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aq   Capital:Baghdad  Country Code: iq   
  Dynasty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Iraq)首都巴格达(Baghdad),中国古称其黑衣大食。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4700年就出现了城邦国家。公元前2000年先后建立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和后巴比伦王国。两河平原的灌溉农业已有数千年历史。
  伊拉克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面积44.1839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为2358万(2001年),穆斯林约占人口的95%,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54.5%、逊尼派穆斯林占40.5%。阿拉伯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库尔德人约占21%。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北部库尔德地区的官方语言是库尔德语,东部地区有些部落讲波斯语。通用英语。以石油业为主,农牧业也占重要地位。主要农产品有小麦、黑麦、大麦、稻米、棉花、烟草、温带水果与椰枣等。椰枣输出量居世界首位。
  
  国旗:
    伊拉克国旗为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旗面由红白黑三个平行长方形组成。白色中间有三颗绿色五角星,其间用阿拉伯文写着“真主至高无上”四种颜色是泛阿拉伯颜色,分别代表穆罕默德后代的四个王朝。此外红色代表勇猛和革命,白色象征宏大和和平,黑色象征圣战胜利和石油,绿色象征土地。三颗星象征统一,自由,社会主义。2008年1月12日,根据一项于12日提交给伊拉克议会的法案,伊拉克新国旗将删除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在国旗上的手写体,并更换为印刷体,国旗上三颗星星的象征含义也将发生改变,改为和平、宽容和正义。
  
  国徽:
    伊拉克国徽上的萨拉丁雄鹰是12世纪伊斯兰圣战中领导穆斯林抗击十字军东征的库尔德族领袖的纪念物。雄鹰昂首展翅,勇猛雄壮,英勇不屈,胸部有一枚国旗图案的盾徽,暗示着祖国永在伊拉克人心中。国徽基部绿色饰匾上用阿拉伯文写着国名:“伊拉克共和国”。
  
  国歌:
  伊拉克国歌
  《两河流域的圣土》[1981-2003]
  词:沙菲克·阿不都尔·加巴·埃·卡玛丽
  曲:瓦利德·乔治·戈尔米
  在大地上展翅的圣土,
  你的衣裳是灿烂文明,
  祝福这两河流域的圣土,
  这包含光荣决心和博大胸怀的故乡。
  这用光辉的圣火缔造的故乡,
  这比天堂更美好的故乡。
  它的山川超越世界的巅峰,
  还有一片令我们自豪的平原。
  我们是巴比伦和亚述的继承者,
  正由于我们光荣的历史,
  历史放射出它的光芒,
  我们拥有愤怒的宝剑,
  还有先知的教导。
  哦,革命的战士,你是自豪的雄狮,
  哦,光荣的巅峰和光辉的遗产,
  前进,无畏的迈向胜利,
  让光辉的时代重现我们的圣土!
  我们这一代奉献一切不畏艰辛。
  哦,无比的光荣,我们已经重新开创,
  一个我们以坚定决心建设的国家。
  烈士们前赴后继。
  我们伟大国家充满自豪和活力,
  同志们建设起光辉闪耀的堡垒。
  哦,伊拉克,愿你永远是阿拉伯人的圣土,
  就像让黑夜拥有白天的太阳!
  
  《我的故乡》
  词:伊卜拉欣·赫费·投千
  曲:瓦利德·乔治·戈米尔
  我的故乡,我的故乡!
  您的高山饱含荣光和美丽、庄严和秀丽,
  您的大气包含生命和活力、美好和希望,
  我能否看见,您的繁荣稳定,
  我能否看见,您如繁星一般的光华,
  我的故乡,我的故乡!
  青年们满怀豪情为您的独立奋斗,
  我们宁愿牺牲也不做敌人的奴隶,
  我们要摆脱常年耻辱和悲惨生活,
  我们将重现我们的荣耀,
  我的故乡,我的故乡!
  剑和笔都是武器,
  为了实现光荣的约定,
  任何争辩都不能动摇我们,
  这面冉冉升起的旗帜,
  饱含我们的尊严和荣誉,
  哦,您的荣耀和美丽,
  您的胜利超越敌人,
  我的故乡,我的故乡!
  
    2004年临时政府将《我的故乡》定为伊拉克新国歌,《我的故乡》这首歌在整个阿拉伯世界都很流行,原词作者是巴勒斯坦人伊卜拉欣·赫费·投千,在1936年巴勒斯坦民众反抗“以色列”占领的起义中首先唱出,很快便在整个阿拉伯世界中流行开,并曾一度成为巴勒斯坦代国歌。
  
  人口:
   约2358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数),其中阿拉伯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库尔德人约占21%,其余为土耳其人,亚美尼亚人,亚述人,犹太人和伊朗人等。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北部库尔德地区的官方语言是库尔德语,东部地区有些部落讲波斯语。通用英语。伊拉克是一个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为国教,全国95%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54.5%、逊尼派穆斯林占40.5%,逊尼派穆斯林统治什叶派穆斯林,引发了南部什叶派穆斯林的不满,常常发生动乱。其邻国伊朗则是逊尼派穆斯林统治什叶派穆斯林,什叶派穆斯林的斗争。两国边境常常因为派别不同引发矛盾。支持北部的库尔德人也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多属逊尼派,只有少数人信奉基督教或犹太教。
  
  首都:
  巴格达(Baghdad),人口796万(2003年估计数)
  
  同北京时差 比格林尼治时间早3小时;比北京时间晚5小时
  
  国际电话码 964
  
  国花 红玫瑰(蔷薇科)
  
  国鸟 雄鹰
  
  货币 伊拉克第纳尔
  
  行政区划:
   全国分8个省,省下设县、乡、村。18个省是:安巴尔(anbar) 、埃尔比勒(arbil)、巴比伦(babil)、穆萨纳(muthanna)、巴格达(baghdad)、纳杰夫(najaf)、巴士拉(basrah)、尼尼微(neineva)、济加尔(dhi qar)、卡迪西亚(qadisiyah)、迪亚拉(diyala) 、萨拉赫丁(salahuddin)、杜胡克(dohuk)、苏莱曼尼亚(sulaymaniyah) 、卡尔巴拉(karbala) 、塔米姆(tameem)、米桑(misan)、瓦西特(wasit)。
  
