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平凡之中体悟真理:心生菩提树   》 第1节: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轨迹      智缘 Zhi Yuan

喧嚣的都市,紧张的生活,已经让人不堪重负。在凡尘世俗中,你需要停下脚步,聆听内心的声音,寻找内心的宁静。充满了淡雅清新气息的《心生菩提树》就是这样一本心灵小语。书中没有晦涩的言语,也没有深奥的道理,有的只是简单易懂的佛理故事带给人的人生启迪。翻开它,你所能感知到的是意犹未尽;阅读它,你会惊喜地发现,原来,在平实的文字背后还有着如此令人深思的哲理。可以说,这本书的主旨是让读者品尝到生活的本来滋味,从而拥有一个真实的人生。正如该书封面所说:“佛家小故事 人间大道理 心中烦恼事请读菩提语”。用心体会、用心感悟,你的生活将不再单调,你的世界将不再平凡。该书让你从平淡中发现真理,从繁忙中体味真实,让你发现生活的快乐与美好。
第1节: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轨迹 心生菩提树 第一章 超越心灵的束缚,用心选择自己的方向 第一章 超越心灵的束缚, 用心选择自己的方向 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轨迹 一天,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是歪歪扭扭,而禅师却插得整整齐齐,就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 弟子们感到很疑惑,就问禅师:“师父,你是怎么把禾苗插得那么直的?” 禅师笑着说:“其实很简单。你们在插秧的时候,眼睛要盯着一个东西,这样就能插直了。” 于是,弟子们卷起裤管,高高兴兴地插完了一排秧苗,可是这次插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弯曲的弧线。 这是怎么回事呢?弟子很是不解。于是,禅师问弟子道:“你们是否盯住了一样东西?” “是呀,我盯住了那边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一个大目标啊!”弟子们答道。 禅师笑着说:“水牛边吃草边走,而你在插秧苗时也跟着水牛移动,这怎么能插直呢?” 弟子们恍然大悟。这次,他们选定了远处的一棵大树。插完一看,插的秧果然都很直。 做事要选定目标,但如何选择目标,选择怎样的目标也是关键。要想把事做成,就要选择正确、合理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率地把事完成,实现既定的计划。 心生的意念不要过重 有一个年轻的小和尚,有一天在逛集市的时候,看见一位老人摆了个捞鱼的摊子。老人向有意捞鱼的人提供渔网,捞起来的鱼归捞鱼人所有。这个小和尚一时善心大发,他想:“我要把这些鱼都捞起来,全部放生。” 于是,小和尚蹲下去捞起鱼来,可是,他一连捞碎了三张网,连一条小鱼也没捞到。 小和尚见老人眯着眼看自己的狼狈相,心中似乎还在暗自窃笑,便不耐烦地说:“施主,你这网子做得太薄了,几乎一碰到水就破了,那些鱼又怎么能捞得起来呢?” 老人回答说:“小师父,看你也是个明白人,怎么也不懂呢?当你心生意念想捞起你想要的那么多鱼时,你考虑过你手中的渔网是否真的能够承受吗?追求不是件坏事,但是要完全了解你自己呀!” 小和尚不服气地说道:“可是我还是觉得你的网太薄,根本捞不起鱼。” “小师父,你还不懂得捞鱼的哲学吧!这和我们俗人所追求的事业、爱情、金钱都是一样的。当你沉迷于眼前目标的时候,你衡量过自己的实力吗?” 小和尚思考着,似乎明白了什么。 拥有远大的理想不是坏事,但若超出了自身的实际能力,就未免显得不合时宜了。合理定位,适时把握,才能稳妥地达到目标。 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由于他的人品很高,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生活方面的窍门。 有一次,当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高僧正从山谷里挑水。人们注意到,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高僧应该能够挑起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可是高僧为什么不把桶挑满呢? 他们不解地问:“高僧,这是什么道理?” 高僧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地不解了。 于是,高僧让他们中的一个人,重新从山谷里打了满满的两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看到这种情景,高僧说:“水洒了,不是还得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 众人问道:“那么请问高僧,具体该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高僧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看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高僧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意味着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就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少呢?” 高僧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众人若有所悟。 做事就是这样的道理,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目标,就能避免许多无谓的挫折。如果找不准底线,一味求多,可能就会适得其反。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新华出版社
第1节: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轨迹第2节:心志专一,事有所成
第3节:一切都在自己的手中第4节:要想认识世界,先要认识自己(1)
第5节:要想认识世界,先要认识自己(2)第6节:坚定清净的信心
第7节:不要等到一切结束时再去后悔人生的虚度(1)第8节:不要等到一切结束时再去后悔人生的虚度(2)
第9节:自己就是一把标尺第10节:与其祈求奇迹,不如创造奇迹
第11节: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1)第12节: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2)
第13节: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3)第14节:勇挑重担的勇气源于成熟的心智
第15节:心存一颗包容的心第16节:珍惜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第17节:放开心胸终能释然第18节:莫因外在得失影响心情
第19节:过去的一切就让它过去第20节:爱心可以战胜邪恶(1)
第21节:爱心可以战胜邪恶(2)第22节:莫因渺小而卑微
第23节:行人莫与路为仇第24节:心不乱才能成事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