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 全能女孩李卿曦成才揭秘:发现孩子   》 第1节:序 一 开花结果的欢乐      Li Qingxi

初中、高中、大学,她都是被保送到最好的学校。初中、高中,她连当了六年的班长。当别的孩子没日没夜玩游戏的时候,她开始设计游戏,结果还一不小心拿了个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去年6月,当同龄人大都在考场上挥汗如雨的时候,她已手握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5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最终,香港科技大学以39万港元的全额奖学金成功“捕获”这名成都美少女———李卿曦。
第1节:序 一 开花结果的欢乐 全能女孩李卿曦成才揭秘:发现孩子 李卿曦 李增华 卿清涛 著 序 一 开花结果的欢乐 成 长 在我的心目中,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是园丁和树苗一样。成长中的小孩就像是一棵正在长大的树,需要精心的照料才能成材。就如同种树者需要为它及时除去野草、毒苗一样,家长也需要为孩子精心创造出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这里所谓的“适宜”绝不是让家长替孩子扫除成长中遇到的一切障碍,事事都护着孩子;更不是让家长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出一系列的条条框框,让孩子事事都循规蹈矩,从而失去了享受一生中仅有一次的成长快乐的权利,就像温室里的树苗终究难以成材,缺乏生长空间的小树也注定无法长成参天大树。 我认为人一生需要吃苦头是注定了的,小时候吃点苦头,或许在将来的生活上会顺利一些;而那些小时候仰仗家长的庇护,一点苦都不吃的人,在将来的生活中恐怕就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了。正如歌词里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命运是公平的,所有吃过的苦都是一种付出,迟早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尽管回报的方式未必就是物质上的。为孩子选择恰当的成长方式是家长的天职。我感谢父母为我选择了一条我喜欢的成长道路,让我品尝到了成长过程中应该品味的酸甜苦辣。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是只能在某一个时间段才能做的,一旦错过,它就再也不存在了。我希望我的人生活得精彩,我希望我能体验到我这个年龄段的人该有的快乐,我希望我在回忆的时候不会悔恨。那些顺应本性生长的小孩会有很多很美好的童年时光,他们会有在黄昏自冕为王、挥舞想象中的权杖的尊贵;会有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奋力拼抢的恣意;会有沉迷在小说世界中与独角兽做伴的神奇;也会有在网络中决定千万人生死的畅快。虽然他们的将来会如何,没有人会知道。但是,没有游戏的童年还算是童年吗?没有赛场上恣意挥洒汗水的青春还能称为青春吗?没有偶尔的放纵的人生还能算作人生吗? 我不要,我不要没有童年的童年,我不要不是青春的青春,我不要不算人生的人生。 长大的孩子就像是一棵大树,他已经不需要家长时时刻刻的叨念,不需要父母为他安排生活中的一切,这或许会让父母感到失落,觉得自己被丢弃了。但是孩子总会长大,父母这时应该放开手,让他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他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去成长。我们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其实反过来也是一样,每个孩子的心中也永远会挂念着父母。但无论到什么时候,孩子永远都是父母眼中长不大的树,时时需要从父母这里获取成长的养分,因为孩子总是需要父母适时的指点和关怀。 人都是贪心的,如果你和我一样,既想要童年的快乐,又希望以后能过得顺利,就得学着掌握好玩与学的关系,就得思考怎样才能在不失去成长快乐的情况下取得最好的学习成绩,从而活出一个没有遗憾的人生。 沟 通 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有自己的思考方式(至少我是从我有记忆开始)。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家长与孩子彼此的想法,又怎样才能互相体谅呢? 作为沟通的前提,我们首先要相信,别人向你表达的所有想法,对于他来说,都是经过慎重思考后提出来的,需要认真地聆听,即使你觉得他只是个思想幼稚的小毛孩,或者是个思想落后的老朽。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说的是最重要的。聆听过后是交流,没有聆听的交流是没有意义的。最后则是理解。