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商企 tòu shì zhī míng jiā xīng shuāijiā zhàn zhēng   》 1 jiédǎo - zhì men de jiā (1)      lán · dēng Grant Gordon    nài jié 'ěr · 'ěr sēn Nigel Gordon

达斯勒家族、沃森家族、福特家族……家族企业经过残酷的家族战争的洗礼后,为何依然能笑傲江湖?U-Haul、古琦家族……原本兴盛中的家族帝国,为何竟成为各派瓜分利益的战场?这一切可在英国伦敦商学院学者格兰特•戈登、奈杰尔•尼科尔森撰著的《家族战争》中找到答案。《家族战争》中收录了包括古琦、福特、沃森、雷石东、健力士在内的著名家庭的故事,揭露家族企业的惊人内幕,讲述了小小的内部纷争是如何威胁一个企业的生存。据称,为写作该书,戈登和尼科尔森两位作者对全球24家知名家族企业的历史进行了研究,包括欧洲的健力士酿酒公司、帕塔克食品公司、古琦时尚集团、伊盖姆酒庄和美国的IBM电脑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等。
第1节:导读-致我们的家族企业(1) 导读 致我们的家族企业 --美国《纽约观察者报》专文推荐 人们通常认为企业与生活的其他方面是相互分离的,因此,家族企业的广泛程度最初着实让人们大吃一惊。但是,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份名单:福特、沃尔玛、吉百利、保时捷、米其林、三星、宜家、宝马、路易威登……它们都是由家族成员创立、控制并世代经营的公司。一项统计结果表明,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它们占GDP的比重也达到了三分之二。这些家族企业中有些是世界巨头,例如在荣登全球500强的企业中,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实质上都是家族所有或受家族控制的。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许多企业,甚至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以家族公司起家的,家族的基因深深地融入了企业文化之中。因此,从一开始,这种家族动能在企业中就非常重要。的确,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家族与家族企业之间具有惊人的密切关系。好的家族企业能够反映出"家族性"的优点- 一个相互信任、忠诚、开诚布公的集体,没有官僚作风和死板的法则,从而能够保证讨论的真诚与决策的迅速。但是另一方面,不好的家族企业常常反映出令人心寒的一面:激烈的嫉妒和角逐、互相诋毁、恋母情结的冲突等,这些无疑会让机能失调的家族如同地狱一般。即使在一些较大规模的公司中,企业业务也不是由课本上那些理性计算结果和公式所决定的,决定的因素往往是无法预期的,有时甚至是由异常激烈的家族矛盾所左右的。这种家族关系在书中有明确的体现。 本书的作者是伦敦商学院的奈杰尔·尼科尔森(Nigel Nicholson)教授和格兰特·戈登(Grant Gordon),后者是英国餐饮界某著名企业的第五代子孙。两位作者对全球24家知名企业的历史进行了研究,包括欧洲的健力士酿酒公司、帕塔克食品公司、古琦时尚集团、伊盖姆酒庄和美国的IBM电脑公司、盖洛葡萄酒公司、蒙达维葡萄酒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等等。书中分析阐述了20世纪最耸人听闻的企业争斗,总结了冲突产生的根源,并向参与经营家族企业的人士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书中的故事引人入胜。在古琦、盖洛和美国U-Haul等家族企业的故事中,均涉及家族所遭受的巨大伤害,甚至还有谋杀。当然,企业业务也因此受到了不利影响,但是往往并没有达到令其崩溃的程度。在一些案例中,企业名称与品牌比家族本身具有更大的弹性(如健力士酿酒公司、伊盖姆酒庄)。还有很少的几个案例,如印度信实集团,后来得以从伤害中恢复过来,重整旗鼓。 虽然按照托尔斯泰的说法,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我们可以很快发现家族企业中所普遍存在的相似的不幸。许多家族企业的创始人本来都是伟大的创造者,但由于他们缺乏自省和自律精神,往往变成了家族企业中强有力的破坏者。他们一方面在公司业务运作上表现出杰出的决断力,另一方面在培育子女的能力上表现得极差-最受宠的孩子执掌公司,这种毁灭性的行为世代重复着。此外,众多家族公司无法顺利地承继更迭,与家族企业管理者(数目巨大)没有立下遗嘱就告别人世有关。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是企业管理者一种对死亡的否定,也是不情愿看到孩子长大成人,足以挑战他们地位的表现。诚然,家族企业成员之间忠诚与熟悉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另一面则是因褊狭造成的隔绝性,这常常表现在阻碍甚至反对来自外界的意见。上述公司中,为其不断加剧的问题寻求过外界意见的少之又少,即使征求了意见,也没有多少人会采纳。 当然,并不是所有家族企业都闭关自守或者变得错乱不堪,本文开篇中列举的那些企业运作经营都很不错。从发展进化的角度来看,家族是一个有力且成功的团体,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在家族和企业中,正如作者所言,关键是要意识到"基因政治"的优点和缺点,同时根据这些特点来建立制约和平衡的体系。

    何晓智 biānyì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hòuyīzhānghuí >>   


【zīliàoláiyuán】nán hǎi chū bǎn gōng
1 jiédǎo - zhì men de jiā (1) 2 jiédǎo - zhì men de jiā (2) 3 jiéjiā zhàn zhēng (1)
4 jiéjiā zhàn zhēng (2) 5 jié xiǎng -- jiā zhàn zhēng de gēn yuán (1) 6 jié xiǎng -- jiā zhàn zhēng de gēn yuán (2)
7 jié xiǎng -- jiā zhàn zhēng de gēn yuán (3) 8 jié xiǎng -- jiā zhàn zhēng de gēn yuán (4) 9 jié xiǎng -- jiā zhàn zhēng de gēn yuán (5)
10 jié xiǎng -- jiā zhàn zhēng de gēn yuán (6) 11 jié xiǎng -- jiā zhàn zhēng de gēn yuán (7) 12 jié xiǎng -- jiā zhàn zhēng de gēn yuán (8)
13 jié xiǎng -- jiā zhàn zhēng de gēn yuán (9) 14 jié xiǎng -- jiā zhàn zhēng de gēn yuán (10) 15 jié xiǎng -- jiā zhàn zhēng de gēn yuán (11)
16 jié xiǎng -- jiā zhàn zhēng de gēn yuán (12) 17 jiéxiōng fǎn (1) 18 jiéxiōng fǎn (2)
19 jiéxiōng fǎn (3) 20 jiéxiōng fǎn (4) 21 jiéxiōng fǎn (5)
22 jiéxiōng fǎn (6) 23 jiéxiōng fǎn (7) 24 jiéxiōng fǎn (8)
dì   I   [II]   [III]   [IV]   yè

pínglú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