  省名 Muhafazat C1997 面积(km2) 省会 CC1997 CC1987
  安巴尔 Al-Anbār 1,023,736 138,501 拉马迪 Ar-Ramādī   192,556
  巴士拉 Al-Basrah 1,556,445 19,070 巴士拉 Al-Basrah 725,000 406,296
  穆萨纳 Al-Muthannā 436,825 51,740 塞马沃 As-Samāwah    
  卡迪西亚 Al-Qādisiyah 751,331 8,153 迪瓦尼耶 Ad-Dīwānīyah   196,519
  纳杰夫 An-Najaf 775,042 28,824 纳杰夫 An-Najaf 410,000 309,010
  苏莱曼尼亚* As-Sulaymānīyah 1,362,739 17,023 苏莱曼尼亚 As-Sulaymānīyah 525,000 364,096
  塔米姆 At-Ta'mīn 753,171 10,282 基尔库克 Kirkūk 525,000 418,624
  巴比伦 Bābil [Babylon] 1,181,751 6,468 希拉 Al-Hillah   268,834
  巴格达 Baghdād 5,423,964 734 巴格达 Baghdād 5,423,964 3,841,268
  杜胡克* Dahūk 402,970 6,553 杜胡克 Dahūk    
  济加尔 Dhī Qār 1,184,796 12,900 纳西里耶 An-Nāsirīyah   265,937
  迪亚拉 Diyālā 1,135,223 19,076 巴古拜 Ba'qūbah   115,000
  埃尔比勒* Irbīl 1,095,992 14,471 埃尔比勒 Irbīl 700,000 485,968
  卡尔巴拉 Karbalā' 594,235 5,034 卡尔巴拉 Karbalā' 380,000 296,705
  米桑 Maysān 637,126 16,072 阿马拉 Al-'Amārah   208,797
  尼尼微 Nīnawā [Nineveh] 2,042,852 37,323 摩苏尔 Al-Mawsil 925,000 664,221
  萨拉赫丁 Salāh ad-Dīn 904,432 24,751 提克里特 Tikrīt    
  瓦西特 Wasit 783,614 17,153 库特 Al-Kūt   183,183
  伊拉克 Iraq 22,046,244 434,128 巴格达 Baghdād    
  
  带*的为库尔德自治区。1997年普查的城市人口还不是很精确,不录。
  
  历史沿革
  伊拉克原来有14省,后增加至18省,各省的名称在不同时期曾经更名。
  旧省(1930年代) 今省
  阿马拉 Amara 米桑 Maysan
  埃尔比勒 Arbil 埃尔比勒 Arbil
  巴格达 Baghdad 巴格达 Baghdad、萨拉赫丁 Salah ad-Din(1976.2设)
  巴士拉 Basra 巴士拉 Al-Basrah
  迪瓦尼耶 Diwaniya 卡迪西亚 Al-Qadisiyah、穆萨纳 Al-Muthanna(1969改分为前两省)、
  纳杰夫 An-Najaf(1976.2析穆萨纳)。
  迪亚拉 Diyala 迪亚拉 Diyala
  杜莱姆 Dulaim 安巴尔 Al-Anbar
  希拉 Hilla 巴比伦 Babil
  卡尔巴拉 Karbala 卡尔巴拉 Karbala'
  基尔库克 Kirkuk 塔米姆 At-Ta'mim (部分地区属苏莱曼尼亚省)
  库特 Kut 瓦西特 Wasit
  摩苏尔 Mosul 尼尼微 Ninawa、杜胡克 Dahuk
  蒙塔菲 Muntafiq 济加尔 Dhi Qar
  苏莱曼尼亚 Sulaimani 苏莱曼尼亚 As-Sulaymaniyah
  
  库尔德族自治区:
    1992年,苏莱曼尼亚 As-Sulaymaniyah、杜胡克 Dahuk和埃尔比勒 Arbil 3省划归库尔德族自治区。库尔德人生活在伊拉克北部地区。一份资料显示,伊拉克库尔德斯坦除了上面的3省外,还包括塔米姆 At-Ta'mim、迪亚拉 Diyala(部分)和尼尼微 Ninawa(部分)。库尔德人的一个临时政府在这里运作。1999年夏,临时政府曾考虑在其辖区内增设4个新省:阿克拉 Aqrah (or Akra)、哈拉比亚 Halabja (Halabjah)、拉尼亚 Rania和索兰 Soran。10月,最后形成了3个省:阿克拉 Aqrah、哈拉比亚 Halabja和哈里尔 Harir。不过国际社会并不承认,本处也不录入。
  
  体育:
    2007年7月29日夺得第14届亚洲杯冠军。
  
  
  二、自然地理
  
  
    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面积44.1839万平方公里(包括924平方公里水域和伊拉克、沙特中立区伊拉克部分3522平方公里)。北接土耳其,东邻伊朗,西毗叙利亚、约旦,南连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东南濒波斯湾。出海口仅在东南端位于波斯湾头的一小段海岸。海岸线长60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西南为阿拉伯高原的部分,向东部平原倾斜;东北部有库尔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带,高原与山地间有占国土大部分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绝大部分海拔不足百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两河在库尔纳汇合为夏台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平原南部地势低洼,多湖泊与沼泽。平原以东为扎格罗斯山系的西部边缘。西南部为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分布有叙利亚沙漠。东北部山区属地中海式气候,其他为热带沙漠气候。除扎格罗斯山地有较多降水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夏季最高气温高达50℃以上,冬季在0℃左右。雨量较小,年平均降雨量由南至北100-500毫米,北部山区达700毫米。
  
  
  三、经济
  
  
    以石油业为主,农牧业也占重要地位。北部油区通过油管在黎巴嫩、叙利亚与土耳其的地中海港口输出原油,南部油田通过油管至沙特阿拉伯的红海岸延布油港输出原油。有炼油与石油化工以及纺织、食品、烟草、水泥等工业。两河平原的灌溉农业已有数千年历史。主要农产品有小麦、黑麦、大麦、稻米、棉花、烟草、温带水果与椰枣等。椰枣输出量居世界首位。畜牧业偏重在东北部地区,养值牛、羊、驴、马,西南部干旱高原上有游牧业。
  
