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演绎 》 話說唐僧 》
王立群作序(1)
馮寶善 Feng Baoshan
唐僧取經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傢喻戶曉,但是人們知道的其實是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唐僧取經,而這和歷史上的唐僧取經其實是有很大差異的。這種差異包括取經的經過以及唐僧其人的家庭出身、性格特徵等等。本書以時間進程為順序,真實地再現了歷史上唐僧取經的原貌,高度評價了唐僧取經對中國佛教發展以及對中印文化交流做出的貢獻。書中還將唐僧取經過程中的某些經歷與《西遊記》互相對照,找出小說故事情節的生活原型,饒有意趣。
王立群作序(1)
2004年9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公佈首批中國對外宣傳的歷史上的聖賢,玄奘的大名赫然在目。他的名字與老子、孔子、孟子、孫子、屈原並列。
2005年6月,央視發起的紀念玄奘法師的大型跨年度、跨國界文化考察活動“玄奘之路”,隆重而熱烈地拉開了序幕。
2007年2月12日,坐落在印度比哈爾邦那爛陀的玄奘紀念堂,修繕竣工,分別來自中國與印度的300多位高僧和官員,在那裏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儀式。
玄奘法師,一位在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時代裏橫空出世的偉大高僧,憑着他卓越的歷史貢獻,享有着他應該享有的一切紀念。
在當下的中國,人們將宗教傢、哲學家、旅行傢、翻譯傢、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等等封號,毫不吝嗇地送給了玄奘法師。相比較,我卻以為,“唐僧”這一稱號,對於玄奘法師,似乎要顯得更為貼切自然。以“唐僧”作為玄奘的稱號,不是玄奘的自封,也不是個別佛教徒對玄奘的“擡舉”,這是一個歷史形成的評價,是歷史老人量體裁衣,根據玄奘法師對中國歷史所做出的偉大貢獻,為他所特製的一頂極其合適的桂冠。
玄奘法師對於中國歷史的貢獻,有他跋涉十九年,九死一生,帶回的那些經像為證;有他歷時十九年,主持翻譯的七十餘部、一千三百多捲佛教典籍為證;有他奉大唐天子李世民之命,編寫的那部後來被印度史學界推崇備至的《大唐西域記》為證。除此之外,我覺得,他的“踐流沙之漫漫,陟雪嶺之巍巍,鐵門巉嶮之塗,熱海波濤之路,始自長安神邑,終於王捨新城,中間所經五萬餘裏”(《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捲五),不戀榮華,載譽歸來,由此所體現出的那種矢志追求、百折不撓、勇猛精進、利導衆生的精神,與開放的胸襟、赤子的情懷,在我們重鑄民族精神的今天,也許更具有現實的當下意義。
畢生以利導衆生為己任的唐僧,在他的身後,千百年來,也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地傳頌着。各種各樣的“取經故事”,以“取經故事”為題材的多種文學藝術創作,綿延不絶,纍代不衰。至明代章回小說《西遊記》出現,乃集其大成,成為舉世公認的經典名著,蜚聲海內外,流傳於世界各地,使得唐僧更成了傢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西遊記故事”與章回小說《西遊記》,對於唐僧事跡的傳播,功莫大焉。但唐僧事跡在民間傳播中的逐漸被神話,與已經成為神話的《西遊記》小說的風靡世界,深入人心,也使得作為歷史人物的唐僧,他的真實事跡,被人們不應該地給遺忘了。在一般讀者的印象裏,說起唐僧,也就僅是《西遊記》裏所描繪的那個唐僧了。為了這不應該的遺忘,我們有必要瞭解歷史上的唐僧其人。而馮保善編審的《話說唐僧》一書,以還原歷史上唐僧的真實面目為旨歸,就有了它充分的必要。
在我看來,《話說唐僧》一書,具有這樣幾個特點:
一、 追求真實。本書以傳記的形式,以歷史事實為根據,分設:楔子、華閥裔孫、淨土寺出傢、遊學大江南北、求法緣起、杖策孤徵、穿越西域各國、來到佛國、大難不死、那爛陀寺的中國留學僧、周遊五印、女麯城裏的大乘天、學成歸來、社會活動與譯經事業、生前身後名、從玄奘取經到《西遊記》諸章節,以玄奘一生事跡為主幹,完整清晰又真實地敘述了傳主的人生軌跡。
二、 比較異同。小說《西遊記》裏的唐僧與歷史上的玄奘,有同有異,異大於同。本書從唐僧出身、出傢始末、取經緣起、人生結局等方面,進行了具體的比較,讀來一目瞭然。從歷史上的玄奘取經,到神話小說《西遊記》,中間雖經過了數百年民間傳說、說書藝術、戲麯創作等世代纍積的漫長過程,但在歷史上的唐僧取經故事裏,其實已經包涵了神話的因子,本書於此也都做了細緻地發掘揭示。這對於既往關於《西遊記》成書的研究中,重取經故事演變,而忽略取經史實與小說之間關係的局面,有糾偏之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西遊記 |
|
|
王立群作序(1) | 王立群作序(2) | 楔子(1) | 楔子(2) | 楔子(3) | 楔子(4) | 華閥裔孫(1) | 華閥裔孫(2) | 華閥裔孫(3) | 淨土寺出傢(1) | 淨土寺出傢(2) | 遊學大江南北(1) | 遊學大江南北(2) | 求法緣起(1) | 求法緣起(2) | 求法緣起(3) | 求法緣起(4) | 杖策孤徵(1) | 杖策孤徵(2) | 杖策孤徵(3) | 杖策孤徵(4) | 杖策孤徵(5) | 杖策孤徵(6) | 穿越西域各國(1)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