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票 zhèng zài jiàng lín de wēi jīn róng fēng bào shǐ bēng kuì   》 1 jié zhāng bēng kuì huò zhàn zhēng de zhēn xiāng (1)      xiǎo péng Li Xiaopeng

市场经济自诞生以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与之如影随形。每一次的经济危机,都是弱肉强食的战场,危机过后,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无论对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如此。1929至1932年的经济危机最终将人类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确立了美国在西方国家的领袖地位;70年代的石油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在节能技术方面走在前列的日本则借此机会迅速崛起,并对美国构成威胁。而1989年的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则标志着这种威胁的结束;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终结了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奇迹,彻底丧失了与“中国制造”竞争的能力,扛住了风暴袭击的中国迅速成长为世界工厂……
第1节:第一章 大崩溃:“货币战争”的真相(1) 第一章 大崩溃:“货币战争”的真相 金融战争与“阴谋论” 美国次贷危机、能源价格暴涨、粮食短缺再加上亚洲地区新一轮的股市泡沫的终结,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经济大崩溃。当然,它也可能最后被证明只是有惊无险。但无论怎样,这种可怕的前景预期已经足以让很多人感到恐慌。 一想到“崩溃”,人们似乎只会把它和经济停滞、大规模失业、生活水平下降、无数人的财富被洗劫一空等黯淡的前景联系起来。一个国家如果出现经济崩溃或者股市崩盘,那么它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无疑将会遭到很大的打击。但很少有人会想到,一个经济崩溃的国家,完全可能利用自己的崩溃去洗劫其他国家的财富。这其间的奥妙,就在于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效率的高低。 约翰·戈登在他那本不朽的著作《伟大的博弈》中这样评价美国历史上的几次大崩溃: “尽管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中的衰退令人痛苦,但它自有益处。其中之一,就是那些等不及看到美国经济复苏的欧洲投资者开始大量抛售手中持有的美国证券。” “1873年到1879年(的经济崩溃中),欧洲人手中的美国证券资产总值下降了6亿美元,单单铁路证券一项就减少了2.51亿美元。这虽然进一步加剧了华尔街证券市场价格的下跌,但实际上增加了美国人的财富。当欧洲人出资修建美国铁路时,美国建成自己的交通大动脉,而欧洲人持有这些铁路的证券,他们本来可以获得这些证券的利息和其他收益。但在这些利息和收益兑现之前,欧洲人就在华尔街上把这些证券卖掉了,而美国人以比原来低得多的价格把这些证券有买到了手,结果,美国人既修成了铁路,又拥有了这些证券。” “可是当美国经济巨大的发动机重新运转起来的时候,欧洲投资者又会回来重新购买美国证券。” 就这样,通过一轮又一轮自导自演的经济危机,美国人高价卖出他们的财产,然后又以极低的价格买回来。1929的那次历史上最著名的经济崩溃是最先从美国开始的,但最后却引发了欧洲各国的自相惨杀――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场战争中,欧洲被彻底摧毁,丧失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人却大发战争横财,一举成为全球头号强国,至今依然。 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经过数十年的高速成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过度自信的日本人以市场最高价购买了诸如洛克菲勒中心这样的美国标志性地产,以致美国人惊呼“日本人正在买下整个美国”。但在随后到来的经济崩溃中,日本人又不得不以极低的价格将这些财产卖给了美国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hòuyīzhānghuí >>   


【zīliàoláiyuán】běi jīng yóu diàn xué chū bǎn shè
1 jié zhāng bēng kuì:“ huò zhàn zhēngde zhēn xiāng (1) 2 jié zhāng bēng kuì:“ huò zhàn zhēngde zhēn xiāng (2)
3 jié zhāng bēng kuì:“ huò zhàn zhēngde zhēn xiāng (3) 4 jié zhāng bēng kuì:“ huò zhàn zhēngde zhēn xiāng (4)
5 jié zhāng bēng kuì:“ huò zhàn zhēngde zhēn xiāng (5) 6 jié zhāng bēng kuì:“ huò zhàn zhēngde zhēn xiāng (6)
7 jié zhāng bēng kuì:“ huò zhàn zhēngde zhēn xiāng (7) 8 jié zhāng bēng kuì:“ huò zhàn zhēngde zhēn xiāng (8)
9 jié zhāng bēng kuì:“ huò zhàn zhēngde zhēn xiāng (9) 10 jié 'èr zhāng xuè lán jīn xiāng tóu cháo de shì (1)
11 jié 'èr zhāng xuè lán jīn xiāng tóu cháo de shì (2) 12 jié 'èr zhāng xuè lán jīn xiāng tóu cháo de shì (3)
13 jié 'èr zhāng xuè lán jīn xiāng tóu cháo de shì (4) 14 jié 'èr zhāng xuè lán jīn xiāng tóu cháo de shì (5)
15 jié 'èr zhāng xuè lán jīn xiāng tóu cháo de shì (6) 16 jié 'èr zhāng xuè lán jīn xiāng tóu cháo de shì (7)
17 jié sān zhāngkōng tóu zhǎng shì zhǐrán shāo de 1929(1) 18 jié sān zhāngkōng tóu zhǎng shì zhǐrán shāo de 1929(2)
19 jié sān zhāngkōng tóu zhǎng shì zhǐrán shāo de 1929(3) 20 jié sān zhāngkōng tóu zhǎng shì zhǐrán shāo de 1929(4)
21 jié sān zhāngkōng tóu zhǎng shì zhǐrán shāo de 1929(5) 22 jié sān zhāngkōng tóu zhǎng shì zhǐrán shāo de 1929(6)
23 jié sān zhāngkōng tóu zhǎng shì zhǐrán shāo de 1929(7) 24 jié sān zhāngkōng tóu zhǎng shì zhǐrán shāo de 1929(8)
dì   I   [II]   yè

pínglú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