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鄂圖曼帝國或奧托曼帝國(奧斯曼土耳其文: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 土耳其文:Osmanlı İmparatorluğu)又稱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帝國等,為突厥人所建立的一個帝國。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奧斯曼人初居中亞,並奉伊斯蘭教為國教,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中東及北非之大部,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蘇丹與也門。自滅亡東羅馬帝國後,定都伊斯坦布爾,且以羅馬帝國繼承人自居。故奧斯曼帝國的蘇丹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羅馬帝國及伊斯蘭文化,東西文明在其手中而得以統合。
奧斯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綫達六個世紀之久。在其存在其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及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奧斯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在17世紀,其領土更達最高峰。而在巴巴羅薩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奧斯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惟一能挑戰崛起的歐洲國傢的伊斯蘭勢力。但是奧斯曼帝國終於不能抵擋近代化的歐洲國傢的衝擊,於十九世紀初趨於末落,並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裏敗於協約國之手,因而奧斯曼帝國四分五裂。國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今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因而領導國民起義,擊退西方勢力,據小亞細亞立國,廢哈裏發,更國號為土耳其,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帝國之興起
奧斯曼土耳其人原本居住中亞阿姆河,屬於西突厥 烏古斯人。自古從事遊牧,逐水草而居。13世紀時,蒙古人開始嚮西擴張,迫使他們遷移。最初他們依附於塞爾柱突厥人建立的羅姆蘇丹國,在和拜占庭相鄰的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一塊封地。部落酋長埃爾托格魯爾死後,他的兒子奧斯曼(1282—1326年)繼位。繼其父擔任部落首領,1299年,奧斯曼趁塞爾柱羅姆素丹國分裂,正式宣佈獨立,稱號“加齊”,奠定了奧斯曼國傢的雛形。1324年,奧斯曼之子奧爾汗(1324~1360)繼位後,改稱總督,建立了常備軍,吞併了羅姆蘇丹國之大部分地區。於1331年,打傷了東羅馬帝國皇帝,並攻占了尼西亞城,並遷都於此。1354年,烏爾汗率軍渡過達達尼爾海峽,占領了加利波利半島,並把這裏作為進攻巴爾幹半島的橋頭堡。奧爾汗對內確立國傢行政組織,中央設立迪萬,任命維齊爾(即大臣),嚮各地派行政軍事長官和卡迪鑄造統一錢幣,成為奧斯曼國傢的真正締造者。1360年素丹穆拉德一世(1360-1389在位)繼位後,嚮東南歐擴張取得决定性的進展。1362年,采取大規模軍事進攻,占領埃迪爾內,並以此為都。接着又徵服西色雷斯、馬其頓、索菲亞、薩洛尼卡和整個希臘北部,迫使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統治者稱臣納貢。1389年在科索沃戰役中大敗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聯軍。這一勝利震動了歐洲各國的統治者。歐洲各國為了拯救拜占庭帝國,派出了援軍。素丹巴耶塞特一世(1389~1402 在位)在1396年的尼科堡戰役中,一舉打敗了匈牙利、法蘭西、德意志等國的聯軍,將近一萬名十字軍被俘,除了用巨款贖回300名貴族騎士外,其餘的幾乎全部被殺。從此,歐洲人衹能眼睜睜地看着奧斯曼帝國擴張。拜占庭帝國危在旦夕。
但就在此時,中亞的突厥族帖木兒強大起來,並開始嚮小亞擴張。1402年,在安卡拉戰役中,帖木兒軍大敗奧斯曼軍,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被俘。這一事件暫時輓救了拜占庭,使之又勉強存在了一段時間。因為巴耶塞特蘇丹的四個兒子之間開始了爭奪王位的戰爭,新徵服地區的人民也趁機掀起反抗運動,奧斯曼帝國處於嚴重的危機之中,不得不推遲了嚮歐洲的擴張。素丹穆罕默德一世(1413-1421)結束分裂局面,收復帖木兒徵戰時喪失的領土。1444年,穆拉德二世(1421~1451在位)在瓦爾納戰役打退了歐洲基督教王國的反撲。
帝國的擴張
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繼位不到兩年,親率八萬大軍進攻君士坦丁堡,(見君士坦丁堡戰役)鉅戰53天,終於5月29日攻剋,並遷都於此,東羅馬帝國滅亡。徵服了君士坦丁堡同時亦穩固了帝國作為歐洲東南部及地中海東部地區霸主的地位,接下來帝國進入了漫長的徵服擴張期,將疆域擴至歐洲及北非。奧斯曼帝國的陸上擴張主要倚靠其軍事革新及軍紀,而奧斯曼帝國的海軍亦對其徵服活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義大利城邦及葡萄牙人手裏爭奪及保障了黑海、愛琴海、地中海、紅海及印度洋的遠航路綫。由於奧斯曼帝國握有歐亞之間主要的陸路貿易路綫,帝國的經濟因而蓬勃發展。奧斯曼帝國對西歐及亞洲間貿易的壟斷經常被引證為西班牙女王支持剋裏斯多福·哥倫布西航尋找亞洲海路的主要原因。1492年前已有人推測地球是圓的,然而哥倫布卻是第一位發現了可縮短需經奧斯曼帝國往亞洲貿易的危險路綫的方法。奧斯曼帝國在一些賢能蘇丹的統治下繁榮興盛。塞利姆一世在位時致力於嚮東及嚮南擴張,於1514年查爾迪蘭戰役擊敗了伊斯邁爾一世治下的薩非王朝。1517年,奧斯曼帝國消滅埃及馬木留剋王朝,其海軍勢力亦擴至紅海。此後,奧斯曼帝國及葡萄牙帝國成為了地區最具支配地位的勢力。
