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风情 林傢鋪子   》      茅盾 Mao Dun

《林傢鋪子》以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上海戰爭前後的江浙農村為背景,那時外受日本帝國主義的軍事、經濟侵略;內有國民黨官吏的敲詐,地主高利貸的剝削,社會動亂,民不聊生。小說透過林傢鋪子的倒閉,反映了民族商業破産的厄運。由《春蠶》、《秋收》、《殘鼕》組成的農村三部麯,每篇各自獨立又前後銜接,時代背景和《林傢鋪子》基本相同,反映了廣大農民隨着苦難的加深而逐漸覺醒、抗爭的過程。以老通寶為代表的老一輩,希圖用誠實、勤奮的勞動來改變厄運、換取生存的夢想已經破滅;而以多多頭為代表的青年一代,在嚴酷現實面前終於覺醒,最後走上武裝反抗的道路,昭示了中國農村革命發展的必然趨勢。 這幾篇小說截取現實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在步步深化的衝突中塑造了三十年代初期農村農商界的藝術典型。篇幅不長,思想深遠,既有現實的畫面,又有歷史的動嚮,在同時代作品中是不可多得的。 《林傢鋪子》 - 故事梗概 《林傢鋪子》 日本入侵東北三省,全國掀起了抵製日貨的運動。林小姐由於穿的是東洋貨,在學校裏受到同學們的恥笑,她怒氣衝衝的回到傢裏。但是,母親也在為傢裏賣東洋貨而發愁。 林小姐為沒有可穿衣服而犯難,她的衣服和她的日常用品都是東洋貨,雖然她很喜歡這些東西,但是,在這種局勢之下,她衹得放棄這些喜愛的東西。 父親很沮喪的回來了,母女倆猜到肯定也是為這件事,林小姐本來打算進一步要求父親製一件不是東洋貨的新衣,但瞧着父親的臉色不對,便又不敢冒昧。偽善的當權者藉此機會搜刮民脂民膏,收受賄賂,威脅這些小資産者。林先生不得已,决定當掉金項圈去賄賂當權者。 第二天,林先生的鋪子煥然一新的開張了,他的“額外支出“指望着在這時候能夠撈回來,就是林小姐的新衣服也要靠這幾天的生意。街市上漸漸地熱鬧起來,快過年了,“人們總要買些年貨吧,”他想。鋪子前面不時也圍滿了人,但是,都是些可憐的鄉下人,他們連吃飯都解决不了,怎麽會有錢來買這些東西呢?到了下午,總算是做了幾筆生意,全家人陰鬱的心情好多了。晚上,算總賬時,形勢不是很樂觀,還欠着不少的客帳。這時,朱三太來要利息了,林先生不得已,把今天的收入都給了她。而林小姐也賒賬買了自己喜愛的布,林先生無可奈何衹有苦笑。 又過了兩天,“大放盤”的林先生的鋪子,生意果然很好,林小姐和母親喜笑顔開。衹是林先生心理矛盾着,他是在虧本賣呢!最使他心神不寧的,是店裏的壽生出去收賬到現在還沒有回來,林先生正等着壽生收的錢來開銷“客賬”,上海的客人已經到了。這時,傳來日軍轟炸上海的消息,頓時,人心惶惶,上海討債的客人毫無通融地拒絶了林先生的情商,不得已,林先生衹好到恆源錢莊去商藉,誰知錢莊老闆竟跟他要以前欠的六百元錢。 由於開戰,商會讓大傢分攤軍餉,林先生為了面子答應了。這時,出去收賬的壽生回來了,林先生衹得把大部分給了堵門要債的上海客人。黨老爺敲詐他,錢莊壓逼他,同業又中傷他,而又要吃倒賬,憑誰也受不了這樣重重的磨難罷?林先生感到這一次他準是毀了! 《林傢鋪子》 凄涼的年關終於過去了。由於許多鋪子倒閉,林先生的帳沒有辦法收回來,而欠恆源錢莊的錢必須在正月十五還清,林先生傢裏就像一個冰窖。市面上一片蕭條,連當鋪都止當了,隨你值多少錢的貴重衣飾,也衹能當得兩塊,叫做“兩塊錢封門”。店裏沒有錢進貨,衹剩下一些日用品,這時,從上海逃來許多難民,這些日用品就成了緊俏貨,生意一時好了起來。