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学 》 袋鼠妈妈教我如何长大:童话中的性教育 》
第1节:袋鼠家的两个儿童房(1)
蔺廉克 Lin Lianke
这本童话书以袋鼠一家为主,描绘作当护士的袋鼠妈妈和当心理学家的袋鼠爸爸是如何对待、处理三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性问题的:从对孩子们开始性别观念教育的“袋鼠家的两个儿童房”,到防止儿童性早熟的“抵制儿童‘Neoteny(性早熟)’俱乐部”……
第1节:袋鼠家的两个儿童房(1)
从社会角度看,这是一个家庭的成长史。
从家庭角度看,这是三个孩子对"性"的认识史。
袋鼠家的孩子们
家庭成员
袋鼠爸爸艾文森:心理学家。
袋鼠妈妈谭爱美:护士。
袋鼠大女儿艾菲:学生。
袋鼠二女儿艾曼:学生
袋鼠小儿子艾杰:学生。
一切为了孩子
金龟子
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
经常会有孩子问我:"你是从哪儿来的?"
"你知道我是从哪儿来的吗?"
"我为什么不能站着尿尿?"
…………
在确认自己性别、身体发育成熟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惑,孩子们真的能无师自通吗?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幸人格、不幸婚姻、不幸家庭的案例在我们身边大量大量地发生,它们又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启示呢?还能让我们的后代重蹈覆辙吗?
做父母的我们还能袖手旁观、闭口不谈、掩耳盗铃般地伪装着彷徨着吗?
面对孩子很直白又让我们觉得非常困窘尴尬的问题,我们是不是觉得很难应对?
《袋鼠家的孩子们》这本书巧妙地运用美丽的童话故事,让当心理学家的袋鼠爸爸和当护士的袋鼠妈妈有准备地应对着,应对着三个可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与性有关的问题。他们用温情的语言,巧妙地解答了袋鼠家的男孩子们女孩子们的各种疑惑。他们每一次都是轻松愉悦的、一点也没有感觉到尴尬。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非常值得所有做父母的好好学习学习。
信任孩子!关注孩子健康!一切为了孩子!
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2006年10月
性教育从家开始
卢勤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
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
一部生动的性教育读本!
一部温馨的家庭成长童话!
一种独特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
一种鲜活的、令家长欢欣鼓舞的观念!
这是我读完这部书稿后由衷发出来的赞叹。
接受一种理念,就是一种改变。正是理念的力量使《袋鼠家的孩子们》显得有点与众不同。这部关于父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童话,会让所有的父母遇到困窘难堪的问题时,不再束手无策。
书中精彩的见解与独特处理方式,巧妙地解决了父母和教师对孩子怎样进行性教育这一难题。作者在书中借用袋鼠爸爸和袋鼠妈妈的口吻,精心为他们和他们的孩子们设置了一个温馨的活动场景,并耐心地告诉孩子们如何面对性的种种问题。此创意非常精妙,含蓄地解决了"性教育"这一敏感话题在中国本土上推广的问题。而且全书以童话形式展现,语言简洁、优美、雅致、有趣。
这是一本具有深刻教育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好书。我在审读这部书稿时就觉得非常想获得一本这样的书,并且想推荐给那些在性教育中遇到困惑的父母和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们。我相信读者朋友打开这本书,也会爱不释手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西苑出版社 |
|
|
第1节:袋鼠家的两个儿童房(1) | 第2节:袋鼠家的两个儿童房(2) | 第3节:艾杰的问题 | 第4节:童话中的吻(1) | 第5节:童话中的吻(2) | 第6节:艾曼看到不该看的事 | 第7节:妈妈,你为什么和我不一样 | 第8节:幼儿园里的爱情(1) | 第9节:幼儿园里的爱情(2) | 第10节:抵制儿童"Neoteny"俱乐部 | 第11节:当发现孩子身体异常后 | 第12节:姐姐的花衣服(1) | 第13节:姐姐的花衣服(2) | 第14节:袋鼠家的安全法则 | 第15节:艾菲长大了(1) | 第16节:艾菲长大了(2) | 第17节:家庭聚会上的尴尬事(1) | 第18节:家庭聚会上的尴尬事(2) | 第19节:家庭聚会上的尴尬事(3) | 第20节:艾文森的疑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