繼後的蘇萊曼一世並沒有停止徵服步伐。1521年,奧斯曼帝國攻陷貝爾格萊德,其後徵服了匈牙利王國,並在現今匈牙利及中歐的所在地建立鄂圖曼帝國屬匈牙利。1526年,土耳其人在第一次摩哈赤戰役得勝,並於1529年發動維也納之圍,但由於鼕季的來臨而被迫撤退。1532年,鄂圖曼帝國舉兵逾十萬再次進攻維也納,但在維也納以南的科澤格被擊退。1543年,鄂圖曼帝國繼續進逼,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者斐迪南一世在1547年正式承認鄂圖曼帝國對匈牙利的宗主權。在蘇萊曼一世治下,特蘭西瓦尼亞、瓦拉幾亞及反覆無常的摩爾多瓦都成為帝國的附屬國,須嚮帝國納貢。在東面,奧斯曼帝國在波斯人手裏奪取巴格達,得以掌控美索不達米亞及波斯灣。在蘇萊曼一世統治時期的末段,帝國的總人口多達一千五百萬人。
在塞利姆一世及蘇萊曼一世時期,帝國擁有強大的海軍力量,能控製地中海大部分地區。帝國海軍司令巴巴羅薩·海雷丁在蘇萊曼一世時期帶領奧斯曼帝國海軍多次擊敗基督教國傢的海軍,包括徵服了西班牙的突尼斯及阿爾及利亞。奧斯曼海軍協助穆斯林及猶太人在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時期逃離西班牙,並護送他們抵達奧斯曼帝國(特別是塞薩洛尼基、賽普勒斯及君士坦丁堡)。1543年,奧斯曼海軍占領神聖羅馬帝國的尼斯,這是由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促成的。法國及奧斯曼帝國因與哈布斯堡王朝於中歐及南歐的敵對而聯合起來,成為當時的強大聯盟,這是一個軍事及經濟聯盟,奧斯曼帝國允許法國可在帝國內貿易而免收徵稅。事實上,當時的奧斯曼帝國是歐洲相當重要及受接納的政體,帝國與法國、英格蘭王國及荷蘭共和國締結軍事同盟,對抗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意大利及奧地利公國。
隨著十六世紀的發展,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力量受到冒起的西歐勢力挑戰,特別是在波斯灣、印度洋及摩鹿加群島一帶受到葡萄牙威脅。由於奧斯曼帝國封鎖了嚮南及嚮東的海路,歐洲各國衹得另覓路徑。在陸上,奧斯曼帝國被奧地利的戰爭及波斯這兩條戰綫睏擾,維持戰爭所需的資源、後勤補給及通訊因距離過遠而變得睏難,使海軍無法維持。
叛變及中興
蘇萊曼一世逝世後,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擴張逐漸放緩。西歐海事力量的增長、發展由歐洲前往亞洲的海路及新大陸破壞了奧斯曼帝國的經濟發展。以往有效的軍事及官僚體製因蘇丹的管治失當而變異。雖然帝國面對著這些睏難,她仍然是歐洲的主要擴張勢力,直至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維也納之戰標志著奧斯曼帝國終止嚮歐洲繼續擴張。
歐洲各國開始著手應付奧斯曼帝國對陸路貿易通道的控製。西歐國傢繞過奧斯曼帝國的貿易壟斷,建立她們的海路通往亞洲。從新大陸大量涌入的白銀導致奧斯曼貨幣的貶值及通脹,這對奧斯曼社會的各階層有嚴重的負面影響。塞利姆二世時期的大維齊爾索科盧· 穆罕默德·帕夏開始進行蘇伊士及伏爾加航道的開發,以輓救經濟,但這些計劃在後來被取消。
1571年焚燒莫斯科後,奧斯曼帝國支持的剋裏米亞可汗代烏萊特一世·契萊計劃徵服俄國。翌年,剋裏米亞軍在摩洛迪戰役(Battle of Molodi)被擊敗。當時的剋裏米亞汗國(Crimean Khanate)無疑是東歐的一個強大勢力,直至十七世紀末。
在南歐,腓力二世領導的天主教聯盟在地中海挑戰奧斯曼的海軍,他們在勒班陀戰役擊敗奧斯曼艦隊,對於奧斯曼海軍不敗的姿態造成打擊。現今的史學家認為,勒班陀戰役的象徵意義重於軍事。在奧斯曼海軍戰敗後的六個月內,一支約250艘戰船、其中八艘配備現代三桅帆裝軍備的新艦隊建成。在君士坦丁堡的碼頭,造船高峰時每天都有船艦落成。奧斯曼帝國大維齊爾在與威尼斯的部長討論時說:「在我們奪取塞浦路斯時,我們除去了你們的一支軍隊,而你們擊敗了我們的艦隊也衹不過是刨掉了面包的一層皮。」奧斯曼海軍驚人的恢復能力使威尼斯於1573年簽訂和約,奧斯曼帝國得以在北非擴張及鞏固其地位。
哈布斯堡王朝的邊界則沒有太大的變動,衹有多次爭奪個別要塞的小型戰役。這是由於歐洲發展了星形要塞,這是奧地利在邊界建造的一種低堡要塞,這種要塞須經長期圍攻方可攻破。奧斯曼帝國對這種堡壘毫無辦法,帝國以往所使用的大炮都變得無效。這亦反映出其地理限製,在初春至晚秋的戰爭季節裏,奧斯曼帝國軍從君土坦丁堡進軍,維也納是帝國軍的最遠點。除此之外,奧斯曼帝國亦須在前綫部署軍力,一方面須防範奧地利人,另一方面又要對抗伊斯蘭勁敵薩非王朝。
在戰場上,奧斯曼帝國逐漸被歐洲的軍事技術趕過,宗教及知識份子保守派的壯大扼殺了帝國的軍事革新。歐洲軍事革命對戰略及軍備的改變使以往令人聞風喪膽的西帕希騎兵的威脅減弱。在對抗哈布斯堡王朝的冗長戰爭裏,帝國需要大量配備火器的步兵,於是放寬募兵政策,使土耳其新軍的數量大為提高,但卻引起了軍紀、兵士素質等問題,政府甚至需要應付軍士嘩變。歐洲提倡火槍而發展的長矛與火槍及綫性戰術對鄂圖曼帝國軍造成致命打擊。帝國軍招募了一些非正規的狙擊手應付戰爭,在復員後一些狙擊手在傑拉裏叛亂裏淪為土匪,傑拉裏叛亂讓安那托利亞在十六世紀末及十七世紀初陷入無政府狀態。至1600年,鄂圖曼帝國的人口達到二千萬,對土地短缺的訴求亦對政府構成壓力。
不過,十七世紀並非單純是奧斯曼帝國的滯止及衰退期,這亦是帝國及其體製開始適應內外新的壓力及事物的時期。
蘇丹女權時期(1648年-1656年)是帝國後宮對政治有很大影響力的一個時期,由太後代表兒子行使權力,這並非前所未有,許蕾姆蘇丹在 1530年代初繼承努爾巴努蘇丹成為蘇丹娜後,她被威尼斯拜羅安德裏亞·傑裏迪形容為「極度善良、有膽色及聰慧的女人」。由於易卜拉欣一世無力管治國傢以及1646年年幼的穆罕默德四世登位,政務就交帝國後宮治理,這時期最著名的女性是柯塞姆蘇丹及其媳婦杜亨·哈提婕,柯塞姆蘇丹招致政敵在1651年將她殺害。
接下來帝國進入科普律魯時期(1656年-1703年),在這段時期,帝國由科普律魯傢族的成員出任大維齊爾。1656年9月15日,時年八十歲的柯普律呂•穆罕默德•帕夏得到杜亨·哈提婕保證帝國後宮不會幹預他處理政務。科普律魯·穆罕默德·帕夏是一位激進的保守執法者,他恢復了中央權力及帝國的軍力,其子及繼承人科普律魯·法奇爾·艾哈邁德奉行其父的路綫。科普律魯傢族重振軍威的成果可見於重奪特蘭西瓦尼亞、1699年徵服剋裏特及1676年擴張至烏剋蘭南部,占領科丁、卡緬涅茨-波多利斯基及波多利亞地區。
