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中國共産黨對外關係的起源:從延安走嚮世界 》
第二章 兩個統一戰綫(1)
牛軍 Niu Jun
本書全面係統地分析了從1935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時期,中國共産黨對外政策和對外關係的形成、演變和主要特徵,並構建了分析研究的基本框架。
這個框架由三個內容構成,包括:一、中共黨內的矛盾和鬥爭,最突出的是抗戰時期中共中央與王明路綫的矛盾與鬥爭。二、支配中國政治基本走嚮的國共鬥爭。三、中國革命運動與東亞國際格局之間的互動。
本書的研究證明,大國在東亞地區關係的變動,是中共對外政策緣起和發展的主要國際背景,而且它的影響後來變得越來越直接。
第二章 兩個統一戰綫(1)
1937年7月7日,駐華北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華北和華中的中國軍隊奮起抵抗,中國抗日戰爭從此爆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使中國的民族危機驟然加深。面對日本擴大侵華戰爭,中共領導人與以往不同,不僅沒有再提日本進攻華北和華中的侵略戰爭是為進攻蘇聯做準備,而且還進一步說明,日本在進攻平津之前製造反蘇空氣和嚮蘇聯挑釁,不過是“企圖以聲東擊西進攻蘇聯的空氣來買得各帝國主義”對它的“好感”,其目的是“企圖實現吞併中國”。朱德:《實行對日抗戰》1937年7月15日,《解放周刊》第12期,1937年7月26日。因此,中共在當前的首要任務,就是盡一切努力,阻止日本迅速滅亡全中國。
為了抵抗日本法西斯迅速滅亡全中國,中共中央在七七事變爆發的當天即發表通電,呼籲迅速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綫。通電呼籲“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结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綫的堅固長城,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國共産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75頁。中共中央當時實際上認為,日本嚮平津地區發動進攻後,雖然全國開始出現救亡運動的新高潮,國民黨政府亦“表示了前所未有的強硬態度”,但是,由於在國內國共合作仍未實現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綫仍未形成,國際上美英法等國態度並不明朗,因此中國政治的發展仍可能有兩種前途:或是導致全國爆發抗戰,或是國民黨政府在國內外某些因素的影響下,對日本妥協。《實行對日抗戰》1937年7月15日,《解放周刊》第12期;《中央關於目前形勢的指示》1937年7月21日,《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册,第291—292頁。中共中央再次重申,為了爭取前一種前途,必須立即着手爭取實現兩個目標。其一是實現國共密切合作,以建立鞏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綫;其二是立刻“實現抗日的積極外交”《中國共産黨為日本帝國主義進攻華北第二次宣言》1937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册,第297頁。,以爭取與美英法蘇結成反日同盟。
7月中旬,中共中央為推動實現國共合作,進一步作出努力。7月15日,周恩來率中共談判代表團赴廬山,再次直接同蔣介石談判,並嚮國民黨方面轉交了《中國共産黨為公佈國共合作宣言》。中共中央還接連發出通電,呼籲“國共兩黨親密合作”,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國共産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1937年7月8日,《中國共産黨為日本帝國主義進攻華北第二次宣言》1937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册。
國民黨最初對國共合作仍然持觀望的態度。直至日軍開始進攻上海,蔣介石終於下定决心進行全面抵抗,國民黨對國共合作纔真正積極起來。國民黨政府於8月間宣佈,將中共軍隊編入國民革命軍序列,正式任命朱德為八路軍總指揮。9月22日,蔣介石發表公開演說,聲明“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應計較過去之一切,而當使全國國民徹底更始,力謀團结,以共保國傢之生命與生存”蔣介石:《對中國共産黨宣言的談話》1937年9月23日,《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抗日戰爭時期(上),第590—591頁。。蔣介石的演講表明,他已經承認團结抗戰、救亡圖存是中國唯一的出路。國共兩黨在面臨日本要迅速滅亡中國的危機之時對團结禦侮的共識,終於造成了國共合作的局面。中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綫以此為標志形成。
國共重新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綫的形成,給中國的政治形勢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中共中央高度評價這一事件,認為“歷史的車輪將經過這個統一戰綫,把中國革命帶到一個嶄新的階段上去。中國是否能由如此深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中解放出來,將决定於這個統一戰綫的發展狀況”;“統一戰綫的發展,將使中國走嚮一個光明的偉大的前途,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打倒和中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的建立”。《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1937年9月29日,《毛澤東選集》第二捲,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4—365頁。正是基於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綫的意義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評價,自國共合作形成之日起,中國共産黨的主要的政治策略和政策,都是以解决統一戰綫問題為中心製定的。與此相聯繫,中共中央的對外政策,中國共産黨人與國際上各種政治力量的關係等,也必然都要圍繞統一戰綫這個主題展開和發展。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共黨史出版社 |
|
|
第二章 兩個統一戰綫(1) | 第二章 兩個統一戰綫(2) | 第二章 兩個統一戰綫(3) | 第二章 兩個統一戰綫(4) | 第二章 兩個統一戰綫(5) | 第二章 兩個統一戰綫(6) | 第二章 兩個統一戰綫(7) | 第二章 兩個統一戰綫(8) | 第二章 兩個統一戰綫(9) | 第七章 第一次嘗試(1) | 第七章 第一次嘗試(2) | 第七章 第一次嘗試(3) | 第七章 第一次嘗試(4) | 第七章 第一次嘗試(5) | 第七章 第一次嘗試(6) | 第七章 第一次嘗試(7) | 第七章 第一次嘗試(8) | 第七章 第一次嘗試(9) | 第七章 第一次嘗試(10) | 第十三章 歷史的抉擇(1) | 第十三章 歷史的抉擇(2) | 第十三章 歷史的抉擇(3) | 第十三章 歷史的抉擇(4) | 第十三章 歷史的抉擇(5)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