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培训 無須諱言的職場生存法則:公司名利場   》 第1節:為什麽叫"公司名利場"?(1)      俞雷 Yu Lei

混跡於職場十多年,做過員工,做過領導,也做過老闆們的幕後師爺,多重角色讓作者能從不同角度觀察這個既大又小的空間:以史為鑒,“從宋代的官僚體係看組織管理”,探究“崇禎式的領導危機”;以人為本,分析“畜牲公司和最佳雇主的差異”,調侃虛有其表的CEO;由表及裏,看透“年會:一場名利的夜宴”…… 行文或風趣調侃,或深刻解析,從管理的角度探究人性,從人性的角度思考管理的方向。讓職場現出它的本質,讓管理更有的放矢,讓我們一起感受樂趣與苦悶同在的公司名利場上的是是非非。
第1節:為什麽叫"公司名利場"?(1) 為什麽叫"公司名利場"? 對"名利"二字太史公早有過精確的描寫:"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出來工作,說到底,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衹有生活過得好了,才能去追求更高層次的東西,這一點,馬斯洛早就說得很明白了。 我在聽一些老闆給新進員工訓話的時候,他們講的那些發展的大道理(我姑且不說他們是"畫大餅"吧),總是讓我暗覺好笑。這些員工的確也會被這些大道理說得一時熱血沸騰,但轉念想想,口袋還是癟的,別說是理想,恐怕想活得更舒服一點都難。大學生現在的初就業薪水據說已經降到了1 500元,別說要在大城市生活,恐怕在一般的城市,租房、水電、交通、吃飯之後,幾乎也就是一個城市貧民了。你怪他們跳槽又有什麽用?每個人都有選擇更好生活的權利。 當然,衹說大學剛畢業的新人也不是我的本意,這本書不是就業指南。但馬斯洛認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上,人所追求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歸根結底,還是"名利"二字。事實上私利是我們必須嚴肅面對的一個話題,也正是對私利的追求促進了市場經濟的發展。沒有私利,很多商業規則是無法達成的。 《鏡花緣》裏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君子國的一個買東西的人和一個賣東西的人發生了爭吵,原因居然是買的人嫌便宜,賣的人嫌貴。來自唐朝這個商品經濟發達的朝代的人,對這樣的事情當然是嘆為觀止,認為是和諧社會典範,但這樣的例子也衹能發生在《鏡花緣》中,現實中這種沒有任何私利作為底綫的討價還價,是不可能有最終的解决方案的。私利看似可惡,但卻是商業社會之所以存在的一個基礎。 我們現今的管理,幾乎也有着這種"鏡花緣"的影子。這種管理,造成了企業內部假話、空話連篇,官僚化嚴重,好端端的一個企業,剛剛做到一定的規模,看起來倒更像個衙門。 這種情況的出現,那些偽善的管理"思想"的推波助瀾可謂起着重要的作用。為了獲得團購訂單,也為了迎合雇主單方面的一相情願,一大堆的偽管理書籍就這樣被製造出來了,《把信送給加西亞》、《沒有任何藉口》、《與公司共命運》……這些書無一不單純宣揚雇主單方面的利益,利用文字來給單純的員工洗腦。但遺憾的是,雇傭行為本身就是商業社會交易的一部分,不顧他人利益的最終結果便是交易的解除。這些蒙人的東西,註定是管理的倒退和庸俗化。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信出版社
第1節:為什麽叫"公司名利場"?(1)第2節:為什麽叫"公司名利場"?(2)第3節:職場:縮小的名利場(1)
第4節:職場:縮小的名利場(2)第5節:稱謂的暗喻(1)第6節:稱謂的暗喻(2)
第7節:稱謂的暗喻(3)第8節:年終奬面面觀(1)第9節:年終奬面面觀(2)
第10節:年會:名利的夜宴(1)第11節:年會:名利的夜宴(2)第12節:年會:名利的夜宴(3)
第13節:走近公司政治(1)第14節:走近公司政治(2)第15節:30歲的躑躅 (1)
第16節:30歲的躑躅 (2)第17節:30歲的躑躅 (3)第18節:來電驚魂話獵頭(1)
第19節:來電驚魂話獵頭(2)第20節:來電驚魂話獵頭(3)第21節:利益管(1)
第22節:利益管(2)第23節:"畜生公司"和"最佳雇主"的差異(1)第24節:"畜生公司"和"最佳雇主"的差異(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