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 》 来自城市名人们的问讯:他们都找旺忘望 》
第1节:序 一个为艺术存在的人
旺忘望 Wang Wangwang
从八十年代以来,旺忘望在国内平面设计界崭露头角。平面设计是什么?照香港的说法叫商业美术,象商标、海报、广告、书籍装帧都算,旺忘望的成就是从书籍装帧开始的,从本书后面的文章可以看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坛上重量级的作家,老中青的重要作品几乎都有被旺忘望设计过,他设计的作品也屡屡获得各种奖项,他也因此获得华人设计大师的称号,重要的是被设计者都非常满意。
第1节:序 一个为艺术存在的人
一个为艺术存在的人
黄珂
前年夏日的一个夜晚,家中只有我和旺忘望两个人。我们关了灯,在黑暗中,一边喝着威士忌,一边听音乐。听完小提琴家徐惟玲所赠的CD,又听马友友、王健的大提琴,还有音乐剧等,一直听到凌晨。我发现我们都喜欢古典浪漫主义作品。在聆听的过程中,我们俩有很多反应是一致的:听到激越之处,我们都会兴奋难耐;听到婉约动情时,我们又都会扼腕叹息。从那以后,我就把他视为知己,新搞到一张喜欢的唱片,也总是想着找他来一道分享。
早在1980年代,旺忘望就已经在平面设计界崭露头角了。
平面设计是什么?照国际的说法叫"商业美术",诸如商标、海报、广告、书籍装帧都包括在内。旺忘望的艺术生涯就是从书籍装帧开始的。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坛上的几乎所有重量级的作家都曾被旺忘望"设计"过,而且还都被"设计"得非常满意。但是每次向新结识的朋友做自我介绍时,他都不愿提起"书装"二字,只是淡淡地说自己是"搞平面设计"的,尤其是这两年,他连"平面设计"都不愿提了,只是强调他是个画家,是搞艺术的。
我想,旺忘望是越来越觉得书装、平面设计的领域都太小、太狭隘,而且都有一种听从感、附属感,盛不下他蓬勃的才情和炽热的创作力。
这两年他一直在拼命作画,几乎完全抛离了商业目的,只为寻找他心中的那种"纯粹"的艺术。他的作品让许多画家和评论家目瞪口呆--从创意到技法都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突破。因为他是跨界人才,所以可以超越绘画界本身的桎梏。
他还写诗,在各种诗歌刊物上发表。而在聚会中,他在酒后的朗诵,更是激情澎湃,常引得女粉丝尖叫。在我家中经常聚着中国的著名和非著名诗人,他们都把旺忘望当同道兄弟。
他专门购置一套专业级别的口琴,躲在工作室苦苦地练着,一有机会便要掏出来吹。在聚会上,他吹完圣歌吹情歌,还有布鲁斯、儿歌……简直是没完没了。
他还自摄自编了不少影像短片。一位中央电视台的编导在我家观摩完了旺忘望的短片后,仰天长叹:我们是搞技术的,人家才是搞艺术的。
他就像一座活跃的火山,渴望在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中找出自己的喷发口。
他就是这样一个为艺术存在的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江苏文艺出版社 |
|
|
第1节:序 一个为艺术存在的人 | 第2节:崔健来找旺忘望(1) | 第3节:崔健来找旺忘望(2) | 第4节:崔健来找旺忘望(3) | 第5节:张艺谋来找旺忘望 | 第6节:陈丹青来找旺忘望(1) | 第7节:陈丹青来找旺忘望(2) | 第8节:陈丹青来找旺忘望(3) | 第9节:栗宪庭来找旺忘望(1) | 第10节:栗宪庭来找旺忘望(2) | 第11节:孟京辉来找旺忘望(1) | 第12节:孟京辉来找旺忘望(2) | 第13节:孟京辉来找旺忘望(3) | 第14节:张元来找旺忘望(1) | 第15节:张元来找旺忘望(2) | 第16节:牟森来找旺忘望(1) | 第17节:牟森来找旺忘望(2) | 第18节:钱绍武来找旺忘望 | 第19节:三宝来找旺忘望 | 第20节:曾来德来找旺忘望 | 第21节:高氏兄弟来找旺忘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