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蝴蝶 婢女與富傢公子們的民國情緣:金陵女子   》 一(1)      休相問 Xiu Xiangwen

少女迎春十三歲時去了南京巨富何傢做工,旋即被挑去給何傢大小姐做婢女,何傢的上上下下,從老爺太太到少爺小姐,從僕婢到夥計,從傢事到商務,都跟她扯上了說不完的聯繫。本文以女主角丫頭迎春的視角描繪了民國時期何府這個大家庭中小姐太太們各自不同的悲歡命運。以一個小女子的生活經歷為綫索,描寫了民國初年南京一個大家庭中紛繁的人和事,隱約有《春明外史》的寫法,以一事遞進另一事,以一人引出下一人,人物衆多而條理井然
一(1) 迎春出生在臘月,接連幾天漫漫揚揚的大雪剛放晴不久,她爸爸到鎮上去請産婆,一個兩個都嫌天黑路滑不肯來,沒辦法加重許了酬謝,纔求得人傢動身,及至到傢,她媽媽早就喊了個聲嘶力竭,兩下裏折騰半日,總算呱呱落地,老人傢一見又是女娃子,不免暗地裏嘆一聲。 迎春祖父在世的時候,傢裏原也有十多畝薄田,到了父親這一輩,連荒帶賣就衹剩下三四畝了,後來迎春添了弟弟,三畝田足養着六七口人,好年頭打了糧食也不夠吃,更何況遇到水旱災年,日子實在過不下去,父母狠狠心,將姐姐送給境況稍好的鄰村陳傢作童養媳。 迎春到城裏大戶何傢去做工,便是陳傢嬸子介紹的,那一年迎春衹十三歲。 何傢是南京巨富,生意遍及全國,誰又知道何傢先人何九,最初不過是上海南碼頭跑沙船的一名船工而已。 早在洋輪未來之前,海運以沙船為主,江灘上帆檣林立,盡是平底高桅、巨櫓廣艙的大船,一船可載百餘噸貨。那時候海上風險極大,因此船行允許夥友在每船上貨時捎一些私貨,但進貨好壞、暢銷與否就全憑個人眼光了,何九為人聰明,眼光精到,而且往來南北各方,交際也廣,幾年下來,頗有收益。他用自己的積蓄買了第一隻船,慢慢地從一條船發展成十數條,終於成為沙船業數一數二的人物。 何九發財後,回家乡置産,妻小都留在傢裏,有子三人,長子早夭,次子從文,衹有幼子何信十餘歲便隨父親到船上學習,那時何九已開辦兩傢錢莊。 何信並沒有什麽經商的天賦,那時節各國的外資已漸漸擁入中華,絲行大盛,而何信卻認為自己經營沙船做的是米糖豆麥的買賣,不應該跟人傢爭絲行的生意,後來絲業囤積倒閉,先是金素記絲棧虧折了十多萬兩,牽扯錢莊四十余家,連阜康銀號的鬍雪岩也因囤絲過多陷入絶境,而何信衹為自己的一點固執,竟然逃過大劫,不能不說是僥天之幸。 何昂夫的眼光魄力都勝於乃父,投資錢莊同時,又將重心移嚮實業,在上海蘇州都開有分廠。事業名望如日中天,似乎衹有南通的張謇張狀元可與其一較長短。關於何傢的發際史,本身便像是一個傳奇,而衆口相傳,又加了一些拾遺不昧,得遇貴人賞識這些因果相襲的玄玄之說,就更成了傳奇中的傳奇了。 當然,這些都是迎春後來陸陸續續聽說的。初進府裏,因為年紀小,衹在廚下做些雜活,白天忙忙碌碌倒不覺得,晚上睡不着,對着窗前昏昏黃黃的月光,眼淚便流下來,身旁的翡翠看見,坐起來問:“怎麽了?想傢了?”迎春點點頭,低聲道:“我想我娘。” 另一個婢女珠兒笑道:“這府裏有意思的事情多得很,你過幾天就不會想了。何況到了年節還可以回去。”轉頭問翡翠道:“聽說老爺又要娶新姨太太了,是不是真的?”翡翠點頭笑道:“你消息倒蠻靈通。”見迎春一臉迷茫,便道:“你纔來,這一大傢子人上上下下,衹怕要好一陣子才能弄得清楚呢。” 何昂夫共有五房妻妾,原配夫人姓李,與何昂夫算是門當戶對,結縭近三十年,共生二子二女,長子思澄,次子思涯,長女藴芝,三女藴蘅。思澄已經娶妻,現為山東督軍的秘書長,妻子秀貞和兩個雙胞胎女兒卻留在南京父母這邊。次子思涯一直在北京讀書。二姨太早逝,衹留下一子思源,行三。三姨太太生有兩子一女,思瀾、思澤和藴萍。聽曉鶯說,三太太的脾氣不大好,喜歡駡人,但衹要你不去惹她便沒事。 何昂夫的幾位太太中,要屬四太太的傢世最為清華,書香門第,據說還出過幾位翰林,可是誰也不知道,這樣一位年輕標緻的官宦小姐,怎麽會屈身做了商賈人傢的側室。她衹生了一位五小姐藴蓉,今年纔三歲。但這位四太太似乎不大理會女兒,衹將孩子丟給奶媽,自己一個人關在房裏,不是看書,就是撫琴,平時也很少看她到園子裏走動。 而二小姐藴薔卻是何昂夫外室所生,那時候太夫人還在,何昂夫並不能隨意納妾,到他自己能做主了,二小姐的母親卻已等不及,撒手西去。下人們私下議論,都說這女子命薄,衹怕是生得太美的緣故,大抵“紅顔薄命”四字總是有講究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現代出版社
一(1)一(2)一(3)一(4)二(1)二(2)二(3)三(1)三(2)三(3)四(1)四(2)
四(3)四(4)四(5)五(1)五(2)五(3)六(1)六(2)六(3)七(1)七(2)七(3)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