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年 》 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 》
譚序
黃以周 Huang Yizhou
本書60捲,是清末著名學人黃以周等人對《續資治通鑒長編》殘缺部分拾遺補缺而作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南宋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是研究宋史的基本史料之一,但通行的版本缺少徽、欽二帝及英宗治平四年至神宗熙寧三年三月及哲宗元祐八年七月至紹聖四年三月的事跡。清光緒年間,黃以周等人受浙江巡撫譚鐘麟之命,將南宋楊仲良所編《續資治通鑒長編紀事本末》中所收《長編》原文摘出按年月編排,又以托名李燾的《續宋編年資治通鑒》可采之處附註其下,宋人文集有可參考者亦附見之而成此書。書中對《長編》所缺諸年史跡有詳細記載,對瞭解這一時期的歷史頗有幫助。
譚序
餘撫浙之次年,即命書局刊刻宋李文簡《續通鑒長編》。逾年書成,餘既序而行之矣。顧李氏此書,於北宋一代事實雖粲然明備,然久罕全本。自建隆至治平,當時雖鏤版行世,而神宗以下,則止寫本流傳,世亦罕見。我朝康熙時,尚書徐公乾學所呈進者,亦惟建隆至治平殘本而已。及乾隆時修《四庫全書》,乃從《永樂大典》中輯成五百二十捲。然徽、欽兩朝則仍佚焉,又佚去治平、熙寧、元祐、紹聖間九年事,讀者憾之。餘因語局中諸君子曰:“朱竹垞太史題楊仲良《長編紀事本末》,雲《長編》所佚,具見楊書,以楊書補《長編》,而李書可全,楊書之所闕,又以《長編》補之,而楊書亦可全。此論實獲我心。諸君子能用斯言,以楊書補《長編》,使數百年俄空之書,復得完善,非讀史者一快事乎?”諸君聞之,鹹樂以從事。餘乃粗定條例,以授黃舉人以周、馮舉人一梅、濮吉士子潼、陳副貢生謨、張副貢生大昌、王拔貢生崇鼎、王廩貢生詒壽、倪廩生鍾祥,俾分任其事。大要以楊氏《紀事本末》為主,世又有《續宋編年資治通鑒》一書,亦題李燾撰,雖真贋難知,異同之處亦多,可采則附註其下。而凡宋時人文集說部有可參考者,亦附見焉,用原書考異之例也。書成,付之剞劂,使與原書俱傳。自是以往,李氏《長編》首尾粗具。信乎!考北宋遺事者,必以此為淵海矣!嗟乎!李氏此書,世無別本,非餘力任校刊,則數百年後要知不日就散佚,以至湮沒無傳;而非諸君子與我同志,則亦安能使李氏已佚之書復還舊觀,且網羅放失,有加於昔哉!因書此於簡端,為李氏此書幸,且為讀李氏書者幸也。
光緒七年九月,兵部尚書升任陝甘總督、浙江巡撫譚鍾麟序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譚序 | 秦序 | 捲一 | 捲二 | 捲三上 | 捲三下 | 捲四 | 捲五 | 捲六 | 捲七 | 捲八 | 捲九 | 捲十 | 捲十一 | 捲十二 | 捲十三 | 捲十四 | 捲十五 | 捲十六 | 捲十七 | 捲十八 | 捲十九 | 捲二十 | 捲二十一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