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百年巴金 》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1)
陳瓊芝 Chen Qiongzhi
對於巴金這樣一位生活了一百年、寫作達九百萬字的作傢來說,要以十五六萬字的篇幅來寫他的傳記,我想著者的睏難不是材料太少而是材料太多,書中可以看出剪裁取捨的匠心。所以篇幅雖小,重要的材料卻沒有什麽遺漏,讀者從書中可以看到一個完整的、豐滿的巴金的形象。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1)
我不是文學家,但是我寫作了五十多年。每個人從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學。我從小就喜歡讀小說,有時甚至廢寢忘食,但不是為了學習,而是拿它們消遣。我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會成為小說傢。我開始寫小說,衹是為了尋找出路。 ——《文學生活五十年》 1927年1月15日,一艘由德國兵船改裝的法國郵船昂熱(Angers)號即將駛離上海港,開往法國的馬賽。早上8點鐘,一部汽車將兩個中國青年送到輪船碼頭。他們的行李前一天已交去輪船公司,上船後就由一個矮小的法國領班引進了三等艙的306房間。這兩位青年就是後來著名作傢巴金和他的朋友衛惠林。 艙房成了他們臨時的傢,衹是面積太小,給人的印象好像走進了一個“狹的籠”。裏面有四組上下床,共住八個人。他倆都睡在上層。艙裏衹有一個也許是圓形的窗,風浪大時關起來,就感到很氣悶。 汽笛響了,輪船開始起錨。他們來到上層的甲板,望着輪船後退離岸,巴金的眼裏噙滿了熱淚。岸上揮舞着帽子、圍巾,與遠行者作別的人中沒有他的親眷。繼母、大哥遠在四川,與他相距最近的三哥正在蘇州的東吳大學讀書,巴金沒有通知他上船的時間,他不忍再經受兄弟離別的酸楚。此刻,他衹默默和祖國的土地告別:這裏有美麗的山水田疇;也有黑暗的囚牢和刑場;這裏有親人朋友,也有他憎惡的吃人魔王;這裏有他幼年時代的幸福,也有他學會思考後的痛苦。在她的懷抱裏,他度過了二十二個寒暑。是愛,是恨,現在都要與之作別了。他的嘴裏輕輕地念叨着:再見吧,我不幸的鄉土喲! 這船要航行三十多天才能到達目的地。從上海嚮南行駛,經香港去東南亞。從湄公河畔的西貢到新加坡,進到印度洋。又從錫蘭島上的科倫坡到非洲索馬裏的吉布提,經過紅海,穿過蘇彝士運河到地中海,最後到達法國的馬賽港。從1月中旬出發,抵達目的地已是2月17日的清晨了。在這陌生的旅途中,巴金飽覽了奇異的景觀,也有許許多多的所思所感。他想把這一切與他的兩個哥哥共享。他很早就養成了勤奮的寫作習慣,在船上,幾乎每天都伏在餐廳的桌子上詳細記下一切。以後陸續寄給已轉學燕京大學的三哥,請他看後轉寄給成都的大哥。哥哥們十分珍惜這些記錄他一部分生活的信件,並妥為保存起來。大哥去世後,1932年大嫂將這些手稿送還巴金,居然有39篇之多。後來他將它們編成了一本日記體的《海行雜記》出版了。這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書中有一篇《兩封信》,是嚮一位他敬愛的年長朋友訴說心麯的。他說自己决定做一個社會運動者,要用人群的力量來改造這個世界,改造成一個幸福的世界,使將來不再有一個人受苦。說他現在的信條是忠實地生活,正當地奮鬥,愛那需要愛的,恨那摧殘愛的。“我的上帝衹有一個,就是人類。為了他,我準備獻出我的一切。”他就是懷着這樣的信念來到法國的。他不預備像他大哥希望的那樣,學做工程師,將來復興傢業,光宗耀祖。他自己曾經想學經濟,也想研究無政府主義運動史。總之,抱着閉門讀書的决心,準備在課堂上和圖書館裏度過幾年的光陰。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鷺江出版社 |
|
|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1) |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2) |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3)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1)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2)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3)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4)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5)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6)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7) | 第三章 美麗的夢(1) | 第三章 美麗的夢(3) | 第三章 美麗的夢(4) | 第三章 美麗的夢(5) | 第三章 美麗的夢(6) | 第三章 美麗的夢(7) | 第三章 美麗的夢(8) | 第三章 美麗的夢(9) | 第三章 美麗的夢(10) | 第三章 美麗的夢(11)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1)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2)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3)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