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以平民視角關註:窮人缺什麽   》 第1節:窮人的饑餓思維      古古 Gu Gu

本書分析了社會財富的創造和分配方式,指出貧富不均是一種客觀現實,是一種必然的社會歷史現象。在此基礎上,從社會環境和個人素質等方面入手,指出了窮人的艱難處境,分析了窮人為什麽窮的原因,讓窮人認清自己的現狀,找到擺脫命運的途徑。本書還分析了窮人、富人各自的優勢和煩惱,讓窮人看到希望,為富人敲響警鐘。看起來像白領的中産階級,其實不是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富人,窮人缺的不是錢、房、車,而是缺富人的思維。
第1節:窮人的饑餓思維 前言窮人的饑餓思維 據說民間有一種捕猴子的方法:在一塊木板上挖兩個洞,剛好夠猴子的手伸進去。木板後面放一些花生。猴子看見花生,就伸手去抓。結果,抓了花生的手緊握成拳頭,無法從洞裏再縮回來,木板成了一塊活生生的枷鎖。猴子就這樣緊緊抓着他的花生,被人輕而易舉捉去。 可憐的猴子!它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它太缺食物,把食物看得太重了。 窮人的狀況也往往如此。 窮人最缺的是什麽?是錢!缺錢給窮人帶來深重的苦難,錢就成了窮人生活的重心,成了一個巨大的誘惑,他沒法不看重。然而對錢過分關註,就容易忽視錢以外的東西,結果,窮人所得甚少,失去甚多。 缺錢帶來的精神上的損害,往往比物質上的匱乏更加可怕。 傑剋·倫敦在小說《熱愛生命》裏,寫了一個迷途者的故事。這個不幸的人獨自在荒野掙紮,饑餓,疲勞,孤獨,絶望,還有一匹和他同樣饑餓、同樣疲憊的老狼,一直跟着他,等着他倒下。然而最終不是狼吃掉了他,而是他吃掉了狼。小說的結尾是,這個人終於回到船上,吃了很多,成了胖子,卻還惶惶恐恐地儲藏面包,以至於已經幹癟的面包塞滿了船艙的各個角落,他仍然情不自禁地四處收集。 窮人的生存能力很強,他戰勝艱難困苦的毅力確實令人感動,但他竭盡全力得到的,或許衹是一堆幹癟的面包而已。 餓怕了的人常常養成饑餓思維,抓住一塊面包便不肯鬆手,即使已經吃飽,還是忍不住囤積,生怕重新回到饑餓的日子。人衹有一雙手,既然抓滿了面包,便騰不出手來抓其他東西,結果再努力也衹能解决溫飽問題。 ···· 窮人的眼光有限,往往就在於思維的局限。 窮人缺錢,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沒有錢,就難有大的作為,衹能為柴米油????操心;沒有錢,就不敢放棄手裏這塊面包,去追求更多更好的東西;沒有錢,就進不了有錢人的圈子,就衹能在窮人堆裏混。身居底層,便很難高瞻遠矚,於是窮人總是錯過機會,一生都在仰望別人,為別人的事業添磚加瓦。窮人的無奈,衹有窮人自己能夠體會,缺錢就沒有事業的基礎,缺錢得不到良好教育,缺錢影響心態,缺錢更進不了上層圈子……總之,缺錢的後果不僅是影響到生計,更重要的是影響到心計,影響到為人處世的方法,影響到人的整個前途。 缺錢就可能導致缺志。衹有小算計,而無大志嚮,眼光盯着瑣屑的日常生計,激情消耗在太具體的事情上。雞毛蒜皮,婆婆媽媽,得小惠而大喜,還以"知足常樂"自慰。久而久之,窮人不僅缺錢,還缺"鈣",整個人的精神都變軟了。 窮人缺志是個普遍現象,對於等米下鍋的人來說,很難堅持自己的理想。人窮就必然受製於人,迫於生計,窮人很多時候衹能妥協,這一妥協又埋沒了自己的才華,錯過了發展的機會,最後衹好隨波逐流,一直窮下去。 