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股票 》 股市崩盤的“陰謀論”:股市什麽時候垮? 》
第1節:比戰爭更具破壞力(1)
朱曉翔 Zhu Xiaoxiang
該書延續了中信版暢銷書《貨幣戰爭》“陰謀論”的風格,開篇即提出了一連串對讀者極具誘惑力的問題:數百億美元通過地下錢莊偷渡中國境內,它們等待什麽?那些頻頻“把脈”中國股市的世界重量級金融專傢,他們對中國股市的看法為何總是截然不同?他們在替誰說話?誰真正擁有中國股市的話語權?中國股市真的會垮嗎?
第1節:比戰爭更具破壞力(1)
第一章 股災:躲不開的金融地震
比戰爭更具破壞力
股災,一個飄蕩在股市上空的幽靈。
從經濟學理論上講,股災是指股市大量日常風險沒有得到及時有效釋放並經過一定時期纍積到極大的程度時,或股市日常風險纍積到較大程度但股市運作的社會經濟條件發生急劇變化時,在某個偶然因素的影響下突然爆發的股價暴跌及其引起社會經濟巨大動蕩並造成社會經濟巨大損失的異常現象。
它就像大傢都瞭解的火山爆發,長期被積壓在地殼裏的岩漿,溫度極高,當壓力膨脹到一定程度,就會從地殼較薄或有裂縫的地方猛烈衝出地面,造成嚴重破壞。
股災與火山都具有突發性、破壞力和不確定性。
股災來臨是暴風驟雨式的,突然爆發的股價巨幅下跌,讓投資者猝不及防,它毀滅的不是幾個億萬富翁、幾傢證券公司和幾傢銀行,而是一個國傢乃至世界經濟。更糟糕的是,即使專傢們事後總結出各種導致股災發生的原因,但沒有人能準確預測下一次股災會在什麽時候發生。它如同瘟疫和天災,往往在最意料不到的時候以突襲的方式來臨--它不會在意牛市或是熊市,也不會選擇諸如"黑色星期幾",總之想來就來,當人們驚恐地發現它時,賬戶上已是一無所有。
股災與火山爆發相比衹有一點不同,那就是它造成的經濟損失遠遠超出火山爆發,有時甚至不亞於一次世界大戰。因股市崩潰而引起的災難,足以摧毀一個國傢、一個民族幾十年的經濟成就,造成社會經濟的巨大損失和震蕩,影響社會穩定,加劇政治危機,相對於這種巨大的浩劫,每個人的不幸顯得微不足道。
凡有股市的國傢或地區,都程度不同地遭受過股災蹂躪,無一幸免。而且往往越是發達成熟的股市,由於社會參與程度深,金融市場的各種杠桿工具易産生放大效應,因此股災發生概率越高。就拿美國來說,它是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股市規模最大的國傢,並且與世界各市場經濟國傢聯繫最為密切,1929年和1987年發生在美國的兩次股災,幾乎波及全世界所有的股票市場,對世界經濟産生了廣泛、深刻的負面影響。
1.股票究竟是什麽 股票是純粹的資本主義産物,17世紀初,隨着資本主義工業化發展,企業生産經營規模不斷擴大,資本不足和經營風險成為製約資本主義企業經營的重要因素。如荷蘭著名的東印度公司,進行歐洲與亞洲之間的貿易往來,利潤十分可觀。但以當時的航海條件,僅憑一葉輕舟在海上航行數萬公裏,隨時可能遇到風暴、海難、疾病等情況,一旦船衹出事則人財兩空,遠洋貿易藴涵着巨大的風險。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信出版社 |
|
|
第1節:比戰爭更具破壞力(1) | 第2節:比戰爭更具破壞力(2) | 第3節:比戰爭更具破壞力(3) | 第4節:比戰爭更具破壞力(4) | 第5節:歷史上的第一次股災(1) | 第6節:歷史上的第一次股災(2) | 第7節:歷史上的第一次股災(3) | 第8節:歷史上的第一次股災(4) | 第9節:歷史上的第一次股災(5) | 第10節:歷史上的第一次股災(6) | 第11節:歷史上的第一次股災(7) | 第12節:清朝時期的股災(1) | 第13節:清朝時期的股災(2) | 第14節:清朝時期的股災(3) | 第15節:1929,難以忘卻的傷痛(1) | 第16節:1929,難以忘卻的傷痛(2) | 第17節:1929,難以忘卻的傷痛(3) | 第18節:1929,難以忘卻的傷痛(4) | 第19節:1929,難以忘卻的傷痛(5) | 第20節:1929,難以忘卻的傷痛(6) | 第21節:1997,亞洲的噩運(1) | 第22節:1997,亞洲的噩運(2) | 第23節:1997,亞洲的噩運(3) | 第24節:1997,亞洲的噩運(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