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天空 獲美國總統奬女孩的成長歷程:做最棒的自己 U.S. Presidential Award for girls grew up: make yourself the best   》 第1節:自序      葉菲 She Fei

一本記錄北京女孩歐美求學經歷的自傳。書中的小故事介紹了她受歐美教育時的壓力和反思。
第1節:自序 自序 我叫葉菲,現在就讀於紐約錫拉丘斯大學新聞傳媒學院。我的理想是成為奧普拉?溫弗瑞那樣的傳媒精英。 今天有幸能跟朋友們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我感到非常榮幸。從小到大,我對自己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葉菲,你一定要做最棒的!” “最棒”這個詞幾乎成了我的口頭語,媽媽笑我說:“漢語裏形容優秀的詞很多,你為什麽衹會說‘棒’呢?” 我承認自己的漢語不是特別好,一旦不能用準確的詞彙來形容時,“最棒!”就是我最合適不過的口頭禪。我認為它代表着優秀、堅強、勇敢,是最出色的,而我,就是立志要成為一個最棒的人。 我生性直爽、坦誠,心裏藏不住事,一旦發現自己或別人錯了,就必須要指出,也一定要改正。我很堅強,同時又非常敏感,但並不脆弱。我喜歡創新,而且喜歡給自己定目標,决定做什麽事就必須做完。堅持自己的原則,從不逢迎附和,別人很難影響我。 另外我做事有條理、有計劃、有韌勁,把事情的時間和順序安排的非常好,這恐怕也是我能夠取得一點成績的原因之一。 媽媽常說是“天養我”。為了進行文化交流,爸爸、媽媽經常在匈牙利、美國和中國之間來回奔波,很難經常照顧我,我要想好好學習,就衹能靠自己努力。在孤立無援的陌生環境中,我衹能靠自己的勇氣來戰勝膽怯。 我認為聰明和愚蠢之間衹有一層窗紙的距離,關鍵就看你是否努力,是否方法正確。有了這兩點,就好像握着一把鑰匙,衹要找對地方,進去後路就會很直,很順利。 我學會在每個生活的細節註意別人的感受,處處為人着想。比如說,在某種場合下,如果我以一門大部分人都聽不懂的語言發表言論,那就是對人不尊重,而應該用大部分人都明白的語言,否則不禮貌。還有一點就是尊重長輩,比如跟媽媽在一起時,哪怕身邊全是美國同學,我也一定會說中文,否則會冷落媽媽,不尊重媽媽。 我出生、成長在一個中國傳統文化氣氛濃郁的家庭,有一雙特殊的父母,有一段特殊的成長經歷,思想成熟,敢於嚮一切睏難挑戰。我從小接受的是歐洲嚴格的禮儀教育,後來又在美國接受自由教育的熏陶,三種文化的浸染對我的一生有着積極正面的影響。我感謝這些經歷和體驗,因為有了它們,讓我可以迅速地成長。 我熱衷於各種社會公益活動,我認為一個最棒的人肯定要有一顆博大的愛心。 我手上常常戴着一些皮筋,上面有英文字母,國內的孩子竟以為這是我吃麥當勞時得到的禮物,我知道後很生氣,因為他們把這個看得很輕鬆,卻不瞭解我手上的每根皮筋背後都有一個沉重的故事,都有一個含義,它們是我給肝癌、白血病病人捐助時的紀念品。 在高中的學生會時,作為主席,我經常會帶着大傢用紙紮玫瑰花,作成一束花去賣,把得來的錢拿去捐助給疾病協會。每捐助一次,就會得到一個手圈作為紀念。我戴着手圈不是想顯擺,提醒別人註意自己做了很多的社會工作,而是一種呼籲。我希望媒體、傢長,學校以及所有人都往積極的方面引導孩子,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讓他們多參加志願行動,為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提供服務。 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沒飯吃,沒地方睡,更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裏?比起他們,我們已經很幸福了,所以我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再回報社會。


A record Beijing girl studying in Europe and America experienced autobiography. A little story in the book she describes the pressure by European and American education and reflection when.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海南出版社
第1節:自序第2節:我獲得了美國總統奬第3節:傢世淵源第4節:我和萊娜多“采蘑菇”
第5節:挨打第6節:第一次出席國慶招待會第7節:見到總統爺爺第8節:第一次演戲
第9節:第一次打高爾夫第10節:申奧失敗後榮爺爺的淚水第11節:即將見到李肇星伯伯第12節:每個人都代表國傢形象
第13節:停車!去看看小“崽兒”第14節:說服基辛格支持中國奧運第15節:給加利爺爺的信(1)第16節:給加利爺爺的信(2)
第17節:在國內高中的學習生活第18節:解剖一隻懷孕的死貓第19節:我為祖國爭回三塊土地第20節:鋼琴往事(1)
第21節:鋼琴往事(2)第22節:拖着降落傘跑步第23節:查證教材的錯誤第24節:嚮教育局寫信反映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