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名傢話佛緣:滾滾紅塵中拈花微笑   》 我的第一個師父(魯迅)(1)      馬明博 Ma Mingbo    肖瑤 Xiao Yao

讀這本書,你會發現,通過這些簡約、樸素的文字,佛教文化的博大與精微展現無餘。仔細品讀,可以讓人從中體味智慧的清涼與圓明。
我的第一個師父(魯迅)(1) 不記得是那一部舊書上看來的了,大意說是有一位道學先生,自然是名人,一生拚命闢佛,卻名自己的小兒子為“和尚”。有一天,有人拿這件事來質問他。他回答道:“這正是表示輕賤呀!”那人無話可說而退去。 其實,這位道學先生是詭辯。名孩子為“和尚”,其中是含有迷信的。中國有許多妖魔鬼怪,專喜歡殺害有出息的人,尤其是孩子;要下賤,他們纔放手,安心。和尚這一種人,從和尚的立場看來,會成佛———但也不一定———固然高超得很,而從讀書人的立場一看,他們無傢無室,不會做官,卻是下賤之流。讀書人意中的鬼怪,那意見當然和讀書人相同,所以也就不來攪擾了。這和名孩子為阿貓阿狗,完全是一樣的意思:容易 養大。 還有一個避鬼的法子,是拜和尚為師,也就是捨給寺院了的意思,然而並不放在寺院裏。我生在周氏是長男,“物以希為貴”,父親怕我有出息,因此養不大,不到一歲,便領到長慶寺裏去,拜了一個和尚為師了。拜師是否要贄見禮,或者布施什麽的呢,我完全不知道。衹知道我卻由此得到一個法名叫作“長庚”,後來我也偶爾用作筆名,並且在《在酒樓上》這篇小說裏,贈給了恐嚇自己的侄女的無賴;還有一件百傢衣,就是“衲衣”,論理,是應該用各種破布拼成的,但我的卻是橄欖形的各色小綢片所縫就,非喜慶大事不給穿;還有一條稱為“牛繩”的東西,上挂零星小件,如歷本,鏡子,銀篩之類,據說是可以避邪的。 這種佈置,好像也真有些力量:我至今沒有死。 不過,現在法名還在,那兩件法寶卻早已失去了。前幾年回北平去,母親還給了我嬰兒時代的銀篩,是那時的惟一的紀念。仔細一看,原來那篩子圓徑不過寸餘,中央一個太極圖,上面一本書,下面一捲畫,左右綴着極小的尺,剪刀,算盤,天平之類。我於是恍然大悟,中國的邪鬼,是怕斬釘截鐵,不能含糊的東西的。因為探究和好奇,去年曾經去問上海的銀樓,終於買了兩面來,和我的幾乎一式一樣,不過綴着的小東西有些增減。奇怪得很,半世紀有餘了,邪鬼還是這樣的性情,避邪還是這樣的法寶。然而我又想,這法寶成人卻用不得,反而非常危險的。 但因此又使我記起了半世紀以前的最初的先生。我至今不知道他的法名,無論誰,都稱他為“竜師父”,瘦長的身子,瘦長的臉,高顴細眼,和尚是不應該留須的,他卻有兩綹下垂的小鬍子。對人很和氣,對我也很和氣,不教我念一句經,也不教我一點佛門規矩;他自己呢,穿起袈裟來做大和尚,或者戴上毗盧帽放焰口,“無祀孤魂,來受甘露味”的時候,是莊嚴透頂的,平常可也不念經,因為是住持,衹管着寺裏的瑣屑事,其實———自然是由我看起來———他不過是一個剃光了頭髮的俗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國青年出版社
我的第一個師父(魯迅)(1)我的第一個師父(魯迅)(2)
我的第一個師父(魯迅)(3)我的第一個師父(魯迅)(4)
宗月大師(老捨)(1)宗月大師(老捨)(2)
宗月大師(老捨)(3)我在西湖出傢的經過(弘一)(1)
我在西湖出傢的經過(弘一)(2)我在西湖出傢的經過(弘一)(3)
我在西湖出傢的經過(弘一)(4)朝禮五臺山記(虛雲)(1)
朝禮五臺山記(虛雲)(2)朝禮五臺山記(虛雲)(3)
朝禮五臺山記(虛雲)(4)弘一法師之出傢(夏丏尊)(1)
弘一法師之出傢(夏丏尊)(2)弘一法師之出傢(夏丏尊)(3)
兩法師(葉聖陶)(1)兩法師(葉聖陶)(2)
兩法師(葉聖陶)(3)兩法師(葉聖陶)(4)
我當了一百天和尚(張大千)(1)我當了一百天和尚(張大千)(2)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