尽管我也很讨厌我妈妈在我耳边唠叨,讨厌爸爸妈妈总对我说“你看看人家谁谁怎么怎么样,你看看你自己”之类的话,讨厌他们在我热心于某些事的时候来给我泼冷水;反过来讲,我父母也会在我固执己见的时候火冒三丈,也会在我为贪玩而找些拙劣理由的时候咬牙切齿,也会在我恣意妄为的时候无可奈何,但是冷静地想一想,无论是父母或是孩子,他们的说法真的一无是处吗?真的就没有什么是你没考虑到的?不会,没有人会毫无考量,就如同没有人会考虑得面面俱到一样。 信任、聆听、理解你的父母或者孩子,然后你会发现:对于孩子来说,你的父母其实只是希望你更好;而对家长而言,你的儿女也并不是什么都不懂、永远也长不大的小孩。 成 人 我会永远记得高中的成年礼,那天,我和同学们聚在一起参加成年仪式。我当时就在想,什么算是成年?是从十七岁的最后一天迈向十八岁的第一天,还是已经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的时候,又或是离开家独立生活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却始终没有答案。在内地时,总有种长不大的感觉,在家有父母照料,在学校有老师管着,总觉得自己只要按照既定的规则行走就可以了。直到来香港以后,在夜深人静时回想自己最近的情况,才突然发现有了成长的感觉。 那,什么是成长呢? 成长就是你已经开始为自己的以后打算,开始学会计算这学期要选哪些课,哪些是大学必须修完的,哪些是自己喜欢的,哪些教授的grade(成绩)给得好,哪些教授教得好,哪些课花的时间多,哪些课是自己擅长的。自从上了大学后,怎么搭配课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很需要慎重的事。首先是学分问题——在对于环境还不太熟悉的时候,我们面临着要不要让自己overload(超负荷)的选择,因为毕竟有个要选多少学分的问题。其次是课程的问题。大学四年有很多的必修、必选课,每门课要在什么时候修,要和什么样的人一起修都需要认真考虑。因为成绩基本上是按照百分比给的,所以如果这门课今年有很多大陆学生选的话,不妨避开,等下学期再修。还有就是教授的问题。在香港,教授对于课程有很多的自主权,他们不仅能够决定作业的多少,考试的难易程度,更决定了每年的average grade(平均成绩)。有的老师讲得好,但是grade很低,有的老师grade很好,但是讲得一般,所以你需要根据自己以后的学习方向和重点来作出抉择。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时间。就我个人而言,我很不喜欢九点的课,因为需要很早起来(别觉得我懒,九点是我们最早的课了,而且在香港,作息制度往往混乱得令人不可思议),而有些人不喜欢中午的课,因为容易犯困。当然,这纯粹属于个人问题了。 此外,成长就是你在抱怨学校食堂的同时,能够想到自己去采购,然后慰劳自己。科大宿舍里每层楼都有微波炉和电磁炉,虽说不能炒菜以免干扰消防系统(我们的学长就有因吃火锅而触发消防警报的记录),但是自己热一些小菜,或者煮点东西还是没问题的。所以我们在比较闲的时候,也会去菜市场买些生菜或者面食来慰劳慰劳自己(作为喜欢美食的四川人,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我们学校的食堂能把普普通通的白水煮菜弄得这么难吃……)。 还有,还有,成长就是你已经学会报喜不报忧,成长就是你已经开始计算什么东西划算什么东西不划算,成长就是你已经学会了在买飞机票的时候怎么选择便宜的机票,成长就是你已经明白家人的重要,成长就是一种感觉…… 李卿曦 2007年3月25日于香港科技大学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Next Chapter >>   


【Source】东方出版社
第1节:序 一 开花结果的欢乐
第2节:序 二 天才首先是普通孩子
第3节:第一章 家庭教育要顺其自然 自然是成就天才儿童的第一步
第4节:第二章 快乐是童年第一课 没有什么比玩耍和游戏更重要
第5节:第三章 成大事者重小节 妈妈的经历让女儿少走弯路
第6节:第四章 从最简单最实在的小事做起 不要过早强调理想和抱负
第7节:第五章 善于从黑暗的地方发现光亮
第8节:第六章 该逼的就得逼,该坚持的就一定要坚持 认准了就做到底
第9节:第七章 父母也要学会发现自己 正确对待性格缺陷
第10节:第八章 换位思考,母亲也不妨做一做女儿的“孩子”
第11节:第九章 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老班长 硬碰硬根本不是办法
第12节:第十章 “不想高考”,为什么?
第13节:第十一章 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峰回路转 起步太晚,从来都不是主要问题
第14节:第十二章 心愿花开,努力结果 有心才能有成
第15节:第十三章 征服香港科技大学 随意之举改变人生,机会来了绝不错过
第16节:第十四章 方法成就一切
第17节:第十五章 美丽人生就这样 重理轻文要不得
第18节:后 记 高考并非必由路(1)
第19节:后 记 高考并非必由路(2)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