  
  
  
  
  四、简史
  
  
    伊拉克有悠久的历史,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公元前4700年就出现了城邦国家。公元前2000年先后建立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和后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50年为波斯帝国所灭。公元前4世纪被马其顿帝国。侵占公元7世纪时被阿拉伯帝国吞并并成为阿拉伯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16世纪受奥斯曼帝国统治。1920年沦为英国“委任统治区”。1921年8月宣布独立,成立伊拉克王国,在英国保护下建立费萨尔王朝。1932年获得完全独立。1958年7月14日以阿卜杜勒·卡里姆·卡赛姆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费萨尔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国。1963年2月8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推翻卡赛姆,建立以该党为主的政权,但由党外人士阿里夫任总统。1968年7月17日,以艾哈迈德·哈桑·贝克尔为首的复兴党军官集团联合阿卜杜勒·拉扎克·纳伊夫青年军官集团推翻了阿里夫,复兴党再度掌权,推行阿拉伯“统一、自由、社会主义”的纲领,贝克尔出任总统。1979年7月贝克尔因病辞职,复兴党人萨达姆·侯赛因 接任总统。1980年伊拉克因同伊朗边界纠纷发动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
  
    1990年7月中旬,长期存在于伊拉克与科威特两国之间在石油政策、领土纠纷和债务问题等方面的争端日趋尖锐,同年8月2日,伊拉克突然出动10万大军入侵科威特,1天后,科威特全境沦陷。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行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美国等西方国家经过5个多月外交斡旋和紧张的军事调遣后,1991年1月17日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向伊拉克发起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2月24日,多国部队向伊拉克部队发动了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攻势,伊拉克军队在遭受重大伤亡后于26日宣布接受联合国自伊拉克侵略科威特以来通过的12项有关决议。2月28日零时,多国部队停止了一切进攻性行动,持续了42天的海湾战争结束。2002年下半年,美国认为伊拉克支持恐怖主义,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在中东的利益构成了“潜在威胁”,称美国掌握了伊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确凿证据,对伊政权一再隐瞒事实、欺骗国际社会的行为已经失去了耐心,公开表示将以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并随之大量陈兵海湾。2003年3月20日上午,北京时间10:35,美英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4月9日,美军攻占巴格达,萨达姆政权垮台。战后的伊拉克满目疮痍,暴力袭击事件不断,安全局势动荡不安。2005年4月,伊拉克组成过渡政府。2005年10月25日,伊拉克新宪法在全民公决中以78%支持、21%反对的高支持率获得通过。同年12月15日,伊拉克举行了伊战后首次正式议会选举,投票率达70%左右。根据伊拉克宪法规定,新议会将会任命一名总统和两名副总统,然后再由总统委员会在15天内任命总理。而总理则需要在30天内组建政府并得到议会的通过。
  
  
  五、对外关系
  
  
    奉行中立 、不结盟政策 ,但由于入侵伊朗和吞并科威特而在国际上陷于孤立,1994年仍受国际社会的制裁,对外交往受到限制 。自1991年6月~1993年10月 ,联合国特别委员会已向伊拉克派出56个武器核查小组。安理会曾就海湾危机先后通过28项决议,伊拉克对其中一些决议有重大保留,未明确接受。在联合国的监控下,伊拉克所拥有的导弹、生化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以及核研究设施已基本被销毁。
    伊拉克与中国于1958年8月25日建交 ,建交后两国党政、民间团体来往频繁。1990年海湾危机后,中国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中止了与伊拉克的经贸、军事往来。此后,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与伊拉克逐渐恢复交往。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中伊双边关系受到影响。战后,随着伊拉克政治重建的发展,中伊双边交往逐渐恢复。
    伊拉克同美国在1967年中东战争后断交。两伊战争中两国关系有较大发展,1984年复交。海湾战争爆发后,1991年2月伊拉克宣布与美国断交 。1992年美 、伊围绕执行安理会决议等问题多次发生对抗;美国一再声称要用武力迫使伊拉克执行决议。克林顿上台后,伊拉克表示愿同美国对话,美国强调伊拉克必须全面执行安理会决议,并坚持对伊拉克保持国际制裁。
    伊拉克与苏联于1944年建交 。1972 年两国签订友好条约,一度关系密切。苏联反对伊拉克侵吞科威特。苏联解体后 ,伊拉克承认独联体11个成员国 、波罗的海3国和格鲁吉亚共和国的独立。俄罗斯支持一切迫使伊拉克遵守联合国决议的措施,并赞同美国等在伊拉克南部设“禁飞区”。
    海湾战争爆发前,伊拉克与绝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关系良好,同海湾国家关系密切。海湾战争后,阿拉伯国家不同程度地反对伊拉克侵略。海湾阿拉伯国家和埃及、叙利亚、摩洛哥派兵参加多国部队或为多国部队提供方便。战后多数阿拉伯国家停止同伊拉克的官方往来,并要求伊拉克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的有关决议。但主张维护伊拉克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两伊战争停火后,伊拉克和伊朗仍处于敌对状态。海湾危机发生后 ,伊拉克于1990年8月正式宣布从伊朗领土撤回军队,10月两国复交。但由于海湾战争中伊拉克让伊朗保管的飞机以及战俘问题未获解决,加之伊拉克指责伊朗支持其南部什叶派穆斯林的反政府武装活动,两伊关系终未得到妥善解决。
  
   我国驻伊拉克使馆大使:杨洪林。
  
    地址:AL-MANSOUR MELIA HOTEL SALHIYAH, 8 FEB, POST OFFICE;
  
    信箱:P.O.BOX 8020, BAGHDAD, IRAQ;
  
    值班电话:00873-762523077;
  
    电话:001-914-8227529/30,009647901912315/6;
  
    传真:00873-600323984;
  
    电子邮箱:chinaemb_iq@mfa.gov.cn
  
    伊拉克驻华使馆馆址:北京朝阳区建国门外秀水北街25号。
  
    电话: 65323385,65321873
  
    大使:穆罕默德·伊斯梅尔(Dr. Mohammed Ismail)
  
