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法國 Prehistoric France   古代法國 France in the Ages   中古世紀的法國 France in the Middle Ages   近代法國 Early Modern France   十九世紀的法國 19th Century France   法蘭西共和國 20th century   
近代法國 Early Modern France  (1492年1792年)

  18 世紀末到20 世紀初資本主義制度在法國確立、發展,直至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歷史。法國是世界近代史上階級鬥爭最激烈、政治發展最麯折的國傢,從1789 年到1871 年先後經歷五次革命。在這個過程中,各階級、各黨派創造和試驗了各種政治體製、政治思想、政治行為和行政法律制度。由於法國是歐洲最先進的大國之一,法國的政治文化對於世界具有特別重大的影響。史學界一般以1789 年爆發的大革命作為法國近代史的開端。在革命之前,以絶對君主專製和等級制度為特徵的舊制度已衰落式微。頻繁的對外戰爭、宮廷的奢靡浪費和貴族的免稅特權致使波旁王朝陷入難以解决的財政危機。啓蒙思想的廣泛傳播激勵了改革社會的普遍願望。包括資産階級在內的第三等級與舊制度的矛盾日益激化。1789 年7 月14 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標志着資産階級大革命的開始。這次革命鮮明地宣佈自由、平等、法製和民主原則,堅决廢除君主專製和等級制度。在與國內外反動保守勢力的搏鬥中,人民群衆被廣泛地發動起來,推動革命沿上升路綫發展,從1789 年到1794 年先後經歷了立憲君主製、吉倫特派共和國和雅各賓派民主專政。1794年熱月政變結束了恐怖統治,但未能使資産階級共和國穩定下來。1799 年拿破侖·波拿巴將軍通過霧月政變上臺,於1804 年建立法蘭西帝國。拿破侖在國內維護和鞏固了資本主義經濟秩序,在國外掃蕩了歐洲封建勢力,使法國一度稱霸歐洲。1814 年拿破侖被反法聯軍擊敗而退位。1815 年3 月他重返法國,建百日王朝,6 月在滑鐵盧徹底失敗。
  1814 年波旁王朝復闢。路易十八頒布《憲章》,承認大革命所確立的經濟秩序和自由權利。法國的經濟開始從多年戰爭的破壞中恢復。1824 年查理十世繼位後倒行逆施,背棄《憲章》,激起社會上普遍的不滿。1830 年7 月革命推翻了復闢王朝,代之以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力普為國王的七月王朝。七月王朝實行立憲君主製,政權落入大資産階級手中。政府殘酷鎮壓30年代初的工人運動(如1831 年和1834 年裏昂工人起義)和共和運動,以確保資産階級的秩序。工業革命開始展開,紡織業和鐵路建設發展較快。40 年代,社會各階層對政府的不滿日益增長。各種社會主義思潮在工人中迅速流傳。中小資産階級要求擴大選舉權。政府拒絶改革,激發了1848 年2 月革命。七月王朝被推翻,建立起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48 年革命的顯著特徵是工人階級為爭取權利而奮勇戰鬥。工人代表也進入了資産階級共和派的臨時政府。資産階級對此深感恐懼。是年6 月,巴黎工人起義,遭到殘酷鎮壓。12 月,拿破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利用農民對拿破侖的迷戀,當選為總統。1851 年12 月,他發動政變,實行軍事獨裁統治。翌年,加冕稱帝,自稱拿破侖三世,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
  拿破侖三世穩定了法國政局,鼓勵經濟發展。在第二帝國時期,工業革命基本完成,法國成為歐洲的工業大國。政治體製也由50 年代的專製帝國演變為60 年代的自由帝國,議會的權力逐步恢復,出版、集會、結社和罷工等權利被肯定。共和運動、民主運動和工人運動逐漸興起。拿破侖三世為謀求軍事和外交威望,參加了一係列對外戰爭,1870 年9 月在普法戰爭中戰敗,成為俘虜。9 月4 日巴黎人民革命,推翻第二帝國,宣佈共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由此誕生。1871 年3 月18 日,堅持抗戰的巴黎工人發動了起義,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産階級政權——巴黎公社。公社衹存在了72 天,但它為國際共産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19 世紀70 年代以後,自大革命以來的共和製和君主製的鬥爭進入最後階段。1875 年,國民議會以一票之差通過第三共和國憲法,最終以法律形式把共和制度確定下來。1886—1889 年布朗熱將軍因鼓吹對德復仇和推翻議會制度而名噪一時。共和派政府果斷地平息了事態。1894 年猶太軍官德雷福斯被誣陷判刑,1898 年,該案件觸發了全國性的保衛民主和人權、保衛共和國的政治鬥爭。這一時期,法國充分利用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航空和汽車工業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但是法國工業發展速度落後於美國和德國,農業發展也比較緩慢。法國金融資本發達和集中,被稱為“二百傢族”的法蘭西銀行大股東分別掌握着各壟斷企業。法國工人運動在巴黎公社失敗後經過10 年纔復蘇。1879 年蓋德和拉法格創建法國工人黨。90 年代出現主要由知識分子組成的獨立社會主義者聯盟。在米勒蘭入閣事件上社會主義運動發生分裂形成兩派,到1905 年合併為統一社會黨。工團主義在工會中具有重大影響.在19 世紀末瓜分非洲的活動中,法國奪取了相當本土10 倍的領土,是僅次於英國的殖民大國。在歐洲外交中,則準備對德復仇,先後與俄、英締結協約。

<< 前一朝政:中古世紀的法國
後一朝政 >>:十九世紀的法國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