這惹的要債的蜂擁而至,林先生沒有辦法,衹得嚮商會會長求救,沒料到的是商會會長卻提出來要林小姐做卜局長的小老婆,林先生感到了禍不單行。不久,林先生被黨部的人帶走了。 林先生被扣,令一傢人惶惶不安,商會會長用債務和卜局長要挾,壽生想盡辦法抵出全部貨物,終於贖回了林先生,林大娘决定要林先生和女兒逃走,在走之前,讓林小姐和壽生成了親,自己和壽生留下應付局面。 林傢鋪子終於倒閉了,大群的債權人在林傢鋪子裏吵鬧得異常厲害,恆源錢莊和其他的債權人爭執怎樣分配底貨。鋪子裏雖然淘空,但連“生財”合計,也足夠償還債權者七成,然而誰都想給自己爭得九成或竟至十成。雖然有警察在,場面仍舊很混亂,有哭有叫的,有喊有鬧的,還有的警察乘機占便宜……人們决定去黨部告狀,結果和警察發生了衝突,人群被衝散了…… 作品賞析 《林傢鋪子》 主要寫大革命前後的社會人生,寫大革命後的幻滅、憤激,寫中國民族資産階級的命運。 通過林老闆、老通寶等家庭悲劇的描寫,從小市鎮、農村的角度,補充了《子夜》對中國社會的犀利解剖,展示了三十年代整個國傢經濟破敗的血淋淋現實。 茅盾的《林傢鋪子》是一篇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作於1932年6月18日,正是上海“一二八”戰爭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的時期。在小說裏,作者敏銳地抓住了時代最基本的矛盾,通過林傢鋪子的悲劇命運,描繪了三十年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圖景,反映了城鎮小商業者及下層人民的悲慘遭遇,控訴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罪惡統治。 作品中林老闆形象的塑造是相當成功的。作者生動地描繪了林老闆在諸多矛盾的衝突中兩重的性格特徵。他精於生意,企圖在“大魚吃小魚,小魚吃是米”的競爭中,力輓狂瀾,維持生意,他賄賂黨老爺,避過了“聲討日貨”的驚險。摹仿上海商店“大廉價照碼九折”,“大放盤”,“一元貨”,一天賣一百為元的辦法開創了“鎮上近二十年來未有的新記錄。”他還殷勤地巴結顧客……這一切顯示他頗善經營的小商人特點,同時也表現他膽小怕事、委麯求全的性格。但同時,作者也描寫他的怎麽、唯利是圖,不略大義和損人利已這些小資本傢的階級特徵和性格特徵。如他對抵製日貨的浪潮波及他的鋪子,感到氣憤;對“一二人”滬戰卻頗為冷漠,“滿街人人為上海的戰爭而沒有心思想到生意的時候,要先生始終在籌慮他的正事。” 小說主題的深刻之處,是象林老闆精於生意,事業頗有發展前途,卻在風雨飄搖的社會大動蕩中遭緻破産的厄運。 作者把矛盾一直指國民黨的黑暗統治,指出他們的敲詐勒索是林傢鋪子崩潰的主要原因。這些人利用“抗日”發國難財,到處徵收所謂的“睏難捐”,藉口禁賣東洋貨貪污受賄,誰要不給錢就“封存”。政府當局的卜局長想占他女兒為妾,聲稱“不管應有許多不便之處”,地方黨部又藉口外邊謠傳林要捲款潛逃,又將林扣留等等,這些傢夥實際是一君吃人不吐骨頭的惡魔,林傢鋪了在他們的敲詐下倒閉。 《林傢鋪子》是茅盾短篇小說藝術成熟的標志。小說的情節結構佈局得體,剪裁巧妙,波瀾起伏。 題材與主題的時代性、重大性與政治性,是新的創作題材、創作領域的開拓,首次涉及了民族資本傢的命運問題。第一次寫中國的現代都市,是第一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小說,以深廣的內涵和鮮明的政治傾嚮性回答了當時中國社會論爭的問題。 