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培训 讓顧客鐘情一生的服務體驗:歡迎光臨   》 第1節:前言      丹尼·邁耶 Danny Meyer

本書是我對人生經歷的描述,講述自己如何進入餐飲業,如何從餐飲業學到了做生意和為人處世的道理。一路上,我學到的無價經驗、聽到的諄諄教導使我不再衹憑直覺,而是根據清晰的目標帶領大傢前進。在寫作此書時,我沒有做調研,沒有收集資料,也沒有采訪過別人,希望我的坦白不會破壞讀者的興致。你也許跟曾經的我一樣,認為我的職業不過是提供好的食物,然而,還有一種比食物更重要的東西。說到底,最有意義的是為人類創造積極嚮上的體驗和交往。做生意和處理人情世故一樣,重要的是帶給別人什麽樣的感受。這說起來輕鬆但做得可不那麽容易。
第1節:前言 前言 在過去的21年中,我已經開設並運作了五傢高級餐館,一個市區的燒烤店,一傢受人喜愛的爵士樂俱樂部,一處賣奶油凍、漢堡、熱狗的新式路邊小吃攤,三傢現代藝術館的咖啡館,一個提供多樣化定製餐飲服務的餐飲公司。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讓它們任何一個關門,但願我永遠不讓這種事發生。 我的生意頗受公衆的關註,時刻都在大傢的審視之下,也引來了專傢和非專業人士激情澎湃的評論。人們爭論自己最喜愛的餐館時,熱烈場面不亞於談論政治和宗教。如果想讓事業持久和繁榮,最好不要依賴一時的桂冠與榮譽。你每次擡頭看時,都會出現一個新的競爭者在拼命吸引公衆和媒體的目光與垂青,而公衆和媒體都是那麽孤註一擲地喜新厭舊。 然而,除了開餐館我什麽都不想做。我生來就是要親手創業的--註定是要尋找一種職業能將自己的快樂和熱情與別人分享。我渴望旅遊冒險,熱愛探奇美酒佳餚,這是推我進入餐飲業的第一動力。說實話,我覺得自己與其他企業傢一樣,不知道是否還有別的選擇,即便當初沒有想過進入餐飲業,這種職業可能也會主動找上門來。 多年以後,飯桌的快樂一直不斷地激發我在這樣的職業中前進。但是真正促使我每天起床去工作、真正激發我寫此書的,是我內心深信的東西--人人都有強烈的渴望,對別人熱情好客,同時也享受別人的熱情好客--這是遠遠超出餐飲業的東西。大多數嬰兒在出生的瞬間,都能收到人生的四樣禮物:註視、微笑、擁抱、食物。我們在一生中還能收到更多的禮物,但很少有什麽能超越這四種的。那種人生的"第一次"也許就是我們一生中得到的最純粹的"熱情好客的交流",所以不用奇怪,在此後的一生中,我們都渴求這樣的禮物。反正我是渴望的。 瞭解熱情好客的力量、渴望利用這種力量,這是我在餐飲業獲取成功的最大因素。我還領悟到一條特別重要的道理,就是要首先將熱情好客的精神惠及到為你工作的人或組織,然後纔是其他對生意有影響的人,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分別是:員工、顧客、社區、供應商、投資人。我將這種排序的哲學稱為"開明的熱情好客"。它與較傳統的商業模式正好背道而馳,但它是我們每一個决策、每一次成功的根基。 從一開始,人們就告訴我,選擇了餐飲業,是選擇了世界上最艱苦的職業。確實如此,餐飲業包含了各種各樣的變數。要成功,必須運用非凡的才能做一些事情:選址、談判、招聘、培訓、激發士氣、採購、做預算、設計菜品、製作、烹飪、試菜、定價、售賣、服務、營銷、招待。這一切的目的是為人們增添歡樂,供應可以安全消化的食物。而且,與其他製造商不同的是,你的商品被消費時,你也在場,可以實時看到顧客的反應。這可是錯綜復雜而又情緒多變的工作啊。 這並非一本典型的商業書,當然也不是刻板的教科書。我不希望被說教,也同樣不喜歡給別人一些盲目的建議。本書是我對人生經歷的描述,講述自己如何進入餐飲業,如何從餐飲業學到了做生意和為人處世的道理。一路上,我學到的無價經驗、聽到的諄諄教導使我不再衹憑直覺,而是根據清晰的目標帶領大傢前進。在寫作此書時,我沒有做調研,沒有收集資料,也沒有采訪過別人,希望我的坦白不會破壞讀者的興致。 你也許跟曾經的我一樣,認為我的職業不過是提供好的食物,然而,還有一種比食物更重要的東西。說到底,最有意義的是為人類創造積極嚮上的體驗和交往。做生意與處理人情世故一樣,重要的是帶給別人什麽樣的感受。這說起來輕鬆但做得可不那麽容易。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信出版社
第1節:前言第2節:序(1)第3節:序(2)第4節:第一堂課(1)
第5節:第一堂課(2)第6節:第一堂課(3)第7節:第一堂課(4)第8節:第一堂課(5)
第9節:第一堂課(6)第10節:第一堂課(7)第11節:第一堂課(8)第12節:第一堂課(9)
第13節:第一堂課(10)第14節:第一堂課(11)第15節:第一堂課(12)第16節:第一堂課(13)
第17節:初入餐飲業(1)第18節:初入餐飲業(2)第19節:初入餐飲業(3)第20節:初入餐飲業(4)
第21節:初入餐飲業(5)第22節:初入餐飲業(6)第23節:初入餐飲業(7)第24節:初入餐飲業(8)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