1683年5月,剛得到重振的軍事力量再遭到毀滅,卡拉·穆斯塔法·帕夏舉兵再次進攻維也納,奧斯曼帝國軍被波蘭國王揚·索別斯基領導的哈布斯堡王朝、德國及波蘭聯軍擊敗。卡爾洛夫奇條約的簽訂終止了大土耳其戰爭,使奧斯曼帝國軍須首次割讓其控製的歐洲領土,包括奧斯曼帝國匈牙利。自此,奧斯曼帝國無力再對歐洲奉行擴張政策,在歐洲戰綫上衹得采取防守。在這時期,衹有兩位蘇丹可對帝國實施有效的政治及軍事管治。穆拉德四世重奪葉裏溫及巴格達,中央權力再次得到重視。穆斯塔法二世在1695年至1696年反攻哈布斯堡王朝的匈牙利,但在桑達被毆根親王擊敗。
滯止及改革
在滯止期,帝國的許多巴爾幹領地落入奧地利手中,而名義上歸奧斯曼帝國的管治的埃及、阿爾及利亞實際上已獨立,後來受到英國及法國的控製。在十八世紀,中央政府給予地方統治者及領導不同程度的地區自治。在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間,俄國與奧斯曼帝國爆發了一係列的戰爭。
歷史學家認為奧斯曼帝國長期的滯止是改革失敗的時代。奧斯曼帝國在這時期進行過科學及教育改革,包括建立高等教育機構,如伊斯坦堡科技大學。奧斯曼帝國的科學及技術處於中世紀時代,這是奧斯曼學者將伊斯蘭的哲學及數學、中國的火藥及磁鐵羅盤知識綜合得來。在這時期,科學的影響力大不如前,一些作傢的同業工會抨擊印刷機為「魔鬼的發明」。西方的活字印刷術在1450年由約翰內斯·古騰堡發明,1493年由西班牙的塞法迪猶太人引入奧斯曼,塞法迪猶太人從西班牙宗教裁判所逃出後移居到奧斯曼帝國。
鬱金香時期是以蘇丹艾哈邁德三世喜愛的花卉而命名,鬱金香亦可象徵其任內的和平統治。帝國對歐洲的政策在這時改變,在1712年奧斯曼帝國在第三次俄土戰爭裏取得勝利及簽訂《帕薩羅維茨條約》後,在1718至1730年間,地區都處於和平狀態。帝國在巴爾幹的邊疆城鎮加強防禦工事,以防範歐洲的擴張。一些初步的改革開始實施,如降低稅率,以嘗試改善帝國的形象,國內開始出現私人投資及企業傢。
奧斯曼帝國軍事改革在塞利姆三世在任時開始,他是第一位嘗試沿用歐洲路綫將軍事現代化的蘇丹,然而這些改革卻被反動分子妨礙,阻力來自宗教領袖及土耳其新軍,當時的土耳其新軍耶尼塞裏已失去控製及效用,他們對貧窮的不滿及反對變動觸發了叛變。塞利姆三世的改革終招致殺身之禍,其繼承者馬哈茂德二世在1826年對土耳其新軍進行了驚人而血腥的屠殺,壓製了叛變。
衰落與現代化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被歷史學家認為是帝國現代化的時期。帝國在前綫失去不少領土,中央政府的衰弱導致管治不穩,帝國在坦志麥特時期試圖對帝國進行改革及重組。在坦志麥特時期,帝國須應對外國的入侵,帝國獨力難支,於是開始與歐洲國傢結盟,如法國、荷蘭、英國等。在剋裏米亞戰爭,奧斯曼帝國聯合英國、法國等國抵抗俄國。
坦志麥特時期一係列的憲政改革包括建立現代化軍隊、改革銀行係統,以現代工廠取締同業公會。 1856年,哈特-艾·於馬雲法令保證所有奧斯曼帝國的公民,不論種族及信仰,都享有平等的地位,把1839年哈特-艾·沙裏夫法令的內容進一步擴充。基督教米利特享有特權,如1863年的亞美尼亞國民憲法是底萬批準的法規,包括150條條文,由亞美尼亞知識份子及新成立的亞美尼亞國民議會草擬。一部稱為坎寧-厄·埃沙西(Kanûn-ı Esâsî,奧斯曼土耳其語解作「基本法」)的憲法使改革時期達到頂峰,該憲法由新奧斯曼人的成員編寫,於 1876年11月23日發佈,為國民建立了自由及平等的概念。
一次立憲時期維期甚短,但其意念(奧斯曼化)對改革派新奧斯曼人具有影響,新奧斯曼人在西方大學接受過教育,他們相信君主立憲製能解决帝國社會不穩的問題。1876年的一次軍事政變廢黜了蘇丹阿布杜勒阿齊茲,穆拉德五世繼位,因精神問題,穆拉德五世在上任短短數個月內再遭廢黜。1876年12月23日,一如人們所期待,繼位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宣佈實行君主立憲製,然而,憲政下的議會運行了僅僅兩年就被蘇丹封禁,但沒有被廢除,其後礙於壓力下,議會再度召開,坎寧-厄·埃沙西的有效性被降至最低。
在十九世紀,民族主義的興起橫掃許多國傢,奧斯曼帝國亦不能幸免。民族意識與公民民族主義意識的增長令西方的國傢主義思想引入奧斯曼帝國,使帝國須應付國內外的民族主義。國內滋生了不少革命政黨。民族主義興起對十九世紀的帝國影響深遠,還影響著二十世紀初帝國的國策。許多奧斯曼土耳其人質疑當時的國傢政策,一些人認為種族衝突源自外部,與行政無關。帝國在那時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她應付民族主義的能力也被受質疑。1829年,希臘在希臘獨立戰爭後宣佈獨立。改革未能抑製多瑙河大公國及塞爾維亞的民族主義興起,兩地已處於半獨立狀態。1875年,塞爾維亞、黑山、瓦拉幾亞及摩爾多瓦宣佈脫離帝國獨立。1877年至1878年的俄土戰爭正式確立了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黑山及保加利亞的獨立。波士尼亞被奧地利帝國占據,巴爾幹其他地區仍舊置於奧斯曼帝國的控製。在這反殖民化的浪潮裏,塞爾維亞裔猶太人居達·阿勒卡萊鼓吹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的國度。土耳其人在俄土戰爭失敗,奧斯曼帝國以賽普勒斯換取英國在柏林會議的支持。在1798年被拿玻侖一世占領的埃及在1801年由奧斯曼及英國聯軍奪還,1882年,英軍以整頓治安為藉口占據埃及,在法律上,埃及和蘇丹仍是奧斯曼帝國的省份,直到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英國隨即吞併埃及和蘇丹。在1830年至1912年間,奧斯曼帝國在北非的省份盡失,即阿爾及利亞(1830年被法國占領)、突尼西亞(1881年被法國占領)及利比亞(1912年被義大利占領)。
帝國未能嚮歐洲銀行償還國債,導致奧斯曼國債機構的成立。十九世紀末,帝國沒有被西方勢力完全占領是由於權力平衡的概念,奧地利及俄羅斯都希望藉奧斯曼帝國的衰落提高影響力及擴張領土,但英國竭力抑製他們,擔憂俄國會支配地中海東部。
帝國的解體
青年土耳其人革命及蘇丹宣佈復行1876年憲法、恢復議會後,奧斯曼帝國踏入二次立憲時期,對奧斯曼帝國的解體有重要的作用。在這時期,政務被聯合進步委員會掌控。奧匈帝國乘鄂圖曼帝國陷於國內鬥爭在1908年吞併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在1911年的義土戰爭,巴爾幹同盟嚮奧斯曼帝國宣戰。鄂圖曼帝國在巴幹戰爭裏失去了巴爾幹的領地,除了色雷斯及埃迪爾內。德國控製的巴格達鐵路成為國際局勢緊張的源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肇因之一。奧斯曼帝國在追擊戈本號及布纍斯勞號及介入中東戰綫後正式參戰。在戰爭初期,奧斯曼帝國取得多次重要的勝利,如加裏波利之戰和卡塔之圍。奧斯曼帝國也遭遇不少挫敗,如在高加索戰役敗予俄國。1916年的阿拉伯起義讓奧斯曼帝國在中東戰綫的良好形勢逆轉。
