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丁零族,是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之一,最早散居於匈奴的北邊、貝加爾湖以西一帶。丁零與匈奴同俗, 他們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所以沒留下本民族的歷史記載。在歷史上散見於漢族史書中的記載,一般都稱他們為北狄、赤狄、狄歷等。“狄”又可寫作 “翟”,讀音同狄,從羽、從佳,本意是野雉的尾羽,用在民族方面,其含義就為:頭上插着很長的美麗羽毛的人。嘉峪關黑山岩畫中有一幅人物圖象,共有20多個人,他們身穿長筒皮襖(或氈衣),緊腰束帶,足上穿靴,多數人頭上都插着若幹根長羽毛,稍嚮後彎(如《木蘭城和黑山岩畫漫談》附圖一),這種裝飾的人不就是書中所說的北狄嗎?隨着時代的推移,部落的變遷,他們的名稱也有所變化,北狄又稱“赤狄”,“狄歷”演變為“丁零”或“丁靈”、“丁令”等,南北朝時,駐河套、陰山一帶的又稱為敕勒,隋唐時,駐在新疆北部的又稱為“鐵勒”。出現在黑山岩畫中的這幅人物圖像,大約是較早期北狄的作品,約在漢代就是丁零。他們排成自由行列,旁邊還有一隻小狗,上邊有一個身材高大的人,似應為這個人群的首領,人群全部面嚮山的前方(迎着太陽),手叉腰,作集體舞蹈狀,這大約是部落的一次盛大集會,跳舞唱歌,有歡慶勝利的意思。
《前漢書》載:漢武帝時,北方匈奴強盛,丁零人受匈奴控製,單於帳下還設有管製丁零的 “丁零王”。匈奴人常侵犯漢朝的邊境,武帝多次派兵打擊匈奴,開闢了河西四郡。漢宣帝本始二年(即公元前74年),匈奴大舉西擊烏孫,烏孫王與漢公主接連發書,請求與漢合兵擊匈奴。漢遣五將軍合計16萬人,分五路出塞,大規模進攻匈奴。烏孫出動五萬軍馬,從西邊夾擊匈奴。匈奴大敗,逃回漠北。自此匈奴勢衰。丁零之衆,趁匈奴衰弱,亦攻其北面,烏桓攻其東,烏孫擊其西,匈奴死者約十分之三,牛羊凍餓而死者過半。自此以後,匈奴很少窺探漠南。但陰山一帶的丁零之衆遷入山西及河北北部。匈奴西部的丁零之衆,卻悄悄地嚮河西走廊西部的酒泉、敦煌二郡遷徒。及至東晉十六國時期,盧水鬍崛起於張掖。漢族人占據着絲綢之路沿綫主要城鎮和片片緑洲。祁連山麓為羌族人的活動地帶,絲路古道以北,沿漢邊之山澤湖沼,全為高車丁零駐牧之區。即所謂“南羌北狄”。他們的分佈:東起酒泉長城以北,西連黑山石關峽(玉石障),以及石關峽以外的大草灘、二草灘、雙井子、黑山湖、騸馬城、湃帶湖(今俗稱幹海子)、花海子、南北石河、鹿渾海(春秋時陸渾戎駐牧地,即今玉門鎮北飲馬、黃花農場一帶,古時為海)以及疏勒河沿岸西至黑海子,水草茂盛,東西長約千裏,都是丁零人移徙放牧之地。這一時期,他們的社會生産與生活,比漢代有了很大的發展與提高,他們聽從漢族官員的統轄與節制。也有的為漢族富戶棰牛、殺羊、屠豬、打工。所以,十六國時期,西涼武昭王李暠於公元407年遣使者給東晉王朝上書,自述建國維艱,經過三年的努力,發展農桑、籌集武備,“資儲已足,器械已剋,西招城郭之兵,北引丁零之衆,冀憑國威,席捲河隴,揚旌秦川”。肯定了西涼國勢的迅速發展和丁零在酒泉的地位。
五涼時期的高車丁零,蓄養着大量的牛、羊、騾、馬、駱駝和豬。狗司守門、報警之職,是他們的親密夥伴。由於畜産增多,他們食以畜肉奶酪(清泉鄉墓葬中火燒畜骨即為明證),衣以毛皮氈毼,娛以歌唱舞蹈。他們中的能工巧匠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他們擅長於製造適合於本民族生活的高車,將居傢住房和遷徙的交通工具二者結合為一體,創造了高車。高車輪高輻多,車上安裝如蒙古包式的園形房屋,外面用薄氈包裹,左右設窗,前面有門,頂上有天窗,可以排煙、通風、保溫涼,人在車內可站立、可坐臥,鼕天也可在車內生火爐作食品。車就是住房和傢。從這一點來看,丁零人的技術水平已超過了匈奴人。
