》、《金龙禅寺》等。3、诗中融入古典诗歌的意象。明末涨潮笔记小品《幽梦影》有:“窗内人于窗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洛夫说:“如果他看到我在玻璃上呵一口气,然后画一个人向雨中远远姗姗而去,不知他有何感想”,由此创作了短诗《窗下》。“窗”是一个中国诗歌的传统意象:佳人倚窗、晓日临窗、月照綺窗、寒梅映窗、烛影摇窗……对洛夫创作《窗下》的启发不言而喻。4、联系中国古代诗学,探索与现代诗相同的创作规律。在意识到西方诗歌理论的缺陷,并发现西方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在中国的文化遗产中早就有过,洛夫和痖弦曾倡导一种“制约的超现实主义”,对传统的回归,表现为:回归中国人文精神的本位,运用古典题材和前人的特殊技巧,抒发乡愁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母题。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洛夫体认到“诗禅一体”:“这里的‘妙悟’是什么?‘妙悟’即是一种诉诸直觉的心灵感应”“禅与‘妙悟’之心理过程其实也就是诗的‘妙悟’之心理过程。”洛夫认为,中国传统诗歌和艺术中,在飞翔、飘逸、超脱的显性素质之外,还具有一种宁静、安详、沉默无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隐性素质。后者“就体现出禅的本质与诗的本质,也是超现实主义的本质。”洛夫认为,禅是对生命的提升,对大自然和神秘宇宙的心灵的直觉感应,它“从人的生命经验出发,用暗示的非逻辑的方式达到以有限暗示无限的境界”。“妙悟”与禅的美学,与现代诗论某些观点存在着相当大的契合性,揭示了诗的本质与诗歌创作的普遍经验,无论在诗论或在诗歌创作的实际操作中,“诗与禅的结合绝对是一种革命性的东方智慧。” 

洛夫献身诗学,获奖无数。出版40余部诗集、9部散文集、5部评论集、8部译著。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荷兰、瑞典等文。1977年,被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评为中国十大诗人之首。1982年,长诗《血的再版》获《中国时报》文学推荐奖,诗集《时间之伤》获中山文艺创作奖。1986年获第九届吴三连文艺奖。1991年诗集《月光房子》获台湾文艺奖。1999年诗集《魔歌》被评选为“中国文学经典”之一。2001年,《漂木》获得台湾年度诗歌奖,入选“十大好书”。2003年获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终身成就荣誉奖”。2004年获北京新诗界首届国际诗歌奖“北斗星奖”。2005年,台北教育大学和《当代诗学》联合评选洛夫为“台湾当代十大诗人之一,名列首位”。2007年10月获山西当代中国新诗研究所颁发的“华语诗根奖”,同年12月获淡江大学第21届“淡江菁英”金鹰奖。2009年首届洛夫国际诗歌节在中国衡南举办。2010年,散文《一朵午荷》列为湖南高考语文试题。2011年10月获西峡诗会“首届中国桂冠诗人奖”,又获重庆诗人推选“中国当代诗歌奖创作奖”(2000—2010年)。2012年3月,江苏省作协主办首届中国沙溪新诗论坛,《边界望乡》获选“新诗十九首”之第五首。2013年获得由北美《世界华人周刊》、华人网络电视台联合评选的“2012年度世界华文成就奖”。纪录片《无岸之河:洛夫》在2014年台北首映。2015年5月获得中国诗歌学会、绵阳市诗歌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李白诗歌奖,又获深圳诗人推选“第三届扶正诗歌奖终身成就奖”。2016年获中国诗歌学会与海南、台湾两地文化单位共同主办的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2017年,洛夫入选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关雎爱情诗刊》、中国梦文学网等机构联办的“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终身成就奖,更在台湾诗人中排名居首。 2017年,洛夫获“世界华裔领袖奖”。2019年第30届传艺金曲奖,诗人洛夫获得最佳作词奖两项入围。 

洛夫潜心书法三十余载,擅长魏碑汉隶,尤精行草,享誉海内外。先生手书的洛夫诗碑有:湖南常德诗墙的《边界望乡》(2000年)、台湾金门大学的《再回金门》(2014年9月27日)、三峡库区宜昌市的《出三峡记》(2015年11月18日)、杭州西湖万松书院的《根》(2016年10月29日)、扬州八怪纪念馆前的《唐槐》(2018年5月25日)、浙江富春江的《富春山居图的涅槃》(2019年)等。 