內政部長穆罕默德·塔拉特對帝國內亞美尼亞人成立第五縱隊的可能表示憂慮,下令逮捕亞美尼亞領袖,要求實施特西爾法,開始大規模驅逐及屠殺亞美尼亞人,強行將數千人帶到敍利亞沙漠的營地,事件演變成種族滅絶。在戰爭時估計有一百五十萬亞美尼亞人因饑餓、缺水、暴曬、盜賊掠奪而死亡,是為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亞美尼亞人遂以凡城抵抗戰及成立西亞美尼亞政府作為回應。奧斯曼帝國政府則指責亞美尼亞人在安那托利亞西部勾結入侵的俄國軍隊,俄軍裏就有亞美尼亞義勇軍。
至1918年,也門和麥地那是奧斯曼帝國在阿拉伯半島僅存的領地,穆德洛斯停戰協定簽訂後,奧斯曼帝國被迫交出也門和麥地那,而在1917年俄國革命後奧斯曼帝國奪取的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及阿塞拜然都須一並交出。色佛爾條約的條約確立了奧斯曼帝國的分裂。現時,在奧斯曼帝國土地上建立起來的新國傢達40個(包括備受爭議的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戰後安那托利亞地區的農民僅及戰前的四成,第一次世界大戰奧斯曼帝國的傷亡重大。
占領伊斯坦堡及占領伊茲密爾激使土耳其國民運動的成立,國民運動在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蒂爾剋領導下在土耳其獨立戰爭獲勝。1922年11月1日,蘇丹製被廢除,最後一任蘇丹穆罕默德六世於11月17日離開土耳其。新成立的土耳其大國民議會在 1923年簽訂的洛桑條約得到國際承認。1923年10月29日,大國民議會宣佈土耳其共和國成立。1924年3月3日,哈裏發製被廢除。奧斯曼皇室被列為不受歡迎人物,被驅逐出境。五十年後的1974年,大國民議會纔准許奧斯曼皇室的後裔獲取土耳其公民身份。
奧斯曼帝國淪亡的主因是其經濟結構的崩壞,以及因幅員廣大而未能統合各地的經濟。另外,帝國的通訊技術不足以聯繫所有領土。奧斯曼帝國淪亡的環境與羅馬帝國衰落時相似,特別是國內種族間的緊張關係及政府未能調和種族問題。坦志麥特時期進行有關提高文化權利、公民自由及議會制度的改革開展得太遲,未能阻止十九世紀初民族主義崛起及國傢分裂的潮流。
【帝國蘇丹表】
01奧斯曼一世(Osman I) 1280——1324
02奧爾汗(Orkhan) 1324——1359
03穆拉德一世(Murat I) 1360——1389
04巴耶塞特一世(Bayezid I) 1389——1402
大空位期(Interregnum) 1402——1413
05穆罕默德一世(Mehmet I) 1413——1421
06穆拉德二世(Murat II) 1421——1444)(1446——1451復位)
07穆罕默德二世(Mehmet II) 1444——1446(1451——1481復位)
08巴耶塞特二世(Bayezid II) 1481——1512
09賽利姆一世(哈裏發) 1512——1520;1517年任哈裏發之位
10蘇萊曼一世(Süleyman I) 1520——1566
11塞利姆二世(Selim II) 1566——1574
12穆拉德三世(Murat III) 1574——1595
13穆罕默德三世(Mehmet III) 1595——1603
14艾哈邁德一世(Ahmetd I) 1603——1617
15穆斯塔法一世(Mustafa I) 1617——1618(1622——1623復位)
16奧斯曼二世(Osman II) 1618——1622
17穆拉德四世(Murat IV) 1623——1640
18易卜拉欣一世(Ibrahim) 1640——1648
19穆罕默德四世(Mehmet IV) 1648——1687
20蘇萊曼二世(Süleyman II) 1687——1691
21艾哈邁德二世(Ahmetd II) 1691——1695
22穆斯塔法二世(Mustafa II) 1695——1703
23艾哈邁德三世(Ahmetd III) 1703——1730
24馬哈茂德一世(Mahmud I) 1730——1754
25奧斯曼三世(Osman III) 1754——1757
26穆斯塔法三世(Mustafa III) 1757——1774
27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Abd al-Hamid I) 1774——1789
28塞利姆三世(Selim III) 1789——1807
29穆斯塔法四世(Mustafa IV) 1807——1808
30馬哈茂德二世(Mahmud II) 1808——1839
31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Abd al-Mejid) 1839——1861
32阿布杜勒阿齊茲(Abd al-Aziz) 1861——1876
33穆拉德五世(Murat V) 1876
34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Abd al-Hamid II)1876——1909
35穆罕默德五世(Mehmet V) 1909——1918
36穆罕默德六世(Mehmet VI) 1918——1922【伊斯蘭最後一位哈裏發】
【帝國的政治】
奧斯曼帝國為政教合一的軍事性封建國傢,設有完整的中央集權的行政管理制度。素丹為最高統治者,集政治、軍事、司法、宗教權力於一身,實行世襲製。從素丹賽利姆一世起,又自詡為世界穆斯林的“哈裏發”,作為宗教領袖,采用“埃米爾·穆米尼”(即“信士們的長官”)稱號,但未得到伊斯蘭世界的承認。國傢實行封建的土地制度,國有土地占80%,稱“米裏”。此外還有封給清真寺、宗教社團的瓦剋夫地和私有地(即穆爾剋)。國有地分為哈斯、澤美德、梯馬爾3類。哈斯為王室成員領地和高級文武官員的祿田,其收入在10萬阿剋切(銀幣單位)以上。澤美德和梯馬爾是以服軍役為條件賜給有軍功人員的土地,其收入分別為2 萬以上及不足2萬阿剋切為區別。帝國的主要財政收入是土地稅、貢賦、天課、人丁稅和戰爭掠奪。其經濟主要為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政府不註重發展對外貿易往來,本土經濟發展處於封閉狀態。
【帝國的經濟】
奧斯曼政府每定都一處,皆大幅改革該地之經濟,使其成為新政經中心。諸如布爾沙、埃迪爾內、君士坦丁堡皆然。
穆罕默德二世與其繼承人巴耶塞特二世,皆嘗鼓勵歐洲各地之猶太人移居君士坦丁堡或其他城市,如薩洛尼卡等。其經濟政策之最終目的仍使蘇丹之權力得以鞏固並擴大,故此特別着重於生産階級之利益上,使之生活富裕,從而使帝國生産力大增。另一方面,亦可減少紛亂,使得萬民順服。
