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子杂家 》 公孫竜子註 》
校點說明
陳澧 Chen Li
公孫竜 Gongsun Long
《公孫竜子》六篇,戰國公孫竜撰。公孫竜(約前320~前240),字子秉。戰國時期趙人。《史記》已提及他是平原君客,善為堅白同異之辯。證以《莊子》《荀子》《淮南子》,可知司馬遷言必有據。劉嚮《別錄》曾敘述公孫竜與鄒衍辯“白馬非馬”,揚雄《法言》曾稱公孫竜“詭辭數萬”。
《漢書·藝文志》名傢類著錄《公孫竜子》十四篇,但兩《唐書》著錄為三捲,至南帛已僅存六篇。這以前有陳嗣古等註本,今存是宋謝希深註本。明鐘惺曾重刻此書,改名《辨言》。《四庫全書》恢復原名,提要說:“其書大旨,疾名器乖實,乃假指物以混是非;藉白馬而齊物我,冀時君有悟而正名實。”由於它是先秦名傢存留至今的主要著作,甚受哲學史、思想史傢重視,今人陳柱、譚成甫、龐樸等對本書都有專門研究。
今以清代嚴可均校本為底本標點,並據守山閣叢書本、陳澧註本及俞樾《諸子平議》本校勘,列出校記。
校點說明
《公孫竜子註》(一捲),據冼玉清《廣東釋道著述考》雲:《番禺縣志 藝文志》有著錄,為汪兆鏞抄本。據汪雲:當時『門人傳抄,多有出入』(《公孫竜子註跋》)。則汪本衹是其中之一。後來,汪兆鏞(微尚齋)在陳澧先生孫子陳仲獻處得見陳先生手稿,於是按原稿移錄,於乙醜年(一九二四年)刊行於世。刊刻本並收入汪氏所作《公孫竜子校勘記》、《公孫竜子篇目考》和《公孫竜子註跋》。
這個校點本所采用的就是微尚齋的刊刻本。
陳氏所用本子,當為宋謝希深註本,而所作註較簡約,而且有許多訛誤脫漏,大概『尚未寫定』(汪兆鏞語)。
是次校點,用文淵閣四庫全書所載《公孫竜子》(謝希深註本)為主要校點底本(校點簡稱為『四庫本』),並以《公孫竜子懸解》(王管,中華書局,一九九二年九月第一版。校點簡稱為『中華本』)作為參校本。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校點說明 | 跡府弟一(一) | 白馬論弟二 | 指物論弟三 | 通變論弟四 | 堅白論弟五 | 名實論弟六 | 《公孫竜子》校勘記 | 《公孫竜子註》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