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傅佩榮為您講解:人生睏惑問莊子   》 莊子何許人也(1)      傅佩榮 Fu Peirong    李霞 Li Xia

《文化中國》欄目是以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歷史文化,提升觀衆人文素質為宗旨的日播型欄目。它由主持人和嘉賓以閑聊趣談的方式,講述生動、有趣、有文化內涵的歷史故事,通過專傢、學者對故事深入淺出的詮釋,讓觀衆輕鬆讀歷史,快樂品文化。本書由臺灣大學哲學係傅佩榮教授幫您嚮莊子討教人生睏惑的答案。 人們把孔子稱為“聖人”,把莊子稱為“神人”。
莊子何許人也(1) 主持人:有人說,莊子是太空人,這種說法是不是太玄了點? 傅佩榮:確實聽起來很玄,但是如果你翻開《莊子》,就可以看到,莊子用三種筆法來描寫世界。首先看第一篇《逍遙遊》,在《逍遙遊》中,鯤變成鵬,鵬一飛,飛到九萬裏,飛到這麽高的地方。莊子說,從地上看天上很美,那麽從很高的地方看地上,也很美。而從很高的地方看地上,衹有太空人才能做得到。我有時坐飛機聽到播音員播報“現在是三萬尺高空”,莊子卻是在九萬裏,外太空去了。這是第一個我們可以找到的根據。第二個是在《莊子·秋水篇》裏,莊子說,中國這麽大,在四海之內,衹不過像是倉庫裏面的一粒米而已。你想想,能把中國看作一粒米,那肯定是在外太空了,太遠太遠了,整個地球看起來就像一塊小小的石頭而已。 主持人:這倒是和現在我們所謂的宇宙觀很相似,地球再大,在宇宙當中衹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粒子而已。我們就覺得神了,在那個時代,莊子怎麽會有這樣的一種思維?他就像是在太空一樣,看到了這樣的一種狀況。 傅佩榮:最主要是因為,他是道傢。道傢是中國歷代以來,在思想界最令人贊嘆的學派。其他各傢都跟現實生活不能脫節,並要建立一些生活的規範,找到一條路來走。道傢則好像是騰空跳躍,一下子跳到最高的地方去了。 主持人:這麽說來,莊子是太空人,聽起來確實很玄。 傅佩榮:是啊。莊子在《逍遙遊》中說大鵬鳥飛到九萬裏高,大鵬鳥到了這麽高的地方,回頭看什麽?看地球。並且說,我們平常在地上看天上,蒼蒼茫茫真是漂亮,好像很幽遠深邃;如果你從高空看地上,也是一樣的感覺。這句話就提醒我們,距離産生美感;但是莊子的用意不在於衹是美感而已,他希望你能夠擺脫現實的各種束縛。另外一段在《秋水篇》裏面,莊子說:“秋水時至,百川灌河。”黃河暴漲,暴漲之後,嚮東慢慢地流過去了,流到海裏面去。河伯,就是河神,本來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為什麽了不起呢?河的兩岸互相看過去,分不出對面是牛還是馬,牛跟馬這麽明顯的差異都看不清楚,代表河面實在是太寬廣了。但是到了海一看,更加沒有邊。河伯就說,還是海神厲害。結果海神說,我們都不算什麽,整個中國在四海之內,衹是倉庫裏面的一粒米而已。我們想想看,用一粒米來描寫中國,那地球不過是一塊小石頭。 主持人:這就奇怪了,那個時候,一沒有飛機,二沒有航天飛機、宇宙飛船,莊子怎麽就會形成這樣的概念? 傅佩榮:因為他是道傢,在我們中國歷史上,道傢是最特別的一個學派,其他的學派,譬如儒傢、墨傢、法傢、名傢、陰陽傢,每一傢都很落實,衹有道傢例外。他們的落實是落實在具體的生活規範裏面,希望找一條路,達到人生的某種幸福、快樂。但是道傢認為,他們做的這些事,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差別,做了半天是無效的,還不如培養智慧。智慧要靠覺悟,衹有一個辦法,從“道”來看萬物。“道”是代表整體,在整體裏面每一樣東西都值得珍惜。莊子從整體來看時,他才能夠超越相對的事物。衹有超越高山大海,才能夠超越整個地球。譬如說,泰山很高,如果從太陽去看泰山,泰山就很低。這就是莊子的方法。 主持人:今天我們用“莊子是不是一個太空人”作為開頭,當然了,莊子不可能是個太空人,那麽,莊子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 傅佩榮:我們從司馬遷的《史記》裏面來看。司馬遷是歷史學家,他對於哲學家不太公平。譬如,他寫到莊子的時候,是放在《老子韓非列傳》裏面,裏面插入莊子、申不害。說實在的,莊子蠻委屈的。因為莊子的書裏面,解老、喻老,繼承老子的是莊子。司馬遷也認為《莊子》是老子思想的發展,這一點說得沒錯;不過他衹用一二百字就把莊子打發了。在司馬遷筆下衹有一句話說莊子說得很對:“其學無所不窺。”就是莊子的學問沒有什麽書不看的。但是,在提到莊子的著述代表作時,衹提到《駢拇》、《馬蹄》這些屬於《外篇》、《雜篇》的,而沒有提到莊子的精華在《內篇》;然後他提出,莊子專門批判孔子,批判儒傢。這些說法其實不見得公平。單從司馬遷的《史記》來看,他對莊子的瞭解有限。為什麽我這樣說呢?因為《莊子》裏面最令人贊嘆的是,他把學問瞭解之後,提升到“道”的高度。他說:古代的人智慧最高了,能夠瞭解從來不曾有萬物存在過。即“未始有物”,從來不曾有萬物存在過。這一句話讓西方的哲學家驚為天人啊,當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學家海德格爾就認為,莊子這種說法非常了不起,因為他能夠發現到宇宙萬物根本不存在;我們今天的存在是暫時的、過渡的階段而已,我們如果從生前死後來看,每一個人也確實不存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上海文化出版社
莊子何許人也(1)莊子何許人也(2)莊子何許人也(3)莊子何許人也(4)
莊子何許人也(5)莊子何許人也(6)貧睏與快樂(1)貧睏與快樂(2)
貧睏與快樂(3)貧睏與快樂(4)貧睏與快樂(5)貧睏與快樂(6)
貧睏與快樂(7)義與利之間(1)義與利之間(2)義與利之間(3)
義與利之間(4)義與利之間(5)義與利之間(6)義與利之間(7)
不為名所纍(1)不為名所纍(2)不為名所纍(3)不為名所纍(4)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