直至十七世紀,其國之國庫管理與法治皆領先同濟,伊斯蘭諸國無有及者,而經過高度訓練之金融專纔不亦斷涌現。這是因為其掌控東西貿易之咽喉,從而纍積了大量財富。但西班牙、葡萄牙兩國因與之交惡,無法依照馬可波羅之路綫前往東方,故另拓海路,從而掀起了大航海時代之序幕。此後經過百餘年,因為海路貿易興盛,絲綢之路漸漸衰亡,其國之經濟亦開始衰退。
縱然如此,其仍鼓勵城鎮自行發展,通由擴張領域至未開發地,吸引更多民衆聚居,增強生産力,從而發展成金融中心,以保持競爭力,頗有現代資本主義之影子。
【帝國的宗教】
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伴隨着嚮外擴張,促進了伊斯蘭教在世界的第三次大傳播。在15~19世紀成為伊斯蘭世界的盟主。帝國立伊斯蘭教遜尼派教義為國教,哈乃斐學派教法為官方立法、司法的準則。帝國為了推行伊斯蘭化的各項政策,在中央設立“伊斯蘭委員會”作為最高宗教權力機構,由伊斯蘭長老、大法官、穆夫提、學者組成。其職責是從事宗教立法、司法的教律裁决,管理清真寺、宗教基金和社會慈善事業,領導和管理宗教學校和全國的宗教事務。素丹任命一伊斯蘭教大長老擔任宗教助手,奉素丹之命發佈宗教政令和法特瓦(教令),核審政府法令,主持素丹登基儀式。下設“歐萊瑪會議”和“教律裁判委員會”附屬機構,以伊斯蘭教長老為首的歐萊瑪階層享有崇高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特權。帝國以沙裏亞教法為依據,製定了民事、刑事、瓦剋夫、商事及行政實體法規,完善和全面實施伊斯蘭教法。從中央到各地建立了伊斯蘭法院(庭),還設有司法監督檢查機構。16~18世紀,帝國境內蘇菲教團十分活躍,受到官方尊崇的有毛拉維教團、比剋特西教團、裏法伊教團等,素丹賜以大量瓦剋夫地和宗教基金。卡迪裏教團、亞薩維教團、哈爾瓦提教團、納格什班迪耶教團、契斯提教團等廣泛傳播於民間,各地建有大量蘇菲紮維葉(即道堂)和蘇菲長老陵墓,盛行吾裏(聖徒)和聖墓崇拜。帝國對麥加及分佈在各地的聖裔賜封有土地,仍享有宗教特權。
【帝國的文化】
奧斯曼帝國重視發展伊斯蘭學術文化,保護伊斯蘭文物古跡。帝國以大量的宗教基金在各主要城市興建規模宏大華麗的清真寺、宗教大學、圖書館,僅首都伊斯坦布爾就建有400多座清真寺,其中素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堪稱傑作。素丹以巨資擴建了麥加聖寺、麥地那先知寺,修葺了阿裏的陵墓等。在新徵服的東南歐建造了大量清真寺,如在塞爾維亞的賽拉吉夫城建有著名的“加齊清真寺”。在阿爾巴尼亞建有多所清真寺和教法學校。在布達佩斯城建有61座清真寺、10所伊斯蘭學校及圖書館。在原希臘各地建有300多座清真寺。在南斯拉夫建有20多所清真寺及宗教學校。16~18世紀是帝國伊斯蘭文化大發展的時期,先後將《古蘭經》、聖訓、哈乃斐學派的教法著作及阿拉伯文學、歷史、地理古典名著翻譯成土耳其文廣泛傳播。17世紀起土耳其學者用土耳其文從事著述。在宮廷和各地統治者的贊助下,在教義學、教法學、歷史、地理、文學等領域均有建樹,涌現出大批著名學者。國傢組織學者編寫了《土耳其文伊斯蘭大百科全書》以及教權主義刊物《大東方雜志》。19世紀中葉,素丹哈米德二世極力鼓吹泛伊斯蘭主義,宣稱自己為世界穆斯林領袖,並嚮各地派出代理人,在印度掀起“哈裏發運動”,但收效甚微。帝國對本土和屬地的其他宗教實行“米勒特制度”,允許信奉其他宗教社團實行民族、宗教、語言、文化上的自治,保留原有的風俗習慣和法律制度,政府不加干涉。
[塞利米耶清真寺]
塞利米耶清真寺
1453年,徵服者穆罕默德二世徵服了君士坦丁堡,一個新的紀元,帝國的紀元,正式開始了。這個新的巨人,跨博斯普魯斯海峽而屹立,一隻腳踏在亞洲,另一隻腳踏在歐洲。他的版圖日愈擴大,在滅亡麥木魯剋王朝後,他不僅變成了拜占庭的繼承者,而且變成了繼阿拉伯哈裏發帝國而崛起的各小國的繼承者。這個新帝國繼承了東方和西方的國土,也繼承了東方和西方的思想,這種聯合的遺産,大概是奧斯曼土耳其歷史上內容最豐富的事實。
十六世紀時,北非其餘的阿拉伯國傢,被吸引到逐漸上升的土耳其新月的軌道上來。在這些國傢當中,有阿爾及利亞(大體上是羅馬人的努米底亞,Numidia)。
徵服埃及次年,即1518年,希臘血統的奧斯曼海盜赫伊爾丁·伯爾伯羅薩和他的弟弟,侵入這個國傢,打退了西班牙的侵略,把這個國傢獻給“崇高的闕下”。“崇高的闕下”賞賜赫伊爾丁總督(beylerbey)的稱號,作為報酬。
赫伊爾丁建立了一個軍事貴族政體,以一支土耳其禁衛軍團作為這個政體的中堅。赫伊爾丁也為土耳其素丹建立了一支由熟練水兵組成的裝備完好的艦隊,那些水兵是從叛教的基督教徒中招募來的,有意大利人,也有希臘人,他們隨時準備在整個地中海裏貫徹土耳其帝國的侵略政策。這支艦隊,把奧斯曼這個怕人的名字嚮西一直傳到西班牙海岸,正如土耳其禁衛軍把這種恐怖嚮東一直傳到底格裏斯河兩岸一樣。
於是,一個危險的鄰國,就在突尼西亞(Tunisia,大體上是羅馬人的亞非利加)以西建立起來了。
1534年,突尼西亞國內發生王位繼承之爭,赫伊爾丁乘此機會,暫時占領了突尼西尼,但是,過了四十年,這個國傢纔被劃入土耳其的版圖,成為一個省。
徵服突尼西亞的陸軍,是由息南帕夏指揮的,他是一位顯赫的將軍,原籍阿爾巴尼亞,1568年,曾以埃及長官的身份,指揮攻打南阿拉比亞的戰役,將也門納入了奧斯曼帝國的版圖。
在息南之前,一位偉大的土耳其海軍大將皮利·賴伊斯(彼利·雷斯地圖)曾在阿拉伯半島的南岸和東岸采取軍事行動,占領了阿登(亞丁,1547年)和馬斯喀特(1551年),一直遠征到波斯灣口。他的一張地圖,最近被發現了,即所謂的“哥倫布地圖”,上面畫着大西洋和美洲大陸。
自1705年起,突尼西亞的長官歷來都稱為貝(bey),過了一個世紀,纔改稱為岱(dey)。
早在結束西班牙人在突尼西亞的統治和本地的各朝代之前,息南帕夏和另外的兩個土耳其將軍,就已經從的黎波裏趕走了馬耳他島的聖約翰的騎士們,並於1551年占領了的黎波裏。
原來腓尼基人在迦太基的三個殖民地和鄰近的領土,在羅馬人的統治下,曾一度構成的黎波裏塔尼亞省(Tripolitania),這是Tripoli(阿拉伯語的Tarābulusal-Gharb,西方的太拉布魯斯)這個希臘名稱的由來。
在突尼西亞,柏柏爾人的成分是最弱的。除多山的摩洛哥(阿拉伯語的al-Mag-hrib al-Aqsā,遠西,大體上是羅馬人的毛裏塔尼亞,Manretania)外,大半數人口是柏柏爾人後裔的幾個柏柏爾人的國傢,就這樣倒入了奧斯曼人的懷抱之中。
一般地說,柏柏爾人人口的比例,不僅是自東至西地,而且也是自北至南地逐漸增加。