  
  六、伊拉克国王
  
  
  在位时间 伊拉克国王 生卒
  1921年8月23日-1933年9月8日费萨尔·伊本·侯赛因1883年 - 1933年
  1933年9月8日-1939年4月4日 加齐·伊本·费萨尔 1912年 - 1939年
  1939年4月4日-1958年7月14日费萨尔二世 1935年 - 1958年
  赛义德·伊本·侯赛因1898年 - 1970年
  拉阿德·伊本·赛义德 1936年 -
  
  1958年伊拉克发生政变,费萨尔二世、王储阿布达拉及其他王室成员全部被杀,哈希姆家族费萨尔支系绝嗣,汉志国王侯赛因·伊本·阿里的四子赛义德(其时身为伊拉克陆军军官)遂自称伊拉克国王。1970年赛义德去世后由其子拉阿德继承“伊拉克国王”的头衔。
  
  
  七、当地习俗
  
  饮食特点
  伊拉克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1、注重 讲究菜肴鲜嫩,香味浓郁,注重饭菜要质高量小。
  2、口味 一般口味喜清淡,偏爱甜味。
  3、主食 以面(烤饼)为主食,爱吃甜点心。
  4、副食 爱吃牛肉、羊肉、鱼、鸡、鸭等;也喜欢土豆、甜菜、卷心菜、黄瓜、西红柿、洋葱等蔬菜。
  5、调料 爱用糖、胡椒粉、葱、橄榄油等。
  6、制法 对煎、烤、炸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7、中餐 喜爱中国的清真菜。
  8、菜谱 什锦拼盘、炸八块、手抓羊内、香酥鸡、干烧牛肉丝、炒山芋、挂烤鸭子、番茄牛肉排等。
  9、饮料 爱吃雪糕,喜欢喝红茶,惯用精巧的小壶煮,然后加上糖。有些人也喜欢喝啤酒。
  0、果品 爱吃桃、西瓜、哈蜜瓜、橄榄和香蕉等;干果乐于品尝蜜枣、杏仁和葡萄干等。
  
  日常饮食
  伊拉克象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一样,主要的食物是大米,最广泛的食谱是炒饭。当然,也喜欢吃白面包。伊拉克家家户户都会腌一大罐橄榄,每顿饭之前都嚼上几个。
  
  伊拉克人不太爱吃青菜,最常见的是黄瓜和西红柿,一般是切碎了加点橄榄油和柠檬汁生吃。有时候直接把青菜稍微烤一烤就可以吃了。习惯把枣汁和牛奶、羊奶混在一起食用,并视之为美味佳肴。许多传统菜肴非常接近叙利亚和黎巴嫩菜肴,如烤绵羊肉、烤羊肉串以及某些在炉膛中制的炸肉。伊拉克菜肴具有较浓烈的味道,使用很多辣椒、葱、蒜以及各种各样的辣根和香料。相当普遍吃用水果制的甜食、馅饼等面食,以及酸奶、酸乳渣和奶酪。伊拉克人不吃凝汁菜肴,很少饮用醇饮料。较普遍饮用的是含很多泡沫的酸奶“些明”和各种的果汁类饮料,如扁桃汁。
  
  古斯:一种泛阿拉伯食物,把米饭用油炒过,焖熟,加上好多种调味料,有些在米饭上面撒上绞碎的米粉、豆子和葡萄干或者干果,然后在米饭上面加上一大块烤好的羊肉或者烤鸡块,上桌前还给你配两碗浓汤。吃起来很香。
  
  烤鱼:底格里斯河的鱼非常肥,说它肥一点都不过分,最小都有1公斤多,大的能有六、七公斤,很吓人。伊拉克人吃鱼的方法似乎只有一种“玛斯古夫”,是烤鱼在阿拉伯语里叫法。所有到伊拉克的人如果没有吃过这种烤鱼实在是一大遗憾,底格里斯河鱼又大又肥,最适合做烤鱼了。伊拉克人一般都喜欢就地取材,把鱼弄干净后,不用刮鱼鳞的,用结实的树枝在地上打几个桩子,把鱼整个挂上去,然后用木块或者是从椰枣树上砍下来的干树枝在旁边堆起火,让鱼就着热气烤,等烤得差不多了,把鱼放在铁盘子里,然后将整个盘子放在火堆的余烬里再热一热,浇上酱汁,加上西红柿、洋葱片就可以了。
  
  多尔麦:把新鲜的葡萄叶放进开水里面稍微一烫,裹上熟的米饭和肉馅,做成长方圆圆的形状,加上柠檬汁,还有香料,放进烤箱焖一会儿就可以了。也有人拿西葫芦、青椒、茄子来做,譬如把西葫芦掏空,然后往里面塞材料就可以了。当地人有些会做得很酸。据说,伊朗也有多尔麦这种食物。
  
  库巴:把大米蒸熟后捣烂,在里面裹进肉馅,然后放进油里面炸成金黄色,形状或圆形或椭圆形。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伊拉克家庭食物。据说库巴是从叙利亚流传过来的。
  
  红茶:伊拉克人喝红茶喜欢用一种特有的小玻璃茶杯,叫“阿斯塔”。据说红茶是从土耳其流传过来的,因为以前伊拉克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过相当长的时间。伊拉克人特别喜欢在红茶里加很多的糖,有一些人喝茶的时候,一杯茶里面糖就放了半杯,甜得嗓子都疼。
  
  水烟:“纳拉其里”,阿拉伯男人喜欢在吃完饭后抽的一种传统的水烟,大街小巷里面都能看见水烟馆,男人们大多喜欢安静的坐着一个人若有所思的抽烟,因此阿拉伯烟馆里面总是安静的。
  
  椰枣:“真主安拉赐予伊拉克的礼物”,每一个伊拉克人都深深的以此为傲。全世界有80%的椰枣树在伊拉克境内。椰枣树在伊拉克无处不在,巴格达郊区,成片成片的椰枣林风光是任何其他国家都比不上的。每到了椰枣成熟的季节都可看到一大丛一大丛成熟了的椰枣烂在地上,因为椰枣太多了,只有蚂蚁才去光顾那里面丰富的糖分。但在也多亏了椰枣,帮助了许多伊拉克穷人度过了艰难的制裁生活。
  
