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实百态 》 腐蝕 》
序
茅盾 Mao Dun
抗日戰爭時期,女青年趙惠明因貪戀 安逸,與丈夫張小昭分手,並離滬赴 寧。不久與青年希強結識並同居。 見希強行蹤詭秘,頓生疑竇,最終發 現丈夫竟是特務,而自己也在無知與 毫無防範中墜入特務羅網,不禁慌亂 失措。希強自知身份暴露,便不加掩 飾地脅迫惠明參加特務活動。惠明因 靈魂受到腐蝕,益發不能自拔,衹有 聽任驅使,並隨特務機關輾轉抵渝。 此時,張小昭亦達山城,正擬轉赴解 放區之際,不幸被捕。特務頭子雷處 長命惠明策反小昭。昔日情侶,今為 政敵。小昭怒斥惠明,使她陷於愛已 不能,害則不忍的矛盾之中。特務頭 子察覺惠明動搖,當即處死小昭,又 將她降級調離。戀人之死,惠明愧疚 殊深。不久,遇一同是失足少女安蘭 ,惠明現身說法,勸她棄暗投明,而 自己亦暗下决心逃離魔窟。恰值小昭 好友顧愷送來小昭遺書,為她指點迷 津,促成她與安蘭奔赴解放區,走上 了光明之路。
序
這一束斷續不全的日記,發現於陪都某公共防空洞;日記的主人不知為誰氏,存亡亦未卜。該防空洞最深處岩壁上,有一縱深尺許的小洞,日記即藏在這裏。是特意藏在那裏的呢,抑或偶然被遺忘,——再不然,就是日記的主人已經遭遇不幸;這都無從究明了。日記本中,且夾有兩張照片,一男一女,都是青年;男的是否即為日記中常常提到的K,女的是否即為日記主人所欲“得而甘心”且為K之女友之所謂“萍妹”,這也是無法究明的了。不過,從日記本紙張之精美,且以印花洋布包面,且還夾有玫瑰花瓣等等而觀,可知主人是很寶愛她這一片段的生活記錄的。
所記,大都綴有月日,人名都用簡寫或暗記,字跡有時工整,有時潦草,並無塗抹之處,惟有三數頁行間常有空白,不知何意。又有一處,墨痕漶化,若為淚水所漬,點點斑駁,文義遂不能聯貫,然大意尚可推求,現在移寫,一仍其舊。
嗚呼!塵海茫茫,狐鬼滿路,青年男女為環境所迫,既未能不淫不屈,遂招致莫大的精神痛苦,然大都默然飲恨,無可伸訴。我現在鬥膽披露這一束不知誰氏的日記,無非想藉此告訴關心青年幸福的社會人士,今天的青年們在生活壓迫與知識饑荒之外,還有如此這般的難言之痛,請大傢再多加註意罷了。
這些日記的主人如果尚在人世,請恕我的冒昧;如果不幸而已亡故,那麽,我祝福她的靈魂得到安息。整抄既畢,將付手民,因題“腐蝕”二字,聊以概括日記主人之遭遇雲爾。
一九四一年夏,茅盾記於香港。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