從黑山岩畫的鑿刻技術來看,黑山石質堅硬,而打刻成的點、綫、畫面、人物和動物形象生動,這說明酒泉的丁零部落已經有了堅硬的金屬工具——一種尖狀器;他們造高車已經有了較高的技術水平,這又說明,丁零人已具有了斧、斤、刨、鑿、鋸等金屬工具,並且能製造出弓箭、弩機等武器。丁零人在酒泉北境狩獵、駐牧,並為漢族官員棰牛、殺豬、幹雜活等,酒泉丁傢閘5號壁畫墓的勞動場面就有丁零人和羌族人。其所以能在酒泉繁衍生息達三個半世紀,主要原因是這裏地廣人稀,酒泉北部沿邊一帶湖泊、河流,相連成串,沙灘、沼澤,緑草成茵,宜於遊牧,發展畜牧業。這裏亦是野生動物較為稠密之區。從黑山岩畫的內容看,包括野牛、野鹿、野駱駝、紅羊、黃羊、大頭羊、虎狼獾狐、飛鷹、長蛇、野雉、野兔、旱龜等飛禽走獸,形象生動,都是現實生活的記錄。豐富的野生動物,是丁零人重要的經濟資源。
二十多年前,筆者曾三次進入黑山岩畫區,對畫中人物、動物、時代作了反復研究,最後認定是後漢至魏晉時期,高車丁零長期在這裏生活的寫照。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們的考古工作者,在玉門的清泉鄉以北、花海小金灣以南的荒沙灘上,發現了一處“沙鍋梁古文化遺址”。這裏出土的陶器形質與漢文化相比,似乎有較大的差異,質地較粗厚,火候略低,尤以陶罐蓋子上的手柄捏成竪起的新月狀,有學者認為是羌族文化。但酒泉地區的民族地域分界,基本上是南羌北狄,羌人在祁連山麓,漢族在中部平原緑洲,沿絲路大道以北,顯然是北狄丁零的文化範疇。這種陶器形質,不言而喻是丁零人的手藝。就連清泉出土的“騸馬城文化”中的火燒獸骨和土塤(牛頭簫)等,也未必就屬羌人文化。因為清泉一帶是丁零人活動最頻繁的地方。
公元1987年後,甘肅省、酒泉地區考古人員在騸馬城南清理了一座漢代古墓,發現朽壞的棺板上,繪有用墨綫勾勒的兩輛高車,轅中套牛,兩車前後相隨而行(如圖2),前車的前半段因棺板斷毀而畫面受損,後面一車比較完整。兩車之間有男女2人攜手步行,發辮置於腦後,身穿長衣,腰間束帶,2人並行,作談話狀,苗條的身材,輕盈的步履,充分表現出高車丁零人的生活方式和能歌善舞的人物特徵。在棺板左端畫有1幅狩獵圖:右前方1衹奔跑的雄鹿,面前塵土飛揚,它身中3箭,還在拼命逃生;鹿後一人騎牛作追射奔跑狀,可惜棺板從此處斷毀,僅剩牛頭,看不到狩獵者的形象。兩幅畫(高車丁零遷徙圖和狩獵圖)充分記錄了丁零人在酒泉的活動。兩幅圖除說明丁零人繪畫技法已有相當水平,也反映出丁零人仍處於以遊牧為主,兼事捕漁狩獵的時代。丁零人占據着酒泉北部優越的水源草地,其牲畜的繁殖超過了南山羌人的牧業發展。
公元四世紀末,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為開拓西北疆土進軍河西,他率大軍西渡弱水(即張掖河),西行數百裏,直抵鹿渾海(在今玉門鎮北約12公裏處)這裏是丁零部衆最集中的大村落,拓跋珪為奪取草原,對丁零進行迅雷般突擊,大敗丁零之衆。丁零倉慌嚮西逃奔百餘裏(約至今安西大灣以西之地),拓跋珪趁勝窮追不捨,又在大灣地方再敗丁零,丁零嚮東北逃遁千裏,約停留在額濟納坤都倫河一帶。時隔不久,拓跋珪平定走廊西部,聞丁零在北部駐牧,又引軍北擊,徹底擊潰了丁零,獲馬牛羊駝20餘萬頭,高車數千輛。自此以後,酒泉之地盡歸北魏,史藉再未提到丁零。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筆者一次在和平電影院看到一部反映內蒙古人民生活的彩色紀錄片,其中出現了幾輛高車,形象與本文中丁零的高車一模一樣,遂意識到丁零之衆被北魏擊潰後,餘衆乃依附於匈奴、鮮卑,融合雜居。及元太祖統一大漠南北,諸部通歸入蒙古,古代的丁零早已溶入蒙古是毫無疑議的了。
註:本文依據1980年“文物普查發現的部分文物資料和黑山岩畫、騸馬城出土文物以及古代自然地理並結合史書記載,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寫成。參考書目:《晉書·涼武昭王傳》、《前漢書》、杜佑《通典》等。
本文作者:酒泉文博副研究館員(退休16年),中共黨員,原酒泉文史委副主編、甘肅歷史學會會員,現年80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