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佛 Buddha   》 第1节:做真实的自己(代序)      季羡林 Ji Xianlin

本书为季羡林佛学研究精华自选本,最权威,最经典。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著述甚丰。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季羡林谈佛》,中华书局出版的《佛教十五题》,已在广大读者间引起强烈反响,本书结合这两部作品特点,由羡林先生亲自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丰富补充,使之成为一部较完整佛学著述汇编全本。
第1节:做真实的自己(代序) 做真实的自己(代序) 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总是难免的。连寿命比较短的人都无不如此,何况像我这样寿登耄耋的老人! 我们舞笔弄墨的所谓"文人",这种变化必然表现在文章中。到了老年,如果想出文集的话,怎样来处理这样一些思想感情前后有矛盾,甚至天翻地覆的矛盾的文章呢?这里就有两种办法。在过去,有一些文人,悔其少作,竭力掩盖自己幼年挂屁股帘的形象,尽量删削年轻时的文章,使自己成为一个一生一贯正确,思想感情总是前后一致的人。 我个人不赞成这种做法,认为这有点作伪的嫌疑。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 在我的散文和杂文中,我的思想感情前后矛盾的现象,是颇能找出一些来的。比如对中国社会某一个阶段的歌颂,对某一个人的崇拜与歌颂,在写作的当时,我是真诚的;后来感到一点失望,我也是真诚的。这些文章,我都毫不加以删改,统统保留下来。不管现在看起来是多么幼稚,甚至多么荒谬,我都不加掩饰,目的仍然是存真。 像我这样性格的一个人,我是颇有点自知之明的。我离一个社会活动家,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我本来希望像我的老师陈寅恪先生那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不求闻达,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又决不是不关心国家大事,决不是不爱国,那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然而阴差阳错,我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人。应景文章不能不写,写序也推脱不掉,"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会也不得不开。事与愿违,尘根难断,自己已垂垂老矣,改弦更张,只有俟诸来生了。 季羡林自选集·佛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本文是季羡林给《中国大百科全书》写的一个词条,编入本书时改为现标题。


This book is the essence of Buddhist Studies Ji choice of the most authoritative and most classic. Energize is a recognized international authority of Buddhism, Buddhism in his life devoted a lot of effort, writing is very rich. Contemporary China Publishing House, "Ji Tan Buddha", Zhonghua Book Company published "Buddhist fifth title," which has aroused strong repercussions among the readers, the book combines features of these two works by himself in the original Sin Lin added on the basis of wealth, making it a more complete compilation of all the Buddhist writings.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华艺出版社
第1节:做真实的自己(代序)
第2节:羡林按(1)
第3节:羡林按(2)
第4节:羡林按(3)
第5节:羡林按(4)
第6节:羡林按(5)
第7节:羡林按(6)
第8节:羡林按(7)
第9节:羡林按(8)
第10节:羡林按(9)
第11节:羡林按(10)
第12节:羡林按(11)
第13节:羡林按(12)
第14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1)
第15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2)
第16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3)
第17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4)
第18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5)
第19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6)
第20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7)
第21节:佛教的倒流佛教的倒流(1)
第22节:佛教的倒流佛教的倒流(2)
第23节:佛教的倒流佛教的倒流(3)
第24节:佛教的倒流佛教的倒流(4)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