  阿拉伯大饼:是伊拉克人的主食之一,类似中国的牛舌饼大小的酵面烤饼。吃时用手扯成小块,夹以牛肉、羊肉或番茄、生黄瓜等一起吃。到外面餐厅吃饭,无论你点了什么,人家都会先给你端上点黄瓜西红柿,然后就是几张大饼,而且是免费的。还有一种主食叫“斯姆那”,长三角形的大面包,伊拉克人一般喜欢买这种面包回家,而且很便宜。
  卡巴巴:泛阿拉伯烤肉串,不过跟中国的烤肉串不一样,他们喜欢把肉剁碎了,活上一点面粉和调料来烤,烤熟了以后并不直接吃,他们喜欢用大饼或者“斯姆那”裹着吃,有时候他们也喜欢把洋葱、西红柿等和肉放在一起烤。
  
  饮食风俗
  伊拉克人的餐桌上一般是看不见刀、叉、勺等餐具的,只有水杯、盘子等食具,他们惯以右手抓饭入口。他们习惯食用熟透的菜肴,略有生口就不吃。伊拉克不像其他阿拉伯国家那样,在那里可以买到酒类饲料。伊拉克南部的什叶派穆斯林不吃兔肉。伊拉克人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他们视左手为肮脏之手,认为用肮脏之手来传递东西或食物,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污辱。他们忌讳客人赴宴餐毕不及时洗手告辞,认为饭店拖延或迟迟不走为贪吃和不礼貌的表现。
  
  社交禁忌
  伊拉克穆斯林生活全部继承了伊斯兰教的宗教传统,但他们又远比近邻的阿拉伯穆斯林国家开化得多。在伊拉克戴面纱的妇女已不多见,国家也逐步施行了一些开放政策,使之开始形成了现代化与宗教并存的局面。他们对赴约总习惯迟到,认为这是自己的一种礼节风度。伊拉克男子有“蓄须为美”的习俗,凡是成年男子都蓄髻须。伊拉克人偏爱玫瑰花,并视其为国花。他们最爱雄鹰。认为鹰是力量与智慧的象征。伊拉克人在与亲朋好友见面时,男子习惯相互拥抱,把脸贴一贴,然后各自扪胸俯首,嘴里说着祝愿的话。他们在与客人告别时,一般都要施贴脸吻别礼。妇女之间施贴脸吻别礼时,其感情表现得极为丰富,她们“吻”得真挚、热烈、并要发出“吧吧”的吻声。他们认为这样的“吻”才显出互相间的尊重和爱戴。他们讨厌蓝色,视蓝色为魔鬼的色彩。他们忌讳黑色,认为黑色是丧葬的色彩,并给人以不幸的印象。他们忌讳别人送给他们的礼物中带有星星的图案,因为他们与以色列怀有刻骨仇恨,以色列的国旗就是以星星为图案的。


  Iraq, officially the Republic of Iraq (Arabic: جمهورية العراق (help·info) Jumhūrīyat Al-Irāq), is a country in Western Asia spanning most of the northwestern end of the Zagros mountain range,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Syrian Desert and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Arabian Desert. It shares borders with Kuwait and Saudi Arabia to the south, Jordan to the west, Syria to the northwest, Turkey to the north, and Iran to the east. It has a very narrow section of coastline at Umm Qasr on the Persian Gulf. There are two major flowing rivers: the Tigris and the Euphrates. These provide Iraq with agriculturally capable land and contrast with the desert landscape that covers most of Western Asia.
  
  The capital city, Baghdad, is in the center-east. Iraq's rich history dates back to ancient Mesopotamia. The region between the Tigris and Euphrates rivers is identified as the cradle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birthplace of writing. During its long history, Iraq has been the center of the Akkadian, Assyrian, Babylonian and Abbasid empires, and part of the Achaemenid, Macedonian, Parthian, Sassanid, Umayyad, Mongol, Ottoman, and British empires.
  
  Since an invasion in 2003, a multinational coalition of forces, mainly American and British, has occupied Iraq. The invasion has had wide-reaching consequences: increased civil violence, establishment of a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the removal and execution of former authoritarian President Saddam Hussein, official recognition and widesprea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Iraq's Kurdish minority and Shi'ite Arab majority, significant economic growth, building of new infrastructure, and use of the country's huge reserves of oil. According to the 2007 Failed States Index, produced by the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s Foreign Policy magazine and the Fund for Peace, Iraq has recently emerged as the world's second most unstable country, after Sud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s recently referred to it in court proceedings as "an active theater of combat." Iraq is developing a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composed of 18 governorates (known as muhafadhat).
  
  The origin of the name Iraq (Arabic: العراق 'al-‘Irāq, Turkish: Irak, Assyrian: ܥܪܐܩ, Kurdish: عيَراق) is disputed. There are several suggested origins for the name. One dates to the Sumerian city of Uruk (or Erech) ; another maintains according to Professor Wilhelm Eilers, The name al-‘Irāq, for all its Arabic appearance, is derived from Middle Persian erāq "lowlands".
  
  Under the Persian Sassanid dynasty, there was a region called "Erak Arabi," referring to the part of the south western region of the Persian Empire that is now part of southern Iraq. The name Al-Iraq was used by the Arabs themselves, from the 6th century, for the land Iraq covers.
  
  The Arabic pronunciation is [ʕiˈrɑːq]. In English, the name is pronounced as either [ɪ.ˈɹɑ(ː)k] ( the only pronunciation listed in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r [ɪ.ˈɹæk]] (listed first by MQD).
 

