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商企 shāng de dàn shēngyíng zài huá   》 1 jié níng huá jīng yàn de shì (1)      liú shì yīng Liu Shiying    féng zhì Feng Chi

在中国,年产值上亿元的村庄屈指可数,而华西村的产值却高达400亿元,这不能不说是区域经济的奇迹。即使作为企业集团,华西集团的产值也远远超过国内许多行业的龙头企业,这样一个从农业走向现代化工业的商业奇迹,究竟如何诞生?华西村的经济传奇背后,究竟隐藏着那些秘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华西凭借什么机遇和自身条件发展至今?本书一方面从管理、机制、人才等角度横向分析了华西村发展的内部优势,另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脉络上描写了华西村领导者和创业者如何成就这样一个乡镇经济奇迹。
第1节:厉以宁序 华西经验的启示(1) 厉以宁序 华西经验的启示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华西村都是中国区域经济中别具特色的一面旗帜。华西村年产值居然超450亿元,资源并无突出优势的华西村能取得如此突出的经济成就,不能不让人们感到震惊。改革开放30年来华西村是公认的先进集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之下,华西是一个参与平等市场竞争的经济实体,但能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做强做大,很值得研究,而已有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不仅如此,华西实际上是一个小社会,华西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实现了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实现了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公正,并在经济发展中坚持科学发展观。 经济管理的要义是什么?不就是科学配置资源,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么?如果国内有更多的村像华西一样,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就好解决了。从这点上说,华西经验给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发展树立了标杆,至少是标杆之一。 华西是乡镇经济的成功的范例。华西村乡镇经济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五个阶段,1979~1983年是开始发展阶段,1984~1988年是高速增长阶段,1989~1991年是整顿提高阶段,1992~1996年的全面改革与发展阶段,从1997年到现在是创新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华西村不仅冲上去了,而且站住了。华西村始终以超前的思想和步伐引领乡镇经济从起步走向发展、由变革走向扩张,并且最终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和乡镇经济发展的标杆之一。其中有很多东西浓缩了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智慧结晶,也成为我们研究新农村建设和新型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目前,收入差距拉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一个突出问题。理论界也在不断进行探讨。最近两年出现了一种解释,说我国贫富差别的增大,主要是因为强调效率的缘故,我觉得这种解释是片面的。华西的成功就是一个有力的反证。在过去30年里,华西村的确十分强调效率,但又坚持共同富裕和公平。强调效率,关注公平,这正是华西经验的要点。 上世纪后期,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曾指出效率和平等不可能同时实现。如果把收入平等看成是平等或公平的同义语,那么奥肯的观点不是没有道理的。然而,平等或公平绝不等同于收入平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贫富差距拉开了,这并不等于实现了效率,就丢了平等。要知道,人们的收入同人们提供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有关,同人们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有关,所以收入就会有差距,只要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行了。应当指出,华西村把握住了问题的核心。他们不搞"大锅饭",实现了效率,也不搞"独吃饭",实现了平等。他们搞了一种"劳、资、需"相结合的分配机制,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实际上是结合华西村的实际而进行的试验,他们对各种分配机制进行了聚合,扬长避短,激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既能实现效率,又能规避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问题。实践证明了这种试验的成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hòuyīzhānghuí >>   


【zīliàoláiyuán】zhōng xìn chū bǎn shè
1 jié níng huá jīng yàn de shì (1) 2 jié níng huá jīng yàn de shì (2)
3 jié níng huá jīng yàn de shì (3) 4 jiéyáng wěi guāng huá kào shénme
5 jiéài fēng huá cuǐ càn de míng zhū 6 jiézuò zhě zhè shì shì zhǔ mùdì (1)
7 jiézuò zhě zhè shì shì zhǔ mùdì (2) 8 jiézuò zhě zhè shì shì zhǔ mùdì (3)
9 jiézuò zhě zhè shì shì zhǔ mùdì (4) 10 jié zhāng jīng tàn de huá xiàn xiàng (1)
11 jié zhāng jīng tàn de huá xiàn xiàng (2) 12 jié zhāng jīng tàn de huá xiàn xiàng (3)
13 jié zhāng jīng tàn de huá xiàn xiàng (4) 14 jié zhāng jīng tàn de huá xiàn xiàng (5)
15 jié zhāng jīng tàn de huá xiàn xiàng (6) 16 jié zhāng jīng tàn de huá xiàn xiàng (7)
17 jié zhāng jīng tàn de huá xiàn xiàng (8) 18 jié zhāng jīng tàn de huá xiàn xiàng (9)
19 jié zhāng jīng tàn de huá xiàn xiàng (10) 20 jié 'èr zhāng yíng zhī dào cūn zhuāng de " zhōng yāng chǔlǐ "(1)
21 jié 'èr zhāng yíng zhī dào cūn zhuāng de " zhōng yāng chǔlǐ "(2) 22 jié 'èr zhāng yíng zhī dào cūn zhuāng de " zhōng yāng chǔlǐ "(3)
23 jié 'èr zhāng yíng zhī dào cūn zhuāng de " zhōng yāng chǔlǐ "(4) 24 jié 'èr zhāng yíng zhī dào cūn zhuāng de " zhōng yāng chǔlǐ "(5)
dì   I   [II]   [III]   yè

pínglú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