《林傢鋪子》 結構宏大嚴謹,全景觀、多層次地反映出中國30年代的生活現實;人物衆多,結構復雜;綫索繁復交錯但又嚴密完整,顯示了長篇小說創作方法上的成熟;成功塑造了資本傢的群像;各種藝術手段的運用和創造性的心理描寫。 是第一部用馬剋思主義剖析中國現實的成功小說,全面深刻的社會剖析,成為社會剖析派的代表作品,為中國現代文學轉嚮社會主義文學起到了先導作用。 以巨大的篇幅,“巨大的思想深度”與“廣阔的歷史內容”,以反映時代的全貌和發展的作品。 作品中人物形象階級特徵比較鮮明,情節的衝突、發展,往往由當時各種社會矛盾所决定,與廣阔的社會背景聯繫着。作品的感性形象,是經過馬列主義理論透視的,具有鮮明的理性色彩。茅盾從一人一事中透露出時代風雲激蕩的社會變動。 《林傢鋪子》:以1932年“一·二八”事變為背景,寫上海附近小鎮上一傢雜貨店倒閉破産的故事,揭示了在帝國主義入侵,國民黨的腐敗統治下,社會動蕩、農村凋敝等衆多原因的襲擊下,以小商業為代表的農村經濟的必然命運。 《林傢鋪子》 - 影視信息 基本信息 電影片名:林傢鋪子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水華 Choui Khoua 編劇 Writer夏衍 Yan Xia .....screenplay 茅盾 Dun Mao .....原著 play 《林傢鋪子》 演員 Actor 於藍 Lan Yu張寡婦 謝添 Tian Xie .....Mr. Lin林老闆 林彬 Bin Lin .....林大娘 韓韜 Tao Han .....餘會長 馬薇 Wei Ma .....林明秀 封順 Shun Feng .....陸和尚 邸 力 .....朱三太 張 亮 .....壽 生 陳 述 .....上海收帳員 劇情介紹 1931年,日本武裝侵略中國,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怒,各地青年學生紛紛掀起抵製日貨的運動。這一風潮也波及浙江杭嘉湖地區的一個小鎮。 林傢鋪子老闆的女兒林明秀因穿了一件日本貨的旗袍而遭到同學們的鄙視 ,她羞怒地回傢哭鬧。此時,當地國民黨黨部卻通過商會餘會長藉檢查日貨為名,到各傢商店勒索。 當晚,林老闆用四百元賄賂了餘會長,得到了出售日貨的默許。於是,東洋貨改頭換面成了“國貨”,陳列在林傢鋪子的貨架上。一二八事變爆發後,上海某商行的收帳員趕來嚮林老闆索討債款,林老闆衹好嚮放高利貸的錢莊求助。因時局動蕩,錢莊非但不肯再貸,而且還要他在年關前還清舊債。幸好鋪子的夥計壽生從鄉下收帳回來,纔使林老闆用還一半拖一半的方法, 送走了上海的收帳員。年關過後,為嚮上海來的一批難民推銷日用小百貨,林老闆到零躉小店裏索債提貨,用 “一元一套”的辦法招攬顧客。 正在生意興隆之時,國民黨黨部卻找藉口抓了林老闆,警察局卜局長也要強娶林明秀為姨太太。林傢不知所措,壽生化了幾百塊錢纔把林老闆贖出來。在走投無路之際,林老闆匆忙把女兒許配給壽生,然後席捲所有,帶着女兒悄悄出走躲避。林傢鋪子倒閉了。有權有勢的債主們聞訊前來爭奪封貨 ,而張寡婦、朱三太那些老弱孤寡的債權人卻被警察阻擋在林傢鋪子的門外,她們的血汗錢白白被林老闆拐騙走了。在擁擠的人流中,張寡婦的孩子被踩死,她則完全瘋了。 影片評價 《林傢鋪子》劇照 改編自文學名著的銀幕經典,散發出中國古典之美學神韻! 影片《林傢鋪子》是夏衍根據茅盾的同名小說改編,是"十七年"諸多以名著改編的方式成為銀幕經典的創作範例之一。