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毗婆屍佛經   》 毗婆屍佛經捲上      法天 Heaven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師臣法天奉 詔譯
毗婆屍佛經捲上 大正藏 第 01 册 No. 0003 毗婆屍佛經   No. 3 [No. 1(1), Nos. 2, 4] 毗婆屍佛經捲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師臣法天奉 詔譯 爾時佛告諸苾芻。於過去劫有大國王。名滿度摩。有一太子名毗婆屍。久處深宮思欲出遊。告禦車人瑜誐言。與我如法安置車馬。今欲出外遊觀園林。瑜誐聞已即往廄中。安置車馬控太子前。乘之出外。見一病人。太子曰。雲何此人顔貌羸瘦氣力劣弱。瑜誐答言。此是病人。太子曰。雲何名病。瑜誐答言。四大假合虛幻不實。稍乖保調即生苦惱。此名為病。太子曰。我能免不。瑜誐答言。俱同幻體四太無別。如失保調亦不能免。太子聞之情思不悅。即回車馬卻至王宮。端坐思惟病苦之法。真實不虛。心無安隱。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毗婆屍太子  遊觀於園林  忽見病患者  形色而憔悴  即問禦車人  太子亦難免  端坐自思惟  病苦而無謬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苾芻言。時滿度摩王即問瑜誐。雲何太子。出回不悅。瑜誐答言。太子出外遊觀園林。見一病人形色瘦惡。心神不安太子不識。問言何人。瑜誐答言。此是病人。又復問言。我能免不。瑜誐答言。俱同幻體四大無別。如失保調亦不能免。太子聞已即回車歸宮。思惟病法是故不樂。時滿度摩王聞是事已。憶念往日相師之言。若得在傢即紹灌頂輪王之位。若或出傢信樂修行而成佛果。如是念已。即於宮內施設種種上妙五欲。娛樂太子。令彼愛着斷出傢意。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滿度摩父王  知子遊觀回  身心而不樂  恐彼求出傢  即以上妙樂  色聲香味觸  悅於太子情  令後紹王位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苾芻言。時毗婆屍太子告瑜誐言。與我如法安置車馬。今出城外遊觀園林。瑜誐聞已即往廄中。安置車馬控太子前。乘之出城。見一老人。須發皓白。身心昧劣。執杖前行。呻吟無力。太子曰。此是何人。瑜誐答言。此是老人。太子曰。雲何名老。瑜誐答言。五藴幻身四相遷變。始自嬰兒童子。不覺長盛老年。眼暗耳聾身心衰朽。名之為老。太子曰。吾免此不。瑜誐答言。貴賤雖異幻體無別。日往月來亦須衰老。太子聞之不樂而歸。入定思惟老苦之法無能免者。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毗婆屍太子  忽見一老人  須發皆皓然  執杖乏氣力  入定審思惟  一切有為法  剎那而不住  無有免斯者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苾芻言。滿度摩王見太子不樂。問瑜誐言。我子云何情不樂耶。瑜誐答言。太子出外見一老人。太子曰。此是何人。瑜誐答言。此是老人。太子又問。雲何名老。瑜誐答言。五藴幻身四相遷變。始自嬰兒童子。不覺長盛老年。眼暗耳聾身心衰朽。名之為老。太子曰。我還免不。瑜誐答言。貴賤雖異幻體無別。日往月來亦須衰老。太子聞已不樂而歸。入定思惟實無免者。所以不悅。王聞是事。憶念往昔相師之言。若得在傢必作輪王。若也出傢必成佛果。爾時滿度摩王如是念已。復以五欲妙樂娛悅太子。令彼愛着斷出傢意。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滿度摩父王  見子心不悅  憶昔相師言  恐彼求出傢  即以妙五欲  種種悅其心  如彼天帝釋  受樂歡喜園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苾芻言。時毗婆屍太子告瑜誐言。與我如法安置車馬。今欲出外遊觀園林。瑜誐聞已即往廄中。安置車馬控太子前。乘之出外。見有多人圍繞車輿舉聲大哭。太子曰。此是何人。瑜誐答言。此是死相。太子曰。雲何名死。瑜誐答言。人生浮世壽有短長。一旦乖離氣絶神逝。永別恩愛長處荒郊。眷屬悲啼。此名為死。太子曰。我能免不。瑜誐答言。三界無安未逃生死。太子之身亦不可免。太子聞已。身心不悅回車歸宮。入定思惟無常之法不可愛樂。我今雲何得免斯苦。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毗婆屍太子  見彼命終人  即問禦車者  無能免斯苦  獨坐自思惟  真實而不謬  我身復雲何  得免無常患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苾芻言。滿度摩王問瑜誐言。太子云何而不樂耶。瑜誐答言。太子出城見一死人問言。此是何人。瑜誐答言。此是死相。太子曰。雲何名死。瑜誐答言。人生浮世壽有短長。一旦乖離氣絶神逝。永別恩愛長處荒郊。眷屬悲啼。名之為死。太子曰。我能免不。瑜誐答言。三界無安未逃生死。不可免也。太子聞已回車歸宮。入定思惟實無免者。是以不樂。王聞是事。憶念昔日相師之言。若得在傢必作輪王。若是出傢必成佛果。復以五欲之樂娛悅太子。令彼樂着捨出傢意。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滿度摩國王  毗婆屍太子  見彼命終人  嗞嗟而不悅  王以上妙樂  色聲香等境  娛悅令愛着  捨離出傢意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苾芻言。時毗婆屍太子告瑜誐言。與我如法安置車馬。今欲出外遊觀園林。瑜誐聞已即往廄中。安置車馬控太子前。乘之出外。見一苾芻剃除須發。身被袈裟。太子曰。此是何人。瑜誐答言。此是出傢人。太子曰。雲何名出傢人。瑜誐答言。悟老病死。入解脫門。行忍辱慈悲。求涅槃安樂。永別親愛。願作沙門。名出傢人。太子聞已歡喜至前。善哉善哉。行慈悲忍辱平等善法。能背塵勞趣求安樂。我亦願為。言已歸宮。即發信心。行出傢法。作沙門相。