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集 》 報告 》
八月十日報告
老捨 Lao She
八月十日報告
二月二十五日報告
附:總務部報告
六月十八日報告
六月五日報告
七月二日報告
七月九日報告
七月十六日報告
十一月二十六日報告
十一月十二日報告
十一月五日報告
十月八日報告
十月二十九日報告
十月十五日報告
五月十四日報告
一月二十八日報告
一月二十日報告
一月九日略報
八月十日報告
第二年的第一次常務理事會是在四月十八日開的,决定了:
(1)關於人事的:
請陳布雷、陳銘樞兩先生為本會名譽理事,在開大會的時候通過請吳稚暉先生為本會名譽理事。三件聘函一同發出。
研究部請羅鋒先生為幹事,負責辦理座談會及編撰宣傳品等事宜。
推定王禮錫先生為國際宣傳委員會主任委員,在王先生離渝時,由戈寶權、陸晶清、安娥三先生分擔工作。
推定華林、王平陵、安娥,往見戰地黨政委員會當局,接洽戰地訪問團事。
(2)關於分會的:
函劉白羽先生,請他詳細答復,再行决定可否成立延安分會。
函高蘭、王餘杞、李石鋒三先生,詳述分會組織手續;俟復函來到,再行决定可否成立自流井分會。
(3)關於研究部的:擬定代《武漢日報》徵求小說計劃。
與出版部商定青年習作指導辦法。
(4)關於出版部的:改組會刊編輯委員會。
為《前綫增刊》籌款。
(5)關於總務部的:以後關於對外一切事宜,不及開會决定者,由總務部斟酌辦理。
對國外發函,由總務主任及國際文藝宣傳會主任委員簽字。
本會加入反侵略會為團體會員。
上列决議,會後即分頭辦理。辦理的結果,和臨時發生的事件,當然須在第二次會報報告和討論。第二次會原擬在五月三日下午開會。通知已發出,可是五三午時,暴敵狂炸重慶,解除警報響過,還有五六位領事急忙趕來開會。鬍風先生已擬好代徵小說的計劃與廣告,華林先生說已去過黨政委員會。可是理事不足法定人數,無法解决一切,遂改為五號晚間再開會,四號又狂炸,乃又流會,文協的各種會議,嚮來沒有流會過,暴敵的狂炸使得我們有了這不幸的記錄。
五三、五四,狂炸,文協會所距災區甚近,幸免於火。同人等或受虛驚,或受物質上的損失,但沒有傷亡。市面稍為恢復,我們就馬上又工作起來。函信遲滯,通信很難及時遞到,而有傢眷的同人又不能不把傢小送到較為安全的地帶,所以開會很不容易。無可如何,我們就盡可能的互捎口信,約定時間地點開會:理事也好,會員也好,凡能來的都歡迎。
第一件事是給還沒能見面的同志們去信慰問,和給各地分會去函報告狂炸的情形。
該辦的事,大傢商議了就辦:(一)代《武漢日報》徵求小說的廣告,除登重慶各報聯合版外(四月十五日),並函各分會與各報紙刊物代為宣傳。
(二)由華林先生到中宣部接洽,撥給經費,舉辦會刊英文版。這原是香港的同志們的提議,要每月出八開本十二至十六頁的英文版會刊一期,經費約四百元,與中宣部接洽,尚無立時得到經費的可能,現正嚮其他方面進行。嚮國外介紹抗戰文藝是件極要緊的事,理應有專刊,同人等都非常註意此事,期能於最近解决了經費問題。
(三)黨政委吳會批準了戰地訪問團的舉辦。因通信之不易,因急須組織起來以便趕快出發,乃理事與會員們的臨時會議决定就在渝會員之(1)有暇能去,(2)身體好可去,(3)有興趣願去者十五人為團員,並推定王禮錫先生為團長,宋之的副之。王禮錫先生本當北上調查,現在願與訪問團同行,就便領導,最為相宜。訪問團定於六月初出發。其人選與規章仍須交常務理事會通過——常務理事會即將開會。
(四)國際文藝宣傳委員會因主任委員王禮錫將領訪問團出發,故約定王安娜與羅德薇二女士(均精通數國文字)幫忙,選譯作品。同時函告香港同人仍當預備譯品,並函會員中精通外文者參與翻譯工作,以便經費籌到即出會刊英文版。(五)全國慰勞總會函本會,請派作傢四人,參加慰勞團,决定以四部主任:鬍風、蓬子、平陵、老捨,為代表,以示鄭重。
(六)給國際宣傳處作的宣傳小册子,雖在暴敵狂炸之下,並未停期;約於月底可完成三本。
(七)暹羅《華僑日報》委托本會代徵小說,以條件不合,已登報謝絶。
(八)會刊千册及《前綫增刊》五百册已送中宣部包銷。(九)五四下午,成都分會代表周文先生來渝,商談會務,適暴敵炸渝,周文先生乃急返蓉,未竟所談,衹好通信商酌一切了。周文先生刻已平安抵蓉,本會同人以未能招待暢談,鹹引為憾!
再談。
載一九三九年八月十日《抗戰文藝》第三十九一四十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八月十日報告 | 二月二十五日報告 | 附:總務部報告 | 六月十八日報告 | 六月五日報告 | 七月二日報告 | 七月九日報告 | 七月十六日報告 | 十一月二十六日報告 | 十一月十二日報告 | 十一月五日報告 | 十月八日報告 | 十月二十九日報告 | 十月十五日報告 | 五月十四日報告 | 一月二十八日報告 | 一月二十日報告 | 一月九日略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