Comments (1)

hepingdao wrote (2008-07-02 13:46:08):

  文学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文学都是沿着传承-借鉴-创新这条轨迹向前发展的。近现代阿拉伯文化、文学的复兴也不例外。
  随着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西方的文学形式和各种流派被引进了阿拉伯。后殖民主义时期的阿拉伯文学,无论在艺术形式上,还是思想内容上,都呈现出多元多彩、五光十色、百花齐放的局面。埃及著名文学家、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吉布·迈哈福兹( نجيب محفوظ1911-2006)的创作道路,较集中地地体现了阿拉伯现代小说发展的历程。当代的阿拉伯作家一方面借鉴西方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也在民族的文化遗产中挖掘、探索,以开辟自己的道路。
  
  
  阿拉伯文学与西方(现代)
  
  
  
  自1258年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灭亡于蒙古旭烈兀之手后,由于异族的统治及其它原因,近古时期的阿拉伯文学一直处于衰滞状态。
  
  1798年,法国拿破仑入侵埃及为阿拉伯近现代历史揭开了序幕。
  
  西方的侵入给阿拉伯世界带来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在客观上引起了近现代已占上风的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与已处于下风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再次撞击。面对西方的挑战,阿拉伯一些有胆识的政治家、思想家意识到必须进行改革复兴。走在这场复兴运动前列的是埃及和黎巴嫩。
  
  法军侵埃(1798-1801)的同时,拿破仑还带去了一批学者。他们在埃及成立学会,对埃及各方面进行研究;并在埃及建立实验室、图书馆、印刷厂等,使埃及人民首次接触到西方文明,注意到西方科学的进步。1805年,阿尔巴尼亚籍军官穆罕默德·阿里( محمد علي)利用人民的力量夺取政权,成为埃及的总督(1805-1849)后,力图把埃及变成一个独立的强国。他竭力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一方面向西方派了大量留学生,另一方面也创办了一些军事、技术学校,聘请了不少西方学者在埃及执教讲学,从而为埃及接触与传播西方文化打通了渠道。伊斯梅尔( إسماعيل باشا 1863-1879在位)上台后,进一步向西方开放;同时许多在黎巴嫩、叙利亚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纷纷逃至埃及定居,从而使埃及在近现代的复兴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
  
  黎巴嫩接触西方文化可以追溯得更早一些。先后曾一度使黎巴嫩取得半独立于奥斯曼政府地位的法赫鲁丁二世( فخر الدين الثاني1572-1635)和巴希尔二世( بشير الثاني1768-1850)两位埃米尔曾提倡、鼓励与西方接触,更多地接受西方教育、西方文明的影响,企图以此促进这一地区的现代化。而西方则利用这一地区很多居民是基督教徒这一特点,通过教会,积极进行文化渗透。早自16世纪末,西方人就在罗马、巴黎等欧洲大城市建有专为东方人,特别是为黎巴嫩人培养教士的学校。
  
  阿拉伯许多有识之士曾指出,当时正处于长期停滞、落后的阿拉伯世界,"它本身不具有赖以复兴的条件,必须借助外来的火光照亮思想,并把它提高到世界思想和文化发展的水平。像在欧洲的黑暗时期东方曾把它照亮一样,东方在自己的衰沉时期也要借助欧洲,以建造自己的复兴基础。东西方交流所产生的火光将在阿拉伯世界大放光明,将照亮通向思想、文化、文学广泛进步的智慧之路......东西方交流是复兴的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前提。它在黎巴嫩和埃及表现得比其他阿拉伯国家更为突出,更有影响,更普遍有效。"[i]
  
  文学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文学都是沿着传承-借鉴-创新这条轨迹向前发展的。近现代阿拉伯文化、文学的复兴也不例外。运动的先声是始于19世纪初的翻译运动。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莎士比亚、 莫里哀、拉辛的一些剧本,大仲马的《三剑客》、雨果的《悲惨世界》等小说都陆续被译成阿拉伯文。其间,埃及作家穆斯塔法.曼法鲁蒂( مصطفى المنفلوطي 1876-1924)等人还另辟蹊径:虽不懂外文,却请别人初译,自己再用优美、典雅的阿拉伯文改写了许多西方名著,颇似我国的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1852-1924)。
  
  随着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西方的文学形式和各种流派被引进了阿拉伯。
  
  谈起西方文学对阿拉伯文学的影响,还应看到这样一些事实: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殖民主义者已基本完成了对整个阿拉伯世界瓜分。他们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使阿拉伯各国或地区沦为他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埃及、苏丹、伊拉克、约旦、巴勒斯坦、也门和海湾地区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属于法国势力范围的殖民地是马格里布(西北非)地区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西亚的黎巴嫩、叙利亚是其委任统治地;利比亚则是意大利侵占的殖民地。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乃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取得独立。既然当时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其文学受西方文学的影响是很自然的事。其主要表现为对新的文学形式和文学流派的引进。不过在殖民主义时期,主要是接受了西方传统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影响。后殖民主义时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主要是受西方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影响。
  
  阿拉伯是一个诗歌的民族。诗歌被认为是阿拉伯人的史册与文献,在古代阿拉伯文学中一直处于中心位置。阿拉伯现代诗歌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
  
