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商企 jiě fāng guǎn běn yuánlán guǎn   》 1 jiéláo rénquán běn guǎn (1)      féng chéng píng Feng Chengping    gěng yún Geng Yun

蓝色管理"八个维度",代表从人性认识出发的八方面管理思想,然各种不同的管理思想之间实无高下之分、优劣之别。八个不同的管理维度虽然是一种历时性的发展脉络,但是新的管理思想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前期管理思想的否定,如在现代军队管理之中,权本管理仍然是一种常用的管理方式。换言之,不同的管理环境,需要我们有侧重性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这里,我们纵以管理思想,横以人性假设,纵横交错,希冀用人性诠释管理学,用管理学管窥人性。
第1节:劳力人:权本管理(1) 第一章 劳力人:权本管理 权本管理建立在劳力人假设的基础上。劳力人假设把被管理者看作"劳力者",也就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和工具,而管理者则是专门发号施令的"劳心者"。 权本管理以权力为权威的根本来源,偏爱秩序、威严;以执行命令为管理的主要方式,强调服从、规范;以严格的制度作为实现目标的保障,推崇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引 言 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思想根基,有什么样的人性假设,就会诞生什么样的管理理论,这是一个基本规律。因为人类对自己的本性,即对人性的认识有一个从粗浅、模糊、简单到深入、准确和复杂的过程,人性假设理论也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 在人类的早期管理实践中,也就是古典管理理论产生之前的时代,我们还谈不上有什么系统的人性假设理论,有的仅仅是些零散的、经验的、隐性的观念。在那个时代,人们,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自己,都认为人有贵贱之界、上下之别和贤愚之分。贵者、在上者和贤者就应该统治贱者、在下者和愚者,这是天经地义的。反映到管理上,这种观念认为,被管理者只是实现管理目标的工具,除了强制和压力,他们不需要任何激励,只需被动地接受管理者的命令即可。我们借用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学说,将这种人性认识称之为"劳力人"假设。 孟子说,"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其意思是,达官贵人的工作不同于贩夫走卒,贵人动脑子,下人卖力气。动脑子的统治别人,卖力气的被人统治。被统治者供养别人,统治者被别人供养,这是天下公理。 那个时代的人认为,人分三六九等,各人应根据其地位、智慧和能力,安守本分,各司其职,如此,社会才能实现进步与和谐。那些贵人,由于天资聪颖,品格贤达,他们的工作应该是从事思考、指挥和管理,而那些下作之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就应该从事体力劳动,接受贵人统治。显然,这些"小人"心智愚昧,能力低劣,没有主动性,没有独立人格,只是"大人"实现其管理目标的工具而已,"小人"必须服从"大人"的统治和管理,这是社会分工的需要。 权本管理就是这样一种基于劳力人假设的管理模式,它偏爱秩序、威严,强调"惟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尊卑等级观念,主张权力高于一切,唯权是从,唯权是尊。权本管理认为权力是提高效率、达成管理目标的主要工具,强调权力控制、忽视激励机制是它区别于其他管理模式的根本特征。老沃森时代的IBM和各国黑社会组织是权本管理模式在黑白两道上的典型体现。 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把劳心者和劳力者联系起来的是一种命令--服从关系,即权力节制关系。一方面,若没有权力,劳心者只是光杆司令,无人去执行他的意志和计划,纵有经天纬地之谋,也无法变为现实,终成空想。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权力对劳力者进行有效地组织,劳力者也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人再多,也终归是一盘散沙而已,不可能做成任何事情,因为他们缺乏一颗头脑给他们指出前进的方向,也缺乏一个防止这些乌合之众偏离目标的机制。 因此,在权本管理模式中,为了保障权力的有序而高效地运转,被视为乌合之众的劳力者必须被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而劳心者的权力也必须是合法授予,并依职权行使,即权力应受到制度约束;为了有效达成组织目标,还应使组织中的个人养成对权力应有的敬畏和服从的习惯,这要求权力启动后必须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最后,管理者还应正确认识权力的两面性,以防陷入权力崇拜的泥潭。 1.权力为本--管理学中的马基亚维利主义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是意大利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其代表作《君主论》主要研究的是,君主在充满背叛和权谋的环境中,如何得到权力,抓住权力,以及运用权力。他主张,君主为证明自己权力的合法性,可伪称自己的统治权源于上帝,在必要时,用继承权为自己辩护。他提出,君主必须强而有力,执行铁腕政策。这种权力理论遂被称为马基亚维利主义。由于希特勒、墨索里尼等都声称信仰马基亚维利主义,它也为这些不肖信徒所累,变得名声不佳,被曲解成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强权至上主义。本书对此正本清源,从正面角度借用马基亚维利主义这一概念,来阐述权本管理的权力主张,即权力之于管理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 --权力之源 罗素指出:"权力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动因,是一切人类多种欲求的本源。"事实上,人对权力的追求是无限的。唐太宗弑兄杀弟,汉武帝临终杀太子生母都是为了成就帝业的权力稳定。人类是天生的群居性动物,人作为个体注定要生活在群体之中。因此,人类的任何有意识的行为,归根结底是集体行为或组织行为。一群人为一个共同的任务、目标聚合在一起,自然形成了某种形式的权力结构,有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划分,有了命令和服从关系。权力来源于组织。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权力是对地位或资源的拥有,或者说,是个人或组织影响决策的能力。权力可以消除组织的混乱,使得组织有序运行。可以说,正是人类的管理和协调的需要产生了权力。因而,权力是一切组织存在和运行的基本因素,没有权力的管理是不可想象的,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公共管理,均如此。 在管理中,权力往往是指职位性权力即职权,但也不尽然,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人,比如领导的秘书,虽然没有什么正式职务,却掌握了很大的权力。这就涉及到组织内的权力来源。 在组织内部,处于不同层级的管理者的权力来源是有明显差别的。高层管理者的权力主要来源于正式的职位、所控制的资源、对决策动议和决策信息的控制以及居于组织核心的地位。与一般的印象恰恰相反,底层员工往往掌握了丰富的权力来源,包括专业技能、个人努力、信息操纵、客观位置等,比如高级管理者的秘书就是一个典型。与高层领导和底层员工有着明确的权力来源不同的是,中层领导者往往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受制于组织结构设计和高层领导者的个人偏好,他们的权力来源是模糊不清的。中层领导者没有权力或者权力授受不清晰,将抑制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缺乏效率、谨小慎微、独裁专断、照章办事,不利于组织的运行和发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hòuyīzhānghuí >>   


