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家庭 》 美国家庭生活历险: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
第1节:引子(1)
莎拉·邦焦尔尼 Shala Bang Giorni
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想试试看,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和创造力,能不能不靠中国--这个全世界经济增长最迅速的国家--过日子。本书按时间顺序记录了这场有趣又充满挫折的冒险,向你讲述了庞大的全球经济中一个个发人深省、乐趣十足的生活片段,也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幅清晰图片,并从小人物的角度做了精彩阐释。本书不仅展现了中国这个制造业巨人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美国人的生活,还强调了全球化的现实,以及,更为重要的,世界经济将走向何方。
第1节:引子(1)
引子
2005年1月1日,全家开始了一场为期一年的抵制中国货运动。我们想试试看,不靠中国-这个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我们得用多大的意志力和创造力才能活下去,甚至于到底能不能活下去。我知道,为了加速经济发展,中国需要像我们这样的消费者,可我们也真的需要它吗?
当时,我们对日后将要面临的局面,委实毫无头绪。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电视机、DVD播放机、手机、鞋、衣服、灯具和运动器械生产地。全美进口的电视游戏和节日装饰用品,中国出产的大概占了95%;美国售卖的洋娃娃和填充布玩偶,基本上百分之百都产自中国-对像我们这样有年幼孩子的家庭,离开中国,简直太不方便了。
低工资、货币调控、政府补助,使得中国快速成长为世界日用品的头号生产地。一家中国工厂,只要有5万多名手脚麻利、精力充沛的员工,其产能之强,简直叫人觉得不可思议。由于中国的竞争,已经有200万美国人丢了工作,但面对中国销售来的产品,我们却还是克制不住要买的欲望。中美贸易逆差连续创下记录;到我家开始抵制行动的2005年,该数字增长了25%,达到了2016亿美元。
我们逃离"中国制造"的行动,以一连串的家庭琐事展开序幕。对我来说,抵制中国制造,意味着不断安抚我愤愤不平、想要造反的老公,外加屡次让小儿子的心愿落空。想买些诸如生日蜡烛和鞋子一类的寻常物件,也成了分外折磨人的事情。要是有什么东西坏了,立刻会引发小型危机。朋友和陌生人对我们的抵制行动看法多多,也乐意说出自己有什么样的想法。有些时候,抵制行动叫人头大,但更多的时候,它也很有趣。倒真被我料中了-这是一次历险。
此外,抵制行动还有些别的意义。多年来,我总是靠着一杯咖啡加一份《华尔街时报》,拉开美好一天的序幕。有关中国的报道,我总是认真阅读。身为一名商业记者,我总是竭尽全力,弄清自己写的报道反映了什么样的全球经济动向。可事实上,中国远在7000英里之外-太远了,看不到,也没感觉。抵制行动让我重新思考中国与我之间的距离。在死命把"中国"推出全家生活的过程中,我惊讶得眼珠子都快弹了出来-中国竟然已经靠得那么近了!
我开始把我在商业版上读到的"中国",跟我在生活里接触到的"中国"联系到一起。读到中国纺织品泛滥全美,我就冲进商场翻检货架,亲眼看看它到底是真是假-是现实,还是全民偏执。在杂志上看到沃尔玛说减少了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我立刻动身前往附近的沃尔玛超市做调查,指望能逮到这位零售商在说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似乎突然之间变得真切、亲近起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第1节:引子(1) | 第2节:引子(2) | 第3节:第1章 别了,吾爱(1) | 第4节:第1章 别了,吾爱(2) | 第5节:第1章 别了,吾爱(3) | 第6节:第1章 别了,吾爱(4) | 第7节:第1章 别了,吾爱(5) | 第8节:第1章 别了,吾爱(6) | 第9节:第1章 别了,吾爱(7) | 第10节:第1章 别了,吾爱(8) | 第11节:第1章 别了,吾爱(9) | 第12节:第1章 别了,吾爱(10) | 第13节:第1章 别了,吾爱(11) | 第14节:第1章 别了,吾爱(12) | 第15节:第1章 别了,吾爱(13) | 第16节:第1章 别了,吾爱(14) | 第17节:第1章 别了,吾爱(15) | 第18节:第2章 红鞋子(1) | 第19节:第2章 红鞋子(2) | 第20节:第2章 红鞋子(3) | 第21节:第2章 红鞋子(4) | 第22节:第2章 红鞋子(5) | 第23节:第2章 红鞋子(6) | 第24节:第2章 红鞋子(7)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