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美國家庭生活歷險: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   》 第1節:引子(1)      莎拉·邦焦爾尼 Shala Bang Giorni

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想試試看,憑藉自己的意志力和創造力,能不能不靠中國--這個全世界經濟增長最迅速的國傢--過日子。本書按時間順序記錄了這場有趣又充滿挫折的冒險,嚮你講述了龐大的全球經濟中一個個發人深省、樂趣十足的生活片段,也為中國在全球經濟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幅清晰圖片,並從小人物的角度做了精彩闡釋。本書不僅展現了中國這個製造業巨人正在悄無聲息地改變美國人的生活,還強調了全球化的現實,以及,更為重要的,世界經濟將走嚮何方。
第1節:引子(1) 引子 2005年1月1日,全家開始了一場為期一年的抵製中國貨運動。我們想試試看,不靠中國-這個全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傢,我們得用多大的意志力和創造力才能活下去,甚至於到底能不能活下去。我知道,為了加速經濟發展,中國需要像我們這樣的消費者,可我們也真的需要它嗎? 當時,我們對日後將要面臨的局面,委實毫無頭緒。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電視機、DVD播放機、手機、鞋、衣服、燈具和運動器械生産地。全美進口的電視遊戲和節日裝飾用品,中國出産的大概占了95%;美國售賣的洋娃娃和填充布玩偶,基本上百分之百都産自中國-對像我們這樣有年幼孩子的家庭,離開中國,簡直太不方便了。 低工資、貨幣調控、政府補助,使得中國快速成長為世界日用品的頭號生産地。一傢中國工廠,衹要有5萬多名手腳麻利、精力充沛的員工,其産能之強,簡直叫人覺得不可思議。由於中國的競爭,已經有200萬美國人丟了工作,但面對中國銷售來的産品,我們卻還是剋製不住要買的欲望。中美貿易逆差連續創下記錄;到我傢開始抵製行動的2005年,該數字增長了25%,達到了2016億美元。 我們逃離"中國製造"的行動,以一連串的家庭瑣事展開序幕。對我來說,抵製中國製造,意味着不斷安撫我憤憤不平、想要造反的老公,外加屢次讓小兒子的心願落空。想買些諸如生日蠟燭和鞋子一類的尋常物件,也成了分外折磨人的事情。要是有什麽東西壞了,立刻會引發小型危機。朋友和陌生人對我們的抵製行動看法多多,也樂意說出自己有什麽樣的想法。有些時候,抵製行動叫人頭大,但更多的時候,它也很有趣。倒真被我料中了-這是一次歷險。 此外,抵製行動還有些別的意義。多年來,我總是靠着一杯咖啡加一份《華爾街時報》,拉開美好一天的序幕。有關中國的報道,我總是認真閱讀。身為一名商業記者,我總是竭盡全力,弄清自己寫的報道反映了什麽樣的全球經濟動嚮。可事實上,中國遠在7000英裏之外-太遠了,看不到,也沒感覺。抵製行動讓我重新思考中國與我之間的距離。在死命把"中國"推出全家生活的過程中,我驚訝得眼珠子都快彈了出來-中國竟然已經靠得那麽近了! 我開始把我在商業版上讀到的"中國",跟我在生活裏接觸到的"中國"聯繫到一起。讀到中國紡織品泛濫全美,我就衝進商場翻檢貨架,親眼看看它到底是真是假-是現實,還是全民偏執。在雜志上看到沃爾瑪說減少了對中國産品的依賴,我立刻動身前往附近的沃爾瑪超市做調查,指望能逮到這位零售商在說謊。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似乎突然之間變得真切、親近起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機械工業出版社
第1節:引子(1)第2節:引子(2)第3節:第1章 別了,吾愛(1)
第4節:第1章 別了,吾愛(2)第5節:第1章 別了,吾愛(3)第6節:第1章 別了,吾愛(4)
第7節:第1章 別了,吾愛(5)第8節:第1章 別了,吾愛(6)第9節:第1章 別了,吾愛(7)
第10節:第1章 別了,吾愛(8)第11節:第1章 別了,吾愛(9)第12節:第1章 別了,吾愛(10)
第13節:第1章 別了,吾愛(11)第14節:第1章 別了,吾愛(12)第15節:第1章 別了,吾愛(13)
第16節:第1章 別了,吾愛(14)第17節:第1章 別了,吾愛(15)第18節:第2章 紅鞋子(1)
第19節:第2章 紅鞋子(2)第20節:第2章 紅鞋子(3)第21節:第2章 紅鞋子(4)
第22節:第2章 紅鞋子(5)第23節:第2章 紅鞋子(6)第24節:第2章 紅鞋子(7)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