查《說文解字》,窮人的"窮"字,本義"極也",也就是到了頭了。我們現在所說的"缺乏錢財"這層意思,古代叫"貧"。現在往往"貧"和"窮"通用,窮就是貧,貧就是窮,無錢萬事休,充分體現了商品經濟社會的特點。 但是仔細揣摩,還是古人用字更確切。缺錢衹是人生睏境的一部分,走投無路的也並非衹有貧者。一切到了頭的人,一切睏境中的人,無論是財富、事業還是前途,都看不到希望的人,就會有窮人的沮喪和恐慌。 所以,衹要你還有希望,還有夢想,還滿懷着激情在奮鬥,衹要你還沒有走到頭,你就不能算是窮人。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拾荒匠改變命運的報道,把它寫進自己的書裏,無數人為之感動。 瀋陽有個以收破爛為生的人,名叫王洪懷。有一天他突發奇想:收一個易拉罐,纔賺幾分錢。如果將它熔化了,作為金屬材料賣,是否可以多賣些錢?於是他把一個空罐剪碎,裝進自行車的鈴蓋裏,熔化成一塊指甲大小的銀灰色金屬,然後花了600元在市有色金屬研究所做了化驗。化驗結果出來了,這是一種很貴重的鋁鎂合金!當時市場上的鋁錠價格,每噸在14000~18000元之間,每個空易拉罐重185剋,54000個就是一噸,這樣算下來,賣熔化後的材料比直接賣易拉罐要多賺六七倍的錢。因此,他决定回收易拉罐,進行熔煉後賣材料。 從收易拉罐到熔煉易拉罐,一念之間,不僅改變了他所做的工作的性質,也讓他的人生走上另外一條軌跡。 為了多收到易拉罐,他把回收價格從每個幾分錢提高到每個一角四分,又將回收價格以及指定收購地點印在卡片上,嚮所有收破爛的同行散發。一周以後,王洪懷騎着自行車到指定地點一看,衹見一大片貨車在等待他,車上裝的全是空易拉罐。這一天,他回收了13萬多個,足足二噸半。 他立即辦了一個金屬再生加工廠。一年內,加工廠用空易拉罐煉出了240多噸鋁錠,三年內,賺了270萬元。他從一個"拾荒匠"一躍而為企業傢,成了百萬富翁。 一個收破爛的人,能夠想到不僅是收,還要改造收來的東西,這已經不簡單了。改造之後能夠送到科研機構去化驗,就更是具有了專業眼光。至於那600元的化驗費,得收多少個易拉罐纔賺得回來喲,一般的拾荒匠是絶對捨不得的,這就是投資者和打工者的區別。雖然是個拾荒匠,卻少有窮人的心態,敢想敢做,而且有一套巧妙的辦法,這種人,他難道會永遠是窮人嗎? 窮人也有窮人的希望,窮人也有窮人的優勢。窮人所有的,也許正是富人所缺的。富人富不過三代,窮人也窮不過三代,世界總是在運動中達到平衡。所以,窮人不能放棄希望,窮人不能停止思考,窮人更要知道窮的原因,更要找到路在哪裏。 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目的。 古古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當代中國出版社
第1節:窮人的饑餓思維第2節:窮人衹有一個雞蛋第3節:窮人是社會的基礎第4節:窮人不安全
第5節:窮人勞動不止第6節:窮人是顆蠃絲釘第7節:窮人不要感恩戴德第8節:素養創造財富
第9節:窮人要有激情第10節:始終保持鬥志第11節:窮人靠單位第12節:窮人捨不得雞肋
第13節:窮人重視手藝第14節:窮人知足常樂第15節:窮人有投資衝動第16節:事業是最好的投資
第17節:有計劃地賺錢第18節:堅持就是勝利第19節:成功靠日積月纍第20節:不要瞧不起小生意
第21節:窮人不要顯得窮第22節:窮人衣錦還鄉第23節:窮人的骨氣第24節:窮人的粗糙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