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 dǐng CEO shāng dào zhēn jīng yún shì shuō   》 1 jié yán (1)      zhū Zhu Fu

任何一个企业家的成功,都需要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换尔言之,他一定是不断地否定别人的反对意见,坚持自己独特的观点,才能够真正走向大成功。在中国企业家群像里,马云就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第1节:序言(1) 序言 任何一个企业家的成功,都需要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换而言之,他一定是不断地否定别人的反对意见,坚持自己独特的观点,才能够真正走到大成功。在中国企业家群像里,马云就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这,是促使我们决定将马云收录进“中经企业管理”系列图书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马云在不同场合的讲话和演讲激情、幽默,精彩语句闪现其间,带给听者的不仅有听觉上的冲击,更有智慧和灵感的碰撞。这,也是我们决定将马云放到显微镜下进行分析研究的又一起因。 互联网在公司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正确看待互联网的意义?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为公司的赢利目标服务?相信读者们能从马云的话语中得到很多启迪。这,是我们决定在此时期选择马云作为中国企业家范例的一个重要契机。 2007年11月6日,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日子,阿里巴巴B2B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了! 在震荡成为股市主旋律的背景下,阿里巴巴旗开得胜,开盘价较发行价上涨了122%,一举成为中国互联网界首家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公司。其筹集到了16?9亿美元,超过2004年Google上市的融资额16?5亿美元,创下了全球互联网融资额的新纪录。 阿里巴巴B2B公司上市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标志着全球资本市场对马云1999年首创的中国B2B模式的认可,也让世界第一次见识到了中国人原创的互联网公司的伟大力量。而这一点无疑是现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最看重的。在此之前,世人印象中的中国互联网一直缺乏创意,基本以引入为主,例如我们熟知的新浪、搜狐、网易是模仿雅虎之类而诞生的,炙手可热的百度也是从美国引入的,唯有阿里巴巴是在传统产业的土壤上酝酿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商业模式。 追溯过往,无论是对于阿里巴巴还是马云本人,这一路走来,个中滋味,可谓一言难尽。 1995年,当马云投身互联网并到处推销他的“中国黄页”时,曾被当成骗子;1999年,当别人青睐门户网站,而他却独自鼓捣B2B模式时,又被称为疯子;而当他说要在5年内把阿里巴巴做成世界前十名时,更是被定义为狂人。今天,阿里巴巴已经进入了世界互联网前五强之列,而马云又提出了新的目标,就是要将阿里巴巴做成世界第一,做成一个能活102年的企业,这回再没有人说他狂妄自大了。 马云曾自嘲是“骑在盲虎背上的盲人”,因为他对科技一窍不通,但是他精通“外行领导内行”的道理,在8年时间里将资本额五十万元人民币的小企业,变为市值逾200亿美元的大企业,马云也因此被评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人物之一。 马云是金庸迷,他崇拜《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曾以“风清扬”作为自己的笔名,并将公司的会议室命名为“光明顶”;把核心技术研究项目组起名为“达摩院”;阿里巴巴价值观的六大真言,也被统称为“六脉神剑”。而在互联网这个江湖里,被称为“网络狂徒”的他,将风清扬的出手无招运用得出神入化。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到淘宝网、支付宝、阿里软件、中国雅虎,从B2B到C2C到搜索引擎的拓展,他的每一次出招都令人费解。直到迷雾消散,他的真正目的才最终水落石出。这就是马云对商业模式的独特理解,秘而不宣,等到人们意识到时,游戏已经结束了。 这样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人,在2005年收购了雅虎中国,如今统管着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阿里软件及网络分销网站阿里妈妈,个个都能独当一面,构筑了一个阿里巴巴系的网络帝国。 即便是像日本软银总裁孙正义那样苛刻的投资家对马云也是青睐有加。孙正义曾这样评价马云:“我在选择投资对象的时候,看中的并不是对方有多少钱、多少人手,而是看企业领导者的‘气质’,比如我当初在马云身上就看到和杨致远类似的‘气质’。” 让我们从以下这些马云式的话语中探寻这个被称为“中国互联网之父”人的商道智慧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hòuyīzhānghuí >>   


【zīliàoláiyuán】zhōng guó jīng chū bǎn shè
1 jié yán (1) 2 jié yán (2)
3 jié zhāng yǒng fàng (1) 4 jié zhāng yǒng fàng (2)
5 jié zhāng yǒng fàng (3) 6 jié 'èr zhāng tiān xià méi yòu nán zuò de shēng (1)
7 jié 'èr zhāng tiān xià méi yòu nán zuò de shēng (2) 8 jié 'èr zhāng tiān xià méi yòu nán zuò de shēng (3)
9 jié 'èr zhāng tiān xià méi yòu nán zuò de shēng (4) 10 jié sān zhāng B2B shí dài (1)
11 jié sān zhāng B2B shí dài (2) 12 jié sān zhāng B2B shí dài (3)
13 jié sān zhāng B2B shí dài (4) 14 jié sān zhāng B2B shí dài (5)
15 jié sān zhāng B2B shí dài (6) 16 jié sān zhāng B2B shí dài (7)
17 jié sān zhāng B2B shí dài (8) 18 jié sān zhāng B2B shí dài (9)
19 jié sān zhāng B2B shí dài (10) 20 jié sān zhāng B2B shí dài (11)
21 jié sān zhāng B2B shí dài (12) 22 jié zhāng wǎng luò zhǐ shì gōng (1)
23 jié zhāng wǎng luò zhǐ shì gōng (2) 24 jié zhāng wǎng luò zhǐ shì gōng (3)
dì   I   [II]   [III]   yè

pínglú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