的黎波裏、突尼西亞、阿爾及爾,現在都已變成省會,這三個省,名義上是土耳其的屬國,但實際上是半獨立的,在一個長時期內,都由土著的統治者管轄,有許多統治者,曾將政權傳給他們的後人。這三個政府,都由軍事寡頭政治的統治者加以控製。這三個政府,每年嚮土耳其政府稱臣納貢,表示承認土耳其的宗主權,儘管那種貢稅具有更多的禮物性質。奧斯曼帝國代理人的橫徵暴斂所激起的暴動,偶爾震動了這些國傢。
自1711年到1835年,的黎波裏塔尼亞由蓋賴曼利傢族治理。
自十七世紀以後,由於奧斯曼帝國艦隊的衰落,就放鬆了帝國對非洲三省的控製,給統治者以更多的權力,去行使地方自治,無論統治者是帕夏,或貝,或岱,他們的權力都比埃及和敘利亞的統治者的權力還要大些。
柏柏爾人的幾個省,變成了海盜的國傢。海盜行徑,主要是針對基督教徒的,首先采取了聖戰(jihād)的性質。當海盜就象當兵一樣,變成了一種職業。這種職業,對於政府和人民都是有利的。
對於俘虜和戰利品,都徵收定額的捐稅;俘虜不是留着待贖,就是賣做奴隸。大約三百年的期間,這種收入是國庫歲入的主要來源。
海盜船衹,常常作為一些單位,編入奧斯曼艦隊。
從穆斯林的西班牙流落在外的亡命徒,紛紛參加了地中海海盜的行列,他們的劫掠,變成了海上的災難。
海盜的活動,在十七世紀前半期,達到了極點,危及意大利、法蘭西和西班牙的海岸。在十七世紀後半期,英國和法國在海上作戰,迫使海盜尊重這兩個國傢的國旗,但是,較小的國傢,仍然要每年納貢,替自己的僑民和商業取得豁免,而這種豁免無論如何也是靠不住的。荷蘭,丹麥和瑞典的情況,就是這樣的。甚至北美合衆國,也曾為尋求安全而每年納貢,並且在1783年,捲入對阿爾及利亞的戰爭,在那個時候,阿爾及利亞是海盜的大本營。
自1796年以後,美國嚮的黎波裏繳納八萬三千美元的年貢,到1801年,的黎波裏的岱堅持要美國增加年貢的數量,因此引起一場持續四年的戰爭。
1815年,美洲又開出一支敵意的艦隊,訪問了的黎波裏。
由於跟柏柏爾國傢進行海戰,這對美國艦隊的發展是起了一些刺激作用的。
北非大部分地區的徵服,是在素萊曼一世在位的時代(1520—1566年)完成的,他是敘利亞和埃及的徵服者的兒子,在他的統治之下,奧斯曼帝國達到了極盛時代。在素萊曼在位的時代,大半個匈牙利被徵服了,維也納被圍攻了,羅得島被占領了。奧斯曼人的版圖,從多瑙河上的布達佩斯連綿到底格裏斯河上的巴格達,從剋裏米亞連綿到尼羅河第一瀑布。
這不僅是現代最強大的穆斯林國傢,而且是最持久的穆斯林國傢。歷代的素丹,不下三十六位,都是奧斯曼男性的直係親屬,自1300年傳位到1922年。素萊曼在他的人民中間,是以“立法者”(al-Qānūni)這個榮譽的稱號聞名的,因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那部法典,曾受到後代高度的尊重。他曾委托阿勒頗人易卜拉欣·哈萊比(1549年卒)編纂一部法典,名叫《群河總匯》(Multaqaal- Abhur)。在十九世紀的改革之前,這部書一直是奧斯曼法律的標準著作。
但是,對歐洲人來說,素萊曼是以莊嚴者聞名的,而他確是莊嚴的。他的宮廷是歐亞兩洲最輝煌的宮廷之一。
下面是他曾經寫給法蘭西國王法蘭西斯一世的一封信,所使用的風格是值得註意的:
我是素丹們的素丹,君主們的君主,是把王冠分配給地面上的國王的人,是上帝在大地上的影子,是白海和黑海、魯米利亞、安納托利亞、卡拉馬尼亞、羅馬國、左勒卡德裏亞、迪亞巴剋爾、庫爾迪斯坦、阿塞拜疆、波斯、大馬士革、阿勒頗、開羅、麥加、麥地那、耶路撒冷、整個阿拉比亞、也門和其他許多地方的素丹和君主,這些地方是我的高貴的先輩和我的光榮的祖先(願上帝照亮他們的陵墓)用他們胳膊的力量所徵服的,也是“我陛下” 用自己熾熱的寶劍和勝利的大刀所製服的,我是素丹素萊曼汗,是素丹賽裏木汗的兒子,是素丹巴葉濟德的孫子,我寫信給你法蘭西斯,法蘭西國的國王。
素萊曼曾用清真寺、學校、醫院、大廈、靈廟、橋梁、水管橋、隊商旅館、共公澡堂等建築物,去裝備和美化首都和其它城市,據說有三百三十五座建築,是他的總建築師息南所建成的。
息南原來是安納托利亞的一個基督教青年,可能是應募到君士坦丁來的,後來成為土耳其最卓越的、精力最旺盛的建築傢。他的傑作,是富麗堂皇的素萊曼清真寺(為了紀念他的恩人素萊曼),以此來使聖索斐亞教堂暗淡無光。
它的莊嚴的圓頂,比查士丁尼大教堂的還要高十六英尺左右。它的凹壁(mihrāb)和後墻,都是用波斯式的瓷磚加以裝飾的。當灰光燈照耀着博斯普魯斯海峽上的這座都城的時候,曾一度迷人的麥地那、大馬士革、巴格達、開羅——從前強大帝國的首都和燦爛的文化名城——都已被用作各地區長官和來自君士坦丁堡的駐軍的住所了。
從前在歷史上,在君士坦丁堡這座城市的城墻下面,曾經四次出現過氣勢洶洶的來自大馬士革和巴格達的阿拉伯軍隊。
土耳其文化,完全是由各種不同成分構成的驚人的混合物。
遠在突厥人遷移到西亞之前,他們就與波斯人接觸,從波斯人那裏采取了藝術的主題、純文學的典範以及頌揚國王的那些政治觀念。他們愛戰爭,喜徵服,好客而且有同化力的傾嚮,這些可以說是遊牧生活的紀念物。
拜占庭人曾供給他們軍事的和政府的各種制度,那主要是由小亞細亞的塞爾柱剋人間接傳授的。
但最重要的是,阿拉伯人是土耳其人的教師,與希臘人是羅馬人的教師具有同樣的意義。
從阿拉伯人那裏,土耳其人獲得了科學和宗教——包括社會經濟原理和宗教法律——以及書寫用的字母體係,這種字母一直用到1928年。
土耳其人(突厥人)還居住在中央亞細亞的時候,他們衹有少量的書面文學,因此,他們曾采用過敘利亞書法,那是由敘利亞的基督教徒傳授他們的。
由於采用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字母,就有成千上萬宗教的、科學的、法律的和文學的術語,是藉自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
儘管最近民族主義者想方設法企圖肅清外來語,那些術語仍然有許多埋置在土耳其語裏面。
奧斯曼人在三個方面曾作出比較重大的、創造性的貢獻:治國才能、建築學、詩歌。 奧斯曼帝國,象以前羅馬人的帝國和阿拔斯人的帝國一樣,在特徵上和組織上,本來是軍事的和朝代的帝國。
它的主要目標,與其說是人民的福利,不如說是以素丹兼哈裏發為化身的國傢的福利。
人民當中包括阿拉伯人、敘利亞人、伊拉剋人、埃及人、柏柏爾人、庫爾迪人、亞美尼亞人、斯拉夫人、希臘人、阿爾巴尼亞人等民族集團,他們各有不同的語言文字、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奧斯曼人用寶劍把他們結合了起來。
統治階級,喜歡自稱“歐斯曼利”(‘Uthmānli)、“奧斯曼利”(Osmanli)、“奧托曼”(Ottoman)。
土耳其農民與統治階級不同,他們也算做被統治的人民。
土耳其人在自己廣阔的領土上,過去是,現在仍然是一個占優勢的少數集團,他們沒有企圖在阿拉伯人的地區殖民。但是,他們與非穆斯林的婦女結婚,以便他們的血統得以保持新鮮,同時對任何一個臣民,衹要他信仰伊斯蘭教,說土耳其話,並參加土耳其宮廷,他們就承認他有充分的公民權。