編導以極其凝煉雋永的筆觸,描繪了一幅30年代遭受戰亂衝擊的我國江南某鎮的生活圖景,簡潔地勾勒出了飽經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壓榨的中國社會的縮影--林傢鋪子的命運變化圖。影片以復雜的眼光審視林老闆,隱含着一種同情的態度,遠離了當時的電影文化主流,從而成為了新中國電影中最傑出的藝術經典。主演謝添的表演入木三分,堪稱新中國電影表演藝術的一絶。影片所傳達的中國古典美學神韻及其所到達的高度,始終是研究者們饒有興趣的。自然,影片也是導演水華風格成熟的代表作品。 該片於1983年在葡萄牙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獲評委奬。並作為唯一一部中國電影參加1986年在香港舉辦的“世界經典影片展”。
林小姐這天從學校回來就撅起着小嘴唇。她摜下了書包,並不照例到鏡臺前梳頭髮搽粉,卻倒在床上看着帳頂出神。小花噗的也跳上床來,挨着林小姐的腰部摩擦,咪嗚咪嗚地叫了兩聲。林小姐本能地伸手到小花頭上摸了一下,隨即翻一個身,把臉埋在枕頭裏,就叫道: “媽呀!” 沒有回答。媽的房就在間壁,媽素常疼愛這唯一的女兒,聽得女兒回來就要搖搖擺擺走過來問她肚子餓不餓,媽留着好東西呢,——再不然,就差吳媽趕快去買一碗餛飩。但今天卻作怪,媽的房裏明明有說話的聲音,並且還聽得媽在打呃,卻是媽連回答也沒有一聲。 林小姐在床上又翻一個身,翹起了頭,打算偷聽媽和誰談話,是那樣悄悄地放低了聲音。 然而聽不清,衹有媽的連聲打呃,間歇地飄到林小姐的耳朵。忽然媽的嗓音高了一些,似乎很生氣,就有幾個字聽得很分明: ——這也是東洋貨,那也是東洋貨,呃!…… 林小姐猛一跳,就好像理發時候頸脖子上粘了許多短頭髮似的渾身都煩躁起來了。正也是為了這東洋貨問題,她在學校裏給人傢笑駡,她回傢來沒好氣。她一手推開了又挨到她身邊來的小花,跳起來就剝下那件新製的翠緑色假毛葛駝絨旗袍來,拎在手裏抖了幾下,嘆一口氣。據說這怪好看的假毛葛和駝絨都是東洋來的。她撩開這件駝絨旗袍,從床下拖出那口小巧的牛皮箱來,賭氣似的扭開了箱子蓋,把箱子底朝天嚮床上一撒,花花緑緑的衣服和雜用品就滾滿了一床。小花吃了一驚,噗的跳下床去,轉一個身,卻又跳在一張椅子上蹲着望住它的女主人。 林小姐的一雙手在那堆衣服裏抓撈了一會兒,就呆呆地站在床前出神。這許多衣服和雜用品越看越可愛,卻又越看越像是東洋貨呢!全都不能穿了麽?可是她——捨不得,而且她的父親也未必肯另外再製新的!林小姐忍不住眼圈兒紅了。她愛這些東洋貨,她又恨那些東洋人;好好兒的發兵打東三省幹麽呢?不然,穿了東洋貨有誰來笑駡。 “呃——” 忽然房門邊來了這一聲。接着就是林大娘的搖搖擺擺的瘦身形。看見那亂丟了一床的衣服,又看見女兒衹穿着一件絨綫短衣站在床前出神,林大娘這一驚非同小可。心裏愈是着急,她那個“呃”卻愈是打得多,暫時竟說不出半句話。 林小姐飛跑到母親身邊,哭喪着臉說: “媽呀!全是東洋貨,明兒叫我穿什麽衣服?” 林大娘搖着頭衹是打呃,一手扶住了女兒的肩膀,一手揉磨自己的胸脯,過了一會兒,她方纔掙紮出幾句話來: “阿囡,呃,你幹麽脫得——呃,光落落?留心凍——呃——我這毛病,呃,生你那年起了這個病痛,呃,近來越發兇了!呃——” “媽呀!你說明兒我穿什麽衣服?我衹好躲在傢裏不出去了,他們要笑我,駡我!” 但是林大娘不回答。她一路打呃,走到床前揀出那件駝絨旗袍來,就替女兒披在身上,又拍拍床,要她坐下。小花又挨到林小姐腳邊,昂起了頭,眯細着眼睛看看林大娘,又看看林小姐;然後它懶懶地靠到林小姐的腳背上,就林小姐的鞋底來磨擦它的肚皮。