【zīliàoláiyuán】dōng fāng chū bǎn shè
1 jiéláo rénquán běn guǎn (1) 2 jiéláo rénquán běn guǎn (2) 3 jiéláo rénquán běn guǎn (3) 4 jiéláo rénquán běn guǎn (4)
5 jiéláo rénquán běn guǎn (5) 6 jiéláo rénquán běn guǎn (6) 7 jiéláo rénquán běn guǎn (7) 8 jiéjīng rén běn guǎn (1)
9 jiéjīng rén běn guǎn (2) 10 jiéjīng rén běn guǎn (3) 11 jiéjīng rén běn guǎn (4) 12 jiéjīng rén běn guǎn (5)
13 jiéjīng rén běn guǎn (6) 14 jiéjīng rén běn guǎn (7) 15 jiéjīng rén běn guǎn (8) 16 jiéshè huì rénrén guǎn (1)
17 jiéshè huì rénrén guǎn (2) 18 jiéshè huì rénrén guǎn (3) 19 jiéshè huì rénrén guǎn (4) 20 jiéshè huì rénrén guǎn (5)
21 jié dòng réndòng guǎn (1) 22 jié dòng réndòng guǎn (2) 23 jié dòng réndòng guǎn (3) 24 jié dòng réndòng guǎn (4)
dì   I   [II]   yè

pínglú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