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 》 不該淡忘的歷史:過去的大學 》
鐘叔河:《過去的大學》新序
鐘叔河 Zhong Shuhe
“過去的大學”是蔡元培、蔣夢麟、鬍適當校長的北京大學,是梅貽琦當校長的清華大學,是羅傢倫當校長的中央大學,是竺可楨當校長的浙江大學……是當時的校長、當時的教師、當時的學生親身經歷的回憶。
鐘叔河:《過去的大學》新序
“過去的大學”,是蔡元培、蔣夢麟、鬍適當校長的北京大學,是梅貽琦當校長的清華大學,是羅傢倫當校長的中央大學,是竺可楨當校長的浙江大學……
“過去的大學”,不是現代人在做總結,談經驗,作評論,而是當時的校長、當時的教師、當時的學生親身經歷的回憶。是茅盾講他考大學,林語堂講他讀大學,端木蕻良講他讀中學,錢穆講他從教小學到教大學的經過……
二十三年前我編了這本書,二十三年後還有人要讀這本書,還有出版傢要印這本書,這就說明,“過去的大學”是有人願意瞭解的,是有人不能忘懷的。
二十三年前,我還看不到蔣夢麟、梅貽琦他們的著作,還不大敢把林語堂、羅傢倫他們的作品編到書裏去。這就是“歷史的局限”。這種局限,在有些過去的校長、過去的教師、過去的學生寫回憶文章的時候,也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的。但是,我相信,這並不影響這些回憶文章的價值。因為儘管天時陰晴不定,氣候冷暖無常,人們有時不能不穿風衣戴帽子,但鼕天過後總是春天,地球總是照樣地轉,該肯定的終歸會得到肯定,不會磨滅的終歸不會磨滅。
此次重印,內容共為四十篇,其中二十三篇為一九八二年湖南教育出版社舊版所有,一十七篇為新增。這四十篇絶大部分都是記事記人紀實的回憶錄,衹有鬍適、梅貽琦、陶行知三篇“務虛”。這三位都是現代教育史上重要的人物,這三篇又是現代教育史上重要的文獻。要看“過去的大學”,我想是不能夠不看這三位和這三篇的。
舊版序文,“歷史的局限”尤其明顯。因為是舊書重印,因為得尊重歷史,所以仍舊予以保存。《湘聲報》嚮繼東和《湖南日報》段煉,還有湖南教育出版社符本清等三位朋友,幫助找來此次新增的材料,謹此致谢。
二○○五年六月二十四日於長沙念樓
〔說明〕 全書四十篇中,講大學(包括專科)的三十六篇,占百分之九十,故將舊版書名《過去的學校》改為《過去的大學》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長江文藝出版社 |
|
|
鐘叔河:《過去的大學》新序 | 鐘叔河:《過去的大學》原序 |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1) |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2) |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3) | 蔣夢麟:北京大學和學生運動(1) | 蔣夢麟:北京大學和學生運動(2) | 蔣夢麟:北京大學和學生運動(3) | 蔣夢麟:北京大學和學生運動(4) | 蔣夢麟:北京大學和學生運動(5) | 鬍適:北京大學五十周年 | 瀋尹默:我和北大(1) | 瀋尹默:我和北大(2) | 瀋尹默:我和北大(3) | 瀋尹默:我和北大(4) | 瀋尹默:我和北大(5) | 張申府:回想北大當年(1) | 張申府:回想北大當年(2) | 張申府:回想北大當年(3) | 茅盾:報考北大前後(1) | 茅盾:報考北大前後(2) | 茅盾:報考北大前後(3) | 梁漱溟:我到北大任教(1) | 梁漱溟:我到北大任教(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