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类 》 春秋大義 》
題記
熊逸 Xiong Yi
歷史似乎總是這樣的:是權力選擇思想,而非思想獲取權力。正如任何一種信仰,無論是無神論的還是有神論的,無論是一神論的還是多神論的,一旦走入大衆,都衹會變做同一個樣子:儀式化的偶像崇拜和一廂情願的消災祈福(而他們所祈求的往往是為教義所禁止的);任何一種思想,無論是激進的還是保守的,無論是德治的還是法治的,一旦走入專製權力,也衹會變作同一個樣子。
——作者題記之一
歷史上的“國傢”是一個充滿歧意的概念。在某種程度上,國傢具有和天神相同的屬性:被人類自己所創造,又被人類自己所服從,並且,正如祭司們自稱在人間代行天神的旨意,統治者們也會自稱代表國傢的利益,而真正的獲益者卻往往衹是這些“代理人”自己。
人們忘記了國傢本該衹是一件工具,卻滿懷激情地把它當作目的本身。
——作者題記之二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題記 | 自序 | 引子之一:新問題常是老問題 | (一)“詆嶽飛而推崇秦檜也” | (二)五十年前哈耶剋 | (三)我們今日還不配讀經 | (四)祭孔.文天祥 | (五)義和團.誰還記得陳天華 | (六)馬剋思論太平天國 | (七)恩格斯論“911” | 引子之二:事實問題還是邏輯問題 | 引子之三:在詩歌的標簽之外 | 第一章 殺人無罪,報仇有理 (一)徐元慶謀殺案 | (二)梁悅謀殺案:韓愈的法律難題 | (三)以德報怨,以直報怨,以過分報怨 | (四)“漢時以經義斷事” | 第二章 一經三傳:哲學、歷史、還是政治?(一)“三傳”小史 | (二)作為官方政治學的“春秋大義” | (三)原心定罪:同罪不同罰 | (四)官員私鬥 | (五)查案不難,判案纔難 | (六)趙傢村的愛國主義 | (七)江山可以送人嗎? | (八)三綱實係命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