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 》 風雨歲月 》
第1節:再版序言(1)
劉冰 Liu Bing
風雨歲月:1964-1976年的清華
風雨歲月:清華大學與文革
共和國史上那場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從文教領域首先發動的,清華大學作為高校的重中之重首當其衝。本書作者劉冰原是清華大學黨委第一副書記,親身經歷了清華大學“文化大革命”的全過程,並因其所處的地位而深受衝擊`。十年中,劉冰等人三次嚮毛主席、黨中央寫信,反映清華大學“文革”的一些錯誤做法以及“四人幫”的倒行逆施。1975年8月和10月劉冰等人告發遲群、謝靜宜的兩封信被毛主席批為“矛頭是對着我的”,這使清華大學在“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中處於風口浪尖上,劉冰等人也被打為“右傾翻案的急先鋒”。本書是作者本着對歷史及未來負責的態度,對清華大學及整個教育界那段特殊歷史的記錄。
第1節:再版序言(1)
再版序言
《風雨歲月》於1998年2月內部出版發行,當年4月第二次印刷。現在應讀者的要求再版,並且公開發行。
這本書記錄了我在"十年浩劫"中的親身經歷。記錄這段歷史是想讓人們瞭解那場動亂中的一些真實情況,從中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
"文化大革命"是黨的領袖毛主席親自發動和領導,並被林彪、"四人幫"兩個反革命集團利用了的從黨內波及到黨外的一場全國規模的大的政治鬥爭。在這場非常特殊的鬥爭中,作為共産黨員既要堅持真理、敢於鬥爭,又要遵守黨的紀律,服從組織原則,實屬不易。
我在"文革"中,無論是上書毛主席、黨中央,還是在校內與師生員工一起同"四人幫"的代理人作鬥爭,在凄風苦雨中掙紮搏擊,支撐我思想和精神的,固然源於自己的理想信念,相信黨、相信群衆。但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我在與蔣南翔同志長期共事中,他的那種敢於堅持真理的勇氣和精神,一直是鼓舞着我同錯誤和邪惡勢力戰鬥的力量。我想藉再版的機會講述一些蔣南翔同志這方面的事,作為對這本書的補充。
蔣南翔同志是一位傑出的馬剋思主義教育傢,也是一位當之無愧的無産階級政治傢。他善於依據馬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結合清華大學的實際,貫徹落實黨中央、毛主席的教育理論、教育方針,給黨和國傢培養輸送了成千上萬"又紅又專"的高質量人才,創造了"蔣南翔教育思想"。這在清華大學的發展史上是一個高峰。我作為他的助手,在工作中跟他學習辦高校、搞教育,也學習了政治。當時在學生中流傳"劉冰報告、南翔精神",確是如此。
60年代初,南翔同志多次提醒我註意"左"的影響,防止思想政治工作中簡單化的傾嚮。在他的啓示下,我和學校團委的同志研究,製定了一個團支部的工作條例,以便學生中黨團組織的工作有所遵循。團委的同志走群衆路綫,集中了五十條思想、政治上的政策界限,在團員和同學中普遍徵求意見後,又經黨委討論通過。這就是《清華大學學生團支部工作條例》,簡稱"五十條"。實行之後,反應熱烈,效果良好。
《條例》被《紅旗》雜志選登在《內參》上。1961年春天,一次中宣部部長辦公例會,我隨南翔同志參加了會議。康生在會上手指蔣南翔,高聲斥責:"你那個清華大學,自己搞了個團支部工作條例,昨天我全天都在看你那個條例。好傢夥,你一個學校可以製定團的工作條例,真了不起!能這樣做嗎?"對康生這個以勢壓人的話,南翔同志未予理睬。會議室裏沉默了幾分鐘,不瞭瞭之。會後,南翔同志對我說:"我們黨歷來有個規矩,為了貫徹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各級黨委可以根據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製定貫徹實施的具體條例、規定。我們這個'條例'正是為了切實貫徹中央的方針政策,從學校的實際和工作需要出發製定的。條例的執行情況是好的,是合法的。學校仍應按照原定計劃實行。"並且要我以黨委名義寫出報告,送康生,同時報送中央文辦、中宣部、高教部、北京市委,說明製定"條例"的理由和實行的情況。南翔同志說:"對於領導人的話,我們要尊重,但我們頭腦要清醒。"按照南翔同志的意見,校黨委作了妥善處理,得到了學校廣大黨團員的支持和歡迎。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當代中國出版社 |
|
|
第1節:再版序言(1) | 第2節:再版序言(2) | 第3節:再版序言(3) | 第4節:前言(1) | 第5節:前言(2) | 第6節:山雨欲來(1) | 第7節:山雨欲來(2) | 第8節:山雨欲來(3) | 第9節:山雨欲來(4) | 第10節:山雨欲來(5) | 第11節:狂風暴雨(1) | 第12節:狂風暴雨(2) | 第13節:狂風暴雨(3) | 第14節:路難行(1) | 第15節:路難行(2) | 第16節:路難行(3) | 第17節:路難行(4) | 第18節:路難行(5) | 第19節:路難行(6) | 第20節:路難行(7) | 第21節:路難行(8) | 第22節:路難行(9) | 第23節:路難行(10) | 第24節:路難行(11)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