當時實行定期徵募兒童的制度,在繼續實行這個制度的年代裏,他們能夠迫使受過訓練的青年去服兵役和參加行政事務,並且把非穆斯林家庭出身的優秀的男性青年加以同化。
被徵服人民中的最有才能的人物,有些被吸收並集中到首都來,加以伊斯蘭化和土耳其化,然後利用他們去促進帝國的繁榮和進步。
塞加西亞人、希臘人、阿爾巴尼亞人、斯拉夫人、意大利人,甚至亞美尼亞人,都有被提升到帝國最高職位的,還有一品當朝為宰相的。
這個國傢,與其說本來是為人民的福利而組織的,不如說是為戰爭的便利而組織的,它幅員廣大,交通不便,民族復雜,在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之間——甚至在土耳其穆斯林和阿拉伯穆斯林之間,在基督教的這個教派和那個教派之間——存在着裂痕,具有這些缺點的一個國傢,衰退的種子早已埋置在它的基本組織裏了。
它曾經面臨民族主義獲得勝利的世界,因而它的處境變得很壞。
伊斯蘭教國傢,為瞭解决少數民族問題,而精心結構了宗教團體內部的自治制度,根據這個制度,各宗教團體享有大量的自治權,這個國傢嚮來貫徹這個古典的制度,同時國傢的最高權力,集中在一個人——素丹兼哈裏發——的手中(最少在理論上是這樣的),王位繼承的係統,又不明確,所有這些,都增加了帝國組織先天的弱點。
奇怪的不是帝國的分崩離析,而是分崩離析竟沒有更早地發生。
素萊曼死後不久,這個帝國就開始走下坡路,這是一條漫長而麯折的道路。
1683年進攻維也納失敗,可以認為是下坡路開端的標志;土耳其在歐洲的擴張,再沒有取得更多的進展。此後,土耳其人的問題,變成了如何保持既得領土的問題,而不是獲得更多領土的問題;武裝力量的任務不再是進攻,而是防守了。
除國內墮落腐化的勢力之外,在十八世紀又來了外國的勢力,當時,法蘭西、英吉利、奧地利、甚至俄羅斯,已開始要求“勢力範圍”,而且開始用貪婪的眼光,註視着歐洲“病夫”的財産。但是,由於列強競爭,互相猜忌,缺乏一致行動,病人才得以苟延殘喘。
北非的阿拉伯人地區,是奧斯曼帝國最初喪失的領土。那些地區,接近南歐,遠離伊斯蘭國傢在西亞的中心和心髒,那裏伊斯蘭教的傳統比較薄弱,柏柏爾人和歐洲人的血統,在人口中又占着較高的比例,因此,那些地區從一開頭就是自便的。
阿爾及利亞,是從這個帝國被分割的第一個阿拉伯地區。
1830年,法蘭西的軍隊在阿爾及利亞海岸登陸,外表上是報復海盜的活動,是為遭受阿爾及利亞統治者侯賽因岱侮辱的法國領事報仇。
十八年之後,法國宣佈這個國傢及其沿海一帶為法國領土的一部分。
1942年11月,美軍在那裏登陸,賴法爾援引1848年法令,提出抗議,堅持整個地區都是法蘭西自然的延長。象其它省份一樣,阿爾及利亞也派代表參加法國議會。法國軍隊和阿爾及利亞民族主義者經過八年的流血戰爭,於1962年締結了和平條約,阿爾及利亞遂獲得獨立。
法蘭西帝國嚮東發展,結果於1881年占領了突尼西亞,在那裏奉行同樣的政策,其範圍幾乎是一樣廣大的。
正如在阿爾及利亞一樣,法蘭西語代替了阿拉伯語,成為當地人的文學語言。突尼西亞,名義上雖然是一個保護國,但是,實際上簡直是法蘭西的一個屬國。一個法國總督,坐在本國貝的旁邊,管理一切公務。但是,由於接近埃及,穆斯林的民族傳統保持得比較牢固。
在這兩個地區,都有成千上萬的法蘭西移民定居下來。
突尼西亞的情況是錯綜復雜的,因為那裏有數量和規模都很大的意大利殖民地。
在法蘭西的制度下,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都享受了較高程度的安全和公共衛生,得到更便利的交通設施,這是毫無疑義的。
突尼西亞在1955年獲得內部自治,1956年獲得完全獨立。
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現在都是共和國了。
的黎波裏塔尼亞,大部分是乾燥的沙漠,沿海一帶有幾個緑洲,曾是柏柏爾人國傢裏最後的土耳其前哨。作為1911—1912年土耳其一意大利戰爭的結果,的黎波裏塔尼亞從奧斯曼人的手中被奪去,改成一個殖民地,於1934年與昔蘭尼加合併成意大利的利比亞。二次大戰期間,英國、法國和利比亞當地的軍隊共同行動,把有德國人幫助的意大利的軍隊趕出了利比亞。1951年,利比亞宣告成為一個獨立的主權王國。
1901年,法蘭西開始徵服摩洛哥。在這裏,曾經建立過兩個強大的阿拉伯—柏柏爾帝國,但並不是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
法蘭西的地帶是在1907年到1912年期間完全取得的。同時,西班牙也在忙於奪取自己的份額,即與西班牙海岸正對面的那個地區。
1956年法國和西班牙都放棄了自己的保護國,滿足了摩洛哥素丹(現為國王)的要求。撒哈拉沙漠以北的“白非洲” (以南的通稱為黑非洲),在1830年後的八十二年間,全部落入南歐三個拉丁國傢的手裏,而經過二次大戰後,這裏完全獲得瞭解放。
在二次大戰之前,雖然有些民族主義的騷擾,整個地區卻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
【帝國的法律】
奧斯曼帝國的司法係統采納宗教法,組織起一個地區法學係統。奧斯曼帝國的司法行政是平衡中央及地方權力的重要一環。帝國的權力運行與土地權利管理悉悉相關,地區當局需要空間以建立一個地區米利特。奧斯曼帝國錯綜復雜的管轄權是為了融和不同族群的文化和宗教,帝國合共有三個法院係統,穆斯林及非穆斯林各占一個,非穆斯林包括猶太人及基督徒管轄的宗教社區,另一個是貿易法庭。整個係統由卡竜法規規管,此外,卡竜法規是不屬於任何教派的法律,以補足沙裏亞法規的不足之處。
這些法院的分類範疇,並非全然是專門的,例如在帝國主要的法庭穆斯林法庭,可處理不同宗教背景訴訟各方的貿易糾紛。即使可透過地區統治者發揮影響力,奧斯曼帝國傾嚮於不幹頂非穆斯林宗教的法律制度。伊斯蘭教的沙裏亞法規集結了古蘭經、聖訓、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論、公議而成。一個稱為格亞斯(Qiyas)的係統運作。主要位於君士坦丁堡及布爾薩的法律學院會教授這些係統。
坦志麥特改革對法律係統産生徹底影響。1877年,民法收錄在麥吉拉法典上。後來,麥吉拉法典包括商法、刑法及民事訴訟法。
【帝國的軍事】
奧斯曼帝國的首個軍事組織是十三世紀末由奧斯曼一世在安那托利亞西部的部族裏組織的。隨着帝國的壯大,軍事係統越來越繁復,它有一套復雜的募兵及封地制度。奧斯曼帝國軍隊的主力部隊有土耳其新軍、西帕希、艾堅斯(Akıncı)及軍樂隊。奧斯曼帝國軍隊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實戰軍隊,是第一個使用火槍和加農炮的軍隊。在圍攻君士坦丁堡時,奧斯曼人開始使用獵鷹,那是一種短闊的加農炮。高速、高機動性的騎兵使用弓箭、短劍騎在土庫曼馬及阿拉伯馬上作戰,不攜重甲,其作戰模式與蒙古帝國相似,如佯裝撤退,以新月型的陣式包圍敵人,發動突擊。十七世紀中及大土耳其戰爭後,奧斯曼帝國軍的表演下滑。十八世紀,奧斯曼帝國軍在對威尼斯的戰事裏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在北方還被俄軍迫得節節敗退,喪失領土。十九世紀奧斯曼帝國的現代化始於軍事。1826年,蘇丹馬哈茂德二世廢除土耳其新軍,建立現代化的軍隊,命名為新秩序(Nizam-ı Cedid)。奧斯曼帝國軍是第一個聘用外國專傢及派遣軍官到西歐學習的組織。那些相對年輕、受新式訓練的人返回土耳其後遂開展青年土耳其人運動。
