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商企 笑着離開惠普   》 第1節:初次進入惠普      高建華 Gao Jianhua

在從計劃經濟步入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很多東西都發生了變化,我們必須不斷做出改變,才能適應這個迅速變化的世界,但在所做的改變中,更需要我們的觀念改變,但改變觀念是一件比較睏難的事兒,要慢慢來。纍了,就歇會兒,讀讀《笑着離開惠普》吧,你會於豁然開朗中解開你的心結,輕鬆地面對你所遇到的管理難題。
第1節:初次進入惠普 第一章 第一部分 發現惠普 1.初次進入惠普 1982年大學畢業後,我沒有按照事先的設想回到山東,而是在北京留校當了老師,因為那時候師資匱乏,我們這些本科生一畢業就不得不擔任助教,教起了與我們年齡相仿(有些年齡比我們還大)的大學生,繼續享受着學校的氛圍,過着既舒適又簡樸的生活。 幾個學期過後,對這種輕鬆又缺乏挑戰的工作漸漸地失去了興趣,總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會虛度了年華。因為在大學當老師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我就開始學習英語,學習經濟學和管理學的一些知識。 為了檢驗自己學習的結果,我從1985年開始去參加一些公司的招聘考試。當時並沒有想好要去哪裏,衹不過想看一下自己學習的知識與外面公司的要求有多大差距。 因為當初最熱門的工作是外貿公司和一些涉外機構,所以我就把目光投嚮了那些機構,可是當我筆試過關後參加面試的時候纔發現,我學的英文根本用不上,衹會寫、會背,真正要說的時候卻張不開嘴,於是我開始聽英文廣播。 1985年6月20日,中國惠普成立了,不久就在報紙上刊登了招聘員工的廣告,於是我就報了名,並於同年9月參加了筆試,因為那一次是招聘工程師,是把英文和技術結合在一起的考卷,所以我很容易地順利過關了,之後就開始了幾次面試。 以今天人們的眼光來看,去外企是不需要猶豫的,甚至很多人削尖了腦袋想進外企,但是那個時候並沒有什麽人願意去外企,因為當時跨國公司在中國並沒有什麽名氣,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惠普公司,而且在外資企業工作畢竟不是鐵飯碗,隨時可能被解雇,很多東西都是未知數,要冒很大的風險,況且那時候外企的工資並不高,基本上沒有什麽特別的吸引力。 記得當時學校的很多老師和領導都勸我要想好了,出去了可就回不來了,在學校工作畢竟是穩定的職業,而且每年有兩個假期,要論單位時間的收入,並不比跨國公司低。那時在學校每月收入80元,但是我們一周衹需要上6個小時的課,而在跨國公司每周工作40小時,每月收入150多元。這樣算的話,在學校工作收入還要高一些,而且其他時間都是自由的。在很多人心目中,給資本傢打工可不是鬧着玩的,這可是關係到前途命運的大事。 為了獲得應聘成功,我在去惠普參加面試前做了精心的準備,把可能問到的所有問題統統列出來,然後想好答案後用英文寫出來,接着就是反復練習,直到可以流利地用口語表達為止。另外,我找到了很多參考書,希望多瞭解一些惠普公司的情況,並有幸買到了一本名為《追求卓越》的書,書上對惠普的兩位創始人和惠普公司的管理贊譽有加,使我更堅定了加入惠普的信心,而其中一位市場開發工程師的故事給我印象特別深刻,讓我覺得做這樣一名市場開發工程師非常自豪。 我的精心準備換來了成功,兩個月之後,中國惠普通知我基本上决定錄取我了,但是公司這邊還要辦一些手續,要我耐心等待,可是一等就是幾個月,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直到1986年2月份,惠普纔通知我內部手續辦完了,還有一道手續,即到學校來看一下我的檔案就可以發錄取通知書了。1986年3月,我終於等到了期待已久的錄取通知書。在學校辦完了離職手續後,學校派車把我送到了中國惠普當時的員工宿舍,從此開始了我的惠普生涯。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纔是好士兵”,作為一名普通員工,不要好高騖遠,應當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 2.選人就如同是選鑽石 進入惠普之後,我纔逐漸地瞭解到,惠普特別重視選拔人才的工作,並在人才的招聘和選拔方面凝練了獨到的原則和嚴密的制度。 可以說,選人是各級管理者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視的工作。很多公司老總常說,我沒有功夫去面試應聘者,一年要招那麽多人,我哪有時間去做這些事情,讓人力資源部門去做好了,因為我太忙了。其實,一個人說自己沒有時間,是因為他不重視某件事情,當他不重視或者不願意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就會找各種各樣的藉口去推托;而當他重視某件事情的時候,他的時間自然就安排出來了。儘管很多管理者經常把“以人為本”挂在嘴上,但是一到關鍵時刻就拋到腦後去了。 惠普一直認為:優秀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産,一傢公司要想持續健康地發展,在選拔人才方面必須下大力氣。所以,與許多公司不同,惠普的管理層總是把招聘人這件事排在所有事務之前,把選拔人才當作頭等大事,不但重視,甚至渴望發現人才。 我的前任上司、中國惠普總裁孫振耀曾把招聘新員工比喻為去挑選一件珍貴的物品。以前,在公司規模還不是很大的時候,他都要親自與新員工面談,後來公司規模大了,時間上不允許了,不可能每個新員工都要通過他這一關,但招聘經理級的員工和關鍵崗位的員工時,都少不了要和他面談這一環節。有一次在瀋陽,一個應聘銷售人員的人對孫振耀親自面試自己感到大惑不解,他說:“我衹是應聘一個小小的sales(銷售員),用得着堂堂的中國區總裁親自出馬嗎?” 然而,孫振耀卻不這麽看,他的解釋是:“如果你要去買一件非常珍貴的東西,你會托付別人去買嗎?比如說一顆鑽石,它的價值可能是你一輩子的積蓄,你肯定會自己親自去挑選。”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惠普各級管理人員都要拿出足夠的時間參與面試,因為這是管理者最重要的一項工作。管理者不僅要面試本部門招聘的員工,還要作為面試小組成員參與其他部門招聘新員工的面試工作。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商務印書館
第1節:初次進入惠普第2節:標準化的招聘流程第3節:一旦被人揭發就完蛋了第4節:為什麽值得你自豪
第5節:員工是公司的優質資産第6節:員工成長之路第7節:管理者必須按時完成第8節:想做到什麽職位
第9節:德纔兼備,德為先第10節:站在公司的角度看問題第11節:不能一個人說了算第12節:領導藝術與人才培養
第13節:管理者的角色第14節:管理者的美德第15節:管理者的才能第16節:管理者懂得如何發問
第17節:管理者要從本色演員第18節:奉承和假話第19節:領導者要學會照鏡子第20節:員工主動離職不是背叛
第21節:公司可以辭退一個人第22節:慎重實施末位淘汰第23節:衡量的尺度不準確第24節:提倡忠誠不提倡奉獻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