  始于19世纪末的复兴派,亦称传统派、新古典主义派。这一流派的主要特点是:在表现形式上严格地遵循古典诗歌的格律,讲究词语典雅--语言美,音韵和谐--音乐美。而在内容上,则极力反映时代脉搏、政治风云、社会情态和民间疾苦。其先驱是埃及的巴鲁迪( محمود سامي البارودي1838-1904)、黎巴嫩的纳绥夫·雅齐吉( ناصيف اليازجي 1800-1871)等;代表诗人有埃及的"诗王"绍基( أحمد شوقي 1868-1932)、"尼罗河诗人"、哈菲兹·易卜拉欣( حافظ إبراهيم 1871-1932),伊拉克的鲁萨菲( معروف الرصافي 1875-1945)、宰哈维( جميل صدقي الزهاوي 1863-1936)、贾瓦希里( محمد مهدي الجواهري1900-1998),黎巴嫩 的穆特朗( خليل المطران 1872-1949),叙利亚的白戴维·杰拜勒( بدوي الجبل 1900-1981)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治风云、社会情态、思想意识的变化,随着阿拉伯诗人大量接触西方特别是英法浪漫派诗人的作品并深受其影响,一些诗人认为新古典派诗人所遵循的诗歌传统模式,无论思想内容还是所用语言、表现形式,对创作都是一种束缚。他们强调创作自由,强调诗歌创作的主观性。他们由于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把精神生活看作是同鄙俗的物质实践活动相对抗的唯一崇高价值,因而主张在反映客观现实方面应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描述对外界和大自然景物的内心反应和感受;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认为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在表现形式上,他们也尝试打破传统格律,加以创新,颇似闻一多提倡的新格律诗。于是,在阿拉伯诗坛出现了浪漫主义-创新派。早在20世纪初叶,在黎巴嫩籍旅居埃及被称之为"两国诗人"的穆特朗作品中,浪漫主义倾向已初露端倪;此后在20世纪20、30年代先后在埃及出现的"笛旺诗社"和"阿波罗诗社",以及在北美("笔会")、南美("安达卢西亚社")产生的"旅美派",更使浪漫主义在阿拉伯现代诗坛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代表诗人有埃及的阿卡德( عباس محمود العقاد 1889-1964)、易卜拉欣·纳吉( إبراهيم ناجي 1898-1953)、阿里·迈哈穆德·塔哈( علي محمود طه 1902-1949),突尼斯的沙比( أبو القاسم الشابي 1909-1934),叙利亚的欧麦尔·艾布·雷沙( عمر أبو الريشة 1910-1990),黎巴嫩本土的伊勒亚斯·艾布·舍伯凯( إلياس أبو شبكة 1903-1947),旅美的纪伯伦( جبران خليل جبران 1883-1931)、艾布·马迪( إيليا أبو ماضي1889-1957)、赖希德·赛里姆·胡利( رشيد سليم الخوري 1887-1954),苏丹的提加尼·尤素福·白希尔( التيجاني يوسف بشير 1912 - 1937)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世界形势起了很大变化,阿拉伯世界、亚、非、拉美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阿拉伯人民经历了种种重大的变革和考验。这一切使诗人无法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去咬文嚼字、雕词凿句,或吟风弄月,自我陶醉。年轻一代诗人反对"为艺术而艺术",而对民族、历史、社会负有一种使命感,去投入战斗,干预生活。同时,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又受西方现当代诗潮的影响,希望进一步打破旧体诗格律传统的束缚,以便更充分、更自由地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表现新的意境。于是,在浪漫-创新派和古典"彩诗"的基础上,在20世纪40年代末,首先在伊拉克,新诗--"自由体诗"便应运而生。这种诗歌,不再以联句为单位,讲究格式规整;而是每行长短不一,参差不齐,讲究音步,韵律宽松,富于变化,节奏明快。内容以反映现实为主,自由,奔放,富有战斗性,内涵丰富而深邃,具有强烈的个性。但随着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诗潮的影响和国内政治、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新诗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所发展,有所变化。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阿拉伯一些国家当局对思想意识的控制和1967年对以战争失败,使一些有左倾思想的诗人更趋向于用象征、隐晦、朦胧乃至荒诞的手法,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曲折地反映现实。新诗--"自由体诗"代表诗人有伊拉克的娜齐克·梅拉伊卡( نازك الملائكة 1923-2007)、沙基尔·赛亚卜( بدر شاكر السياب 1926-1964)、白雅帖( عبد الوهاب البياتي1926-1999),埃及的阿卜杜·萨布尔( صلاح عبد الصبور 1931-1981)、艾哈迈德·希贾齐( أحمد عبد المعطي حجازي1935-),叙利亚的尼扎尔·格巴尼( نزار قباني1923-1998),黎巴嫩的艾杜尼斯( أدونيس 1930-)、尤素福·哈勒( يوسف الخال 1916-1987),也门的阿卜杜·阿齐兹·麦卡里赫( عبد العزيز المقالح1939-)等。
  
  阿拉伯古代文学史上,叙事文学虽然也是其辉煌的篇章。但现代形式的新小说却是20世纪初从西方文学引进的。最初是前面所说的翻译小说,然后是历史小说,其中成绩最突出的是旅居埃及的黎巴嫩籍作家杰尔吉·宰丹( جرجي زيداني1861-1914),他受英国作家司各特的影响,善写历史小说。他自30岁至死,几乎一年写一部,共写有22部历史小说,内容多讲述相爱的男女主人公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的种种遭遇,既有史实,又有故事,通俗有趣,风靡一时。但若从文学角度看,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情节安排,都显得有些浅薄。叙利亚的迈阿鲁夫·爱纳乌特( معروف الأرناؤوط1892-1948)企图用小说的形式写成一部伊斯兰史诗式的巨著,通过已写或拟写的七、八十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为阿拉伯人民的祖先歌功颂德,唤醒阿拉伯人民的民族意识,振奋精神,进行斗争。但他的历史小说多为事件的堆砌,没有一条情节主线贯穿于其中,显得庞杂。
  
  还有些作家试图利用阿拉伯民族传统模式创作小说(颇似我国近代的章回体小说)。其中具有相当影响的是埃及的穆罕默德·穆维利希( محمد المويلحي 1868-1930)和他的代表著《伊萨·本·希沙姆叙事录》(1906)。这部作品在内容上是反映了本民族传统的和西方当代的两种文明、两种道德价值观念在相互撞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差异和矛盾;在艺术形式上则是将西方小说形式同阿拉伯古典的"玛卡梅"形式嫁接起来,是一次大胆而不太成功的尝试。
  
  西方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被先后引进阿拉伯现代文学。黎巴嫩旅美派主帅纪伯伦的《折断的翅膀》(1911)、埃及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 محمد حسين هيكل 1888-1956)的《宰娜布》(1912),被认为是阿拉伯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现代模式的中长篇小说。前者旅居美国,后者是留学法国的博士,两部作品都是在国外创作出来的,作品受西方文学的影响是自然的,也是明显的。不过比起诗歌,小说在现代阿拉伯早期的文坛还是处于边缘的另类。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在最初发表《宰娜布》时不敢署真名,或羞于用真名,而以《埃及一农夫》的笔名发表,便是证明。
  
  现代阿拉伯文学受西方文学的影响来自两方面:一方面,阿拉伯国家作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受西方英、法等宗主国文学各种流派的影响,有些作家直接用英文、法文等外文创作,甚至获奖;另一方面,1917年前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推动了阿拉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阿拉伯各国共产党相继成立,许多左翼作家信奉马克思主义或加入了共产党,在创作中深受苏俄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影响。如在1951年成立的"叙利亚作家协会",针对"为艺术而艺术",就明确提出"艺术为人民,为人生,为社会服务"的口号。
  
