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白两道 》 老少爷们儿拿起枪 》
评潮吧之《老少爷们拿起枪》
Chao Ba
面对凶狠残暴的侵略者,包括土匪和黑社会成员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意识到反抗是必须的。他们什么都没有,只能扯出红旗,拿起土枪。于是,一支由各色人等组成的草莽式武装,在与日寇的残酷斗争中应运而生,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从混沌的历史中走出来,使这个故事焕发出悲壮、复杂的传奇色彩。
评潮吧之《老少爷们拿起枪》
血性汉子们的舞蹈——评潮吧之《老少爷们拿起枪》
文:心不可瞒
文字是直指人心的东西,一个对文字敏感的人,遭遇一次好的文字,就是遭遇了一场内心的战争。
潮吧的这部小说《老少爷们拿起枪》,我感觉他是蘸着滚烫的血写就的,因为在字里行间你仿佛能看到哗哗流淌的血流,有殷红的血、混浊的血以及污秽的血。
本部小说,潮吧其实是在诠释一个古老的主题,即是“兄弟阋墙,共御外侮”。一群血性汉子在祖国遭受日本鬼子侵虐的当口,毅然抛却前嫌,携手杀敌,为我们献上了一出血性汉子们的舞蹈。
记得“天涯流氓写手”钟浩群曾经说过“写小说就像偷情,一个人一个偷法,反正能偷到手,能入得进,就是好汉。”还说过“我们不能老复制先人,要注入属于自己的灵魂与血液。”潮吧许是入了此道。本篇中,潮吧没有像传统文字工作者们,用高昂的笔调去颂扬爱国抗日的国共两党军队及百姓的抗日热情与轰轰烈烈的战况,而是另辟蹊径,挖掘出了一批并非贤良的“胡子”,在恩怨情仇中能抛却前嫌,共御外侮。在平稳的叙述中,让你能见识他们的变化与升华,血与火的惨烈场面又使你觉得特别的养眼。
小说主角朱七是一个孝子,敢爱敢恨带有匪气但又心存良善,是现实中大多人不会看好的一个臧否人物。他随堂哥朱老六和几个山东老乡来东北长白山挖“棒槌”(人参),因“不摸潮水”而一无所获,为生计入了熊定山的匪窝当了“胡子”,而当“熊窝”被抗日联军拔了时,他一念之差,受土匪孙铁子的蛊惑,与孙铁子、刘贵一起“别”了受伤的熊定山,抢夺、三分了熊的珠宝,临回山东又拐跑了把头陈大脖子的老婆。朱七本想用“别”熊定山的财宝在家置办几垧地,好好过起“地主”日子,他四哥的死、母亲的死以及日本鬼子的暴行,抗日的大气候和熊定山的回归,使他逐渐认识到他的良好愿望是那么的不切实际,从帮卫澄海“别”小日本抢我们的国宝到报母仇怒杀朱家营仓库的鬼子,朱七开了“尿性”(血性)复仇;从华清池除奸到计炸鬼子的水电站火药库,朱七成了一名坚强的抗日战士;从加入崂山游击队的首战荆条涧到勇炸笼山大桥,朱七变成了勇士;从智取“隆月丸”到血战霞沟峡谷,朱七终于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卫澄海、熊定山是潮吧着力打造的两个重量级人物,一正一邪花开两朵。两人虽都是“胡子”出身,身怀绝技勇猛善战,手下都有一帮追随的好汉。卫澄海从杀富济贫始到加入共产党组织的抗日游击队,走的是一条救国济民的路。熊定山则是地道的土匪形象,回到崂山加入了国民党的抗日游击队。二人以及两股势力虽则道路不同,然而,在抗日救国民族大义面前,又捐弃前嫌,在消灭日本鬼子的战斗中能不自觉的协同作战,展示了他们共御外侮的英雄一面。对二人的死,潮吧也分与了反差的悲悯,卫澄海血战日本英勇就义,熊定山追杀仇人孙铁子二人同归于尽,也算是为二人找到了归宿。
“卖大炕”的张金锭,是一个线索式的悲情人物,她虽钟情于朱七,却没能获得他的嫁娶,最终随了朱老六。当日本鬼逼迫他当众遭张九儿羞辱,她虽忍辱负重也怒其不争。
在好汉的刻画上,除了勇猛、刚强、无畏,也有点睛之笔。和尚郑沂的“神绳”与果敢;史青云的神枪;永乐的视死如归;丁铁匠的机智;彭福的夺命匕首;大马褂的开锁神技;左延彪的莽撞等等。
在其他人物塑造上,潮吧虽着墨不多,但都有血肉,代表了当时社会人物某些层面的形态。如朱老大的软弱迂腐;朱老六的与世无争到觉醒;唐明清的反水;孙铁子的狡诈奸猾;铁杆汉奸乔虾米的阴险;梁大鸭子的威虎作猖;卢天豹的有奶便是娘;刘三叔的卖身投靠……
《老少爷们拿起枪》在场景描画上紧扣人物动态,或凝练、或舒展、或浓墨重彩张弛有度。心里拓展上围绕人物经历变迁而斗转星移,使人物的变化升华有所依托,对朱七的心理刻画尤为突出。
最后,让我们为那些在抗战中英勇献身的老少爷们们默哀,向那些为中华民族杀日寇目呲尽裂的血性汉子们敬礼!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Source】重庆出版社 |
|
|
评潮吧之《老少爷们拿起枪》 | 读潮吧抗战小说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忍无可忍(上)(1) | 忍无可忍(上)(2) | 忍无可忍(上)(3) | 忍无可忍(上)(4) | 忍无可忍(上)(5) | 忍无可忍(上)(6) | 忍无可忍(上)(7) | 忍无可忍(上)(8) | 忍无可忍(上)(9) | 忍无可忍(上)(10) | 忍无可忍(上)(11) | 忍无可忍(上)(12) | 忍无可忍(上)(13) | 忍无可忍(上)(14) | 忍无可忍(上)(15) | 忍无可忍(上)(16) | 忍无可忍(上)(17) | 忍无可忍(上)(18) | 忍无可忍(上)(19) | 忍无可忍(上)(20) | |
| No. I [II] [III] [IV] [V] [VI] [VII] Pag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