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tiān huāng   》 guó mén qiǎo rán kāi ( 1)      jiàn míng He Jianming

破天荒:中国对外开放的划时代事件 书写中国对外开放第一要事。改革开放已30年。30年前,中国开放第一步,怎么迈出?邓小平如何拍板?胡耀邦为何震怒?这一切鲜有人知。《破天荒》正是以中国对外开放第一重要事件——以让“多国部队”到中国领海开采石油为主线,引出中国曾经经历的一段想来可笑而又极其严峻的真实历史,揭秘30年前中国对外开放惊心动魄历程。解密中央高层,为何选择海洋开发作为开放前哨,揭示普通百姓在这个过程中的不解与困惑,以及当时中国各阶层、不同观念与不同意识的碰撞。
一、国门悄然开启(1) 这一年的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他第一次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概念,提出了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为国家的四个现代化服务的号召,使中国知识界沉浸在欢呼“科学的春天”即将到来的喜庆心情之中。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拥抱这个春天吧!”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这样欢呼道。 这一年这一月的26日。那天北京的天气还带着几分寒意,然而春天的气息已经悄悄在树枝梢头舒眉展目,那沉睡了一冬的绿芽正顽强地向外伸出鲜嫩的生命和美丽的颜色。 这一天下午3时许,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的华灯齐亮,格外灿烂。 3时30分。中国共产党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与中国共产党副主席叶剑英元帅并排进入大厅,他们的身后依次是李先念、汪东兴和政治局委员、国务院领导聂荣臻、乌兰夫、王震、耿飚、谷牧、倪志福、余秋里、吴德、陈锡联、方毅、张廷发、康世恩、陈慕华、陈永贵等。 之前几分钟坐等在大厅内的秦文彩与石油部的几位同事,见中央领导入场,连忙起身鼓掌。秦文彩还看到了他比较熟悉的国家计委的顾明、段云副主任和经委的袁宝华,国防工办的洪学智将军也来了。如此阵营,说明中国的最高层将要酝酿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秦文彩的内心一阵激动,全身暖流顿时涌动。作为一名石油战线的老兵、共和国首次出访美国这个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石油公司代表团”副团长兼秘书长的他,秦文彩的意识里闪出一个强烈的意愿:自己将要见证中国即将诞生的一个伟大事件…… 要知道,1978年时的中国人眼里,美帝国主义代表的仍然是世界上最“可恶的敌人”!红色中国现在竟然与这“可恶的敌人”开始接触并进行某种交流——与其说交流还不如说“交易”。对,交易!与帝国主义做交易,就意味着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背叛!那个时候在一般中国人眼里和意识中,就是这个样。现在,秦文彩已经迈出了“背叛”的第一步,下一步将如何走,决策权由中央最高层来确定。 秦文彩和石油部的人故此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今天这个会,因为只有出席今天这个会的人才能决定中国下一步如何与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打交道的方向。 “石油部的同志都到了?”主持人华国锋在询问。 康世恩立即将目光投向秦文彩他们就座的位置,然后回答说:“都到了。” “好。现在开会吧。”华国锋将头转向左右的叶剑英元帅和李先念,以征求的目光询问两位与他一起决策粉碎“四人帮”的革命元老。 叶帅和先念同志几乎看不到任何表情地点了点头。 “今天的会议主要是有一个重要问题请政治局、国务院同志讨论一下。”华国锋说完这话,便把石油部前几天向中央提交的报告上的相关建议讲了一遍,然后说,“这个问题不涉及主权问题,原则上可以定下来,可以下决心搞。”接着,华国锋把目光投向了石油部的几位负责人,说:“先请石油部的同志谈谈‘中国石油公司代表团’访美的情况,然后我们讨论研究下一步的对策。” 秦文彩和其他几位石油人顿时个个直起身板,振作精神。他们心里都明白:今天,他们说是来汇报访美情况,倒不如说是代表百万中国石油人来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新的战斗号令!这一刻,秦文彩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瞟了一眼坐在身边的刚刚在全国五届人大会议上新任命的部长宋振明……他们是老战友了,都是1952年响应毛泽东号召全体转业到石油战线的人民解放军第57师的“石油师”人。宋振明部长比秦文彩小一岁,集体转业时秦文彩是57师政治部保卫科长,宋是三团代政委。 秦文彩的目光继续移动——年轻部长的旁边是石油部常务副部长孙敬文,他的资历比秦文彩和宋振明都要老,人家是老红军出身。再往前移,坐在孙敬文身边的是李人俊,同样是位“老石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石油部副部长、现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石油部这天参加会议的还有闵豫、李天相,两位都是发现大庆等油田的重要功臣,他们与秦文彩一样,此次会议后不久,都当了石油部副部长。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hòuyīzhānghuí >>   


【zīliàoláiyuán】zuò jiā chū bǎn shè
guó mén qiǎo rán kāi ( 1)guó mén qiǎo rán kāi ( 2)guó mén qiǎo rán kāi ( 3)
guó mén qiǎo rán kāi ( 4)guó mén qiǎo rán kāi ( 5)guó mén qiǎo rán kāi ( 6)
guó mén qiǎo rán kāi ( 7)guó mén qiǎo rán kāi ( 8)èr wān de hǎi fēng( 1)
èr wān de hǎi fēng( 2)èr wān de hǎi fēng( 3)èr wān de hǎi fēng( 4)
èr wān de hǎi fēng( 5)èr wān de hǎi fēng( 6)èr wān de hǎi fēng( 7)
èr wān de hǎi fēng( 8)èr wān de hǎi fēng( 9)èr wān de hǎi fēng( 10)
èr wān de hǎi fēng( 11)èr wān de hǎi fēng( 12)sānběi jīng bǎi xìng jīng ( 1)
sānběi jīng bǎi xìng jīng ( 2)sānběi jīng bǎi xìng jīng ( 3)sānběi jīng bǎi xìng jīng ( 4)
dì   I   [II]   [III]   yè

pínglú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