  如果说现代阿拉伯文学在艺术形式上是借鉴西方文学,深受其影响的话,那么在内容方面,独立前,是以反殖民侵略、反封建礼教,争取民族解放、独立,要求民主、科学为主旋律。独立后,上述题材仍是许多作家在创作中关注的主题,此外,20余个阿拉伯国家,政体不同,经济状况不同,甚至所奉的宗教教派信仰也不尽相同,在斗争、建设的道路上有不同的经历,面临不同的问题。因此,后殖民主义时期的阿拉伯文学,无论在艺术形式上,还是思想内容上,都呈现出多元多彩、五光十色、百花齐放的局面。
  
  埃及著名文学家、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吉布·迈哈福兹( نجيب محفوظ1911-2006)的创作道路,较集中地地体现了阿拉伯现代小说发展的历程。在20世纪在30年代至40年代初,他写了大量短篇小说,揭露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腐朽、丑恶现象的。其中很多是作家日后创作的中长篇小说或其中某些情节的雏形。曾任埃及文化部长的著名文艺批评家艾哈迈德·海卡尔( أحمد هيكل)曾对这些小说给予过很高的评价:"事实上,由于这些抨击帕夏、贝克和王公大臣的小说,纳吉布·迈哈福兹被认为是对当时旧时代的腐败表示愤怒谴责的革命文学先驱之一;同时,由于他在小说中体现了阶级社会的弊端,表明了对穷人和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封建主和资本家的抨击,他被认为是在埃及文学中最早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铺路的人之一。"他的中长篇小说发轫之作是三部以法老时代的埃及为题材的历史小说:《命运的戏弄》(1939)、《拉杜嬖姒》(1943)、《忒拜之战》(1944)。这一阶段被认为是纳吉布·迈哈福兹的浪漫主义历史小说阶段。作家实际上是用春秋笔法借古讽今地对当时英国殖民主义和土耳其王室这些外来的侵略者及其统治进行抨击,并表达了人民追求自由、独立、民主、幸福的理想。此后,作家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学创作阶段:现实主义社会小说的阶段。他先后发表了《新开罗》(1945)、《汗·哈里里市场》(1947)、《梅达格胡同》(1947)、《始与终》(1949)和著名的《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三部曲(1956、1957)等。这些小说主要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开罗中产阶级即小资产阶级的生活。作家往往通过一个街区、一个家庭和一个人的悲惨遭遇,表现当时整整一代人的悲剧;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及其制造者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1959年发表的《我们街区的孩子们》标志着作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家本人将这一阶段称之为"新现实主义"阶段,以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并说明两者的区别是"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基础是生活:要描述生活,说明生活的进程,从中找出其方向和可能包含的使命:故事从头到尾都要倚赖生活、活生生的人及其详尽的活动场景。至于新现实主义,其写作的动机则是某些思想和感受,面向现实,使其成为表达这些思想和感受的手段。我完全是用一种现实的外表形式表达内容的。"在这一阶段中,作家借鉴了许多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如内心独白、联想、意识流、时空交错、怪诞的卡夫卡式的故事、复调多声部的叙事形式等。《我们街区的孩子们》是一部现代寓言小说,也是纳吉布·迈哈福兹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说以象征主义的手法,以一个街区的故事,寓意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反映了以摩西、耶稣、穆罕默德为代表的先知时代直至此后的科学时代,人类为追求幸福、实现理想而坚持不断的努力;表现出在此过程中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知识与愚昧的斗争。作者借书中人之口,指出象征创世主的老祖宗杰巴拉维早就与世隔绝,不管他的子孙--人间事了;又写出象征科学的阿拉法特闯进了杰巴拉维--创世主隐居的所在,造成了这位老祖宗的死亡。这一切无疑激怒了宗教界的头面人物,于是《我们街区的孩子们》在埃及成为禁书,1969年才得以在黎巴嫩贝鲁特出版。这一阶段其它主要作品还有《盗贼与狗》(1961)、《鹌鹑与秋天》(1963)、《道路》(1964)、《乞丐》(1965)、《尼罗河上的絮语》(1966)、《镜子》(1971)、《雨中的爱情》(1973)、《卡尔纳克咖啡馆》(1974)、《我们街区的故事》、《深夜》、《尊敬的先生》(1975)、《平民史诗》(1977)、《爱的时代》(1980)、《千夜之夜》(1982)、《王座前》、《伊本·法图玛游记》(1983)《生活在真理之中》(1985)、《日夜谈》(1986)等等。纳吉布·迈哈福兹具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是一个负有历史使命感的作家,是一位思想家,社会批评家。他追求公正、合理、幸福美好的社会,尽情地揭露、批判、鞭挞人世间一切暴虐、不义、邪恶、黑暗的势力。但由于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复杂性,他往往利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种种见解。作家在其著名的三部曲中,曾借年轻的女革命者苏珊之口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写文章,清楚、明白、直截了当,因此是危险的,至于小说则有数不清的花招,这是一门富有策略的艺术。"这句话可以看作是了解这位作家每部作品深层中的政治内涵和哲理寓意的钥匙。在艺术手法方面,由于作家博揽群书、学贯东西,并随时代前进,具有变革创新意识,因而我们可以看到,他既继承发扬了埃及、阿拉伯民族古典文学传统的各种表现手法,也借鉴了西方的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以及包括诸如表现主义、结构主义、意识流、荒诞派,乃至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在内的各种表现手法。正如作家自己所说:"通过这些作品,我可以说,自己是烩诸家技巧于一鼎的。我不出于一个作家的门下,也不只用一种技巧。"借鉴、继承、创新,贯穿于纳吉布·迈哈福兹的整个文学创作历程中。作家晚年为创作民族化的小说所作的努力是值得称道的。正是这样,纳吉布·迈哈福兹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及本民族传统文学融会在一起,共同孕育的产物。因此,它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最能体现现当代文学的风采。
  
  当代的阿拉伯作家一方面借鉴西方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也在民族的文化遗产中挖掘、探索,以开辟自己的道路。这就是阿拉伯文学的现状。
  
  (仲跻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