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chéng jiù de jūn fēng fànlǐyuè rén shēng   》 1 jiélǐyuè rén shēng qián yán      péng lín Peng Lin

本书通过梳理中华礼乐文明的发展过程,介绍了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内容,参照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和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在结合作者自身数十年的礼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力图纠正当代人对传统礼仪的傲慢与偏见,论述了正确继承和创建中华礼仪规范对于唤醒民族文化自觉和重塑民族形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1节:礼乐人生前言 礼乐人生前言 中华是礼仪之邦,中华传统是礼乐文化,这曾经作为一种常识,印入每一位华人的心田。 中国古代礼学有三部经典:《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它们是中华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研究礼学不能不从这里起步。 我与传统礼学结缘,始于做研究生的年代,业师赵奉生(讳光贤)先生指定我以《周礼》的成书年代为主题做博士论文。《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自来以古奥难读而著称。但在三读之后,发现它既有丰富的治国理念,也不乏周密的管理措施。清代著名学者孙诒让赞美它是从黄帝、颛顼,直到周武王的八代典制精华之集粹,绝非溢美之词。历代学者每每用“体大思精”这四个字来评价它。这是一个博大的世界。 毕业后,我开始研究《仪礼》,它是以人生礼仪为主的先秦仪轨的集锦,一共有十七篇。所谓人生礼仪,是指从成年、结婚,一直到丧葬、祭祀的许多礼仪。除此之外,还有某些国与国之间的外交礼仪以及一些贵族的礼仪。人的一生涵泳在礼乐之中,揖让周旋,诗歌唱和,变化气质,涵养德性,其乐融融。这是一个典雅的世界。 之后,我又开始研究《礼记》,这是孔门七十子探讨礼学思想的文集,一共有四十九篇。书中既有对礼义的阐发,又有对礼节的点评;既有对人生的感悟,又有对道的体味。说理雄辩,论道精微,而且多睿语与警句,美不胜收。书中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典故,抚今追昔,令人遐思万端。这是一个深邃的世界。 “三礼”之学,历来以繁难著称,研究者不绝如缕,寥若晨星。从我研究《周礼》开始,就进入了一种近乎孤寂的氛围。我被周围的师友告知:这是一门冷学问,而且注定不可能成为“显学”。媒体也偶尔会出现关于“三礼”之学可能要成为“绝学”的感叹。这对于我个人而言并没有什么关系。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书的欲望源于自身的精神需求,只要自己觉得心安理得,再寂寞的学问也是可以做得下去的。但是,“三礼”的妙旨奥蕴、儒家的高超智慧不能成为大众的财富,则是全社会的莫大损失。我每每扼腕长叹:这是何等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长久的疏离之后,礼乐文化正在淡出人们的记忆,虽然耳熟能详,却是依稀仿佛,不知所云。礼乐文化是怎么来的?它的学理又是怎样的?礼乐文化对于人的成长能有什么裨益?它与现代社会能否兼容?这些重要的问题,似乎很少有人理会。 正在山穷水尽之时,2008年北京奥运申办成功,使得礼学的境遇出现重大转机。由于政府把“人文奥运”作为北京奥运的三大目标之一,于是,举国上下都开始关注公众的文明程度。人们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现:大众层面礼仪文明的缺失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随着北京奥运的日益临近,人们无不为这一现状感到焦虑,进而意识到要呼唤中华礼仪文明。这应了一句古话,叫做“天不灭斯文”!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之下,我应一些媒体和学校、机关之邀,就中华礼乐文化的主题做讲演。听众的反应之热烈令我深受感动。但我深知,这并不是我的演讲有多高的水准,而是礼乐文化自身的魅力所致。我由此看到了礼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的社会需求。 其实,我们无论是否举办北京奥运,中华礼仪文明都是要振兴的,因为它既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也是我们未来的文明标志。北京奥运的历史功绩之一是给了全国人民回归中华礼仪文明的契机,并且给了我们强大的动力。中华民族的崛起,是中华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同时崛起,是物质和精神的同时发皇,也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伟大复兴。而每一位有志于修身进德、勉为君子的公民,尤其是青年朋友,都可以从礼乐文化中得到智慧和启迪。这就是本书试图告诉读者朋友的。 彭林 2006年3月2日于清华园寓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hòuyīzhānghuí >>   


【zīliàoláiyuán】zhōng huá shū
1 jiélǐyuè rén shēng qián yán 2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1) 3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2)
4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3) 5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4) 6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5)
7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6) 8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7) 9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8)
10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9) 11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10) 12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11)
13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12) 14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13) 15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14)
16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15) 17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16) 18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17)
19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18) 20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19) 21 jiélǐyuè yuán diǎn jūn rén shēng (20)
22 jiélǐyuè wén huà rén wén yǎng (1) 23 jiélǐyuè wén huà rén wén yǎng (2) 24 jiélǐyuè wén huà rén wén yǎng (3)
dì   I   [II]   [III]   yè

pínglú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