奧斯曼帝國海軍
奧斯曼帝國海軍對於帝國在歐洲的擴張貢獻良多,海軍在1517年徵服北非,包括阿爾及利亞、埃及。在阿爾及利亞及希臘失陷後,奧斯曼帝國的海事力量及對海外地區的控製力減弱。蘇丹阿布杜勒阿齊茲嘗試重建一支強大的海軍,其規模是英國、法國以後最大的。位於英國巴羅的船廠在1886年建造了首艘奧斯曼帝國潛艇。不過,奧斯曼帝國崩塌的經濟未能支撐其海軍。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不信任海軍,認為大規模、昂貴的海軍在俄土戰爭裏毫無用處,於是將大部分戰艦鎖定在金角灣,戰艦在及後的三十年裏逐漸腐爛。1908年青年土耳其人革命後,聯合進步委員會欲發展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奧斯曼海軍基金是為了收集公共損獻購買船衹而成立。
奧斯曼帝國空軍
[奧斯曼帝國現代化的軍隊]
奧斯曼帝國現代化的軍隊
奧斯曼帝國空軍在1909年6月成立,是世上首個飛行戰鬥組織。1912年7月3日,奧斯曼帝國成立空軍學院,着手培訓飛行員,並訓練空軍軍官。空軍學院的成立加快了空軍壯大的進程,使更多的人員充實其中。1913年5月,空軍學院進行世上首個專門偵察訓練計劃,並成立首個偵察部門。1914年6月,一個新的海軍航空學院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現代化進程倉卒地停止,奧斯曼帝國空軍在前綫參與戰爭,西至加利西亞,東及高加索,南抵也門。
【奧斯曼傢族首領】
1924年-1944年 阿卜杜勒·邁吉德二世(Abdülmecit II)
1944年-1954年 艾哈邁德四世·尼哈德(Ahmad IV Nikhad)
1954年-1973年 奧斯曼四世·福阿德(Osman IV Fu'ad )
1973年-1977年 穆罕默德·阿卜杜勒·阿齊茲二世(Mehmet Abdülaziz II)
1977年-1983年 阿裏·瓦西比('Ali Vassib)
1983年-1994年 穆罕默德七世·烏爾汗(Muhammad VII Orhan)
1994年至今 艾爾圖格魯爾·奧斯曼五世(Ertugrul Osman V)
The Ottoman Empire or Ottoman State (Ottoman Turkish: دولتْ علیّه عثمانیّه Devlet-i ʿAliyye-i ʿOs̠māniyye, Modern Turkish: Osmanlı İmparatorluğu or Osmanlı Devleti), also known by its contemporaries as the Turkish Empire or Turkey (see the other names of the Ottoman State), was an empire that lasted from 1299 to November 1, 1922 (as an imperial monarchy) or July 24, 1923 (de jure, as a state.) It was succeeded by the Republic of Turkey, which was officially proclaimed on October 29, 1923.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16th–17th century), it spanned three continents, controlling much of Southeastern Europe, Western Asia and North Africa. The Ottoman Empire contained 29 provinces and numerous vassal states, some of which were later absorbed into the empire, while others gained various types of autonomy during the course of centuries. The empire also temporarily gained authority over distant overseas lands through declarations of allegiance to the Ottoman Sultan and Caliph, such as the declaration by the Sultan of Aceh in 1565; or through the temporary acquisitions of islands in the Atlantic Ocean, such as Lanzarote (1585).
The empire was at the centre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worlds for six centuries. With Constantinople (Istanbul) as its capital city, and vast control of lands around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during the reign of Suleyman the Magnificent (ruled 1520 to 1566), the Ottoman Empire was, in many respects, an Islamic successor to the Eastern Roman (Byzantine) Empire. This is the longest lasting Muslim empire, from circa 1300, to 1922, in both the number of years, and the falling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