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励志感悟 》 二十几岁决定人的一生 》
第1节:序言
Zheng Yun
二十几岁的生命,活力四射,生机勃勃;二十几岁的人生,充满机遇,富有变化。二十几岁,面临着人生诸多角色的变化,面临着许多选择。二十几岁无疑会决定人的一生。本书旨在指导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活出自己,活出心情,处理好二十几岁时人生应该重点面对的问题。让你在品味生活的艰辛、困苦、压力的同时,拥有良好的处事心态。使你的人生在追求完整和完美的过程中熠熠发光。
第1节:序言
序言
我们在少年时,还可以"为赋新词强说愁",但当你活到二十多岁,不论是自己的心理,还是外围环境都慢慢产生了量与质的变化。一个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已经逐步完成由青涩少年到成熟人生的过渡,把握梦想,主宰自己的前程,是目前"活着"最重要的事。
年近八旬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寻找人生的快乐。"
今天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更注重个性的体验,不必再把自己的人生概括在某一句话里。但是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生的意义在于它正面的内容,比如成功与富裕,比如自由与爱情,追求人生的美好是切实可行而且无可厚非的一件事。
年轻人成长,要坚韧、勤奋、自信……这些都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素质,其间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耕耘才有收获,这是世间不变的真理。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年轻人往往会迷失在"奋斗"的海洋里,形成一种必须经历忧患才能成功,必须经历漫长的艰苦奋斗才能成才的错觉。
事实上,这种观念与成功的现实意义并不合拍。
其一,一个社会尚且以文明、富裕为发展方向,对个人来说,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好的物质享受同样无罪。而且这种欲望,在适宜的条件下就可以转化为奋斗的动力,激发我们的信心和创造力。
其二,成功就是你对自己目标的达成,它不必再承载过多人为的附加意义。经历了艰辛苦难后采摘的果子固然甘甜,但在顺境中所得也具备同等的味道,这并没有让你投机取巧的意思。美国著名牧师内德·兰赛姆,在94岁临终时留下这样一句遗言:"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上将有一半的人成为伟人。"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他的思想认识和人生态度,如果可以重新活一次,他以成熟的、经历了社会检验的阅历重新选择人生,必然会少走不少弯路。同样,年轻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如果能早一些认识现实,消解身上的生涩、偏执和意气,成功就会来得更顺畅一些。
这中间最为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对世俗的认识与理解。很多人在二十几岁时涉世,受了许多挫折,吞咽了许多苦果之后,才逐步看清了现实的真实面目,明白了自己的得失与方向。但是在这几年或十几年的历练中,他们已经消磨了最初的激情与锐气,失去无数不可复得的大好机会。
对于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对压力、选择、金钱、人脉等现实问题认识得越早、越明确,就越可以稳妥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历程。林肯曾经说过:"智慧可以帮助我们,让我们不必用烫伤自己的方法去体验火的炙热;也可以让我们在陷阱面前适时止步,做出明智的选择。"所以,我们在这本书里所讲述的观念,不仅仅是对能力与信念的激励,对年轻人,同时也是一种睿智的提携。
一个人在二十几岁时的行止见识,将决定他一生的高度。
编著者
2007年12月1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Source】中国纺织出版社 |
|
|
第1节:序言 | 第2节:认清现实的压力,重视生存的能力(1) | 第3节:认清现实的压力,重视生存的能力(2) | 第4节:人生的痛苦在于对世俗认识太晚(1) | 第5节:人生的痛苦在于对世俗认识太晚(2) | 第6节:世俗就是三十几岁时领悟到的现实(1) | 第7节:世俗就是三十几岁时领悟到的现实(2) | 第8节:追求权利与金钱,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1) | 第9节:追求权利与金钱,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2) | 第10节:承认庸俗,找到人生的解法(1) | 第11节:承认庸俗,找到人生的解法(2) | 第12节:不要过于清高,现实需要脚踏实地(1) | 第13节:不要过于清高,现实需要脚踏实地(2) | 第14节:不要过于清高,现实需要脚踏实地(3) | 第15节:准确定位,用自己的特长求发展(1) | 第16节:准确定位,用自己的特长求发展(2) | 第17节:安于现状,生活只会是一潭死水(1) | 第18节:安于现状,生活只会是一潭死水(2) | 第19节:做出一种判断,人生的路需要自己选择(1) | 第20节:做出一种判断,人生的路需要自己选择(2) | 第21节:选择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1) | 第22节:选择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2) | 第23节:选择突破,勇于尝试新的体验(1) | 第24节:选择突破,勇于尝试新的体验(2) | |
| No. I [II] Pag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