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de qīn zhāng hèn shuǐ   》 1 jié yán      zhāng Zhang Wu

张恨水的一生,像一部绚丽多彩的传奇,读起来令人敬佩,令人惊奇,令人扼腕,也令人叹息。在他生活的七十多年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经历了清王朝、辛亥革命、北洋政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中国各个历史阶段,这巨大的社会变迁,又和他坎坷漂泊的一生紧紧地交织在一起。
第1节:序言 序言我在整理、拜读先父张恨水先生这几十张照片的时候,真是百感交集,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搅合在一起,涌进了心头,尝到的是甘蜜?抑或是辛涩?实在难以分辨。如烟的往事,又让我沉浸在父母关怀的呵护中,似乎有一个暖暖的熨斗,熨平了我心上的所有皱折,是那样的慈爱和温馨! 父亲生在清末的1895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第二年,既是内忧外患的多事之秋,又是中国社会大动荡的转型期。他的幼年和少年是生活在典型的封建社会,而他的青、壮年又经历了辛亥革命,建立民国和北 洋军阀的内战及北伐战争,他的中年则是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锤炼,他的老年又是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中,他的晚年,却赶上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他跨越了两个世纪,经历了数次的改朝换代,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史,一部传奇。 父亲生在江西,他的童年、少年时代,都是在那里渡过的,偶尔回到故乡潜山县小住,时间却不长。 江西虽然是富庶的江南水乡,文风极盛,民情纯朴,但不像江浙那样得风气之先,而是比较闭塞、保守的地方。清末,照相术刚刚从西方传来,在江西那样传统的内地,我不知道有没有照相馆,就是有,可能也是少之又少,照一张相可能是极昂贵的,所以我从没有看到过父亲童年时代的相片,但我似乎在刚回到北平时,在箱底里见过一张父亲梳辫子时的相片。 祖父去世得早,父亲过早地担起了负责家庭的重担,17岁之后,都是奔波在崎岖坎坷的求生之路上,哪里会有心情去照相?抗日战争,他又带我们颠沛流离到四川,生活在山村里,据我记忆所及,在那8年的抗战岁月里,我家的生活非常清贫,父母及我们,在那几年间从没有照过一张相,没有一张留影,让现代的人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 由于战乱,父亲年轻时的照片,大部散失,所剩不多。而损失惨重的,则还是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按照那时的标准,这些照片都是名副其实、地地道道的“四旧”,是“破”的对象,所以在亲友处的父亲照片,当然“在劫难逃”,损失殆尽。留在我处的这几十张照片,就成了“海内孤本”,绝无仅有的了。父亲的百十本遗作和这些照片,就成了他留给我们的惟一财富,真正应了父亲自己的诗句:“手泽无多惟纸笔。”为了保存这些书和照片,免得被红卫兵一网打尽,我把它们藏进一只行李袋里,上面放些衣物,我和行李袋从此形影不离,我到哪里,它也跟到哪里,它和我共同下放到北京郊区的“五七”干校,又和我共同栖身在地震棚里,这样身不离袋,袋不离身地过了10年,可说“漏网之鱼”,侥幸保存下来。 苏东坡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诚哉,斯言。人生恰如雪泥鸿爪,雪消爪灭,一片虚空,了无痕迹。而照片却正是在这雪未融、印未消之际,一瞬之间,把它定格下来,供后人翻阅。因为这是父亲留给我们的“手泽”,所以我从来都是秘不示人,常常 翻阅这些相片,以此慰藉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每阅读一次,就有一次新的领会。突然,我感悟到,父亲不经意间照的这些相片,是一部固定的历史,是他半生的写照;王右军所谓“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人们通过这些“陈迹”,可以遵循他的足迹,了解他的心路历程。正因为如此,我改变了原来秘不示人的想法,接受了出版社的邀请,把这些藏匿多年的相片,整理付梓,“红卫兵小将”虽有始皇之威,我还能拿《尚书》于灰烬。是为序。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hòuyīzhānghuí >>   


【zīliàoláiyuán】tuán jié chū bǎn shè
1 jié yán 2 jiécóng zhāng dài shì tài rén shuō (1) 3 jiécóng zhāng dài shì tài rén shuō (2)
4 jiéjiāng nán shuǐ xiāng de xué tóng shēng huó (1) 5 jiéjiāng nán shuǐ xiāng de xué tóng shēng huó (2) 6 jiéjiāng nán shuǐ xiāng de xué tóng shēng huó (3)
7 jiélǎo shū fáng de (1) 8 jiélǎo shū fáng de (2) 9 jiéqīng nián shí dài de zhì yǒu (1)
10 jiéqīng nián shí dài de zhì yǒu (2) 11 jiéqīng nián shí dài de zhì yǒu (3) 12 jiéqīng nián shí dài de zhì yǒu (4)
13 jiézhù biān guāngmíng zhū》 (1) 14 jiézhù biān guāngmíng zhū》 (2) 15 jiézhù biān guāngmíng zhū》 (3)
16 jié:《 chūn míng wài shǐde wài shǐ (1) 17 jié:《 chūn míng wài shǐdewài shǐ” (2) 18 jié:《 chūn míng wài shǐdewài shǐ” (3)
19 jiémín guó de“《 hóng lóu mèng》” (1) 20 jiémín guó de“《 hóng lóu mèng》” (2) 21 jiémín guó de“《 hóng lóu mèng》” (3)
22 jié nào fēi fán de xiào yīn yuánxiàn xiàng (1) 23 jié nào fēi fán de xiào yīn yuánxiàn xiàng (2) 24 jié nào fēi fán de xiào yīn yuánxiàn xiàng (3)
dì   I   [II]   [III]   yè

pínglú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