林小姐一腳踢開了小花,就勢身子一歪,躺在床上,把臉藏在她母親的身後。 暫時兩個都沒有話。母親忙着打呃,女兒忙着盤算“明天怎樣出去”;這東洋貨問題不但影響到林小姐的所穿,還影響到她的所用;據說她那衹常為同學們豔羨的化妝皮夾以及自動鉛筆之類,也都是東洋貨,而她卻又愛這些小玩意兒的! “阿囡,呃——肚子餓不餓?” 林大娘坐定了半晌以後,漸漸少打幾個呃了,就又開始她日常的疼愛女兒的老功課。 “不餓,噯,媽呀,怎麽老是問我餓不餓呢,頂要緊是沒有了衣服明天怎樣去上學!” 林小姐撒嬌說,依然那樣拳麯着身體躺着,依然把臉藏在母親背後。 自始就沒弄明白為什麽女兒盡嚷着沒有衣服穿的林大娘現在第三次聽得了這話兒,不能不再註意了,可是她那該死的打呃很不作美地又連連來了。恰在此時林先生走了進來,手裏拿着一張字條兒,臉上烏黴黴地像是塗着一層灰。他看見林大娘不住在地打呃,女兒躺在滿床亂丟的衣服堆裏,他就料到了幾分,一雙眉頭就緊緊地皺起。他喚着女兒的名字說道: “明秀,你的學校裏有什麽抗日會麽?剛送來了這封信。說是明天你再穿東洋貨的衣服去,他們就要燒呢——無法無天的話語,咳……” “呃——呃!” “真是豈有此理,哪一個人身上沒有東洋貨,卻偏偏找定了我們傢來生事!哪一傢洋廣貨鋪子裏不是堆足了東洋貨,偏是我的鋪子犯法,一定要封存!咄!” 林先生氣憤憤地又加了這幾句,就頽然坐在床邊的一張椅子裏。 “呃,呃,救苦救難觀世音,呃——” “爸爸,我還有一件老式的棉襖,光景不是東洋貨,可是穿出去人傢又要笑我。” 過了一會兒,林小姐從床上坐起來說,她本來打算進一步要求父親製一件不是東洋貨的新衣,但瞧着父親的臉色不對,便又不敢冒昧。同時,她的想像中就展開了那件舊棉襖惹人訕笑的情形,她忍不住哭起來了。 “呃,呃——啊喲!——呃,莫哭,——沒有人笑你—— 呃,阿囡……” “阿秀,明天不用去讀書了!飯快要沒得吃了,還讀什麽書!” 林先生懊惱地說,把手裏那張字條兒扯得粉碎,一邊走出房去,一邊嘆氣跺腳。然而沒多幾時,林先生又匆匆地跑了回來,看着林大娘的面孔說道: “櫥門上的鑰匙呢?給我!” 林大娘的臉色立刻變成灰白,瞪出了眼睛望着她的丈夫,永遠不放鬆她的打呃忽然靜定了半晌。 “沒有辦法,衹好去齋齋那些閑神野鬼了——” 林先生頓住了,嘆一口氣,然後又接下去說: “至多我花四百塊。要是黨部裏還嫌少,我拚着不做生意,等他們來封!——我們對過的裕昌祥,進的東洋貨比我多,足足有一萬多塊錢的碼子呢,也衹花了五百快,就太平無事了。——五百塊!算是吃了幾筆倒賬罷!——鑰匙!咳!那一個金項圈,總可以兌成三百塊……” “呃,呃,真——好比強盜!” 林大娘摸出那鑰匙來,手也顫抖了,眼淚撲簌簌地往下掉。林小姐卻反不哭了,瞪着一對淚跟,呆呆地出神,她恍惚看見那個曾經到她學校裏來演說而且餓狗似的盯住看她的什麽委員,一個怪叫人討厭的黑麻子,捧住了她傢的金項圈在半空裏跳,張開了大嘴巴笑。隨後,她又恍惚看見這強盜似的黑麻子和她的父親吵嘴,父親被他打了,…… “啊喲!” 林小姐猛然一聲驚叫,就撲在她媽的身上。林大娘慌得沒有工夫盡打呃,掙紮着說: “阿囡,呃,不要哭,——過了年,你爸爸有錢,就給你製新衣服——呃,那些狠心的強盜!都咬定我們有錢,呃,一年一年虧空,你爸爸做做肥田粉生意又上當,呃——店裏全是別人的錢了。阿囡,呃,呃,我這病,活着也受罪,——呃,再過兩年,你十九歲,招得個好女婿。呃,我死也放心了!——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呃——”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