洛夫是百年来中国诗人和中华民族文化卓越代表,是当代汉语诗歌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积极传播者。二十多年中,洛夫伉俪深耕温哥华,先后创建“漂木艺术家协会”和“洛夫文学馆”,对加华社区的文化生活,贡献巨大。在半个多世纪的诗歌生涯中,洛夫以一次次成功的实验性的创作,为沟通、连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诗歌,创作“以现代为貌,以中国为神”的中国现代诗作出了有效的探索和积极的贡献,他在拓展自己诗歌文化版图的同时,也带来了诗歌风格的不断突破;他在拥有诗的全部的同时,也拥有了海峡两岸和全球华人世界的广泛读者。洛夫的创作对扩大华语文学的影响,对推动中国海峡两岸诗歌创作的民族化与现代化,对帮助人们认识华语诗歌创作民族化与世界性、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洛夫多次提到,二次大战期间托马斯•曼对记者说,我托马斯•曼在哪里,德国就在哪里。今天我们也可以说,洛夫在哪里,中国文化就在哪里。洛夫先生的仙逝是华语诗坛的巨大损失,短时间内,海内外民间自发推出了无数悼念先生的诗歌,专辑,举办以朗诵和演唱洛夫先生的诗歌为特征的追思活动,仅加拿大就有5场追思会,12个纪念专辑。这是一个诗人所享受到的空前哀荣,是亿万读者建立的最好丰碑。 

痖弦先生说:“洛夫是一位完成了的诗人,他写了一辈子,把要写的都写了。” 简政珍先生说:“洛夫是汉语诗界最有成就的诗人。”在陈琼芳师母六十年如一日的爱情、亲情、恩情之滋润、爱护和照顾下(陈琼芳,2019,《爱的旋律:洛夫情书选》),洛夫先生最终以三千行长诗《漂木》,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完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传统与西方诗歌理念的对接,成就汉语诗歌的一代“诗魔”。可以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洛夫在中国和世界诗坛的地位,会日益提升,洛夫的作品将会成为全人类珍贵的精神财富而流传不朽。


Lo Fu is the pen name of Mo Lo-fu, who was born in Hunan Province of China in 1928. A graduate from the English Department of Tamkang University in Taiwan, he lectured at Soochow University in the middle 1970’s. He is probably the most widely read contemporary poet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and in other Chinese-speaking regions. He has exerted immense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ese poetry as the Long-term chief editor of the Epoch Poetry Quarterly, which he co-founded with two other poets in 1954.
He has published 31collections of poems, 6 collections of prose, 5 books of critical essays and translated 8 English books. Many of his poem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French, Japanese, Korean, Dutch, Swedish and Yugoslavian, and are include in many poetry anthologies, one of which is Anthology of Ten Major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s. His most noted book of poems, DEATH IN THE STONE CELL, has been the focus of heated discussions among literary critics for decades since its first appearance in 1964. 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was published by Taoran Press of San Francisco in 1994.
In 1982, his long poem A REPRINT OF BLOOD won him a prestigious China Times Literary Award. And in the same year he also won the Sun Yat-sen Memorial Literary Award for his poetry collection WOUNDS OF TIME. Subsequently, he received a Wu San-lien Literary and Art Award in 1983 and a National Literary Award in 1991. His book of poems, SONGS OF A WIZARD, was chosen as one of the classics of Taiwan Literature in 1999. When his 3000-line long poem DRIFTWOOD was published in 2001, it received great critical acclaim in the Chinese literary world. He was then given a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by Chinese Literary Association in 2003, and received the big Dipper Award of International Poetry from Beijing New Poetry Society in 2004.
Lo Fu was dubbed the “Wizard of Poetry” for the surrealistic themes and spellbinding imagery in his early poems.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book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his poetry, among them. The Metamorphoses of the: “Wizard of Poetry”, Lo Fu and Modern Chinese Poetry, Lo Fu, A Critical biography, The Wizard of Poetry, Biography of Lo Fu, The Profound Meaning of Drifting, Personal Experience of Tragic Subjective Value. An Interpretation of Lo Fu’s Drift wood.
Lo Fu’s other crowning achievement is calligraphy. With tireless practice for many years, he has grasped the secret of calligraphic expressiveness. The stroke movement of his calligraphy is brisk yet relaxed, evoking lofty sentiments and imagination in the viewer’s mind. His calligraphic works have been widely exhibited in Taiwan, the Philippines, Malaysia, Vancouver and New York, as will as many cities in China.
He currently lives in Vancouver, serving as the president of the Driftwood Artist Society and often travels to China as guest lecturer in the Chinese Huaqiao University and Kuangxi Nationality University.
    

pínglú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