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太子出王城  遊觀諸園苑  忽見老病人  及彼無常者  念念不久停  恆受種種苦  復睹出傢人  剃除於須發  服壞色袈裟  進止身儀雅  常行平等慈  忍辱諸善法  是故求出傢  棄捨五欲樂  父母並眷屬  國城諸珍寶  即作沙門相  忍辱自調伏  息除貪愛心  勤求解脫樂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苾芻言。滿度摩城八萬人衆。見毗婆屍捨父王位。出傢剃發為沙門相。而各思惟。太子上族棄捨五欲而修梵行。我等今者宜亦出傢。彼八萬人如是思已。即時出傢為沙門身。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大智最上人  其數有八萬  隨順毗婆屍  出傢修梵行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苾芻言。時毗婆屍菩薩既出傢已。與彼八萬人。離自國城遊行諸處。至一聚落結夏安居。過是夏已而自思惟。我今雲何如迷醉人遊行諸處。作是念已。心得清淨至本住捨。於夜分中復自思惟。我今何用世間富貴。衆生愛着輪回生死。苦藴相續無有窮盡。又復思惟。此老死苦因。何緣所生而得老死。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生支有。又復思惟。此生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有支有。又復思惟。此有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取支有。又復思惟。此取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愛支有。又復思惟。此愛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受支有。又復思惟。此受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觸支有。又復思惟。此觸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六入支有。又復思惟。此六入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名色支有。又復思惟。此名色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識支有。又復思惟。此識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行支有。又復思惟。此行苦因何緣所生。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從無明支有。如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集成一大苦藴。爾時毗婆屍菩薩又復思惟。此老死苦因雲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生滅則老死滅。又復思惟。此生苦因雲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有滅則生滅。又復思惟。此有苦因雲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取滅則有滅。又復思惟。此取苦因雲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愛滅則取滅。又復思惟。此愛苦因雲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受滅則愛滅。又復思惟。此受苦因雲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觸滅則受滅。又復思惟。此觸苦因雲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六入滅則觸滅。又復思惟。六入苦因雲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名色滅則六入滅。又復思惟。名色苦因雲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識滅則名色滅。又復思惟。此識苦因雲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行滅則識滅。又復思惟。此行苦因雲何得滅。入三摩地諦觀此法。無明滅則行滅。如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是一大苦藴而自不生。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毗婆屍菩薩  思惟老死苦  以智推彼因  何緣何法生  入定審諦觀  知從生支起  乃至行苦因  知從無明有  復觀從何滅  無明滅行滅  乃至老死盡  苦藴悉皆無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苾芻言。時毗婆屍菩薩復觀色受想行識。生滅不住。如幻如化無有真實。智觀現前。業習煩惱一切不生。得大解脫。成正等覺。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毗婆屍菩薩  復觀藴等法  入彼三摩地  智觀現前時  惑苦業習氣  一切皆不生  如飄兜羅綿  剎那不可住  成就佛菩提  涅槃吉祥果  如月大圓明  光遍十方界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苾芻言。時毗婆屍先在因位。一疑自身猶如迷醉。二疑貪等煩惱展轉增多。如是思惟緣生之法。得大解脫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彼佛如來身  難成能得成  觀察緣生法  復斷貪瞋癡  究竟於彼岸  成就大解脫  如日在山頂  遍照於一切 毗婆屍佛經捲上 大正藏 第 01 册 No. 0003 毗婆屍佛經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选集】阿含部 Agama
毗婆屍佛經捲上毗婆屍佛經捲下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