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子杂家 》 論衡校釋 》
明天啓本序二
王充 Wang Chong
餘好王仲任論衡,其亦文之昌歜,屈之芰,晰之羊棗與!凡人讀書,如遊名山,總此勝地,而或愛其峻□,則取奇峰峭崿;或愛其幽深,則取邃𠔌荒□;或愛其紆折,則取回溪仄徑。況春之豔冶,夏之森蔚,秋之疏秀,鼕之峭勁,亦各有會心焉。故餘自從事筆研來,雖攻者製舉義,而於古文詞獨深耆,雖所喜者古文詞,而於論衡獨深耆。論,論說而窮其旨之謂也。曷言乎衡?衡以持平,平則無偏低昂,重不能增錙銖,輕不可減毫毛。天下事理,於是乎取衷,故題之曰“
論衡”。論衡成而理不必天地有者,若不可不有;語不必古人道者,若不容不道。宜乎閉門研思,至忘慶吊,即在籬混,亦着槧鉛,而宇宙有形之外,風雲變態之中,俱衊弗搜討也。伯喈逸纔,子明尊宿,乃一則秘不分人,一則緣之才進。後世六帖采之,意林收之,有以哉!餘喜其曠蕩似漆園,辨析似儀、秦,綜核似史遷,練達似孟堅,博奧似子云,而澤於理要,於是又似仲淹。是以居恆把玩,曾不去手。一編敝,輒易一編,幾於韋之三絶。然獨得固不敢驕,分人尤不敢吝。政苦世代久沿,爽鳩多誤,至有一句之謬,而義殊天壤;一言之錯,而理判徑庭。訛以傳訛,祗增乖舛。遂使作者苦心,漫患滅沒;讀者亦爾,口噤心惢,展捲復掩,良可悲夫!何幸武林閻子子儀者,散黃金以收書,窮白日而問字。唐、虞已下,元、明已上,牙簽萬軸,鄴架同觀。檢之果得論衡善本,蓋宋進士楊文昌所刻也。餘所評閱,不無紕漏,因並付子儀氏,託以精加印勘,大肆研綜,並覓良工鎸之,以廣其傳。子儀氏乃閉門屏跡,與一二友人翻覆讎校,一如仲任著書時。洎成,而棗梨楮墨之費,且不貲矣。顧魚魯之謬,既悉闡明;雞林之求,亦將飽慰。子儀之效忠仲任,嘉惠來學,豈□小哉?夫以餘之癖好而珍之,不翅帳中之藏,更有子儀之同好,而共珍之,不殫目圍之竭。豈芰、昌歜、羊棗之外,又有耆痂者與?餘因同門友傅野倩得子儀。餘與子儀俱稱仲任知己可也,而野倩其媒也。則仲任尤當就九京之下,手加額而酬野倩。晉陵劉光鬥暉吉父撰。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自序 | 例略 | 劉盼遂集解自序 | 逢遇第一 | 纍害第二 | 命祿第三 | 氣壽第四 | 幸偶第五 | 命義第六 | 無形第七 | 率性第八 | 吉驗第九 | 偶會第十 | 骨相第十一 | 初稟第十二 | 本性第十三 | 物勢第十四 | 奇怪第十五 | 書虛第十六 | 變虛第十七 | 異虛第十八 | 感虛第十九 | 福虛第二十 | 禍虛第二十一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